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肃宁城区街道地图 ===
=== 肃宁县资讯概况 ===
名胜古迹:武垣城遗址,武垣城遗址位于今县城东南偏北7.8公里处。铵有县即有城之说,此城当建筑于战国时期。古城分内、外两城,皆为正方形。外城每面均为1.75公里,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内城也称子城,位于城中心,每面各长0.5公里。城内建筑已荡然无存,仅内城东南隅保留汉武帝钩弋夫人庙遗址,高约2米,宽35米,长45米。内外土城墙已平毁,只外城西、北两面较为完好。北面墙现存长1444米,高7.4米,宽10米,可见夯土层6。16厘米不等;西面墒现存970米,最高处6米;东培只存400余米;南城墙基略高于地面,依稀可辨。内城则存西墙一段160米,北墙一段长100米、宽4米、高2.9米,南墙、东墙地上遗迹全无。1959年文物普查发现,城址暴露遗物十分丰富,文化层堆积厚度1—3米以上,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豆把、罐口沿、绳纹、交错绳纹、旋纹陶器残片和泥质灰陶方格纹瓦片、酱釉瓷碗等。在钩七庙址底部断面,采集长25厘米、宽12厘米的灰陶布纹筒瓦一件,完整无损,当地群众早年曾在城内掘出一些完整器物,拣到许多双冀箭骸。1976年文物普查时,采集已残泥质灰陶壶一件、三棱形铜简骸、唐代瓷壶、灰陶净瓶、黑釉罐、开元通宝等。1962年该遗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村落遗址位于西是堤村北100米之小白河西支岸西,面积9000平方米。该地址高于周围地面,砖瓦遍布,有弦纹灰陶器皿,外绳纹加沙红陶,外绳纹、内布纹灰筒瓦,网纹陶片等,皆为汉代遗物。敕赐礼拜寺,坐落于肃宁县城王街的“敕赐礼拜寺”,建于明朝。当时,师素乡南李家庄有:—李姓回民御厨,经皇帝思准,改变了穆斯林不接触大肉的习俗。为表示对伊斯兰教的虔诚,修了这坐西朝东的清真寺。清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皇帝为表彰哈攀龙平定大金川军功,赐金扩建礼拜堂、讲堂、浴堂计25间,并赐金匾一方。扩建后的“救赐礼拜寺”占地3亩9分4厘,雄伟壮观。后殿殿顶安放彻赐“琉璃顶“此顶二人不能合围,高6尺。金碧辉煌的琉璃外壁,八片拼成,由中心木轴以样相接。木轴四周护以缸瓦筒,筒内装满木炭,吸水防蛀。前殿迎面.并排悬挂三块巨匾(长6尺,宽3尺)。居中为哈攀龙手书“独一无二”。南为:其弟哈攀风(武进士)手书“教隆真一”北为攀龙之于哈国兴(详见《人物传》)手书“真诚纯一”。殿内悬醇亲王所书“钦祟正道”巨匾。1951年,县政府拨款,穆斯林集资,对此寺进行修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破坏。1987年,为重建清真寺,国务院宗教局、省民族委员会、县文教局、财政局、城关镇政府共拨款5万余元、穆斯林集资一部分,1988年重建。古碑、坊,兴花掸林寺碑位于杏园村北,青白石科,碑座为四方体,雕白鹤向日,碑身高2.54米,厚0,82米,宽0,87米,碑首呈四角钻尖,四龙翘首,碑顶饰石宝葫芦,寺碑通高3,74米。祟帧八年(1635)由僧人如亮募化而立。碑文铭刻兴花禅林寺始建、重修、庙产等。张奇柱撰文,韩振唐书丹,来世花刻石。碑侧刻载捐款重修兴花禅林寺之村庄、姓名及款数。此碑至今尚存。进士坊坐落于城内大街东端(今石坊路农机招待所前),跨街而立,明祟帧初建成,为进士张奇柱(寨南人)立。清康熙《肃宁县志》载:“思荣石坊一座,为戊辰科张奇柱立在东大街”,即此坊。此坊由汉白玉石料构成,四柱三拱五沿,灯塔造形,脊沿端、顶、角均雕有张嘴石兽,方椽、方檩、方柱及台墩上凸刻云、龙、飞禽走兽,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唯大横梁中央凹刻“进士坊”三个大字。1966年初拆毁。现代文物烈士塔,烈士塔民国35年(1946)6月,建于原文庙(今肃宁一中),砖木水泥结构。塔基、塔座、二层塔楼均为六棱体造形,通高12米。二上丁字水泥台阶各12级,台阶及塔座平台有铁花栏杆围护。塔楼门额悬“虽死犹荣”木匾1块。两层塔楼除一层楼门一面外,每层每面各有花棂圆窗1个。塔顶为六面钻尖形,上装宝葫芦。一层塔楼内迎门并排石碑两座。