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黑河市区街道地图 ===
=== 黑河市资讯概况 ===
自然地理:土地资源:现在耕地125.5万公顷,人均耕地0.77公顷,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有天然草原98.6万公顷,是国家重要的黄牛生产基地。
水利资源:境内有黑龙江、嫩江两大水系,自然水面6.4万公顷。人均占有水量为全省的3.6倍、全国的2.7倍。
矿产资源:有各种矿藏93种,矿产地410余处,已探明储量的221处56种,其中金、铜、玛瑙石、石灰石、矿泉水等15种矿藏储量居全省之首。多宝山铜矿为全国第二大铜矿,五大连池矿泉水与法国维西矿泉、格鲁吉亚、高加索矿泉并称世界三大冷泉。
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58.5%,有林地面积281.3万公顷,木材蓄积量1.58亿立米,是黑龙江省三大林区之一。
野生动植物和水产资源:黑河市有1500多种植物、多种动物和200多种飞禽。在江河湖泊中,生长着18科87种鱼,其中黑龙江特产的大马哈、鳇鱼、哲罗、细鳞等尤为珍贵,当地老百姓称为:三花五罗十八子。三花便是:鳌花、鳊花、鲒花。五罗是: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前两罗是大型鱼,后三罗是小型鱼。十八子,就复杂了。、
环境:1987年,黑河口岸在全国沿边地区率先重新找开了对原苏联边境贸易的大门。1992年,国务院批准黑河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并赋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从此,黑河的对外开放进入了崭新阶段。黑河成为我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
“三点一线”的沿江开放带:在黑河与俄罗斯358公里的边境线上,有黑河、孙吴、逊克三个国家一,类口岸,分别与俄罗斯三个口岸相对应。其中黑河市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一对距离最近、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功能最全的对应城市,两市之间最近处仅相距750米。
日臻完善的口岸功能:黑河口岸机构健全,检查检验设施完善,并已形成完整的对外运输体系,具备年货运量100万吨,客运量100万人次的吞吐能力。黑河口岸现已成为水运、陆运和空运立体交叉,船舶、汽车、气垫船和飞机等多种运输形式相结合的多功能口岸。
初具规模的边境经济合作区:黑河市边境经济合作区是1993年国务院批准的享有特殊优惠政策的国家级开发区,是以吸引国内外投资为主,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商品加工业和相应的第三产业的特殊经济区域。合作区首期开发面积7.63平方公里,分第三产业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生活服务区。
正在崛起的大黑河岛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大黑河岛位于黑龙江中方一侧,距黑河市区70米,距俄布市750米,总面积0.87平方公里,现已成为中俄边境线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商品集散地和对俄商品出口基地。大黑河岛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总体规划为国际贸易、综合服务、欧洲风情、中华文化、自然保护五大分区,具有口岸、市场、展销、洽谈、信息、过货通道、保税仓储、出口商品配送、旅游娱乐等九大服务功能。
气候:黑河临近冷空气发源地——西伯利亚大草原,境内又有小兴安岭山脉纵贯南北,使全市呈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横跨三、四、五、六4个积温带。春季高温多风,夏季雨热同现,秋季降温急骤,冬季寒冷干燥,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全市年均降雨量500——550毫米,有效积温1950——2300℃,日照时数2560——2700小时,无霜期90——120天,年均气温-1.3——0.4℃,日最高气温38.2℃,最低气温零下40℃,平均风速2—3.5米/秒。
流域:黑河流域自上游至下游居延海,分别流经青海省的祁连县,甘肃省的肃南县、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金塔县(市)。流域内1999年人口133.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0.75万人,耕地412.93万,亩,农田灌溉面积306.54万亩,林草灌溉面积85.55万亩,牲畜254万头(只),粮食总产量103.94万吨,人均粮食777千克,国内生产总值63.12亿元,人均4709元。上游地区包括青海省祁连县大部分和甘肃省肃南县县部分地区,以牧业为主,人口5.98万人,耕地7、69万亩,牲畜86、45万头(只),粮食总产量1.04万吨,人均粮食172千克,国内生产总值3.53亿元,人均5883元。中游地区包括甘肃省的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等县(市),属灌溉农业经济区,人口121.20万人,耕地390.87万亩,农田灌溉面积289.38万亩,林划灌溉面积44、95万亩,牲畜143.28万头(只),粮食总产量99.29万吨,人均粮食819千克,国内生产总值55.98亿元,人均4618元。下游地区包括甘肃省金塔县部分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人口6.63万人,耕地14.37万亩,农田灌溉面积11.10万亩,林草灌溉面积37.90万亩,牲畜23.85万头(只),粮食总产量3.61万吨,国内生产总值3.61亿元,其中金塔县鼎新片为灌溉农业经济区,人口5.01万人,牲畜7.25万头(只),农田灌溉面积9万亩,林草灌溉面积5万亩,粮食产量3.42万吨,人均粮食682千克,国内生产总值2.35亿元,人均4691元;额济纳旗以荒漠牧业为主,人口1.62万人,牲畜16.6万头(只),农田灌溉面积2.1万亩,林草灌溉面积32.9万亩,粮食产量0.19万吨,人均粮食117千克,国内生产总值1.26亿元,人均7778元。