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宜丰城区街道地图 ===
=== 宜丰县资讯概况 ===
财政、金融和保险: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收支运行基本正常。2008年,全县累计完成财政收入31238万元,比上年增收8438万元,增长37%,其中:中央收入13308.9万元,比上年增收4037.8万元,增长43.6%;省级收入594.5万元,比上年增收214.7万元,增长56.5%;县乡两级地方收入17334.6万元,增收4185.5万元,增长31.8%。全年财政预算累计支出69839万元,比上年净增支出16522万元,增长31%。金融运行平稳。至200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3288万元,比上年末净增56366万元,增长20.3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271003万元,比上年末净增49818万元,增长22.5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5454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8507万元,增长15.83%。其中,短期贷款109986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4069万元,增长14.67%;中长期贷款22812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782万元,增长8.47%。全年累计实现现金收入963353万元,增长3.09%;现金支出984871万元,增长10.08%。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21518万元。保险事业稳定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1467万元,增长61.53%,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896万元,比上年增长24%;人寿保险保费收入9571万元,比上年增长71.83%。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514万元,其中:财险赔款1406万元,人寿险赔款2110万元。
交通线路:全县:至2005年末,全县有公路307条,公路通车里程1365.17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17.58公里,三级公路20公里,四级公路313.12公里,水泥、沥青路面449.09公里。320国道在该县石市镇穿境而过。全县除3个偏远行政村(分场)外,其余行政村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综合运输能力得到加强。全县营运载客汽车100辆、1854座,营运载货汽车1489辆、8913吨,全年完成货运量1156万吨,货运周转量80850万吨公里;客运量262万人,旅客周转量13080万人公里。全县有客运公司一家,车辆100辆;货运公司13家,其中拥有100辆车的公司3家;汽车维修企业224家,其中一类企业1家,二类企业13家。2008年建成通车的大广高速公路(在江西称武吉高速公路)[武宁至吉安段]经过宜丰县路段达45公里。该高速公路路基建设宽100米,来往6车道。由北向南具体经过:找桥--汉塘--伍桥--大港口--板坑--枫大岭--九岭山隧道--徐家--下石桥--店上(服务区)--下谢--潭山--天宝(出口)--新村--老街--上马--荒坑--寿功--拿山岭--黄家--茜源--杨林山--易家源--茜坑--大口--江塘--竹源--桐江--仔岭--月月坑--蔡家--全港--茜口--泮圹--丁陂--赵家--浣里。
汽车站始发班时刻::1、县内主要公路线:宜丰——潭山宜丰——同安宜丰——新庄宜丰——黄岗宜丰——双峰宜丰——石市2、南昌线每天3:00至11:30每30分钟一班11:30至14:30每1小时一班3、跨区班次序号宜丰——新余每天7:50——13:20——13:50
乡道:据《盐乘》记载,清末,县内有乡道39条,全长1071里。当时主要乡道有以下8条:东陆路出县城东门,经五里牌、荷舍、黄雀桥、棠浦、柞树下、龟颈、洪冈圩(今湖城墟)、三宝岭至龙骨桥与高安县交界,长67里(市城,下同)是县城通往高安、南昌的孔道。西陆路出县成西门,过平政桥,经麻田、寒婆坳、刁枥、芳塘、香源至连香岭,与万载县交界,长50里,可通万载、宜春。东南陆路出县城东门,往东南行,经两路口、黄杜岭、凌田、良冈、清水铺至高坑,进上高县界,长25里。西北陆路出县城西门向西北行,经三峰坳、枥树冈、黄茅岭、乌石槽、双峰、水岭、黄岗口、土地坳,全程85里。又经麻田、何家坳、刁枥、吴城、沿坑岭、芭蕉桥、荷岭、东岸、八角亭、黄岗口、坪田、杨林至土地坳,过坳即为铜鼓县。宜丰县城至此95里。北陆路出县城北门,经石门桥,曹家岭、桶皇岭、丰口(今枫口)、老鸦石、藤江桥、凌云亭、辛会、潭山、乌江、上石桥、大姑岭、汉塘、找桥至八叠岭,与修水县交界,长85里。南陆路出县城南门过渡,经大源、黄陂泉、垴头、上下黄潭、凌江口至上高县界,全程30里。西南陆路出县城西门,经五里牌、柏叶岭、大斜、丰桥(今枫桥)、浪源、楼下、徐家渡、荷塘,与上高县交界,总长40里。东北陆路出县城东门,经敖桥、磨下、大桥、罗家湾、曹上、官田坳,过义钧岭至巢家场,再经党田、院下、牌上、山田、敷竹坳(今苦竹坳),与奉新乡道相接,长约80里。当时,县内乡道上有般相距5或10公里即建有凉亭,供过往行人歇息、避风雨。至1985年,县内尚存古凉亭15个,保存完好的有适斯亭、柏叶亭、长安亭3个。
