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内黄城区街道地图 ===
=== 内黄县资讯概况 ===
内黄名人:1.冉闵(322?-352),也有文献记为“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汉族。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公元350-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建立冉魏政权。最为今人所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他是拯救了汉民族的抗胡英雄;在大混战中,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352年,冉闵为慕容儁所执后斩于遏陉山,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冉闵后人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2.孙培昌,著名SEO工程师。3.刘汉生(1910-)内黄县六村乡千口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内黄县第一批中共党员之一。抗日战争前,历任中共大名中心县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河北省委秘书长。抗日战争时期任直南特委宣传部长兼抗日四支队政治部主任,直南抗日第二支队政委,冀鲁豫区党委委员兼行署公安总局局长,辽北、辽宁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建国后,任铁道部政治部主任兼铁道兵政治部主任,唐山市委、地委第一书记,地质部、水电部副部长,中纪委委员。4.王从吾(1910-2001)内黄县六村乡后化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内黄县第一批中共党员之一。历任中共濮阳县委书记、中心县委书记,直南特委组织部长、书记,冀南区党委委员兼豫北地委书记,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华北局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副书记。建国后,任中组部副部长,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中共中央党校书记、校长,中纪委书记等职。中央“七大”候补委员、“八大”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5.李剑晨(1901-2002),原名李汝骅,内黄县宋村乡北沟村人,著名画家,被称为中国水彩画之父。1937年留学英国,后去法国研究绘画和雕塑。回国后历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江苏省美协副主席,江苏省水彩画协会会长等职。他的绘画作品收藏在国内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同时也被收藏于英、美、法、日、泰、新加坡、尼泊尔等国,其水彩印制品流传于莱比锡、日本、香港等地。主要著作有《水彩画技法》、《英国水彩画选集》、《水彩画小辑》、《剑晨水彩画选集》等。6.赵纪彬(1905-1982)原名济焱、化南,字象离,笔名向林冰、纪玄冰。内黄县六村乡千口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今内黄县第一个共产党员。著名哲学史家。早期主要从事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1934年转入文化教育界,开始对古哲学、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伦理学、逻辑学和逻辑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历任中共濮阳县委宣传部长,河北省委宣传部长,通俗读物编刊社研究部主任、中国文化服务社青年文库主编和复旦大学、东北大学、东吴大学教授;建国后,曾任山东大学校委会副主任委员兼文学院院长,平原省政府委员、政协副主席,平原师范学院院长,开封师范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河南分院副院长,河南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央高级党校哲学研究室教授、顾问等职。7.平杰三(1906-2001)内黄县井店镇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内黄县第一批党员之一。历任中共濮阳内黄滑县中心县委书记,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华北局副秘书长、秘书长、统战部长等职。建国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全国政协三、四届常委、秘书长,中纪委委员、中顾委委员。
