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皋兰城区街道地图 ===
=== 皋兰县资讯概况 ===
长川赤鹿化石:1994年3月的一天,皋兰县忠和乡邵家塘村农民宋宗维牧羊时,在水阜乡长川村马圈沟垴发现了赤鹿化石。兰州市博物馆和皋兰县文化馆联合组队发掘了这具化石。该化石头骨完整,鹿角完好,身体部分保留了颈椎、胸椎与胸骨,腰椎、尾椎及四肢骨不见。出土时,颈椎与胸椎呈扭曲状。化石长1.55米,其中头骨长0.44米。头生双角,左角长0.805米,有6个分枝,右角长0.80米,有5个分枝。角为扁圆状,主干稍向后斜,略向内弯。每一分枝尖端光滑,下部粗糙,角身布满皱纹。圆柱形角柄,平台状角盘,角盘周围生成许多珠状结节,俗称“珍珠盘”。头骨最宽处在眼眶部位,头骨顶脊清晰,额部平凹,眶上缘高出额部,泪窝长径大于眼窝长径。上颌骨前端呈铲状突出,鼻骨稍隆。下颌骨前端窄而圆,后端平整光滑,冠状突细窄而向后弯曲,颧骨稍凸,隅突亦不明显,咬肌窝很浅。下颌骨与头骨之间以鳞骨相关节。牙齿完好无缺。有8颗门齿,6颗前臼齿,6颗臼齿。门齿切缘锐利,呈凿状;臼齿为新月形齿,齿冠高。更新世中晚期,赤鹿在我国北方有着广泛的分布,现生种群生存于东北、西北部分林区。赤鹿在动物界的位置是: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偶蹄目鹿科鹿属赤鹿(马鹿亚属)。皋兰长川赤鹿化石,是我国目前发现比较完整的赤鹿化石,在研究生物、环境、地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古生物的实物。古生物学是研究地史时期的生物界及其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不仅限于各地质时期的古生物本身,并且包括各时期地层中所保存的一切与生物活动有关的资料,其具体对象是发现于各时代地层中的化石。所谓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各个地史时期的生物遗体遗迹。研究古生物学的目的在于阐明各类古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生活习性、生活方式、地史分布和地理分布,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发展进化规律,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分类。鹿类动物的研究,在国际上历来受到重视。因为鹿类动物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至今仍是许多国家食物、药材或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人类对它的比较生物学还了解得相当少。迄今为止,对鹿类的研究仅集中在容易观察的少数几种现生种群上。对以前鹿类的生理学、生态学和行为以及进化情况需要加强研究。皋兰县长川赤鹿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众所周知,中国是鹿类动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鹿类动物的进化中心之一,鹿的饲养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搜集和整理鹿类化石,是动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我们今天的养鹿也有裨益。研究环境变迁的佐证。皋兰县长川赤鹿化石点位于马圈沟垴,东北距水阜乡长川村7公里,西隔两条山脉为兰包铁路,南为海拔1893.7米的无名山主峰,山坡坡度为39°,相对高度约150米。这里属于干旱山区,山阳坡山体裸露,山阴坡覆盖着簇簇野草;山脚川地为甘肃中部特有的沙田。从化石所处的地层情况可以推断出它的时代和当时当地的环境状况。皋兰长川赤鹿化石埋藏于地下8.50米处。化石上下均为黄土,淡灰黄、质地疏松、成粒状、粉砂成分大、粘性差,直立性不十分明显,是具有黄土高原西北部特征的马兰黄土。离地表6米以下,碳酸钙斑点增多,并且夹杂石膏结核。黄土中发现植物根须。鼠肱骨及门齿,还有蜗牛等化石。这说明,当时的地表有植被发育。鹿、蜗牛和啮齿类都以草和植物枝叶或其种子为食。黄土中的碳酸钙斑点和石膏结核是黄土在成壤过程中形成的。它们发育在年平均降水量删毫米以下的地区。由此推断,当时当地的环境属于荒漠草原区,时代为更新世晚期,距今约4万年—12万年。研究形成化石的地质资料。除赤鹿化石外,在皋兰还发现过披毛犀化石,在西固发现过鹿化石。这说明,兰州附近的地质具有化石形成与保存的条件。这些条件是:一、生物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硬体,如脊椎动物的骨骼、牙齿等,因为主要是由矿物质组成的硬体,不易氧化或腐蚀。二、生物死后要有把它迅速埋藏起来的地质环境。兰州一带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在黄土形成过程中,沉积作用迅速进行,生物保存为化石的机会多。