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11公里,地域面积11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28%,是全县地域面积最小的乡之一。乡政府驻地中庙,海拔570米,距县城100公里,距甘川交界的罐子沟18.6公里,距昭化火车站100公里,距广元盘龙飞机场120公里。 民俗文化:中庙乡民风纯朴,素有“招婿”(抱儿子)习俗,全乡男到女家落户达287人。1999年,宝珠寺电站建成后,中庙乡成为库区,有9村480户移民搬迁后靠,建成2个移民新村,其中余家湾移民新村最为壮观,幢幢楼房鳞次栉比,为发展边界贸易奠定了基础。与余家湾隔岸相望的姚渡,为四川青川重镇,集市繁荣,历史上两岸人民就交往不断。 教育状况:中庙乡大搞多种经营,建起了千亩茶园,千亩杜仲园。近年来,农民群众生活提高很快,为文县较富裕的乡。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都有较大的发展。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学10所、医院1所。乡境内的平台山,红军长征时曾与国民党军队在此激战,为红军长征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平台山有一寺,名曰“双龙观”,寺容可观,供一铜佛,香火顶盛。寺内有一泉清澈水甜,可谓山顶名泉,驻足山顶,可观山顶景观,弄虚作假乃“雄鸡一声三省晓,钟声入户香客来”。每年四月初八为庙会,川甘陕香客齐来,实为一大景观。中庙古时种植“蓝子”,为染业重要原料,今效益差而种植少。 经济发展:中庙乡以驻地自然村内一座明末所建铸大钟的庙宇而得名。地理位置独特,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为“文县南大门”,素有“鸡鸣三省”之说。全乡辖11个行政村(中坪、肖家沟、联丰、后渠、余家湾、侯家沟、孔家山、大盘峪、郭家坝、李家坝、强坝),78个合作社,112个自然村,2210户,8288人,平均每平方公里68.48人。耕地面积9375亩,其中水田1140亩,水浇地3801亩,旱地4434亩,梯田4020,油桐15万多株,折合面积5300亩,茶园439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13亩。2001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973万元,其中多种经营收入521万元,粮食总产145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250公斤,人均纯收入82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