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南县城区街道地图 ===
=== 南县资讯概况 ===
地形地貌:南县地处长江中下游,系洞庭湖新淤之地。地势自西向东南微倾,平均海拔28.8米,高差不足10米,除明山、寄山两处山岗外,一马平川,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形。境内土地肥沃,5条自然江河流贯其中,域内河渠纵横,湖塘密布,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有“洞庭明珠”之誉。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县域经济平稳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62032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3110万元,增长7.9%。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5893万元,增长10.6%;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02755万元,增长13.8%;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3138万元,降低9.9%。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1319万元,增长12.2%;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实现增加值38092万元,增长4.4%;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4050万元,增长6.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2999万元,增长11%;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916万元,增长13.1%;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7230万元,增长9.5%;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4032万元,增长17.5%。第一产业贡献率为31.8%,第二产业贡献率为19.1%,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9.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和5.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GDP人均9877元,按户籍人口计算,GDP人均9066元。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08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44:18.7:37.3,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4.9%,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2%,比上年下降9.2个百分点。全县城镇化率为33.6%,比上年提高0.31个百分点。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7.96亿元,增长25.0%,占全县GDP比重达61.2%,比上年提高8.0个百分点。物价上涨幅度较大。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6.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8%,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3.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9.9%,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2%。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年末全县从业人员38.4万人。年内新增就业人员19275人,比上年增长25%,其中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170人,增长28.4%。下岗职工再就业3985人,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全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出县外半年以上务工人员)达12.01万人,下降4.5%;实现劳务总收入12.68亿元,增长4.4%。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县级财政总收入20947万元,比上年增长16.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763万元,增长15%,其中税收收入7204万元,增长26.9%。上划中央“两税”及上划所得税共7184万元,增长18.9%。国地两税共完成各项税收收入14103万元,增长20.4%,其中国税完成各项税收7090万元,增长12.34%;地税完成各项税收7013万元,增长29.8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9284万元,增长31.09%,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3014万元、社会保障支出15844万元、教育支出2531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79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92万元、医疗卫生支出806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3.31%、53.32%、38.89%、37.69%、108.39%和9.46%。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完成。经评估验收,全县承担的省为民办实事29项指标和市为民办实事13项指标均已全面完成。城镇和农村“低保”对象月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130元和49元,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按规定标准100%拨付、发放到位;城镇义务教育学生杂费免除率、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到位率、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金发放到位率、符合条件的再生育夫妇施行出生缺陷干预到位率均达100%。全县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工业经济仍相对薄弱,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效益明显滑坡;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凸现,可持续发展负重而行;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税增长缺乏大企业、大项目作支撑;改善民生压力较大,农民工返乡回流就业难度加大;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
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农业生产较快增长。2008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家,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4020户。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600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6%。其中种植业产值202083万元,增长2.2%;林业产值2874万元,降低10.3%;畜牧业产值135895万元,增长16.6%;渔业产值80659万元,增长10.6%。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6.14千公顷,增长1.27%。全年粮食总产量422860吨,增长1.5%。油料产量47111吨,增长25.04%。棉花产量19655吨,增长8%。全年共检疫动物105万头,免疫率100%,出栏肉猪65万头,增长29.4%。其中三元杂交猪比重为40%;规模养殖场447个,其中常年存栏100—299头的规模养殖场245个,常年存栏3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202个;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小区27个。生猪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出栏牛1.63万头,增长5.22%;出栏羊2.54万头,增长3.26%。全年肉类产量55845万吨,增长6.96%;禽蛋产量18199吨,增长9%。
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03423万元,比上年增长26.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25458万元,增长37.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7家,比上年增加6家。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02755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449万元,增长35%。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面条、白酒等食品行业快速增长。产品产销较为衔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23203万元,增长52.8%;产品销售率为99%,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企业效益明显下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51.4%,比上年增长9.7%;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17366万元,增长47.1%;实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095万元,下降1.8%;应交增值税8261万元,下降20.9%。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138万元,比上年下降9.9%。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8166万元,增长2%;实现利润总额295.5万元,增长146.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9.46万平方米,增长16.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6万平方米,下降20.9%。
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加快。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455万元,增长42.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7720万元,增长72.4%;非农固定资产投资42735万元,增长5.7%;房地产开发投资2400万元,增长2%。其中重点工程项目4个,增长50%;投资13350万元,增长31.29%。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479万元,占4.2%;第二产业投资67053万元,占51.4%;第三产业投资57923万元,占44.4%。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7230万元。年内商品房竣工面积10.9万平方米,增长30%。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0.48万平方米,增长40%;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7万平方米,增长35%;商品房空置面积3.2万平方米。
