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武宁城区街道地图 ===
=== 武宁县资讯概况 ===
历史沿革:武宁正式建县始于唐长安(公元704年),建县前,曾为艾、海昏、建昌、西安等县属地,分并析合,较为频仍。武宁在商代(约公元前16-11世纪)为艾侯领地,艾曾先后为吴、越、楚的属地。秦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推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在淮南设九江郡,管辖范围达到江西地区。艾属九江郡。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秦灭,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封黔布为淮南王,艾属淮南。汉高组六年(公元前201年)以秦郡太大,增加郡治,在江西境内设豫章郡,艾属该郡。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由艾辖地分设海昏,同属豫章郡十八县中之二县。艾为今修水、铜鼓,海昏为今永修、安义、奉新、靖安、武宁。海昏城初设奉新,后移今永修县境内,已沉没于鄱阳湖。王莽篡汉,称新莽(公元9年)。艾改为治瀚,海昏改为宜生。汉光武帝复国(公元25年)仍复原名。汉和帝永元十六年(公元104年)从海昏分设建昌。汉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三国鼎立,江西属吴。增设郡县,从海昏、建昌划出另立西安县,县治在高城乡之西安里(即今石渡新峰)。豫章郡辖县十六,艾、海昏、建昌、西安为其中四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安改名豫宁。南朝陈武帝永定三年(公元559年),于豫宁县立豫宁郡,辖县五:艾、永修、建昌、新吴(即今奉新)、豫宁。隋统一全国后,行政区划又有大的改变。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文帝下令并省郡县,撤消豫宁郡,将永修、豫宁、新吴、艾四县合并为建昌县,属洪州总管府。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洪州改为豫章郡,建昌属之。唐代继承隋的制度,同时有新的发展。唐初,全国划十道,江西地区属江南道。后划为十五道,江西分为东西两道,江南西道简称江西,管辖八州三十七县,建昌属之。武后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分建昌设武宁县,县城仍在西安里,武宁县名自此始。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改武宁复为豫宁,县城由西安里迁新县(今石渡新华)。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县城由新县迁玉枕山前(即老县城古艾镇)。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代宗讳(代宗名李豫),豫宁复名武宁。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分武宁八乡(高、崇、奉、武、仁、西、安、太)设分宁县(即今修水、铜鼓县),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武宁县南朱家山以南至铁门槛一部分划出,与建昌、奉新两县各划出之地设靖安县,均属江南西路管辖。宋代(公元960—1279年),江西地区的州县分别属于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管辖,县的设置基本稳定。武宁属洪州,洪州属江南西路管辖。元代实行行省制,江西称“江西行中书省”,省下属为“路”,武宁原隆兴路。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隆兴改为龙兴。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武宁置宁州,侠武宁、分宁两县。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分宁改称宁州,武宁属龙兴路。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废行中书省,初改“江西都卫”,后改“指挥使司”。洪武九年(1376年)称“布政使司”,改路为府。龙兴路初为洪都府,后为南昌府,武宁属南昌府管辖。清代(公元1644—1911年)承袭明代建制,后改布政使司为省,武宁仍属南昌府管辖。中华民国成立(公元1911年),废府,武宁直属江西省都督府。民国3年(公元1914年),江西省设巡按使,下设四道,武宁属巡阳道,道尹公署设九江。民国15年(公元1926年),国民革命军克复江西,废道,武宁直属省辖。民国21年(公元1932年),江西一度设区、县党政军委员会,区委驻修水,武宁属之。不久,划全省为十三行政区,区设行政长官,武宁属第二行政区(辖县六:武宁、永修、靖安、奉新、修水、铜鼓),行政长官驻武宁。民国24年(公元1935年)4月24日,缩改全省八行政区,区设行政督察专员,武宁属第一行政区(辖县十:武宁、永修、靖安、奉新、修水、铜鼓、安义、南昌、进贤、新建),行政督察员驻武宁。民国26年(公元1937年),复设湘鄂赣边区特别区政治局四处,其中九宫山区于6月1日成立,局长驻武宁,翌年6月1日撤销。民国28年(公元1939年)3月,江西省会南昌沦陷,赣北各县为日军盘踞,全省划为十一行政区,武宁属第一行政区(辖县三:武宁、修水、铜鼓),专署驻铜鼓。民国31年(公元1942年)8月,全省改划为九个行政区,武宁属第九行政区(辖县九:武宁、瑞昌、九江、德安、星子、永修、靖安、奉新、安义),专署驻武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公元1949年10月1日),武宁设武宁县人民政府,属九江专区。公元1955年3月,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公元1968年6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公元1981年3月,成立县人民政府。
基本介绍:概况:邮编:332300代码:360423区号:0792,拼音:英译:WuningCount武宁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九江市辖县。地处湘鄂赣三省边陲要冲,距南昌130公里,武汉260公里,长沙310公里。武宁县地处丘陵山地,幕阜山蟠结北部,九岭山绵亘南缘,中部为丘陵盆地。修河自西向东横贯县境。年均温16.5℃,年降水量1458毫米。316国道从穿境而过,柯(垅)龙(门厂)公路、武(宁)焦(冲)公路、武(宁)庙(岭)公路途经境。旅游景点有武宁湖、九岭山、幕阜山脉的峡谷溶岩与温泉热水等。
武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武宁在商代(约公元前16-11世纪)为艾侯领地,故有古艾之称,正式建县于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历代诗人名士如柳浑、苏轼、黄庭坚、周濂溪、盛文郁等曾在这里为官、游览、隐居。
