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和硕城区街道地图 ===
=== 和硕县资讯概况 ===
文化特征:和硕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吸取了蒙古其他各部以及汉、藏等民族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绚丽多彩的文化传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我国的蒙古族现使用着两种文字,一种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等地的蒙古族所使用的“胡都木文”,这种文字是13世纪在回鹘文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另一种是居住在新疆地区的蒙古族所使用的“托忒文”,“托忒”是“清楚”、“明了”之意,“托忒”文是卫拉特蒙古高僧扎亚雅班迪达于1648年在回鹘式蒙文(胡都木文)基础上创制的,它至今通用于新疆蒙古族中,这就是我国蒙古族使用两种文字的由来,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分内蒙古、卫拉特和巴尔虎不亚特三种语言,新疆卫拉特蒙古讲卫拉特方言。扎雅班迪达在创制托忒文时采取了卫拉特蒙古人的日常方言,密切了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关系,因此,托忒文是能够比较清楚地表达卫拉特方言的语言,使文字更接近口语。托忒文蒙古文有32个字母,其中元音字母7个,辅音字母25个,以加圈、加点及其他改变字形的办法使一个字母只有表示一个音,专设表示长元音的附加符号,使长元分明,字母在调首、调中、调末的写法有所不同,没有大写和小写的区别,印刷体和书写体很近似,字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向右。扎雅班迪达创制的托忒文在传播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医药、天文、历史、文学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据传,扎雅班迪达同他的学生用托忒文翻译了200余部著作,这些著作中大部分为喇嘛教的经典,也有一部分是科学、历史、文学的著作,如《金光明经》、《贤劫经》、《明鉴》以及医学著作《居悉》,又称《四部医典》。
旅游景点:金沙滩旅游度假区位于博斯腾湖东北岸,到这里的人们仿佛置身于南金沙滩旅游度假区海之滨,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博斯腾湖,烟波浩淼,具有大海的神韵。平湖万顷,水天相连。银沙细匀柔软,湖水清澈见底,水质为二级。湖底坡度为1.7%,沙滩海岸线长2000米、宽160米,是一处得天独厚的湖泊型天然浴场。金沙滩被誉为“新疆夏威夷”。乘艇游至湖中,北望高山巍峨、冰盔雪甲,南眺沙山起伏,沙水共处,神秘莫测。碧水悠悠、渔船点点,阳光、沙滩、海浪,一派柔情,堪称一绝,不远处分布着许多平畴绿浪的芦苇荡,那里是水鸟的乐园,芦苇丛中水道纵横交错,绿波荡漾,水鸟翻飞鸣唱,俨然一幅“草长平湖白鸳飞”的山水风景画。四十里大墩烽燧,位于和硕县乌什塔拉回族民族乡马兰村附近,台基呈方形,下宽上窄,长7米,底宽4米,顶宽2.5米、高6米。此台一层土一层红柳、梧桐木夯筑而成,地表无遗物。四周均为开阔地,站在台顶可视五六十里路。为汉代烽燧。兰城景区,位于乌什塔拉回族民族乡沙梁湾村东南约1公里处。古城长265米,宽250米,略呈正方形,分南北两重,为黄土夯筑,多处以土坯修补。城内灰坑、挖坑遍布陶片、碎骨、石磨盘片。陶片为泥质,灰、红两色。城周有壕宽约20余米。1984年,从地表采集的文物有塑造的人面型(深目高鼻)、兽头型、山羊角型陶器耳柄,还有碎骨、大小石球、石雕、陶花、陶拍和刻有文字、花纹的陶罐等。据民国19年钟广生著《新疆志稿》中记载,此城是唐代所设置的张三守捉城遗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金丝特避暑山庄,金丝特避暑山庄,金丝特避暑山庄在和硕县北红山地带的一个水草丰美的山间小盆地里。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40公里左右,就可达到高山牧场,牧场草地如毯,牛羊成群,喇嘛庙的鼓声悠扬深远,北坡的松林、蘑菇、雪莲花如神农耕耘,扬鞭纵马在草原上,如入人间仙境。在这里,游人还可以尽情的享受到和硕特蒙古人古朴而浓烈的风情。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更是热闹非凡,有醇香的奶酒、鲜美的手抓肉,还有古老悠扬的和硕特绝唱,夏日有日吾乐宾馆接待游人。红蝶谷,和硕县曲惠乡有一条曲惠沟,山口有一个神秘的山谷,谷内天山雪水涓涓流淌,百年古树--榆、桑、杏、核桃、沙棘或倔强或葱郁,参差披拂,枝叶婆娑。每到5月中旬,桑葚成熟,黑紫色、白色的的果穗引来许多踏青的游客。5月中旬到6月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有成千上万只红色的蝴蝶在谷内飞舞,谷内一片火红,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红蝶谷”。
人口结构:全县有18个民族,19876户,总人口6.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607人,非农业人口20254人,流动人口6769人;城镇人口9725人;男性3.22万人,女性2.97万人;少数民族19742人,其中:蒙古族5192人,维吾尔族8514人,回族5592人。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