当前位置:首页 >
=== 南平市区街道地图 ===
=== 南平市资讯概况 ===
教育事业: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上得到普及,目前拥有中小学学校1438所,在校学生46.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1所,在校学生2.3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7%。科技事业稳步发展,目前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数260人,其中科技人才16.8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368家。图书馆总藏书量达80万册。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广播节目已播10套,广播人口覆盖率95.1%;电视节目33套,电视人口覆盖率97.1%。全市卫生机构数460个,每千人拥有床位数2.7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2.8人;饮用清洁安全卫生水人口比重97%。体育场馆数为72个。基本养老、失业保险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有22.14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失业保险,有16.17万企业职工参加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南平山清水秀,环境质量较好,闽江流域南平段水质基本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部份河段优于Ⅲ类水质标准;除南平市、邵武市外,其他县(市)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74.7%,属全省之最。
南平简介:南平市,位于中国福建省中部偏北、闽江上游。1990年人口46.70万。面积2652.86平方千米。汉初属南越国。汉建安元年(196)设南平县,寓平定南疆之意。西晋太康初年改为延平县。唐武德三年(620)设延平军。五代称延平镇。宋为剑浦县。元大德六年(1302)复称南平县。1912年撤县设延平府,1913年裁府复设南平县。1956年11月析南平县设南平市,1960年1月南平县并入南平市。野生植物有杉、松、毛竹、黄杨、楠、樟、花梨等。南平县是中国重点竹区,有竹林422万亩,占全国竹区总面积的10.5%。1996年林业部命名10个县市为竹子之乡,南平是其中之一。1995年竹业出口创汇1.03亿元。矿产资源有铜、铁、钨、石英砂、石灰石、大理石、重晶石、瓷土、铌、钽等。森林资源丰富,造纸业发达。名胜古迹主要有九峰山、茫荡山、溪源峡谷、石佛山、明翠阁、开平寺等。历史悠久南平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土著人在此繁衍生息。东汉时期,延平、建瓯、浦城就已建县,距今达1800多年。建阳、邵武、武夷山、政和等也有千年建县历史。人杰地灵的南平文化积淀深厚,是福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闽越文化的摇篮,被誉为“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这里,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现过2000多位进士和17位宰相,特别是朱熹在闽北“琴书五十载”,所以后人有“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之说。南平是福建的老工业基地,早在“小三线”建设时期,就培植发展了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涌现出以“五南”企业为代表的一批骨干工业企业,“五南”企业即南纸(福建南纸股份有限公司)、南纺(福建南纺股份有限公司)、南孚(南孚电池有限公司)、南铝(南平铝业有限公司)、南缆(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全市共有7家上市企业,其中福建南纸、福建南纺、太阳电缆、圣农发展、青松股份和元力股份等6家企业在境内上市,福建源光亚明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外上市。南平为农业大市全市有8个国家和省级商品粮基地县,每年提供商品粮20多万吨,产量位居全省第一。南平是多类茶区,现有茶园面积50.6万亩,茶叶产量4.6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1/5强。茶类有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四大类,目前已形成武夷岩茶、闽北水仙、正山小种、政和白茶、工夫红茶、茉莉花茶等优势品牌。武夷岩茶、正山小种、政和白茶3个产品已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中武夷岩茶(属乌龙茶类)位列中国十大名茶,其代表“大红袍”去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大红袍母树所产极品茶叶去年入藏国家博物馆。以肉鸡、牛奶、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目前全市奶牛存栏2.65万头,是全省最大的良种奶牛和乳制品供应基地。南方林海的南平森林资源丰富,全市山地面积3259万亩,其中有林地2946万亩,约占全省三分之一,森林覆盖率74.7%,林木蓄积量1.18亿立方米,约占福建林木蓄积量的三分之一。中国竹乡林业部命名的“中国竹子之乡”有3个在南平(即建瓯、顺昌、武夷山),竹林面积597.9万亩,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福建的二分之一;毛竹立竹量8.1亿株,每年可提供商品竹1亿根;笋资源丰富,年产鲜笋60万吨。,矿产丰富的南平已发现的矿产有7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6种,储量丰富程度位居全省第三位。具有小型规模以上储量的矿产地108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38处。铌钽矿(花岗伟晶岩型)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铅、锌、锡、硫铁矿、萤石、石墨、透辉石、石灰石等28种矿产都是我市优势矿种,储量位居全省前茅。南平风景名胜众多,一至三级中高档旅游资源实体180多处。最为著名的武夷山是全国仅有的4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之一,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于一身。著名导演张艺谋艺术团队倾力打造的“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节目已正式上演,大大提升了武夷山文化旅游品位。
基本概况: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俗称闽北。地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闽浙赣3省结合部,闽江上游。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9~21.2℃。年降水量1430~2032毫米。全市日照时数为1668~1972小时。南平市下辖10个县(市、区),其中县级市4个、县5个、区1个,共有140个乡(镇、街道),其中乡45个、镇76个、街道19个。土地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占福建省总面积的21.7%。年末全市总人口304.41万人,共有29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98.8%,少数民族占1.2%,少数民族中畲族人口最多,其次是回族、苗族、满族、壮族。全市耕地面积20.66万公顷,有7个国家级、8个省级商品粮基地县,被誉为“福建粮仓”。森林覆盖率75.7%,是福建省重点林区。境内有1江3溪176条支流,水域面积11.01万公顷,天然河川径流量267.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387.37万千瓦,居全省第一位。已发现的矿种有70种,已探明储量46种,主要有铅锌、铌钽、硫铁、石墨、水晶等矿。毛竹林面积35.1万公顷,有“南方林海”、“中国竹子之乡”之称。茶园面积稳定在3.1万多公顷,为福建省第一大产茶区。“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融国家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度假区于一体,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全市境内大小旅游景点150多处,其中国家级、省级以上景点占1/3。
地图: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