东碑额篆刻“万古流芳”,碑阳铭刻纪念文,碑阴刻“英气长存”4个大字;西碑铭记抗日牺牲烈士姓名、性别、籍贯、职务。该塔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皮草之乡:中国尚村皮草,源远流长、享誉中外,素有“皮草之乡”的美誉。肃宁皮毛产业形成了皮毛动物养殖、市场集散、原皮硝染、裘皮加工、制衣制件、出口创汇的的龙型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强县富民的第一支柱产业。预计2004年产值达28亿元,实现税金6500万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肃宁被中国皮革协会确定为“中国裘皮基地”、被河北省政府认定为“省级裘皮服装出口基地”。肃宁是一块开发发展中的宝地、投资兴业的热土,优越的区位交通、完善的设施、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将使您的投资得到最大的回报。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到肃宁参观考察,共谋发展。肃宁皮毛产业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取得了飞速发展,产值逐年增加,税收明显增长,出口创汇大幅提升。肃宁县有皮毛购销企业580多家,加式企业350多家。三资和出口放权皮毛企业58家。年生产各类裘皮服装服饰110万件,半成品50万件,革皮服装60万件,裘皮、革皮服装畅销美、法、德、俄、意、日、韩和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尚村皮毛交易市场是全国最大的生皮交易市场,属省级示范市场,总投资1.2,集商贸、信息、存储、小型加工、企业窗口、外贸代理等功能于一体,交易品种有貂、貉、狐、獭兔、家兔、灰鼠、黄狼、旱獭、艾虎、猸子、牛、羊、马等各类皮张,日均交易人数3万,年交易额达35亿元。珍稀皮毛动物养殖业发展迅猛,全县拥有规模养殖场53个,养殖专业村65个。貂、狐、貉存栏达47万只,年出栏60万只;獭兔存栏达60万只,年出栏达100万只。
杂技之乡:在河北省,提起杂技之乡,人们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吴桥。不过,你可知道,在肃宁,还有一个“全国杂技之乡”大王庄村。这个称号可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在2001年正式命名的。说起大王庄,不能不提“画眉张”,大王庄杂技由他而起,他是大王庄杂技响当当的一代开山掌门。“画眉张”是张增财的艺名。张增财会多少口技,没人能说得清。人们说,凡是天上飞的草里蹦的地上跑的,张增财都学得来吹得出。他嗓音洪亮,底气十足,一边吹一边模仿动作。据说“画眉张”的艺名,是从一件真事来的。一次在南方演出,张增财和鸣声婉转的画眉“同台亮嗓”。真画眉叫一段,“画眉张”叫一段,各不相让。经过几十个回合之后,画眉不敌,羞愧难当,自己撞死在鸟笼里。解放后,一次全国杂技调演,共有5个口技表演项目,“画眉张”第一个上台,连着返场谢幕5次才得下台,后边演员听后自知技艺不足,不肯再演。“画眉张”带出了一个“张家班”,其主要成员就是他的子侄们。1955年,张家班的“大王庄杂技团”被正式命名为“肃宁县杂技团”,“画眉张”任第一任团长,其规模阵容进一步扩大,到1963年该团发展到56人,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65年还应邀到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演出。1980年在村里组建了自己的杂技团体,以后慢慢发展起来。1994年,他们受文化部邀请,随团到美国进行了演出。在美国,独具特色的中国杂技“绝活儿”广受欢迎。随着张家班传人的不断,近几年来,着力培养优秀杂技演员,创新演出节目。经过诸多努力,大王庄杂技水平迅速提升,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能演出20多类、近200个杂技节目,全村杂技演员超过了2000余人,在俄罗斯、法国、以色列等有常驻演出团体,曾一举摘取过意大利金色马戏艺术节金奖,2008年的奥运祥云小屋中也有肃宁杂技艺人的精彩献艺。今日,走进大王庄村,隔着房就能看到各院中的练功大杆。走进院子,总能看到的是学员们练功的场景,就是门口街边,也常见挖个坑就翻跟头的孩子们。全国各地人士也纷纷慕名前来学艺、交流,“杂技之乡”的称号,名不虚传。