即使具有硬体的生物,如果死后长期暴露于地表,就会被风化等自然力量破坏或者被其他动物吞食。在水底的个体若不为泥沙所掩埋,同样也会被水动力破坏或其他动物吞食,失去保存为化石的可能性。三、时间因素,即生物遗体必须较长时间的埋藏(指地史时间),以便随着沉积物固结成岩;生物体经历各种石化作用,变得坚如石头,才能保存成为化石。石化作用指物质的填充、交替、升馏作用。珍藏古生物化石,可以极大的丰富博物馆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更应不分门类地兼收并蓄,以弥补地方上因财力、物力所限,不能建立专业博物馆的缺陷。兰州市博物馆这次发掘收藏的赤鹿化石,填补了该馆在古生物化石陈列与研究上的空白。(叶削坚)
骆驼石的传说:滔滔黄河流经兰州地段时,穿过小峡和大峡,呼啸而去,留下许多神奇迷人的传说。这些传说中,最引人入胜的是石骆驼的故事。相传木工祖师鲁班当年云游四方,行至皋兰县什川地界时,见这里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当地农民渡河,运输物资十分困难。当时,惟一的渡河工具是羊皮筏子,而羊皮筏子遭遇风浪时,筏毁人亡的悲剧经常发生。知道这种情况后,鲁班遂生架桥便民之念。他先选定什川上河小峡出口地段施工架桥。上河河道狭窄,两岸峭壁悬崖,十分险要,是一个架桥的理想之地。桥址选妥后,鲁班决定靠两岸青石来备架桥的石料。鲁班造桥时,川里常有一妇人带一脖系铜铃铛的小狗为其送饭。每日送饭去时,小狗先跑去报信,妇人赶到时总见鲁班大汗淋漓地坐在山腰青石之上。妇人不解,问其在此何干,鲁班总是用语搪塞。一日,妇人又去送饭。她想,我今日不带小狗,看此人到底在干什么。她悄悄地转过山梁,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原来,平日闷坐在岸边的鲁班正将一头石骆驼赶至河中。他站在驼峰之上,力举巨石,悬空架桥。石驼如小山,昂首挺立,鲁班身长数丈,巨人一般。此情此景,让妇人大吃一惊,禁不住喊叫起来。此时,正是石桥即将竣工之际,岸边妇人一声惊呼,道破天机,石桥崩塌,石料纷纷落人河中。鲁班长叹一声,将架桥用的最后一块石楔扔在岸边,跨上石驼,顺流而去。鲁班跨驼顺流下行至什川下河地段,见大峡峡口狭窄,又是一架桥的理想之地。就在他收驼观察之际,被岸边人们发现。人们蜂拥而至。鲁班见状,无可奈何,只好弃驼飘然而去。于是,大河中央只留下一头石骆驼,似中流砥柱,屹立在激流之中岿然不动,成为黄河上的一处自然奇观,至今吸引着众多游人。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如今的什川黄河岸边,那个巨大的石楔依然静卧于石水之间,山崖之上尚有鲁班大师的屁股坐印和汗滴砸出的洞穴。石驼静静地屹立在大峡峡口水中央,阅尽什川千百年的沧桑巨变。近年来,在鲁班造桥之处,一座钢索吊桥和一座巨型拱桥相继建成。小峡水电站也在此兴建。2005年,随着小峡电站首台机组发电,鲁班丢弃的石楔沉睡于河底,只有神奇的骆驼石及其美丽动人的传说,将永留人间。(魏著鑫)
传统民间工艺雕刻:皋兰雕刻艺术仅有木雕和石雕两种,且以木雕为主。木雕又分为建筑物雕刻和根雕工艺两类。木雕在古建筑物上较为常见,寺庙、门楼、殿堂、民居堂屋上木雕随处可见。根雕只有什川极少艺人创作。皋兰县,通常采用的木雕图案有:《笔鼎笙管》、《龙腾虎跃》、《鹿鹤同春》、《梅兰菊竹》、《岁寒三友》、《文房四宝》、《十二生肖》、《八仙八宝》、《二龙戏珠》、《墨龙三显》、《穿花龙》、《穿云龙》、《松鹤望月》、《丹凤朝阳》、《飞禽走兽》、《富贵不断头》、《万字金银花》、《渔樵耕读》、《琴棋书画》、《凤凰展翅》、《孔雀开屏》、《吉庆如意》、《五堆十三花》、《单双压字环》、《雁落沙滩》等。相传,民间较有名气的祖传木雕艺人有:段福堂(民国前为皋兰人,今兰州人)。今县境内少有名气的祖传艺人有:什川北庄的魏氏、什川长坡的宁氏(主要艺人已移居兰州、为兰州市政公司刻工)、石洞庄子坪杨氏、西岔五墩子、漫湾的魏氏、四墩子李氏、西岔的宋氏等家族中,都有木刻艺人。其手艺祖辈传袭。主要工艺成就:民国8年(1919年)宁氏艺人应邀在靖远条城建有大戏台一座,起脊卧阁、雕梁画栋、飞檐缭空、甚壮观。今存否不详。民国21年(1932年),宁氏在皋兰山字墩今校址建有"财神庙"、"太阳宫"等工艺建筑,惜今已撤除。是年又在景泰县漫水滩建造了雷庙,在川口建有娘娘庙,在方圆百里少具名声。民国36年(1947年),宁氏与众工匠合建了皋兰北山大财主董朝英、永登华家井大财主王彩堂的地主庄院,均为四合院出檐堂屋,施工期达两年之久,可惜其工艺遗迹今已荡然无存。新中国成立后,宁氏艺人经选拔参加了1956年兰州隍庙修复工程,在隍庙门口建造了楼栏式过道和二层钟楼花亭。其代表作为一口钟彩刻。1958年,宁氏艺人应邀参加了兰州五泉山修复工程,对五泉山所有亭台楼阁进行了工艺装修。1980年,兰州市政公司承建的金昌公司,多有宁氏艺人参与施工,尽展其祖传雕刻工艺水平。1989年,宁氏艺人联手,受聘精雕了榆中兴隆山门亭。仅限资料收集范围,其他雕刻艺人的业绩和成就未能尽详。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