公路:民国21年(1932),县内始建公路。民国27年(1938),上高至宜丰,宜丰至铜鼓的公路线路修通,其中宜铜线未正式通车。建国初期,上宜公路和宜铜公路经过全面整修开始营运。1957-1959年,先后修通杨宜、棠上、宜潭、潭古、邓凌、徐凌等线路,经过60年代多次加固改建,已成为县内正式运输线路。70年代,又相继建成梨李线、花山线、双东线、黄花线。1985年,全县人公路120条,总里程882公里。其中,干线公路有南东线、上浏线、杨宜线、棠上线、万芳线、奉铜线6条,全长148.3公里;县级公路有宜潭线、黄花线、上棠线、刁肖线、泗新线、芳镇线6条,全长153.65公里;通往林区的专有公路有梨李线(梨树坳至李家屋)、双东线(双峰至东败)、蕉芭线(蕉溪至芭蕉)、花山线(花桥至山口)4条,全长40.1公里;乡镇公路104条,总长539.95公里。90年代以来,宜丰至石市、宜丰至芳溪、宜丰至村前、芳溪至黄岗、宜丰至潭山、棠浦至花桥、花桥至同安等公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县与外部以及县内的公路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南东公路由南昌至萍乡东峰界,属320国道。从县境东南边缘通过,经凌江、石溪、何家、星溪、车溪、楼下等村庄,县内长16.23公里。民国19年(1930)开始勘测,民国21年(1932)7月动工修建,次年建成。是县内最早通车的一条干线公路。上浏公路自上高经宜丰、铜鼓至湖南省浏阳县城,属省道。其中上高至宜丰一段,民国22年开工兴建,次年9月竣工,路面宽6米(仅狮子垴、梨树坳等处宽4.5-5米),县内长48公里。以上两段公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阻敌前进,“化路为田”,不能通行。抗战胜利后,进行几次修复仍行车困难,是本县与外省联通的干线公路,日交通量750车次以上。县内铺有沥青路面8.23公里。80年代末宜丰至上高段改造成二级公路。90年代初宜丰至芳溪段改造成二级公路。1995年芳溪至黄岗土地坳34.19公里改造成三级油路。2002年(万载)芳溪至铜鼓段进行二级路面改造。宜潭公路由县城经桥西乡傅坪、天宝乡藤桥到潭山镇,全程18公里,属县级公路。路基宽5.5-6.5米,路面宽3.5米。1957年12月至1958年9月修通。2000年改造成二级公路,杨宜公路高安县杨公圩至宜丰县城,属省道。1951年开始测量,1956年6月动工兴建,1958年3月建成通车。县内长37公里,路基宽度7-8.5米,路面宽度3.6米,是本县经由高安通往南昌的主要干线。80年代末扩宽路面铺沥青。棠上公路棠浦经花桥、苦竹坳至奉新上富,属省道。县内长22.66公里,路基宽度5.5-7.5米,路面宽3.5米。1958年10月修,1960年竣工通车。2001年改造成二级沥青路面。万芳公路万载县罗城至本县芳溪,与上浏公路衔接,属省道。县内长6.8公里,1965年3月开工,年底竣工。路基宽7.2米,路面宽3.5米。是本县通往万载和宜春市的干线公路。奉铜公路自奉新西塔经宜丰找桥至铜鼓新丰,省道。县境找桥至八叠岭一段长4.27公里,路面宽3.5米,1980年通车。黄花公路由棠潭线、宜院线、院黄线连接而成,县级公路。从黄岗经院前、潭山至花桥,全程60公里,是沟通铜鼓、奉新、高安、南昌的主要通道之一。其中院黄线原为院黄铁路,1960年3月动工兴建,1962年底完成路基12.5公里,铺轨10.5公里,总投资130万元。因遭受两次洪水破坏,全线桥梁被毁,后由林业部拨款40万元改建成公路。1964年10月,院黄公路通车。1973年路况普查后改名为黄花公路。全线路基宽6-7.5米,路面宽3.5米,有混凝土路面6.23公里,碎石路面53.77公里。2002年宜丰花桥至同安段扩宽改造成沥青路面。上棠公路上高小港窑经西刘、东刘、讲堂、沐溪至本县棠浦,县内长10公里。1974年修通,是棠浦煤矿原煤外运的主要通道。日交通量为280车次左右,属县级公路。刁肖公路自刁枥经石陂、双峰电站、山田至肖家,全长34.75公里,属县级公路。全线有急弯63处,最小半径6米,陡坡77处,最大纵坡20%,1970年建成通车。90年代双峰电站至双峰乡政府段改造成水泥路面。泗新公路从上高县泗溪到本县新庄乡,县级公路,县内长5公里。1968年由棠浦煤矿投资改建而成。芳镇公路从芳溪经简家、杨木、上湖田至上高县镇渡,县级公路,全程18.3公里,1866年修通,路面宽2.5-3米。宜石公路宜丰至石市14.36公里二级油路,起点宜丰县城以西上铁线27+887米,终点石市集镇320国道275+320米。由宜春地区公路段勘测设计,1995年12月动工,1998年全面竣工。为二级油路。洞山和渊明旅游公路
航道:宜丰通航河道有耶溪、长塍港、棠浦河,总体上都自北向南汇于锦江。1957年以前,全县通航里程共计156公里。其中,耶溪自潭山至凌江一段,通航里程65公里;长塍港自黄岗至易家山一段,通航里程50公里;棠浦河从棠浦到江家洲,可通航15公里;锦江流经县境的一段,常年可通行15-30吨的木帆船,通航里程26公里。1958年以后,河道上相继兴修水利工程,河流枯浅,通航困难。[渡口]民国时期,县内有渡口32处。建国后,多处改渡为桥,渡口逐渐减少。1973年,全县计有渡口24处。1985年,县内仅存渡口18处。芳溪(长塍港)有湖口渡、垴上渡、易溪渡、禾埠渡、城溪渡、南田渡、城塘渡、桂竹丛渡等8处。石市(锦江)有徐市渡、庙前渡、星溪渡、何家渡、邹家洲渡等5处。桥西乡(耶溪)有石埠渡、棚里渡等2处。敖桥有良头渡1处。棠浦(棠浦河)有讲堂渡、谢家渡2处。