黑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游的张掖地区,地处古丝绸之路和今日欧亚大陆桥之要地,农牧业开发历史悠久,享有“金张掖”之美誉;下游的额济纳旗边境线长507km,区内有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基地,居延三角洲地带的额济纳绿洲,既是阻挡风沙侵袭、保护生态的天然屏障,也是当地人民生息繁衍、国防科研和边防建设的重要依托。黑河流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不仅事关流域内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到西北、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是关系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防稳固的大事。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极度干旱,区域水资源难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需要,历史上水事矛盾已相当突出。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土资源过度开发,20世纪60年代以来,进入下游的水量逐渐减少,河湖干涸、林木死亡、草场退化、沙尘暴肆虐等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省际水事矛盾更加突出。为合理利用黑河水资源和协调用水矛盾,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黑河流域视察,国务院有关部委积极采取措施,在组织和资金上协调解决黑河水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水利部于1996年4月在黄河水利委员会内成立了黑河流域管理局筹备组,经国家批准后,2000年1月黑河流域管理局在兰州市挂牌正式运转。
经济建设:黑河口岸重新开放以来,黑河市步入了全面开放开发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历史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新时期。
对外经贸:截止1999年底,全市对外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亿多美元。边境贸易已由最初的以货易货发展到易货贸易、现汇贸易、民间贸易、旅游贸易、转口贸易等多种贸易形式并存的国际贸易格局。旅游:截止1999年,黑河市共接待中外游客95.5万人次,旅游收入2.55亿元,实现利税3584万元,初步形成了以边境跨国旅游为主体,国内外游并举、长短线路对接的特色旅游体系。
工业:近年来,黑河市积极构筑资源精深加工和出口导向型工业群体工程,重点发展煤炭,水电、矿泉水、铜开采、木制品、建材等优势产业,创造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建筑业。农业:黑河立足于建设高纬度寒地高效农业开发带,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绿色农业和优势农业,积极发展畜牧业,并实施乡镇企业升级工程,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口岸发展边境贸易,黑河具有明显的自然和基础优势。表现在:一是地缘优越。我市有黑河、逊克、孙吴三个国家一类口岸,分别与俄阿穆尔州的布拉戈维申斯克、波亚尔科沃、康斯坦丁诺夫卡3个口岸相对应,其中黑河与布市是我国与独联体国家7400多公里边境线上一对距离最近、规格最高、功能最全的对应城市。二是资源丰富。黑河与阿州自然资源比较富集,有土地、草原、森林、水利、矿产等资源,并尚处于初开发和待开发阶段,发展资源依托型产业的潜力很大。三是基础坚实。黑河与阿州贸易往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曾有过两国货币自由流通、人员自由出入、商品百里不纳税的贸易合作,黑河一度被誉为“万国商埠”。并且双边地方政府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互访洽谈、沟通协调已形成制度化,相应建立了两岸贸易汇兑机构,能够直接办理两岸间的现汇结算。四是合作广泛。黑河现与俄罗斯的10多个州区建立了稳定的经贸关系,有2000多个经贸伙伴,涉及贸易、工业、农业、建筑等诸多领域。黑河口岸历史悠久,饱经沧桑。从1858年签订《中俄瑗辉条约》起,中俄就有民间贸易和官方贸易,直到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时中断。建国后,从1957年开始了中苏边境小额贸易,后因“文化大革命”再次中断过货。1982年1月国务院批准恢复黑河口岸,1983年3月中苏两国政府换文确认。从1986年7月开始黑河口岸逐步进行省级地方贸易、边境易货贸易和国家贸易过货。1988年2月开始冰上汽车运输,9月开通了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两城市间的“一日游”。黑河口岸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口岸隔江相望,黑河货运码头与布市码头距离3500米,大黑河岛客运码头与布市码头距离不到1000米。黑河口岸与对应的俄布市口岸是黑龙江流域城市规模最大、城市规格最高、运输距离最近、通过能力最强的口岸。黑龙江明水期(5月至10月)为水上客货船舶和轮渡汽车运输,有效时间约175天左右,实际运输为155天左右。冬季流冰期(11月至12下旬)开通气垫船,有效时间约50天左右,实际运输为40天左右。封冻期(次年1月至3月)为冰上客货汽车运输,有效时间为95天左右。实际运输为70天左右。春季流冰期(3月下旬至5月初)继续开通气垫船,有效时间约40天左右,实际运输30天左右,全年累计有效时间360天左右,实际运输295天左右。从1992年起黑河已经成为四季畅通口岸。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