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范坝乡,以性氏和自然地理得名。1975年,碧口水电站建成后,范坝乡成为库区,让水河畔的一些村社和良田被淹没,乡政府由范坝村迁往田家湾村,仍称范坝乡。范坝是是碧口水库风景区核心部分,烟波浩渺,一望无际,碧波不兴,游鱼欢跃,在有"西湖之秀美","太湖之浩瀚"。境内沟湾纵横,峰峦逶迤,森林翠茂,竹木繁多。绿带似的让水河流经全境,碧潭溪流遍布,水利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这里是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生态区,设有让水河保护站,森林面积达1万多亩。密林深处栖息着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动物;绿满山峦的林海中还生长着珍稀树种香果树;让水河清波碧潭里有大鲵繁衍生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这里历史上就成为文县主要产粮区之一,特别是关子沟一带是素称"东水向西流,湾湾绿油油,九梁十八弯,湾湾水不干,蜗牛稻田遍山野,一碗泥巴两碗饭"的好地方。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桐、茶叶、核桃、板栗、雪梨、苹果等,还盛产木耳、香菌、银耳等。当地时兴家家酿黄酒,已有数百年历史,世代相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范坝黄酒,农家自饮,款待宾客,以其甘醇可口,在当地颇有名气。范坝乡让水河畔砂金矿藏资源丰富,90年代中期曾形成群采黄金热潮。此外,还有丰富的白皂、衡家铜矿,有银厂的石棉矿。 交通农业:交通:乡境内交通呈"水陆并进"的局面,形成"双保险",旱路蜿蜒,水路通畅。全乡最长的县公路--"何马公路"穿境而过。碧口水库建成后在当地形成水域2000多亩,形成一条通往碧口镇的数十里长的黄金水道,闻名遐迩的水上运输业得到迅速发展,水上运输户有40户左右,拥有大小机动木船40余艘,轻舟穿梭,载客运货,往返于范坝和碧口之间,成为山乡库区的一道亮丽风景,俨然一幅江南水乡图,既活跃了流通和经济,又方便了山乡农民群众生活。 行政区划:全乡辖13个行政村(河口、衡家、关子沟、渭沟、陈家坝、银厂、董家河坝、严家、王家、枣树坪、草坝、竹园、白皂),79个合作社,161个自然村,2091户,8617人。耕地面积11300亩,其中水田299亩,水浇地1926亩,旱地10092亩,梯田4008亩,杜仲等经济林5000亩,茶园面积2080亩。农民人占有耕地1.31亩。2001年,全乡经济总收入777万元,其中多种经营收入488万元,粮食总产280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25公斤,人均纯收入531元。 让水河铁索桥:清同治七年(1868年),让水河村民募捐修建了让水河铁索桥,桥长150米,是联接碧口和文县的主要枢纽桥。1958年修建甘川公路时拆除,代之而起的公路浮水桥,后被碧口电站水库淹没,1987年建起了高家磨人行吊桥,跨度228米,是全省境内最大的人行吊桥,甚为雄伟壮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