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武冈市区街道地图 ===
=== 武冈市资讯概况 ===
交通状况:武冈交通便利,通迅发达。境内有公路800多公里,S219、S220两条省道贯通全市,且紧邻娄邵、京广、湘桂等铁路和320国道,2009年7月14日开工的洞新高速为武冈腾飞增添翅膀。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以主要省道为铺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武冈作为湘西南的一个中心城市,最近几年交通发展及其迅速,刚完成不久的竹城公路(洞口竹市-城步),已经正在修建的“洞新高速”,武冈机场等一大批交通项目。相信在未来的几年内,武冈的交通将会发展得很完善。现在武冈到广东深圳只要13个小时左右,比以前的16个小时缩短了3个小时。同时武冈也开通了到上海,昆明,北京的直达车。在湖南省,武冈民用机场项目已被纳入了十二五全国民航机场布建设规划。2011年1月18日至20日,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在武冈市召开了《武冈机场选址报告》初步评审会,会上一致推荐荷塘场址为首选场址,候选场址依次为东元、大甸。据了解,武冈机场计划于2012年开工建设,“十二五”期末建成。
经济概况:武冈工业生产持续发展,民营经济稳中快进。工业已形成食品、轻纺、机械、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有蜂窝煤机、微型电机、汽车万向节等拳头产品。武冈商贸、金融事业繁荣。历史上是湘西南的通商要道,现已成为湘西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武冈市环境宽松,改善发展环境,经济迸发出蓬勃活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自从国家出台了免征农业税、继续实行粮食直补和粮种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三农"工作来势较好。农作物种植规模继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已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83万亩,同比增长5.44%,其中,粮食种植面积68.8万亩,经济作物1.32万亩,其他农作物12.88万亩。新扩无病毒脐橙6000亩。特色红茹开发共下种4.3万斤,建成了稠树塘木塘、湾头桥同富、安乐德江、双牌双岭等17个连片百亩的示范点。湾头桥、龙田、辕门口、邓元泰、文坪等乡镇已分别启动了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中仔猪基地、铜鹅基地、草食动物基地、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等工程,掀起了新一轮规模养殖热潮。铜鹅出笼54.5万羽。清洁能源建设—沼气国债项目全面启动。工业企业产销两旺,武冈市对规模工业企业挂牌保护,所有企业按市政府规定纳入规费统一收缴范畴。从而使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企业产销两旺。36家规模工业企业同比增长,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现价)增速达28.3%。全市的水泥、水泥压力管、机制砖、原煤等产销两旺。规模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逐月攀升,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创历史同期的新高。乡镇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能源、医药、冶炼、机械制造、建材和农产品加工6个特色支柱产业,已新办工业企业16家。2007年1月29日,武冈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卤菜之都”的称号。