武宁资源丰沛、物产富饶:全县林地面积24899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9.4%,活立木蓄积量773万立方米,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大小河流603条,水域面积46万亩,水能蕴藏量14.56万千瓦,可供开发7.22万千瓦;地下矿藏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藏30多种,其中煤、钨、锑、钒、大理石、石灰石、瓷土为主要矿种,储量巨大。系列食品罐头、果糕、药用胶囊、钨锑制品、竹木制品等工业产品走俏国内外市场;优质米、名贵中药材、特种水产、香菇、板笋、茶叶、猕猴桃等名、优、特农副产品久负盛名。
武宁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境内有浩瀚百里、绿岛如莲,被誉为“江西万岛湖”的生态柘林湖;有峰峦叠翠、沟壑流泉、悬崖怪石,被称为“百里芙蓉帐”的武陵岩森林公园;有景致迷人、风俗独特、倚临九宫山、极赋药疗价值的上汤温泉;有寺院庄严、香火鼎盛、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圣地杨洲弥陀寺;有富于神秘色彩的太平山道教佑圣宫;有道路幽险、奇峰绝壁、充满神奇传说的吴王峰;有深藏山腹、石柱林立、喀斯特岩溶地貌的鲁溪洞。以丰富的山水资源为优势,大力发展了生态旅游业,协和公园、武陵岩峡谷漂流、辉华山庄、神雾山、剑尧岛、鲁溪洞、艾园等14个景点已对外开放,投资1.2亿元的步红休闲娱乐城、亚洲最大的石雕观音、太平山等15个景点即将建成开。
武宁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武宁县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打造了湖滨路、行政中心、万福广场、月山路、建昌东路、影都大厦等一批城市亮点工程;先后建成私立外国语学校、私立宁达中学、私立职业中专学校等12所规模较大的正规化学校,社会力量办学总投资额近亿元。
武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县万福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省级民营科技园;以扶优扶强为重点,大力发展民营经济,2005年民营经济上交税金13580万元,占财政收入67.9%;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9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0038万元。
所获荣誉:2001、2002年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2002年荣获全市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评第一名;2003年荣获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全市招商引资综合考评第三名及内、外资先进单位;2004年荣获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县、全市招商引资综合考评第三名和实际利用外资先进单位;2005年获全省利用省际资金先进县和全市开放型经济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同时先后荣获了全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全国文明小城镇示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生态示范县、全省文明优胜县城、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武宁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一、综合: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66256万元,同比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87017万元,第二产业190616万元,第三产业8862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8%、17.8%和18.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76:52.04:24.20。人均实现生产总值9972元,同比增长13.7%。
二、农业: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到稳步发展,全面落实了中央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做好了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增加农民收入。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439元,同比增长11.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140775万元,同比增长8.8%,其中种植业产值为56456万元,同比增长10.4%;林业产值15206万元,同比增长7.2%;牧业产值33827万元,同比下降5.3%;渔业产值34306万元,同比增长10.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80万元,同比增长2%。2008年我县主要农业产品有:稻谷播种面积17729公顷,产量113175吨;棉花播种面积1215公顷,产量2338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592公顷,产量10236吨。年末实有茶园面积688公顷,茶叶总产量715吨;年末实有果园面积2389公顷,水果总产量8014吨。当年出栏肉猪24.95万头,年末生猪存栏13.78万头。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县共有渔业村15个,从事渔业的人口5014人。水产品产量3.1万吨,其中捕捞产量3800吨,养殖产量27200吨。
三、工业:工业生产发展较快。2008年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0.77亿元,同比增长44.8%;完成总产值51.03亿元,同比增长40.1%;完成增加值17.17亿元,同比增长40.7%,实现税收1.42亿元,同比增长97.9%,利润总额3.53亿元,同比增长42.3%。全县工业用电量18427万千瓦时。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水泥、精锑、药用胶囊、大理石板材、节能灯具、玻璃钻石、服装等。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05亿元,同比增长11.2%。在投资完成总额中,城镇投资项目134个,完成投资24.31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3.72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78亿元,其他各业投资完成7.81亿元。农村投资完成0.74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县引进项目134个,其中亿元项目4个;引进利用内资9.53亿元,增长19.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125万美元,增长15.3%;实现出口总额1137万美元。
