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磐安城区街道地图 ===
=== 磐安县资讯概况 ===
野生生物:动物:哺乳纲,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贵动物有虎、豹(金钱豹和龟纹豹);二级保护的有猕猴、香狸、赤麂、黑麂、穿山甲、野山羊(鬣羊)、还有豺、香姑狼、灰狼、黄鼠狼、貉(山狗)、黄猺(两头乌)、青猺(花面狸)、狸子、獾、猸子、刺猬、猾、草狐、水獭、旱獭、豪猪、黄廘、獐、白面猫、黑面猫、野猪、山兔、松鼠等。鸟纲,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秋沙鸭、天鹅等;属二级保护的有猫头鹰(红角鹗)、啄木鸟、绿啄木鸟、大斑啄木鸟等。还有地鸡、竹鸡、山鸡、鸬鹚、苍鹰、灰鹭、豆雁、鸢、鹌鹑、红腹角稚、野鸽、斑鸠、八哥、云雀、画眉、山莺、喜鹊、布谷、杜鹃;乌鸦、秃鸦、寒鸦、红嘴鸦雀、黄腹莺、金翅雀、麻雀、燕子等。爬行纲,蕲蛇、眼镜蛇、腹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两头蛇、竹节花蛇、乌梢蛇、油菜花蛇、龟蛇、山乌龟、花龟、娱蛤、蝉龙、壁虎。鱼纲有鲤鱼、鲫鱼、鲇鲐、鲴鱼、红霓鱼、马口鱼、石斑、虎鱼、乌鲤、鳗、黄鳝、泥鳅等。此外,甲壳爬行类有水龟、鳖(甲鱼)。节肢类有:虾、蟹。软体类有蚌、螺蛳等。益虫类有蜻蜓、螳螂、赤眼蜂、蚜茧蜂、黄刺蜂、九里蜂、蜘蛛、寄生蝇、齿龄、食虫虻、蜂虻、泥蜂、土蜂、蜜蜂等。全县有动物药材100多种,常年收购的30多种,其中有珍珠、穿山甲、虎骨、豹骨、蕲蛇、蜈蚣、龟壳、鳖壳等。1983年供销社收购的兽皮有黄鼠狼皮、狸子皮、麂皮、猸子皮、獾皮、香姑狼皮、青猺皮、黄猺皮、貉子皮、草狐皮、狼皮、野兔皮、水獭皮、松鼠皮等14种。
植物:县内野生植物属亚热带类型。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栽植的用材林、经济林混合生长,为常绿针叶林和阔叶林。全县木本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有86科、577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树种有黄山木兰、厚朴、红豆杉、长叶榧、金钱松、杜仲、夏腊梅、银杏等10多种。万苍乡东山村金钱松胸径1.8米,树高22米,枝叶茂盛如华盖,树龄800年以上。尚湖镇山泽村有柳杉5棵、金钱松3棵、橡子4棵,胸径均在1米以上,树龄约800年。属国家三级保护的树种,有浙江樟、闽楠、浙江楠、兰果树、红子树等。草本有129科,944种。竹类,有毛竹、石竹、笙竹、斑竹、紫竹、水竹、淡竹、箭竹、慈竹、凤尾竹、天竹、罗汉竹、箬竹、苦竹、山竹等20多种。野生药材,据东阳、永康、缙云、天台等县志载,产于县内大盘山的有208种。据1986年中草药资源调查,全县植物药材1055种。常年收购的有前胡、茯苓、杜仲、桔梗、草乌、厚朴、钩藤、半夏、金银花、野菊花、山楂、八角枫、伸筋草、黄挂、乌药、何首乌、赤丹参、天麻、淡竹、白芨、寄奴、独叶一枝花、七叶一枝花、白薇、柴胡、枳实、紫苏、荆芥、薄荷、瞿麦、旱莲、金樱子、凌霄、百合、昌蒲、皂夹、石蜃、骨碎补(山姜)、白头翁、细辛、车前;艾叶、木瓜、麦冬、枸杞子、土茴香、威灵仙、天门冬、苍耳子、覆盆子、女贞子、益母草、樱核、杏仁、桃仁、防己、百部、龙胆草、甜茶、紫荆草、桑寄生、陈皮、吴芋、蒲公英、青木鱼、红木鱼、夜明砂、竹需、佩兰、姜片、黄仲、茜草、鱼鳖草、谷心草等。年收购量200余吨。
