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北海市区街道地图 ===
=== 北海市资讯概况 ===
北京北海公园:概述:
北海公园,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城内景山西侧,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约71公顷。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1925年开放为公园。园内亭台别致,游廊曲折。北海全区可分为琼岛、团城、北海东岸与北岸四个部分,面积为68公顷,其中水面约占39公顷。琼岛上有高67米的藏式白塔(建于1651年)和永安寺、庆霄楼、漪澜堂、阅古楼,还有清乾隆帝所题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华岛春阴碑石及假山、邃洞等。东北岸有画舫斋、濠濮涧、镜清斋、天王殿、五龙亭、九龙壁等建筑;其南为屹立水滨的团城,城上葱郁的松柏丛中有造型精巧的承光殿。是中国保留下来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已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发展: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的中心,是我园现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北海园林的开发始于辽代,金代又在辽代初创的基础上于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规模宏伟的太宁宫。太宁宫沿袭我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并将北宋汴京艮岳御园中的太湖石移置于琼华岛上。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宁宫琼华岛为中心营建大都,琼华岛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划入皇城,赐名万寿山、太液池。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万寿山、太液池成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称西苑。明代向南开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清朝承袭明代的西苑,乾隆时期对北海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后的规模和格局。辛亥革命后,1925年北海辟为公园对外开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北海公园的保护极为重视,拨巨资予以修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海是中国历史园林的艺术杰作。全园占地69公顷(其中水面39公顷),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北岸景区组成。琼华岛上树木苍郁,殿宇栉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环湖垂柳掩映着濠濮间、画舫斋、静心斋、天王殿、快雪堂、九龙壁、五龙亭、小西天等众多著名景点,北海园林博采众长,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一池三山”布局的由来:“一池三山”的布局源自于中国古代道家关于东海之东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的传说。由于三座仙山上有长生不老药,一些希望万寿无疆的皇帝们便竭力寻找蓬莱仙境。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五百童男童女东渡寻找蓬莱仙境不得,后来的皇帝们遂按照传说中的“瑶池三仙山”的布局来建造皇家宫苑以求梦想成真。北海的“一池三山”正是仿照了传说的仙境中瑶池与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的布局。北京北海公园静心斋镜清斋前水池供奉的一方清代供石,系用整块汉白玉雕琢成天然供石状(高约60cm)。石雕须弥座隐于水池中。
北海景点游览:
琼岛鸟瞰:琼岛是北海公园的主体,四面临水,南有永安桥连接团城,东有陟山桥接岸;湖中菱荷滴翠,碧水映天,岛上万木苍郁,殿阁栉比;巍巍白塔立于琼岛之巅,成为北海公园的标志。永安桥:建于十三世纪,是连接团城和琼岛的纽带。桥用汉白玉石砌成。桥两端各立牌坊一座,北为“堆云”,南为“积翠”,故为“堆云积翠桥”的嘉名。
引胜亭:实为碑亭,共两座,东为“引胜”,西为“涤霭”。引胜亭内碑刻为“白塔山总记”,由汉、满、蒙、藏4种文字分刻在碑的四面;“涤霭”亭的碑刻是“塔山世面记”。两碑刻均为乾隆皇帝(1736-1795在位)御笔,内容总述了北海历史变迁和塔山的四周景物。
白塔:位于琼岛之巅,它始建于1651年,后因地震破坏而重建。塔高35.9米,下承折角式须弥座,座上为覆钵式塔身,正面有壶门式眼光门,门内刻藏文咒语。塔顶置双层铜制伞盖,其边缘悬14只铜钟,最上为鎏金火焰宝珠塔刹。整个永安寺从山门至白塔,层层递高,上下串连,构成琼岛景区的中轴线,给人以层出不穷,壮丽宏阔之感。画家笔下的北海
人口: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普查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我市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总人口及常住人口全市总人口为161.75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41.49万人相比,十年间共增加20.26万人,增长14.32%,年平均增长率为1.35%。比"四普"到"五普"十年间年平均增长率1.8%上升0.07个百分点。全市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为153.93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45.3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8.70万人,增长5.99%。年平均增长0.8%。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0.3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46.7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00人减少0.0人。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80.09万人,占52.03%;女性人口为73.84万人,占47.97%。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2.26下降为108.6。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1.08万人,占20.19%;15-59岁人口为103.28万人,占67.10%;60岁及以上人口为19.57万人,占12.7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07万人,占9.1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0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9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0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61个百分点。五、民族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50.94万人,占98.0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99万人,占1.9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8.0万人,增长5.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0.39万人,增长15.14%。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11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4.18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2.53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7.95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708人上升为7216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2798人上升为1570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4158人上升为40622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539人下降为24653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4.14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0万人,文盲率由4.8%下降为2.69%,下降2.09个百分点。
气候状况:湖水结冰期长约5个多月。湖滨夏季气温比周围地区约低6℃;冬季约高11℃相对湿度较高,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湖水澄流澈清冽,且稳定,透明度40.8米,为世界第二。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