公路桥:宜丰桥位于宜丰县城西北角,是宜丰东西向交通主桥。滕河桥位于宜丰县北部天宝乡滕桥村。1990年8月动工,1991年10月完成下部构造,1995年10月续建上部构造。1996年10月全面竣工通车。全长114,78米,圆弧拱石桥主孔3孔20米。投资52万元。石市桥位于石市集镇锦江上游,是宜丰通往320国道的主要通道桥。芳溪桥位于万芳公路38+865公里处,横跨长塍港。1965年5月由省交通厅公路局第三工程队承建,同年12月竣工。桥长67.5米、宽6米、高7.7米,3孔,跨径20米。是宜丰第一座钢筋混凝土T型桥梁。车上桥位于上浏公路54公里处。1966年6月在原半永久性桥梁的基础上,改建成永久性乱石拱桥,当年12月竣工。桥长62米,宽4.5米,高8.6米,4孔,跨径11米。苏溪桥位于杨宜公路12+079公里处。又名宜丰桥。1956年在古桥石墩上架设木桥通行汽车。1974年4月,改建成钢筋混凝土T型桥。桥长68.8米、宽7.4米、高5.2米,8孔,投投11.33万元。双港桥位于双峰电站、刁双公路9公里处。为单孔双曲拱桥。1976年10月动工,次年建成。桥长50.76米,宽6米,高15米,跨径30米,造价8.29万元。石市大桥位于石市集镇、锦江之一。1980年11月,由宜丰公路段设计施工,石市公社组织民工承建。1983年12月竣工。桥长225米、宽7米、高9米,5孔,跨径40米。总投资63.5万元。除国家资助30万元外,其余由石市公社自筹。凌江桥位于宜丰与上高两县交界、邓凌公路16公里处。清末,此处建有木桥。抗日战争时期为“阻敌深入”而烧毁。1984年6月建成双曲拱桥,3孔,跨径26米,桥长91.1,宽3米、高7.85米。总造价9.6万元,两县各负担3.3万元,宜春地区行署拨款3万元。
钢索桥:1974年以后,全县共修建钢索桥12座,其中黄岗乡6座,车上乡2座,芳溪乡3座,敖桥乡1座。总造价约10万元。跨度较长的有3座。一为蕉溪桥,位于芳溪乡蕉溪村长塍港上,长90米,宽2.2米,高12米,1980年建成。二为东岸桥,位于车上乡东岸村,长94米,宽2.2米,高6.5米,1985年建成。三为港南桥,建在敖桥乡樟陂村,1983年建成,桥长110米,宽2.2米,高5.7米。
邮电通信:宜丰的邮电通信在近十年间取得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2005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346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296万元,电信业务总量2050万元。邮政业务加快发展,邮政服务门类增多,投递速度加快。9个邮政营业点,多个邮政综合服务亭,构筑起便捷的邮政服务网。全年发送信函36.1万件;发行报纸416.1万件;发行杂志11.4万件;特快专递17572份。通信业务快速发展。至2005年年底,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总数112432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65000户;固定电话用户和小灵通用户47432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33992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0.93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752户。
自然资源:全县林地面积202万亩,竹林面积84万亩,活立竹蓄积量1.2亿株,居全国第三位,全省第一位,是中国竹子之乡。全县耕地面积30.74万亩,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1.7亩,其中水田29.82万亩,旱地0.92万亩,是全国优质米生产基地县和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全省油茶、红薯、蚕桑、蜜蜂、山羊基地县。全县有40多种可食野果,尤其以被誉为“仙果”的野生猕猴桃闻名全国。宜丰县境内十分之七是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山川明秀,林木茂密,地表与地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且多种多样。2004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4.2%,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活立木蓄积量604.75万立方米,活立竹蓄积量7060万根。树木里有许多珍贵树种,列为国家保护的有27种,省重点保护的有48种。珍禽异兽列为国家一、二类保护有的29种,列为省重点保护的有13种,官山198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全省7个自然保护区之一。水资源总量为25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7.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达4.3万千瓦,是最早列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近10年加大了开发力度,至2005年末水电装机能力达3.47万千瓦。地下矿产资源较丰富,据勘探,全县矿产有20多种,尤以煤炭、高岭土和花岗石最为丰富,且开采便利。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