今年1-5月,武冈卤菜产业总产值为1.6亿元,实现了稳中有升。为帮助卤菜企业渡过发展难关,该市专门召开了市委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卤菜产业的决定》。针对金融危机,武冈市委、市政府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市财政今年安排预算经费300万元,开展保鲜技术、包装设计攻关。今年1-5月,市委、市政府组织30家规模卤菜企业与8家银行召开了银企协调会,要求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另外,市委、市政府积极帮助返乡民工就业,规模卤菜企业开展专题招聘会15场,有2000多名返乡民工在卤菜企业重新上岗。武冈市委表示,力争把卤菜产业做大做强到10个亿。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25262万元,比上年增长11.8%,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15338万元、104647万元、205277万元,分别增长6.2%、19.0%、1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1.0%、19.9%、39.1%。全年经济运行平稳。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7733元,增长11.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1.0∶18.7∶40.3调整为41.0:19.9:39.1。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67.2%上升到79.4%。
风土人情:散布在武冈地区的音乐、舞蹈、曲艺、戏剧等民间艺术之花,形式多样,风采各别,在群众中流传已久,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群众喜闻乐见。歌调、音乐,1、“平腔山歌”:全县流行,通俗易懂,易学易唱,声调清晰开朗,婉转幽雅,有独唱、对唱。也有不少反映追求男女正当爱情或谴责婚姻制度的不合理。2、“开荒锣鼓歌”:又叫生产歌,约在清光绪年间来自新化,流行在武冈部分地区,音调高亢,也可说是高腔山歌,由一人身挂锣鼓敲击,边打边唱,众人帮腔,时候不同,唱词各异。3、“民歌”:较流行,音调较低沉压仰、悲愤,大都出自妇女,有“童养媳歌”、“妈妈磨媳”、“嫂嫂磨姑浪”、“娘送女”、“出嫁歌”。也有男唱的“长工歌”、“挖煤歌”等。4、“风俗音乐”、“朝香歌”,又叫拜香歌,流行市部分地区,每当七八月之间,集队化妆赴“南岳”朝香,九月间,大都上“云山”朝拜,且行且唱的叫“行香歌”,边唱边拜的叫“拜香歌”。有的还在途中踩“八卦图”,音调有高有低,拖腔,似婉转黄鹂。5、“民间乐器”:喜庆婚丧,有唢呐狂奏的,一支叫单鸣响,二支的喊双鸣响。有伴打击乐器合奏的,极热闹。6、“劳动号子”:是劳动者在劳动中集中齐心合力的号歌。一唱众和,音强有力,既鼓舞劳动热情,又歌颂吉祥,分别有“打桩号子”、“上梁号子”。民间舞蹈,“耍马灯”。是一种热闹雄壮的民舞,化妆穆桂英挂帅、杨宗保为先行,率焦赞、孟良、五郎、六郎、八姐、九妹等杨家将、刀枪剑戟、战鼓齐鸣、马随旗舞、马嘶人号,显现杨家将英雄豪迈、杀敌爱国的气概。1985年收集在《湖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内。“舞狮”:城乡都有,狮勇人健、机智灵活,有一人纵跳逗狮的,也有化妆旁狮戏舞的,耍高空,耍平地,舞姿多样。加之舞耙弄棍,挥拳耍刀,极健康。其它还有“蚌壳舞”、“洒扇舞”、“纸船舞”、“高脚舞”、“宗教歌舞”、“板凳龙”等。曲艺、说唱,1、“呤呤锣”:原是城镇内养济院所唱的一种简便易唱的歌曲,一人领唱众和唱,最便于反映现实,颇热闹。2、“渔鼓”:一人抱筒搭钞子,伴胡琴,又说又唱又打,有“衡阳渔鼓”、“长沙渔鼓”、“本地渔鼓”。打的有“八仙图”、“三打府”、“瓦车蓬”、“三打玉林班”、“双钗记”、“三门街”、“双珠凤”、“凤凰记”、“鹦歌记”、“丝带记”、“卖花”、“卖水记”等。