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永靖城区街道地图 ===
=== 永靖县资讯概况 ===
历史沿革: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先民沿河而居,繁衍生息,古称“西羌”之地。汉代分属金城郡允吾县和金城县。东晋、十六国时属河州晋兴、金城郡。西秦末并入吐谷浑。魏时属罕镇、河州。北周时属罕郡,隋时属兰州总管府河州、罕郡。唐代属河州安乡县、安乡郡凤林县,地入吐蕃。五代时仍属吐蕃。北宋时分属熙河路河州。南宋时先期属金,后属熙秦路、临洮府。元、明时先后分属河州路安乡县,陕西行省兰州。清代分属河州、皋兰县。民国初分属导河县、皋兰县。1928年,改导河县为临夏县。民国18年(1929年3月8日),与临夏县、皋兰县分出,在莲花堡设置永靖县。1949年8月23日,永靖解放,9月1日,永靖县人民政府随即成立。1958年10月20日,永靖县并于临夏市。1961年12月15日,恢复永靖县建制。1962年12月25日,永靖县县城设于刘家峡小川。1979年6月16日设刘家峡镇。1985年6月18日,设盐锅峡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家先后在县境内修建了盐锅峡、刘家峡、八盘峡(电站在西固区,水库在我县)水电站,形成了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今称炳灵湖、太极湖、毛公湖),总容量为59.69亿立方米。境内地形属黄土高塬丘陵山地,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从地貌上可划分为河谷平原、黄土、丘陵山地、山间盆地、石质山地四种类型。按地理条件可分为东西山区和川塬区两大类。
行政区划:2006年底,全县辖17个乡镇、149个村居(139个村委会、10个居委会),48416户,其中农业户数36703户,非农业户数11713户。总人口19.99万人,其中:汉族17.4万人,有回(20599人)、东乡(3514人)、保安(104人)、撒拉(51人)、藏(207人)、土(1301人)、蒙古(28人)、满(78人)、维吾尔(15人)、朝鲜(3人)等10个少数民族2.59万人,占总人口的12.96%。主要聚居在西山区王台、小岭、川城、新寺、坪沟、红泉6个乡镇。城镇人口3.73万人,占总人口的18.67%,农业人口16.26万人,占总人口的81.33%。全县有基层党组织421个,其中党委21个(县委、17个乡镇党委、机关工委党委、县公安局党委、太极镇中庄村党委),党总支21个(机关总支16个、刘镇红柳村、罗川村总支,西河镇陈家湾村、白川村总支,岘塬镇刘家村总支),党支部379个;党组8个(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有行政单位56个,事业单位556个,其中科级事业单位56个,股级事业单位500个。全县从业人员13479人,其中行政单位人员2843人,事业单位人员4154人,其他人员6842人。县级干部40人,其中正县级7人,副县级33人(挂职2人、公安局副局长1人);少数民族8人;妇女3人;党员37人;研究生7人,本科17人,大专7人,中专6人,高中及以下3人。科级干部766人,其中正科级干部280人,副科级干部277人,享受正科级待遇56人,副科级待遇153人;少数民族115人;妇女95人;党员675人;研究生9人,本科181人,大专312人,中专104人,高中69人,初中及以下38人。全县有党员8978人,其中农村党员4848人,女党员1876人。全县国土面积1863.6平方公里,总耕地35万亩,其中水浇地13万亩,占总耕地的37%;山旱地22万亩,占总耕地的63%,农民人均占有耕地2.15亩。
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综合情况:2008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2589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848万元,比上年增长7.23%;第二产业增加值112664万元,比上年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40077万元,比上年增长17.7%。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2007年的16.09:63.26:20.65变为16.35:61.70:21.9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全县经济总量较小,结构不尽合理,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抵御自然力灾害的能力较差,特别是东西山区自然条件严酷,群众增收渠道单一,脱贫致富难度较大;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形式粗放,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多;旅游产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管理机制不活;物价上涨过快,猪羊肉、蔬菜等居民日常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对群众生活、特别是对低收入人口生活影响较大。
农业: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29848万元,比上年增长7.23%。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8979万元,比上年增长6.94%;林业增加值1048万元,比上年下降1.13%;牧业增加值8701万元,比上年增长8.88%;渔业增加值754万元,比上年增长5.54%;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366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7万亩,比上年下降0.44%。其中:夏粮面积7.12万亩,比上年下降18.25%;秋粮面积19.88万亩,比上年增长8.63%;油料面积2.06万亩,比上年下降8.85%。全年粮食产量81726吨,比上年增长15.75%。其中:夏粮产量14446吨,比上年增长2.79%;秋粮产量67280吨,比上年增长18.97%;粮食作物平均亩产302.69公斤,比上年增长15.80%。全年共完成植树造林1万亩,比上年下降39%;育苗面积0.35万亩,与上年持平。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年未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5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66%;化肥施用实物量14837.62吨,比上年增长6.22%;农村用电量11335.5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7%;当年新修水平梯田1.1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6万亩。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全县乡镇企业个数达1063个,其中:股份合作企业180个,股份有限公司32个,集体企业5个,私营企业61个,个体企业785个。全县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30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21%,其中:股份合作企业72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62%;股份有限公司69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83%。集体企业450万元,比上年增长18.42%;私营企业8330万元,比上年增长15.69%;个体企业完成42070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全年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36820万元,比上年增长15.79%。
工业和建筑业:工业企业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全县工业企业增加值101561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521万元,比上年增长6.5%;产品销售率98.00%。全县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4.71%,万元GDP电耗降低率-5.1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53%。民营工业企业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国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治理力度的加大,再加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有一部分民营企业不得不逼迫停产,使得永靖县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由2007年的35570万元下降到2008年的25404万元,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8226万元,比上年增长%;工业产销率为99%,与上年持平。实现利润19839万元,比上年增长301.94%。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103万元,比上年增长26.5%。