五、交通运输:全县公路理程2298.8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28.4公里,水运通航里程137公里。全年共完成货物运输量548万吨,其中公路运输524万吨,水路运输24万吨,货运周转量为34138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218万人次,其中公路运输184万人次,水路运输3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为9822万人公里。
六、商业贸易和旅游:居民消费需求旺盛,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589万元,同比增长15.3%。在消费总额中:县级62972万元,占总额的49.7%,较上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110227万元,同比增长27%;餐饮业16361万元,同比增长2.5%。全年共计接待游客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5.5%和16.7%
七、财政金融:财政收入继续攀升。全年财政总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753万元,同比增长18.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8211万元,同比增长47.6%,其中教育支出12729万元,农业支出10910万元。金融机构存款、贷款增加。200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307251万元,比年初增长22.0%。各项贷款余额107857万元,比年初增长0.0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36236万元,比年初增长21.4%;人平储蓄存款6432元,同比增长20.2%。2009年财政收入达4亿,同比增长27.5%。:2009年,武宁县完成财政总收入40033万元,占目标任务37700万元的106.2%,比上年增收8625万元,增长27.4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362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19.9%,比上年增收6609万元,增长31.85%。一年来,武宁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三保一弘扬”的要求,围绕九江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力争三年努力,达到县县财政总收入超5亿,有一批县(市区)过10亿,过15亿”的目标,坚持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以创业富民为主线,树立“打硬仗”的思想,向管理要收入,向服务要收入,向政策要收入,奋力实现赶超进位目标,确保财政总收入增长20%以上。主要措施是:一是决战工业园区,推动工业经济裂变式发展。通过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高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大力推进节能灯产业基地建设,新引进节能灯企业25家,使园区节能灯企业达55家,同时县财政安排100万元经费,建立节能灯产业发展基金;着力打造用地、用电、用工、融资四大平台,免费为企业培训员工4000人,充分发挥经济担保中心作用,切实为企业解决流动奖金贷款担保;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分期建设可容纳3000人的农民工公寓;对园区实行“零收费”、“零罚款”,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二是狠抓招商引资,推动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县委县政府研究并出台了招商引资考核细则和安商服务考核细则,安排54个单位和46个单位分别为做好招商和安商扶商,引进县外项目97个,境外项目8个,引进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5个;围绕节能电器、矿产加工、医药胶囊、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突出主导产业招商。三是鼓励返乡创业,推动全民创业蓬勃发展。大力鼓励和支持返乡创业,细化帮扶措施,最大限度地给政策,加大信用担保力度;同时激活创业主体,支持下岗损失业人员、转业军人、大学生、基层干部带头创业,支持民营企业进行二次创业。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全县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普通中学25所,小学82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3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361人,在校生13968人;小学专任教师1297人,在校学生2352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升学率98.5%,高中升学率75.6%。文化事业生机勃发。全县有业余表演艺术团体28个,业余创作人员190余人。档案馆、图书馆各1个,藏书量5.8万册。广播台站23个,广播人口覆盖率84%,电视人口覆盖率98%。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个(不含个体机构),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个,床位数521张,专科防治所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药品监督管理局1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60人,其中医生226人。婴儿死亡率为11.18‰,产妇住院分娩比例达98.9%。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2008年年末全县总人口370644人,其中农业人口293310人,占总人口79.14%。总人口中男性191899人,女性178745人。人口出生率17.5‰,同比上升2.9个千分点;出生男女性别比1.09∶1;人口死亡率2.9‰,同比上升0.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4.6‰。城镇职工收入明显提高。2008年全县职工总数为12904人(在岗职工总数12137人),同比下降了2%,其中全民职工9537人,占职工总数的74%;全县职工年平均工资17153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644元),同比增长13%。其中全民职工平均工资17415元,增长2.6%,集体职工平均工资18035元,增长80.7%,其他职工平均工资12139元,下降了0.2%。
十、县级领导:县委书记:沈阳,县长:饶思汉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