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孟州市区街道地图 ===
=== 孟州市资讯概况 ===
风土人情:孟州市系太行山前丘陵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区,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由305.9米降到108.5米,境内由西向东有明显的低山—丘陵—平原的过渡特征,是华北平原的西部边陲。全市土壤由褐土、潮土两大部分组成,褐土下分立黄土、垆土、红土等8个土种,分布在西部丘岭地区;潮土下分两合土、砂土等6个土种,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黄河滩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水频,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少。矿藏资源缺乏,仅有上水石、石灰石、青石、油页石、河砂、粘土和少量烟煤,而河砂、粘土尤其品质纯净,是周围县市范围内建筑用材最好的资源。市境内地表水有黄河、蟒河、改道蟒河、猪龙河4条河流和引沁济蟒渠,多年来地面径流量平均0.712亿立方米,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37.5%。其中黄河从市境南流过,长26公里,这里是中下游的结合处,黄河水面放宽,大量泥沙觉积,开始成为“悬河”,防御洪水的黄河大堤(左岸)就从孟境中曹大王庙筑起,自古就有“千里黄河大堤始于孟县”之说。90年代由于小浪底水库建设,黄河水势得到有效控制,“害河”已经变成“利河”。1995年后从新安到迁来的移民全部安置于黄河滩区,生活稳定。市内野生动物主要有野兔、刺猬、狐狸、黄鼠狼、松鼠等,野生植物有野生地、地骨皮、大蓟、节节草、米蒿、马齿菜、艾蒿、牵牛花、狗尾草、狗牙根、蒲公英、猪毛菜、柴胡、酸枣等160多种。
历史沿革:根据考古资料,孟州在新石器早期,就有人类在此居住。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在孟州较为广大的地区都有发现。进入奴隶社会,孟州在商、周前为冀州南境。商代帝乙、商辛时建都朝歌,为几内地。周武王姬发伐纣,会八百诸侯于黄河北岸(今洛阳吉利区,1979年前为孟州辖地)渡口因谓之盟津,又称富平津。周初这里称“盟”称“向”。春秋时期,周恒王以此地与郑国,故亦为郑地。晋文公重耳定王室有功,周襄王以此地赐晋,于是晋始启南阳(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地区,包括今天的焦作、新乡和济源市),孟州为南阳的一部分,称河阳。战国属魏,为垣雍地。东周都洛阳,为几内地。秦属三川郡北境,为河雍县的一部分。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天下为十三部,始称河阳县,隶河内郡。新莽改称河亭县。东汉称称河阳县,魏、晋、北魏均称河阳。北魏太和中至东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先后筑河阳三城,河阳三城遂为洛阳以北军事重镇。北齐废河阳县,额税分属温、轵二县,河阳三城为军戍重地。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重置河阳县,属怀州。唐武德初改为大基县,置河阳宫。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析置谷旦县,寻省。武德四年置盟州,八年废,仍称河阳县。咸亨五年(公元674年)复置大基县,属洛州。玄宗朝以讳复为河阳县。开元初,为东京几邑,属河南府,其税权隶河阳三城。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置河阳三城节度使,割河南四县[温(今温县)、汜水(今荥阳市一带)、济源、河清(今孟津县)]租赋入河阳三城使。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升河阳为孟州,领河阳、济源、温、汜水、河阴五县为属邑,隶河北道,河清还河南府。五代、北宋仍为孟州。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改属济源郡,属京西北路。金天会六年(1128年)仍为孟州,设防御使,守盟津。宣宗朝设经略司,领河阳、王屋、济源、温四县,属河东南路。元仍为孟州,领县如故。宪宗八年(公元1258年)设司侯司。至元三年(公元1266)省王屋入济源,并司侯司入河阳县。孟州领河阳、济源、温三年,隶怀庆路。明洪武初,仍为孟州,省河阳,领温、济源二县。洪武十年(1377年)改州为县,始称孟县。中华民国元年,直属河南省。1913年属河南豫北道;1914年改属河北道。1927年道废,属河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5年9月4日,孟县第一次解放,1947年7月7日最后一次解放。孟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太岳第四行政公署辖。1948年5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孟县属华北区太岳四行署辖。1949年8月20日新设平原省,孟县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冬,撤销平原省,孟县属河南省新乡专区辖。1978年冬,吉利公社划归洛阳市辖。1986年初,撤销新乡地区,孟县属河南省焦作市辖。199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孟县撤县建市,重新设立孟州市,所辖区域不变。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