贸易经济:贸易繁荣、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全年完成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4050万元,比上年增长6.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2999万元,增长11%。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095万元,增长20.6%。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29081万元,增长15%;零售业零售额214014万元,增长1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9103万元,增长22%。招商引资取得新的成效。全县引进内联引资项目85个,合同引进资金15.7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34亿元,全县国内旅游9.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0.6亿元。其中旅港澳台3人次,过县旅游者8.9万人次。全年出境人数1600人次,其中因私出境人1280人次。
交通、邮电:交通邮电事业兴旺发达。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38092万元,比上年增长4.4%。交通运输稳定增长。年末,全县公路线路总里程308公里;汽车客运站4个;营运客车214辆,营运货车1011辆。全年完成全社会货物运输周转量5.4亿吨公里,增长8.1%;旅客运输周转量2.7亿人公里,增长2.1%。邮电通讯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667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52万元,增长20.3%;电信业务总量7115万元,增长9.9%。本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0.08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4万户,增长0.9%。本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0.6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19万户,增长6.0%。全县电话普及率为31部/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20412户,增长33.0%。
金融、保险:金融运行总体健康平稳。金融保险业增加值4916万元,增长13.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7975万元,增长28%。各项贷款余额185495万元,增长12.8%。保险业健康发展。2008年共完成保费收入9567万元,增长55.4%。其中人寿保险收入7254万元,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收入178万元,财产保险收入2135万元。赔付额1232万元,增长5.8%。
科学技术和教育:科学技术有新的发展。全县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3个。实现利税总额2000万元;实现增加值1000万元;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800万元;其中安排科技三项经费89万元。全县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2万人,全县申请专利28项。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年末有学校164所,其中高中5所,职中4所,208个班;初级中学24所,564个班;小学131所,1942个班。在校学生147033人,其中高(职)中生15015人,初中生54545人,小学生77473人。享受免费教科书学生人数111993人。有教职工6243人,其中公务员22人,高级职称274人,中级职称3479人,初级职称1929人,未评职称的539人。小学招生14854人,毕业12027人。初中招生12072人,毕业11731人。高中招生4521人,毕业4686人。特殊学校在校365人,招生2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1588人。2008年参加高考人数6372人,本科以上上线人数614人。
文化、广播、体育、卫生、环境保护:2008年末有县级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77000册,纪念馆1个;剧场、影剧院2个;乡镇文化站12个。民间艺术表演团体10个,农村放映队12个,放映电影5655场次。全县现有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个,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和无线数字电视用户385个村,5.6万户,比上年增长11%。有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7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县现有公共体育场所1个,各种健身训练房6个,全县全面健身运动参加人数12万人次,增长5%。全年共开展群众体育活动22次,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参与人数3.8万人。全年体育彩票发行额150万元。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共拥有床位1399张。其中乡镇卫生院12个,拥有床位748张。现有卫生技术人员152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572人,注册护士485人。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50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5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726人。全县12个乡镇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425608人,平均参合率为88.4%,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年末全县总人口68.42万人。常住人口62.8万人。年内出生5688人,出生率8.2‰,死亡3274人,死亡率7.0‰,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全县2008年末单位数1199个,单位从业人员27040人,其中女性8313人。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总报酬45117.8万元,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2968.4万元。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16746元,增长13.9%;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512元,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有新的增长点。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00元,增长16.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6.73%,比上年增长4.7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5337.35元。其中人均交通通信支出406.06元,比上年增长9%;人均旅游支出43.37元,比上年增长21%;人均购房建房支出568元,比上年增长21.36%;人均食品支出2814.56元,比上年增长14.1%;人均衣着支出605.32元,比上年增长16.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86.45元,增长27.25%,人均住房面积31.4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7%。百户城镇居民年末拥有:摩托车4辆,电话42部,移动电话174部,冰箱76台,彩电108台,组合音响12台,空调14台,热水器78台,洗衣机86部,家用计算机20台。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56元,比上年增长7.9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61.53%,比上年下降4.53%。其中:人均工资收入917.25元,比上年增长6.1%;一产业经营收入992.92元,增长8.36%;二、三产业经营收入17.71元,下降59.88%;各项转移收入266.99元,增长26.5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2.03元,增长7.42%。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2120.37元,增长9.95%;其中食品支出1304.74元,增长18.69%;衣着支出66.89元,增长40.9%;居住支出237.1元,下降31.88%;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73.48夫元,增长44.38%;医疗保健支出107.93元,增长19.2%;交通通信支出97.17元,增长10.52%;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203.31元,增长60.19%;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29.85元,下降13.35%;人均住房价值4175元,人均居住面积23.48平方米。百户农民家庭年末拥有:洗衣机18.33部,冰箱10台,摩托车8.33辆,彩电82.5台,电话42.5部,移动电话50部,热水器8台。全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500万元,年末农村脱贫人口17.64万人
一中: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诞生于抗日烽火中,1980年学校被确定为我省首批属重点中学,1995年经省教委评审后再次被授牌为“湖南省重点中学”。2005年正式授牌为省示范性高级中学。现有教职工328名,开设74个班,在校学生4300多人。是省级花园式单位,校区占地400亩,按90个高中班的规模规划、设计。总建筑面积13万多平方米,总投资1.65亿人民币,整个校区按功能分为: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后勤生活区三部分。学校主体建筑有:科技楼、三栋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信息楼、艺术楼、学生公寓(男女各四栋)、膳食楼、陪读楼、教师公寓(11栋)、外广场、内广场、球场、田径场。学校设置了电教中心、学校装备了校园网络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有线电视系统、校园监控系统、校园安全报警系统。学校开辟多媒体室三个、信息技术教室六个、教师电子备课室一个、装备了电脑500多台、背投90台,学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南县一中创办70年,我们培养了四万多名优秀高中毕业生。近10年为清华、北大培养了十三名拔尖人才,为高等院校培养了一大批新生,特别是2008年我校高考取得辉煌的成绩,600分以上学生近三十人,一本上线180人,二本上线500人,三本上线800人。同时,学校在德育、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办出了特色,着有成效,涌现出了像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院士刘伯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向东,军事家章浩兮、吴孟超,理论家《求是》杂志社原副主编王茂华等一批杰出校友。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