固定资产投资:全县进一步落实发展抓项目的战略举措,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有力的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8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0.35%。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3212万元,比上年下降42.71%;第二产业投资97139万元,比上年增长45.83%;第三产业投资21649万元,比上年增长55.45%。按投资项目规模分: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106451万元,比上年增长55.25%;50-500万元项目投资9902万元,比上年增长14.89%。5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5647万元,比上年增长42.82%。
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51万元,比上年增长19.61%。分城乡看,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4667万元,比上年增长19.5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284万元,比上年增长19.8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56.9万元,比上年增长17.9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782万元,比上年增长15.50%。
交通、邮电和旅游业: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412万元,比上年增长0.38%。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60.01万人,同比增长15.16%,客运周转量4600万人公里,同比下降10.68%;货运量88.16万吨,同比增长0.79%,货运周转量669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34%。全年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9.6万人,同比增长155.99%。全年铁路运输完成货运量30.3601万吨,同比下降3.23%。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较快,移动电话用户5.1万户,增长30%,行政村通电话率100%。邮电业务收入和业务总量迅速增长,全年各类报刊累计发行量116940万份,比上年增长3.63%。大力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多渠道、全方位发展旅游业,全年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累计接待中外游客55.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4%;全年旅游总收入达19276万元,比上年增长42.79%。2008年旅游收入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10.56%。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财政收入快速、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9516万元,比上年增长14.78%,其中:国税完成17302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地税完成8801万元,比上年增长23.57%;财政部门完成3413万元,比上年增长133.29%。累计完成财政支出60205万元,比上年增长34.80%。金融存款不断增加,贷款逐渐增长。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226611万元,比上年增长19.58%。各项贷款余额178748万元,比上年增长22.16%。全年保费收入2245万元,比上年下降0.7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65万元,比上年下降2.47%;寿险保费收入1180万元,比上年增长0.85%。全年给付额861万元,比上年增长14.39%。其中:财产险给付775万元,比上年增长21.44%;人寿险总给付86万元,比上年增长26.47%。其中:死亡给付46万元,伤残给付4万元,寿险给付36万元。
科学技术、教育和卫生: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稳步提高。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98所,其中:小学151所,职业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在校学生人数36011人。小学在校学生数1844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5436人,其中:高中6473人,初中8963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99.3%,小学毕业率达到100%。2008年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1506人,其中上省定本科线的742人。举办扫盲班142个,脱盲人数1500人。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农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的参合率达97.55%。年末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24所,病床数539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80人。“五苗”覆盖率达98.36%,五种疫苗加强接种率平均达到94%。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2008年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00998人,其中:汉族175068人,回族20580人,其它少数民族5350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2.9%。在总人口中,非农人口39520人,占总人口的19.66%;农业人口161478人,占总人口的80.34%。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1.50‰,死亡率6.97‰,计划生育率97.87%,人口自然增长率4.53‰。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60元,比上年增长10.05%。农民人均纯收入1842元,比上年增长18.61%。农村贫困面为8.90%,比上年下降0.30个百分点。年末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13559人,比上年下降1.58%,其中国有单位11521人,比上年下降0.54%;集体单位220人,比上年下降14.4%;其它经济单位1604人,比上年下降6.64%。全县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0031元,净增6527元,其中国有单位30694元,净增7072元;集体单位11936元,增加994元;其它经济单位27752元,净增3161元。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取得新的成效。年末全县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9120人,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职工90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270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10711人。全年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为21208人,年末全县各种社会福利院2个,福利院拥有床位40张,收养人员14人。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