主要木本植物:银杏科银杏。杉科刺杉、柳杉。松科马尾松、短叶松、金钱松、江南油松、雪松。罗汉松科罗汉松。磐安县,柏科刺柏、塔柏、扁柏、龙柏、侧柏、圆柏。红豆杉科红豆杉、红金榧、木榧;长叶榧、榧树。木兰科黄山木兰、厚朴、鹅掌楸、白玉兰、紫玉兰、深山含笑、南五味子等。樟科樟树、肉桂、花皮桂、闽楠、乌药、紫楠、红楠、檫树。蔷薇科石楠、海棠、棠棣、岩蔷薇、秀槐、黄檀、金樱子、花红等共有70多种。苏木科皂黄、云实。含羞草科含羞、合欢。蝶形花科花榈木、槐树、铁扫帚。兰果树科兰果、喜村。金缕梅科金缕梅、蜡瓣花、铁萼枫香。杜鹃花科红杜鹃、黄杜鹃、紫杜鹃、白杜鹃、麂角杜鹃、马醉木、毛果泪木。。山茶科浙江红山茶、苦丁茶、紫茎、柃木、厚皮香等20多种。梧桐科梧桐、罗桐。杜仲科杜仲。毛莨种威灵仙、铁线莲、大血藤、女萎。桦木科光皮桦、川檫、鹅耳杨。桑科构树、薛荔、珍珠莲、榕树、柘树等10多种。杨柳科响叶杨、钻天杨、垂柳、旱柳、河柳、银叶柳、加拿大柳。壳斗科石栎、苦槠、白栎、乌冈栎、青冈栎等10多种。榆科白榆、榔榆、朴树、大叶榉、紫弹树。大戟科野桐、虎皮楠、重阳木等10种。防己科木防己、蝙蝠葛。钟萼术科钟萼木。大风子科山桐子。瑞香科结香、北江葛花。旌节花科中国旌节花。八角枫科八角枫、瓜木。海桐科海桐、海金子。野牡丹科中华野海棠、过路惊、鸭脚茶。野茉莉科郁香野茉莉、赛山梅、玉锭花、银钟树、白龙花。紫金牛科紫金牛、杜茎山、光叶铁子、朱砂根、血党、小丹、大罗山树、百西金。紫薇科紫薇。木通科野木瓜、木通、三叶大通、莺爪枫。杜英科杜英、山杜英、薯豆、猴欢喜。山茱萸科山茱萸、青萸叶、灯台树、四照花。猕猴桃科猕猴桃(藤梨)、掌梨、毛花杨桃。
人口民族:县境山地面积大,人口密度低。旧时虽多早婚早育,以多子为多福,但因封建剥削太重,灾害不断,战乱频繁,人口增长仍然缓慢。建国后,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改善,医疗卫生事业日益发展,人口增长加速。70年代后推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1990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2.36‰,比1963年由45‰下降32.64个千分点。居民姓氏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多逐年增加,至1990年全县有173个姓。
人口变动:县境内的冷水、金钩、安文和玉山之西坑畈、浮牌、蕉园等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及殷周时期的器皿出土,说明那时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原始部落多在沿溪平坦之处聚居。多处高山之上遗有不少石墈及荒芜的地块,说明古时曾有人在此垦殖。现今居民之祖先多数在隋唐之后陆续迁入,由北方向江淮之间、会稽、古婺,而后逐步流入县境。宋高宗南渡时,扈跸而来的不再北返,迁入人数较多,继而在元、明、清各个时期,避难避乱者纷至,人口逐渐增多。历史上人口增减变动幅度甚大。西汉初年东瓯国的举国北迁,南朝时的“侯景之乱”,对县境部分地域之人口有所影响。东晋孙恩起义后,“会稽户口十减三四,临海、永嘉殆尽。富家多衣罗纨,怀金玉,闭门相守饿死,编户饥馑,人易子相食”。孙恩亡后,卢循遣徐道复攻东阳,县境一度为根据地。唐代的黄巢起义,宋代的方腊起义,都道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战争毁灭了大量人丁。旧《东阳县志》载:方腊部属陈开七与安文陈氏战,“尸积如山,水为之不流”。元时杨镇龙起义也道残酷镇压,玉山被血洗。明未清初,白头军武装抗清斗争十余年,清官府四次调集金、绍、宁、处四府兵力,大规模回剿,玉山、方前一带田园荒芜,房宇仅存瓦砾,有的村庄被夷为平地。羊吉起兵抗清失败,大皿一带被屠戮殆尽,“十余年不闻鸡犬之声”。而瘟疫也往往吞噬了整个村庄,使人口锐减,如尚湖镇的市岭下曾是繁闹的集市,万苍之蕉园和新渥镇之上卢、中卢都曾是相当规模之大村,因瘟疫流行而荡然无存,现今之村庄,系灾后复建。据民国28年(1939)建县时的户口调查,全县16个乡,166保,1769甲,20365户,78702人。县治学田,合利济、市口三村包括公务员在内,并计196户,936人。民国29年;日本侵略军侵入浙江,来县避难者纷至,全县为17918户,80395人,骤增1693人。民国33年为20225户,81947人;民国35年为20261户,81147人,两年问减少300人。