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枣阳市区街道地图 ===
=== 枣阳市资讯概况 ===
西城开发区:枣阳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6月经湖北省襄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95年元月被湖北省政府认定为省管开发区,2004年8月,又被省政府晋升为省级开发区。枣阳经济开发区位于枣阳市区西南部,总控制面积6.53平方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处在武汉--襄阳--十堰汽车产业带中部。经过15年的投资建设,枣阳经济开发区具备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区内建有日供水4万吨自来水厂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拥有汽车客运站、邮件分检中心和两个大型批发市场;区内交通便捷,三纵四横的交通路网基本形成,通讯、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齐全。目前,入驻枣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企业已有66家,其中年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22家,过亿元的企业5家,企业产品涵盖了汽车及零部件、轻工、纺织、食品、冶金、化工、建材等门类,2005年区内工业总产值突破12亿元。枣阳经济开发区1996年开始实行封闭式管理,为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开发区管委会与枣阳市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了工作联动机制,严格执行一费制、项目代办制、限时办结制。凡来区内投资兴办的项目,由市行政服务中心为投资者提供涉及项目建设和企业规费的咨询、报批、缴费、办证、投诉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2005年枣阳经济开发区根据发展的需要,对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按照突出支柱产业、扶持龙头企业的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功能分区,开辟了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轻工纺织、农副产品等4个特色产业园区。伴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枣阳经济开发区将以最满意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越的环境,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共创美好的未来。枣阳吴店工业园位于中国历史十大明君之一的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故里——枣阳市吴店镇,汉十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汉十高速公路枣阳连接线与省道寺沙路并行纵贯南北,在园区中部形成十字交叉,距枣阳火车站2公里,距316国道3公里。园区从1994年开始规划,1995年开始建设,经过10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东西宽1.25公里,南北长2公里,规划面积250公顷,征地面积195公顷,开发面积150公顷,占规划面积的60%,建成面积120公顷;四至范围东经112°45′22″——112°46′15″,北纬31°58′22″——32°00′06″,东起舂陵村,西至姚岗村,南起中心村,北至二郎。园区累计吸引进区国内外投资5.5亿元,累计创国内生产总值32亿元,投入产出比1:5.8;2004年园内生产总值5.4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750万元,税收收入1200万元,已成为本地区域经济的主体。园区连续两次被命名为“湖北省乡镇企业示范工业小区”,2000年2月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第一批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同年4月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第四批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2002年8月26日,被确认为全省第一批重点乡村工业园(鄂企企指字[2002]46号文件),2005年7月又被批准为副县级工业园区。目前,入园企业110个,规模以上企业40家,区内企业主要产品达68类、800多个花色品种,形成了以纺织、机械、塑料化工、食品加工、印刷包装为主导的产业特色,其中纺织业19家(3家年产值过4000万元)、机械业16家(2家年产值过3000万元)、塑料及化工业30家(3家年产值过2000万元)、食品加工业12家(2家年产值过5000万元),印刷包装业10家(2家年产值过2000万元),主导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35家(其中纺织业8家、机械业8家、塑料及化工业7家、食品加工业7家、印刷包装业5家),占园区规模以上企业的87.5%。2004年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2.75亿元,占工业增加值3.24亿元的85%。园区已建成湖北省第一大盖砖布生产基地,全国第三大轧面机生产基地。巨鑫公司研制开发出多功能削果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发出两用刀、三用刀轧面机两获国家专利;楚星塑料公司研制的新型塑料盖砖布吸引了清华大学及中国塑料改性协会学者、专家极大关注,帮助攻克技术难关7个,使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盖砖布生产企业;贤德面粉公司总经理胡友德以卓越的经营业绩荣获“第五届全国乡镇企业家”称号。到2010年底,园区力争新增科技投入4.5亿元,开发新产品50个,确保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应用面达到70%以上;主导产业力创省级乃至国家级知名品牌;规模以上企业力争达到60家,利税率达到20%,跻身全国先进行业,园区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企业在园区聚集度达到80%。园区成立了以镇委书记为主任、管工业书记为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园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健健全工作机制。为投资者实行一条龙跟踪管理和服务,同时对园区实行封闭管理,每季度只安排一周检查收费时间,而且一律先登记核准,再持卡收费,企业凭收费明白卡照章交费。