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平山城区街道地图 ===
=== 平山县资讯概况 ===
自然灾害:水灾是影响平山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自明初至于1949年境内共发生大水灾荒6次,小水灾年年发生。滹沱河、冶河沿岸洪水淹没良田村舍,西部山区山洪暴发,间有泥石流发生。新中国成立后在滹沱河干流修建了岗南、黄壁庄水库,有效地阻止了洪灾。据水文水文气象资料分析,降水偏丰年约4年1次,比常年多221毫米。1963年降水量926.5毫米,比常年多357毫米,部毁大部水利设施,冶河大桥被冲走。蛟潭庄一带发生过多次泥石流。仅1978年合河口公社郝家洼大队牛圈沟生产队一次泥石流造20人死亡、15间房屋倒塌,卸甲河沿岸受到严重冲刷。县域山区面积大,降雨偏差也大,水灾机率频繁,即使在大旱之年,仍局部出现。1975年大旱,十里坪公社的庄沟、东盘石却遭到特大暴雨袭击,部毁庄稼,沙庄农田,粮食减产30%—50%。旱灾是影响平山农业生产的又一大灾害,据资料记载,自1368—1949年共发生旱灾25次,尤以清光绪三年(1877)六月旱灾最甚。新中国成立后较大的旱灾发生过6次。造成旱灾的原因,主要是降雨不足,年际变化较大,7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七八两个月,偏旱年大约3年1次,降水比常年少156毫米。1972年全县仅257毫米,24万亩农田基本绝收。
气候水文:平山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由于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概括了河北全省的气候类型特点,由东至西可分为5个气候区。这5个区可归纳为3个类型,即:暖温半干旱区,暖温半湿润区和温凉湿润区。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季节性强,光照充足,降水量偏少,夏暑冬寒,温差较大。平山县受大气环流分布的制约表现为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年平均气温12.7℃。年最热月份是7月,平均气温26.3℃;最冷月份是1月,平均气温—8.2℃。年较差29.5℃。各月平均气温除最热的7月和最冷的1月外,其余10个月可以7月为轴分为对称的5对近似月。太阳年总辐射量131~136千卡/平方厘米?年。无霜期平均140-180天。境内地形复杂,西高东低,海拔高度120米~2281米,相对高差大。低山、丘陵、河谷面积约占平山县总面积的70%,坡度在25度以下的土地面积约占40%。低山、丘陵、河谷面积约占平山县总面积的70%,坡度在25度以下的土地面积约占40%。由于历史原因造成该区植被稀少,土层较薄,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是平山县总国土面积的68.6%,一般侵蚀模数为1450吨/年.平方公里。土壤主要以褐土为主,褐土面积占平山县土地面积的88%,其它土壤主要是棕壤、草甸土和亚高山草甸土。土壤母质以花岗岩、片麻岩为主,有少量石灰岩和页岩分布。
平山简介: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辖县,中国小水电试点县之一。中国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位于省境西部太行山区。面积2613平方公里,人口46万。县府驻平山镇。春秋时为晋蒲邑,战国时赵置番吾地,曾属中山国。西汉置蒲吾县,隋置房山县,唐至德元年(756)改为平山县。1945年分设平山、建屏2县,1958年复并为平山县。
基本概况:平山县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革命老区,土地总面积2648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717个行政村,46万人。1999年全县447843人,其中,农业人口413447人,非农业人口34396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38‰,自然增长率1.82‰;男女比例106.87%,城镇与乡村人口比例5%;有汉、满、壮、回、白、苗、蒙、藏、景颇、朝鲜等17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9.97%。平山东距省会石家庄市30公里,距京深、石太高速公路25公里,距首都北京260公里,距石家庄机场50公里。地处冀晋交通要冲。境内出省路7条,国省道4条,县乡骨干公路180条,总里程1630公里,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朔黄铁路途径平山80公里,建有7个车站。国家重点项目西柏坡电厂建在平山城东,一、二期工程已并网发电,电力供应充足。平山通讯设施先进,程控交换机容量达10万门以上,直拨国际。建有数字移动基站60个,开通了因特网。电话网、移动通信网覆盖全县。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