历史沿革:肃宁地域开发甚早,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已有人类聚居。春秋时期,今肃宁县地属晋国。东周显王十九年(公元前350)前燕置武垣县,县治在今肃宁县城东南7.8公里。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武垣归赵国。西汉时为幽州涿郡武垣县地,王莽改武垣为垣翰亭。东汉建安十一年(206)武垣徒治东武垣城(今河间市城南12.5公里),辖域仍含今肃宁全境。初属幽洲涿郡,后改隶冀州河间国。三国时代,今肃宁境域在曹魏管辖之下,属冀州河间国。西晋(265—316)今肃宁境域改属冀州高阳郡。东晋分为十六国,肃宁先后归后燕、后赵,属冀州高阳郡。隋开皇三年(583)武垣县治迁至瀛州城。开皇十六年(596),武垣县改名河间县,今肃宁,即为河间县辖地,初属瀛州,大业三年(607)改隶河间郡。唐武德五年(622),复置武垣县,辖今肃宁地。贞观元年(627),省武垣入河间,肃宁地复州河间县。五代时,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高祖石敬塘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今肃宁境归属。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收复,仍属瀛州。宋雍熙三年(986),在河间县西置平虏寨。景德二年(1005)改为肃宁城(即今肃宁镇)。隆元年至三年(1156—1158)在此置肃宁县,属河北东路河间府。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废肃宁县为镇,入河间县,隶中书省河间路。后恢复原来建制。明代自洪武元年(1368)十月始,肃宁县一直属河间府。清代,肃宁县属直隶省河间府。宣统三年(1911),肃宁归天津河间道所辖。民国2年(1913),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属直隶省津海道。民国17年(1928),直隶省改为河北省,肃宁县属之。民国25年(1936),属河北省沧县行政区。民国26年(1937),属河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27年(1938)2月,成立肃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中区一专区。民国28年(1939)2月改属四专区。翌年夏秋,冀中区所辖各专区依边区(晋察冀边区)统一顺序排列,肃宁县为冀中区十专区。民国34年(1945)10月肃宁县改属冀中区八专区。民国35年(1946)7月又改属九专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肃宁划属沧县地区专员公署。1952年11月,改属定县地区专员公署。1954年4月定县地区专员公署撤销,肃宁县复属沧县地区专员公署。1958年6月15日撤销沧县地区专员公署,肃宁县改属天津地区专员公署,同年11月20日,河间肃宁并县,归天津市管辖。1962年3月27日恢复肃宁建制,隶沧州地区专员公署1978年下半年沧州地区专员公署改为沧州地区行政公署,肃宁隶属之。1993年7月,沧州地区行政公署与原沧州市人民政府合并为沧州市人民政府,肃宁县隶属沧州市人民政府。2000年,肃宁县辖6个镇、3个乡:肃宁镇、窝北镇、梁家村镇、尚村镇、师素镇、万里镇、邵庄乡、付家佐乡、河北留善寺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2525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肃宁镇51419、梁家村镇49472、窝北镇34226、尚村乡32716、师素乡38014、万里乡34825、河北留善寺乡32588、付家佐乡28340、邵庄乡23657。2002年底,肃宁县面积515平方千米,人口32.67万。辖5个镇、4个乡,2个社区居委会、253个村委会。县政府驻肃宁镇。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