3、“莲花闹”:又叫莲花落。执竹板边打边唱,也有一唱众和的,唱词多属顺口溜。4、“弹词”:唱本有“西游记”、“封神榜”、“粉装楼’’、“征东’’、“征西’’、“五虎平西、平南’’等,小段子有“陶澍访江南”、“刘宗举访苏州”、“彭玉麟访广东”、“赵光朝访长雨花亭、华容”、“嘉庆访山西桂花城”、“一、二、三……十梅图”、“珍珠塔”、“宝川记”、“卖油郎”、“周元抬亲”、“蔡公三犁田”等,一人唱伴“月琴”,三人唱加“渔鼓”、“板”、“半边义”。唱腔有慢板、快板、悲腔、神腔。其它还有“送春牛”、“唱土地”、“劝世文”、“讲圣谕”。曲调,1、“曲调”:有原始的民间小调、阳戏、丝弦、花鼓曲调等,常唱的民间小调有“十月看花”、“十月古人”、“阳雀啼”、“拜新年”、“白牡丹”、“十双果子”、“十双鞋子”、“打牙牌”、“小四景”、“四季相思”、“九连环”、“孟姜女”、“倒铁”、“观花灯”、“小放牛”、“阴告状”、“送官花”等。2、“阳戏曲调”:有“打四门”、“五更留郎”、“卖杂货”、“表妹送表哥”、“瓜子红”、“卖饺子”、“磨豆腐”、“绣花调”、“鲜花调”等。3、“丝弦曲调”:为城镇少数丝弦爱好者所有,老艺人首推李国珍,弹唱俱全,人称绝技。其徒杨瑞祥,亦善弹唱,自诩为“文人雅奏”。曲调达50余个,乐器以扬琴、琵琶、三弦、大筒、胡琴为主,有“西官词”、“摘葡萄”、“独对花灯”、“四季相思”、“鸳鸯自叹”、“渔家乐”、“雨夹雪”、“八板头”、“越调”、“银钮丝”、“浪淘沙”、“打扫街”、“小冤家”等,唱腔幽雅,有武冈丝弦独特风味。4、“花鼓曲调”:有“双川调”、“神缸调”、“绣麒麟”、“对口淮调”、“杨州调”、“山川、四川、哀川、岳川”、“闹五更”、“晚对花”、“北数、南数、诉板”等,实与阳戏混同。戏剧,1、“武冈阳戏”:起源大概在清末民初,专业艺人不多,大都临时搭班,农闲凑合外出演戏,春来回家生产,后为巫师继承掌握,作为人家“酬愿”(又喊还愿)。招客演唱的工具,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但是有一定的地方色彩。节目有“何氏磨媳”、“赶子牧羊”、“傅公子逃难”、“铁板桥”、“湘子服药”、“刘海戏蝉”、“磨豆腐”、“打草鞋”、“打妻劝夫”、“磨房生子”等70来曲。1956年,武冈文化馆挖掘出63曲,记录成册。“降成风”:通过整理,于1956年11月参加湖南省民间艺术会演,评为优秀节目二等奖。省人民出版社将其印成单行本推广。2、“木偶戏”:群众称观音戏。木偶形象生动,全县原有马坪苏从顺家一台,法新大井林绍二家一台,清溪方家一台,原武陵镇石牌坊王松庭家一台。节目、唱腔灯祁剧,有“魁星点斗”、“三星庆寿”、“文王访贤”、“双拜寿”、“天门阵”、“三气周瑜”、“长板坡”、“三请犁花”等200来曲。少数节目为祁剧所无,如“全家义”,每当为菩萨上寿,斋戒沐浴上演。3、“祁阳戏”:清光绪二年(1876)有许丁明者,在“五里牌”创办祁剧“福”字科班。民国十九年(1930)李浩春开办“庆”字科班。民国十二年(1931),李建义又在五里牌办“金’字科班。民国三十五年(1946),城镇龙侯宫都梁大戏院开设“荣华台班”。历年来,外地班台如“大舞台”等来武冈城乡演祁阳戏的不少,演“平贵回窑”、“定军山”、“黄忠带箭”等百来个节目。4、“板凳戏”。属地方戏。就地演唱,不化妆,锣鼓、胡琴伴奏,简单方便,纯属祁戏。民间喜庆婚丧,多有请唱板凳戏的习俗。原武城老艺人刘怀来掌握的一台板凳戏,坐场的有李百花、花脸有朱福原、王松庭,生脚有王顺生、游志道、游先章等。节目有“双拜寿”、“黄鹤楼”、“鸿门宴”、“子仪上寿”等70来个。5、“丝弦戏”:其历史渊源,起源于围桌弹唱。词较文彩,雅俗共赏。起初唱些小曲,如“喜报三元”、“西官词”、“摘葡萄”等,调有“淮调”类,“叠断桥”类、“南北词曲”等,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丝弦戏”。节目有“双下山”、“秋江赶船”、“娘送女”、“安安逗米”、“苏文表借衣”、“烤火下山”、“琴房送灯”、“活捉三郎”、“讨学钱”、“杨雄杀妻”、“王昭君”等。曲词柔腻委婉,优美动听。其中有武冈文人自编或修改的“黛玉葬花”、“黛玉自叹”、“悼潇湘”等。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