狠抓园区软硬件环境建设,实行高标准修编,形成了“一心”(以高速公路互通道为载体,形成工业生产、生活服务、商贸娱乐的综合中心)、“两轴”(一条以高速公路互通道工业园区的建筑景观轴线和一条以高速公路田园生态艺术景观轴线)、“三区”即“三片”(高速公路连接线由南向北划分为A区—姚岗片、B片—二郎片和C片—二郎街)的规划结构,修编后的工业园区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更加有利于促进工业园与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协调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园区先后投资2.5亿多元,实现了交通、供电、供水、通讯、环保、绿化等设施综合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区内社会化服务功能。良好的投资环境营造了经济洼地,行成了强大的聚集效应,园区每年吸引外资均在1000万元以上。2003年9月引进外资企业台湾金玛珠宝公司投资40万美元建成金鑫塑料化工公司,2006年10月与山西晋升贸易有限公司达成了投资7800万元联合开发白水寺人文景观和九连墩古墓博物馆合资协议,2005年4月争取省交通厅等部门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吴店二桥,两大工程的建设,将对吴店工业园的发展起到更加直接的推动作用。枣阳近代历史重大事件,1988年1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枣阳撤县设市。1992年8月,位于枣阳市鹿头镇的雕龙碑新石器时代原始遗址正式发掘,总面积4.5万平方米,后来该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3月枣阳市曲剧团《刘秀还乡》剧组晋京演出获得成功,次年该剧被中宣部和文化部分别授予“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奖”。1997年3月枣阳市被授予“中国桃之乡”称号。1998年4月,枣阳市被省委、省政府评为1997年度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湖北省小康市。2002年9月至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局组织力量对位于枣阳市吴店镇的战国古墓群九连墩墓地1、2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全国最大的楚墓车马坑和1600多件珍贵文物,创造了全省考古历史上八个之最,被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4年11月,湖北金华麦面集团有限公司被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农头企业”。2005年8月湖北金兰首饰集团公司生产的“金兰”牌镀层饰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实现了襄阳市中国名牌零的突破。金兰首饰集团还荣获国家质量管理创新奖。2005年10月12日,枣阳籍航天员聂海胜乘“神六”飞天,襄阳市、枣阳市联合在杨当镇聂海胜家门前举行庆贺“神六”升空大会;17日,在杨当镇举办庆祝“神六”成功返回庆典活动。2006年7月21日,投资近3亿元的湖北福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5万辆专用车项目在枣阳市奠基,到2010年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00亿元。2007年12月8日,以湖北金华麦面集团有限公司为首的6家面粉企业,联合组建了湖北省最大麦面加工企业集团——湖北金华麦面集团。2007年12月24日,枣阳市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地(县)标兵”称号。这是继2004年、2006年之后,枣阳市第三次获此殊荣。2010年被评为2009省级园林城市,进入2009年中国中部地区100强县市行列。
教育:枣阳市以人为本创办和谐教育,汉光武帝刘秀故里,九连墩战国楚墓群,雕龙碑古人类遗址,英雄航天员聂海胜家乡……在这块人文底蕴深厚的沃土上,枣阳教育事业硕果累累、精彩纷呈。多年来,枣阳市高擎“科教兴市”的大旗,以“大办教育、办大教育”的气魄,积极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乐,师以从教为荣”的教育发展环境,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将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主线,实现了枣阳教育和谐、科学、跨越式的大发展。高标准构筑“两基”工程。该市以优化中小学布局为基础,以解决农村学生“三难”问题为突破口,以提升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质量为目标,扎实构筑“两基”这一宏伟工程。该市农村中小学由2002年的504所压缩到现在的207所,其中寄宿制学校123所,其中95%“三难”问题已解决。该市新建改建标准化食堂17个,在11所寄宿制学校进一步实施改厕、改灶、建沼气池工程,今年还将在全市所有高中、初中、镇中心小学和部分寄宿制小学建成学生澡堂,充分利用沼气、太阳能等节能环保型能源解决学生洗澡问题。高质量实施科研兴教。该市将教育科研作为教育发展的生长点和支撑点,在全市推行“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构建科学的教学研究评价体系,使教育科研成为全市教育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优化,中、高考成绩连续多年名列襄阳市前茅。全市现有特级教师16人,湖北名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67人,市一中、市实验中学、吴店一中、市一实小等学校跻身全省办学水平综合实力50强,市实验中学等10所学校被确定为省(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目前,全市共承担省级各项科研课题35项,有2人获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21人次获省级优质课一等奖。高追求推动教育创新。该市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让教育绽放光彩。在全市中小学大力开展“五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即每月“唱一首军旅歌曲,进行一次赏识教育,做一件孝敬父母友善邻里的好事,开展一次心理话大声说活动,写一篇反思文章”。要求学生“为父母捶一次背,洗一次脚,说一句问候语,做一次家务”,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有感恩之举。根据留守生较多的实际,该市深入开展“三关心、二像、一走进”活动,即关心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家庭情况;学校像家庭、教师像亲人;走进学生心里。采取“爱心基金”帮扶、“亲情电话”连心、“结对帮教”排忧、“第二家庭”暖心、“心理教师”纠偏、“生活助手”解难等方式让留守学生受到关爱。其经验在全省推广。高要求推进教育均衡。