民国36年为21191户,82043人。建国后,社会安定,居民生活与医疗卫生逐步改善,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较快。因县境变动,人口亦相应变动。1951年4月向武义移民165户、1033人,1953年缙云县潘潭乡划入1251户、4302人。1956年杭州市区下放支农185人,1956年至1976年尚湖周家楼等村划归天台县,以及划给东阳、仙居各县共计559户、2976人。1983年恢复县建制,玉山区岭口等4个乡镇划入,计9595户38465人。
人口结构:民族县内以汉族人为。1982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有蒙族1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计有蒙族2人、赫哲族3人、达斡尔族3人。均落户安文镇;满族2人,分别落户尖山镇楼下宅村、双溪乡礼府村;回族2人,落户山环乡板榧村;畲族2人,分别落户尖山镇新宅村、双峰乡溪下村;壮族2人,落户方前镇方前村、高二乡小湖山村;彝族1人,落户墨林乡墨林村,合计16人,大部分系婚嫁迁入。1939年建县时,全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7.71人,1947年81.42人,1982年160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每平方公里163人。河谷、低丘地区,每平方公里275—312人之间,边缘高山地区在百人以下。全县每平方公里入口虽仅为全省人口密度的二分之一,然人均占有耕地仅0、54亩。按城镇分,安文、新渥、尖山3镇人口,1982年38952入,占总人口的21.41%。复县后;三个镇人口愈加密集。至第四次入口普查时,已达4704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3.44%。县城安文镇人口增加尤快。
地理特征:磐安地处浙江中部,东经120.17’~120.47’,北纬28.49’~29.19’之间.东邻天台,南接仙居、缙云,西连东阳、永康,北与新昌接壤,是台(州)、处(丽水)、婺(金华)、绍(兴)四州之交接地带,为天台山、括苍山、仙霞岭、四明山等山脉的发脉处——大盘山脉的中心地段。有称谓的大小山峰5200多座,注明标高在1000米以上的63座,清明尖(青梅尖)1314米,为最高峰,有“万山之国”之誉,是钱塘江、瓯江、灵江、曹娥江的主要发源地,故旧志称“群峰之祖,诸水之源”。县境呈“雏鹰试飞”形,南北长54公里,东西宽47公里,总面积l195.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91.48%;耕地占总面积的5.79%,河滩和水面占总面积的2.47%,自谓“九山半水半分田”。
地层:县境内出露地层为中新生代,上侏罗统火山岩系最发育,次为白垩系陆相碎屑岩,再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少量上第三系玄武岩。上侏罗织火山岩系境内火山岩系呈北东——南西向带状展布,与区域构造线之向相一致,属于壶镇——回山火山岩带,为一套以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的火山沉积岩系,岩性复杂,相变急烈,按岩性可分四段:第一段上株罗统火山岩系b段(J3b)。分布较广,主要出露在岭口九桥,万苍仰瓦山(万苍山),山环小坑门——窃川水坞冈,云山双尖头和方前青山尖等地,面积约27平方公里。主要岩性为青灰、紫灰块状流纹质含砾晶屑熔凝灰岩,或玻屑晶屑凝灰岩,厚度大于1000米。第二段上侏罗统火山岩系C段第一亚段(J3C一1)。分布最广,出露面积约836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69.9%。