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左权城区街道地图 ===
=== 左权县资讯概况 ===
行政人口:县人民政府驻辽阳镇。邮编:032600。代码:140722。区号:0354。拼音:ZuǒquánXiàn。下辖5个镇、5个乡:辽阳镇、桐峪镇、麻田镇、芹泉镇、拐儿镇,寒王乡、石匣乡、龙泉乡、粟城乡、羊角乡。379个行政村。2004年人口16万。汉族为主,有回、苗、壮、布依、朝鲜、满、羌等7个少数民族。
艺术之乡:左权文化底蕴丰厚,是全国颇负盛名的“歌舞之乡”,素有“民歌的海洋”“小花戏之乡”美称,曾被省和国家命名为“山西省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左权民歌“开花调”被确定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与小花戏是左权县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形式。以全国著名教授田青、电视节目主持人亚妮挖掘推介出羊倌歌王石占明、盲艺人宣传队为起点,左权民歌小花戏在全国的名声越来越大。石占明与盲宣队唱响全国,甚至到中央音乐学院为音坛专家、学者、学子们演唱,在备受好评的同时,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了左权民歌。而左权籍作家刘红庆描写左权盲宣队的《向天而歌》,更让人在感叹、唏嘘这个盲人群体命运的同时,对左权民歌产生了浓厚兴趣。左权小花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用“一小二花三有戏”概括,其意为“小”:表演者年龄小、剧本小、演出场地小;“花”:衣装花哨、扇飞如花、曲调花;“戏”:具有构成一部小戏剧的基本要素,有完整的剧情。左权民歌流传极广,大部分歌词是即兴创作的,在乡间田野,人们在春华秋实的自然中劳动,灵感所动,便放声而歌。有多种民间音乐体裁,如山歌、小调、号子、套曲、小花戏和吹打等,其中以开花调最具代表性,开花调音调简洁,深情感人,自20世纪40年代起,音乐工作者就开始在左权收集记录民歌,前后历经半个多世纪,仅收集到的开花调就有百首以上,代表曲目包括《桃花红,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来》、《会哥哥》、《格旦亲》、《想亲哥》、《土地还家》等。左权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据20世纪80年代普查,清末以来,在城乡流行的民间舞蹈有:“倒秧歌”、“小秧歌”、“会鼓”、“龙灯舞”、“狮子舞”、“竹马”、“旱船”、“推小车”、“高跷”、“九曲黄河阵”、“走阵”、“霸王鞭”、“抬阁”、“背棍”、“牛斗虎”、“斗活龙”、“跑驴”、“哑老背妻”、“和尚拐媳妇”、“大头娃娃”等。目前,左权县已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县委、县政府组织精兵强将,用有限的资源用于挖掘整理,成就了一批保护成果。编辑出版了《左权县文化志》、《左权民歌精选》、《左权民间器乐曲精选》、《向天而歌——左权盲艺人的故事》、《左权文化工作史料集》等书籍。同时,还编辑出版了《石占明演唱专辑》、《悲情太行》、《亚妮专访》、《比户弦歌》、《桃花红、杏花白》等电视片和VCD光盘,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喜爱。一批文化大户、文艺创作人才、著名歌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苗世明、一江晚霞、李爱萍、魏建忠、侯乃田、刘红庆、朱权忠、王永祥、石占明等,称得上“百花齐放”。左权小花戏艺术团、麻田八路军总部艺术团、盲人宣传队都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获得成功,演约不断,名气越来越大。苗世明的藏报馆、一江晚霞的剪纸艺术馆、李爱萍的布艺加工等在起步阶段都曾得到过县政府资金或政策上的帮助。
历史文化:文化底蕴丰厚,是全国颇负盛名的“歌舞之乡”,素有“民歌的海洋”“小花戏之乡”的美称,曾被省和国家命名为“山西省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左权小花戏曾多次荣获全国民间艺术大赛“金奖”,左权民歌蜚声大江南北,《左权民歌集粹》音带畅销大江南北,深受广大观众、听众喜爱。七、历史上的左权县,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东汉置轑河县。晋初改为轑阳县。北魏初并入乡县,孝昌间置辽阳县,属乐平郡。隋初分设辽山、交漳二县。开皇十六年(596)置辽州,后废州。唐初复置辽州,中期曾改名箕州、仪州。晚唐复称辽州。宋初废州入辽山县,元丰年间复置辽州。金初名南辽州,后复称辽州。明代辽山县入辽州。1912年(民国元年)废州为辽县。1914年11月分设辽西县。1942年9月18日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左权同志,改辽县为左权县。1945年11月辽西县并入。1958年11月并入和顺县。1959年6月复置。
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山西省左权县申报的“左权开花调”,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项目类别,序号32。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