该市把教育公平作为目标,以薄弱学校建设为重点、以统筹兼顾为着力点、以发展职业教育为契入点、以构建救助体系为突破点,着力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该市统筹各类教育资金,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改造薄弱学校这个“刀刃”上。实行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对口帮扶”制度,成立“讲师团”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选派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挂职锻炼,提高远程教育装备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近两年,枣阳投入上千万元,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实行校企联合、订单培养等方式,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该市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生源地大学生助学贷款等举措,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和谐发展,普通教育与职成教育相得益彰,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异彩纷呈,枣阳——鄂西北的教育明珠,在教育的星空正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简介:枣阳市,历史悠久:自秦设蔡阳县以来,已有2000多年建县历史,1957年被发现位于枣阳市鹿头镇北3公里的武庄村南的雕龙碑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距今6000余年,距炎黄子孙祖先炎帝故里仅不到60公里。
枣阳市,英雄辈出:这里是中国十大明君之一的汉光武帝刘秀故里。这里曾经养育了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鄂北革命武装和根据地的创始人程克绳。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同志曾生活和战斗在这片土地上。枣阳籍航天英雄聂海胜驾驭“神六”邀游太空,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枣阳,物华天宝。枣阳地处南北过渡带,气候适宜,物产丰富。这里是“中国桃之乡”,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商品粮基地,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金红石储量居亚洲首位,岩盐、大理石、膨润土储量均居全省首位。
枣阳市,文化灿烂:枣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形态比较丰富的县市之一。新石器时期的雕龙碑古人类遗址、九连墩战国楚墓、白水寺等文化遗存,分别体现了中华石文化、青铜文化和铁文化的精华,展示了枣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枣阳人民正和全国人民一道建设崭新的数字文化。
枣阳市,前程似锦。:枣阳经济特色鲜明,汽车及其零部件、食品、化工、轻纺、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初具规模。枣阳交通便捷,汉丹铁路、316国道、汉十高速公路、寺沙省道、335省道贯穿全境,并与京珠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相通,距离襄阳机场仅30分钟车程。勤劳的枣阳人民正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全面实施工业兴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三大战略。开放的枣阳诚邀国内外有识之士到枣阳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历史变迁:枣阳历史变迁,周王朝时,枣阳地区为唐国,属楚地小国;春秋时期,公元前505年,唐国被楚国所灭;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枣阳地区始设蔡阳县,属南阳郡管辖。公元前45年,经西汉汉元帝批准,划蔡阳县的白水(今吴店镇一带)、上唐(今随州市曾都区唐县镇)2个乡,设置春陵侯国(治所在今吴店镇北的古城)。徙封刘仁(汉景帝之后)为舂陵侯。公元29年,东汉光武帝诏令,提高舂陵乡建制,改舂陵乡为章陵县;后又分襄阳县的东北地带设襄乡县,今枣阳地区由当时的蔡阳、章陵、襄乡3县分治,均属南阳郡管辖。北魏道武帝登国年间(386—396年),废襄乡县为广昌县,属广昌郡管辖(治所在广昌县)。公元601年,隋文帝为避太子杨广讳,改广昌县为枣阳县,枣阳名称始于此。公元627年(唐高祖武德三年),蔡阳县并入枣阳县,属昌州管辖(治所在枣阳);同年,唐太宗贞观元年,舂陵县并入枣阳县,至此,枣阳疆域基本定型;公元636年(唐太宗贞观十年),枣阳归随州管辖,属山南东道。公元1142年(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为抗击金兵,升枣阳县为枣阳军;1230年,枣阳为京西兵马钤辖(治所在枣阳)。公元1283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年),枣阳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襄阳路管辖。公元1376年(明太祖洪武九年),枣阳属湖广布政司襄阳府。公元1644年(清圣祖康熙三年),枣阳属湖北布政司襄阳府管辖。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废除府制,枣阳直属湖北省管辖。1914年5月,省下设道。枣阳初属鄂北道,后改襄阳道(治所在襄阳)。1927年,废道,由湖北省直属。1932年,省下设督察区,枣阳属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襄阳);1937年,第八区改称第五区,枣阳属第五区管辖。1930年6月,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枣西筹备建立了县苏维埃,10月正式建成(治所在今琚湾镇的南禅庵),属鄂豫边革命委员会管辖。194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刘(伯承)邓(小平)大军解放枣阳大部分地区。此后,相继建立枣阳县、襄枣宜县、随枣县、枣南县等县级人民政权。1949年8月6日.枣阳境内各县组成枣阳县。1955年9月,洪山县被撤销,所属平林(含清潭)回归枣阳,此时枣阳疆域定型至今,属襄阳地区行署管辖。1983年10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枣阳属襄阳市管辖。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枣阳县,建立枣阳市,市委、市政府驻地在城区朝阳路。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