其特点为厚度大(约746—1800米)相变剧烈,岩性复杂,以酸性或中酸性玻屑为主的一套火山碎屑岩间夹沉积岩,主要岩性为青灰紫灰色含砾流纹质或英安质玻屑熔结凝灰岩等。第三段上侏罗统火山岩系C段第二亚段(J3C一2)。仅见于新渥、深泽白垩纪盆地之南缘,出露面积很小,其岩性为青灰、黄褐色砂砾岩、凝灰质砂砾岩、沉凝灰岩夹粉砂岩等。第四段上株罗统火山岩系D段(J3d)。零星分布于境内北半部,见于尖山镇东侧、九和乡东南部,尚湖镇西北部和窈川乡北部,出露面积18平方公里。主要岩性为流纹岩,流纹斑岩和球泡流纹岩,厚度170—600米。下白垩统境内仅在断陷盆地和山间洼地中出露。分布不广,见于深泽、仁川和方前,面积57平方公里。仅有馆头组和朝川组。馆头组岩性为黄绿、浅灰或灰黑色粉砂岩,局部夹多层火山碎屑岩、泥岩和页岩,厚170—600米,底部常有底砾岩。朝川组岩性为紫红色砂岩、泥岩,常含钙质结核,并间夹较多的火山岩层,厚650一1350米,其分布地域基本与馆头组同,而面积较之为广。上新统嵊县组主要分布于万苍至胡宅一带,呈北东向展布,出露面积为12平方公里。主要岩性为玄武岩,夹有砂和砂砾层,偶夹褐煤透镜体,最大厚度为280米。全新统冲积层仅见于尚湖和各水系两例,面积为60平方公里,二元结构明显,下部黄色、黄褐色松散砾石层、砂砾层,上部黄色、褐色含砂砾亚粘土,常作耕作土。火山岩境内火山岩分布广泛,出露面积大于80%,按其不同产状可以分为喷出岩和次火山岩。喷出岩是境内出露最广的一种火山岩,有熔岩和碎屑岩类之分。从岩性上看大致有:超基性岩类为玻基辉橄岩,在尖山上新统嵊县组的下部。基性岩类包括灰黑色玄武岩(见于深泽塘下),和灰黑色橄榄玄武玢岩(产于白云山),和灰黑色橄榄色玄武玢岩为主,有时由于气孔发育,局部成为玄武浮岩(见于尖山)。中基性岩类为安玄岩(产于白云山),中性岩类为深灰色辉石安山岩(出露于白云山)。中酸性岩类主要为英安玢岩,产于第一段、第二段,以第二段为主。酸性岩类有流纹斑岩、霏细斑岩和珍珠斑岩等,主要产于第四段、第一段,次火山岩境内分布零星。主要岩性有安山玢岩,见于学由、后塘、牛路溪,安文镇打鸟冈等地。英安玢岩产于下坑、赐敕、方山、中田等地,流纹斑岩出露在金村大塘、方山等地;辉绿玢岩产于探泽金仙寺。灰黑色霞石碱煌岩,见于仁川乡月岭和方前镇。侵入岩境内所见均为小岩脉,零星散布在火山岩地区。从岩类看基性岩到酸性岩均有。出露岩性,包括辉绿玢岩、辉绿岩、正长辉长岩、玄武玢岩、英安玢岩、流纹岩、流纹斑岩、霏细斑岩、石英霏细斑岩和花冈斑岩。分别见于岭口、安文、大盘、仁川、窈川、深泽、尚湖、九和、双峰等地。
构造:境内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不发育。全区断裂纵横交错,构成一幅颇为复杂的构造图像。新华夏系构造这是境内最发育的构造体系,构成了县境的主要格架,而以缙云壶镇——新昌回山带,为境内最显著的构造带。它断裂发育,无论是断距、规模和延伸长度都比较大,多为高角度的仰冲断裂。帚状构造位于安文镇北东方向和窈川北部,为壶镇——回山新华夏系构造带中之派生的低序次构造。这一帚状构造由三条旋扭断裂组成,其收敛部位在窈川附近,与新华夏系断裂重接复合,环状断裂近于圆形。华夏式构造境内中部和东部地区,以40°~60°方向展布的压性结构面为主体的华夏式构造。主要有白云山——岗头断裂,总体走向北东45°,长约24公里。东西向构造主要有岭口断裂,长约20公里,断面舒缓波状,倾向北,倾角60°。伯塘岭——上马石断裂,西段为东西走向,全长约15公里。
地形:全县属中低山为主的纯山区。可划分为3个地形区。中南部低中山区系大盘山脉的主体部分,包括九和、山环、窈川、墨林、大盘、方前、四协、维新、盘峰、高二、天网、双峰、双溪等乡镇,以及仁川、云山、尚湖、安文的一部分。其特点是:地势陡峭,山峰林立,主要山峰在1000米以上。由于山体长期受外力的剥蚀,往往构成山顶成尖形和锯齿状,坡度在25度以上,相对高度大于400米,切割深度大于200米,冲沟发育,沟谷密集,多呈“V”形。东北低山台地区位于镜内东北部,包括前山、胡宅、尖山、岭口、玉蜂、万苍等乡镇和尚湖镇的北部。其特点是:海拔较高,而台地内切割较弱,起伏和缓;地表呈浅丘状,谷底开阔,而台地外围切割强烈,边缘山峰在700一800米之间。最明显的是夹溪自五丈岩水库以下的河段,河谷与台地的相对切割高度在200米以上,故有“小三峡”之称。西南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于新渥、冷水、深泽等乡镇以及安文镇和仁川、云山乡的一部分。主要特征是低山、丘陵、河谷相间;低山多在海拔700米以下,其中形成不连片的丘陵小盆地。
山脉:境内山脉以大盘山主峰群为中心,主干线向南北伸展,有一条明显的分水岭。向南一线直至清明尖分叉,一支进入仙居,一支与括苍相接。向北一线在山环乡向东环有半周,然后分叉。一支向东北老鹰尖、仰瓦山沿天台界延伸,与天台山连接。另一支向西北发展,形成玉山台地,主干峰直至马家坞尖,与会稽山遥接南脉、北脉。主干线把全县区域划成三块:东侧、西侧和北侧。
南北主干线山峰,南脉大盘山南脉主干线分水岭,自大盘山主峰(海拔1245米)经九头塞(1228)、骑马冈(1091)、天马山(856)、风门岭(1005)、清明尖(1314)至老花尖(1155)有千米以上高峰22座,700米至994米山峰13座。北脉自大盘山主峰向北延伸,经大盘岭头、双冈尖(1022)、棋架山(1073.2)、上坪(1062)、水坞冈(1003)、牛背(1000)、龙鸟尖(929)、青山尖(1006)分叉。向东北一支,经陈山尖(789)、仰瓦山(974),沿磐安、天台县界延伸。向西北腹地蜿蜒一支,经白竹寺尖(818)、竹绵尖(741)、木龙山(781)、四顾尖(850.2)、合时岩(787);马家坞尖(837)、杨树山(780)出县界入东阳。有千米以上高峰6座,600米至980米山峰32座。
东侧山峰:天马山群峰位于天网、双峰一带。有千米以上高峰6座,千米以下600米以上山峰16座。高二山群峰位于高二乡一带。有高二山主峰(1220.1)、高二南北峰(1184、1071)、马芯(1156)、向人厂主峰(1081)、照研冈(1010)等千米以上山峰12座,千米以下500米以上山峰43座。铁顶山群峰位于维新一带。有小何山诸山(1062、1043、1005)、竹家寮两峰(1148.7、1054)、石门两山(1153、1101)、四尖(1218.2)等千米以上高峰9座,500米以上至971米山峰25座。黄山、白爬山群峰位于大盘、盘峰、方前等乡。有千米以上高峰7座,500米至900米山峰73座。
西侧山峰:地处安文镇、安文区和玉山区的山环等地。沿缙云县界主要山峰有:仰天虬(930)、黄岭头(700)、老鼠台尖(805)、如公尖(996.7)、月岭尖(865)、大洋寮(1008)、向阳林场诸山(991、910、879)等。
北侧山峰:地处玉山台地。沿天台县界主要山峰有:大水坑尖(1019.6)、青尖山(975)、回龙山(895)、箬湖山(790)、老鹰尖(872.5)、青藤冈(881)、苦菜山(922)、仰瓦山(万苍山)(974.3)、大枫树冈(851)、枪旗岭头(797)、高冈(806.2)、鞍顶山(834.3为磐安、天台、新昌3县界之交叉点)。沿新昌县界主要山峰有:夹溪两岸未名峰(444、)两座、外岙山(471)等。
北侧山势相对平缓,1000米以上高峰1座,1000米以下500米以上山峰159座。:全县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63座,其中半数在大盘山主峰至清明尖的主干线分水岭上,另外则分散在磐安与仙居、天台县边界线及东侧腹地,计面积26.1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4.56%。海拔1000米以下、500米以上的山峰641座,面积128.1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1.45%。350米至500米之向的高丘11.4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6.40%。350米以下的低丘平畈滩地13.62万亩,占总面积的7.59%。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