旅游资源:
内黄槐林: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防风固沙为主要目的的植树造林活动,现已形成12万亩规模,集中在县南二帝陵区和县西老塔坡。槐林环抱,二帝陵和唐塔显得更古朴典雅。万亩槐林,蓊蓊郁郁。沙丘连绵,绿草如茵。远离尘嚣,回归自然,万亩槐林成为野趣横生、流连忘返的天然公园。三春时节,槐花盛开,幽香扑鼻,槐花既是野餐美味,可蒸可调,也是蜜源,赶蜂人汇集在这里,蜂群嘤嗡,酿制的槐花蜜远近闻名。夏秋时节,蝈蝈潜伏草丛,鸣唱此起彼伏。节假日携家人,邀同好,槐林吸氧,草地野餐。踩着绿草如茵的松软沙地,听者此起彼伏的叶动虫鸣,逮一只两只会叫的蝈蝈,采一袋两袋野菜槐花,尘嚣远去,恍然一种静谧悠远的原始况味中,令人心旷神怡。
千年古枣园:千年古枣园在六村乡千口村,紧临汤濮铁路。古枣园占地面积500亩,树龄大多在1000年以上,树围在170㎝左右,古枣树树冠开张,树势雄伟,虬髯盘旋,一棵挨着一棵。其中枣树王胸围190㎝以上,几个侧干的直径也达120㎝。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在千口一带搜捕刘汉生、王从吾等早期共产党人,对红色沙区革命根据地疯狂扫荡,千口村外围的枣树被毁,中间的枣树幸免于难。直到如今,外围重新栽植的枣树和内圈的古枣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现古枣树仍长势喜人,成了战争风雨的见证。且从这些古枣树身上,我们看到了不求摄取、奉献终生的中华民族美德。
大兴寺塔:位于内黄县城西南17.5公里处,因地属裴村,俗称裴村塔。该塔建在大兴寺遗址上,东南倚大沙岗,西傍鸬鹚坡(今称老塔坡),四周万亩森林环护,该塔建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距今将近1400年的历史。经过多次地震和洪水冲击,仍巍然屹立。该塔为7层密檐式砖实八角塔,高18.7米,底层周长15.6米。塔身通体除砖雕外,全用条砖砌筑,棱角分明,表面平滑,塔内为实心砌体,在第4层南面壁设一拱券门洞。塔身各层以条砖叠涩出檐,紧密相接,檐下饰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和莲瓣承托。
三杨庄汉代遗址:位于河南省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村,距县城30公里。东距濮阳15公里,西距安阳90公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6月,因开挖硝河引黄工程,于地表下4.5米处先后发现7处汉代建筑遗存,清理出土了一批大规模的汉代农田和庭院建筑,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汉代村庄遗址,是国内近两年最重要的考古发现,被称为中国的“庞贝古城”。该遗址因黄河泛滥,被淤沙深埋地下,古道路、庭院围墙、瓦屋顶、厕所、树林残存、田垄等遗迹以及车辙和牛蹄的牛蹄的痕迹,都保存完好。并出土大量的石臼、石磨、石磙及“货泉”铜钱和“益寿万岁”瓦当等反映当时生产、生活的文物,遗存的发掘整理,形象直观地揭示了汉代的庭院和农耕布局,为研究汉代文明和耕作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遗址大面积的展示了汉代建筑实物和规整的田垄,成组的的庭院布局及其附属设施、大面积的农田及耕作原貌,首次再现了汉代农村的景象,揭示了汉代中下层民众生产、生活状况,为研究汉代的基层社会组织结构提供了绝好的实物资料,填补了考古学研究的空白。
枣林观光公园:枣林观光公园在后河镇西乜固村,是一处集文化知识性、生态休闲性、趣味观赏性、参与互动性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内黄大枣林分布在卫河以南12个乡镇,连片成林,面积42万亩,是名副其实的枣乡。内黄种植大枣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红色沙区实行“三光”政策,枣林大面积被毁。解放后,勤劳勇敢的内黄人民重新栽植培育,使枣林重新焕发了生机。现在的内黄大地枣林似海,绿意盎然。各乡镇中,面积产量以后河镇为最大,居全国乡镇之首,素有“中国红枣第一镇”之称。内黄枣林,发展到现在,形成独特的农业间作模式。“上有摇钱树(枣树),下有菜粮屯(花生、蔬菜及各种瓜果)”,是安阳市“特色农业县”。金秋时节,当你踏入内黄大地,你会惊奇地发现仿佛是走进一个巨大的森林公园。沙地松软,枣林似海,花生铺就的一张硕大绿毯,纵横交错的田间小道,整齐的农田林网,绿底红缀的枣林。风光秀丽,鸟鸣雀跃,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走进枣林,伸手可摘红枣,俯身可拔花生。盛夏之后,在人心烦意乱之时,抽个时间,找点空闲,到乡野逛一逛,到农村转一转,呼吸些新鲜空气,领略点田园风光,看一看树上涨红脸的果子,摸一摸田园沉甸甸的谷子、玉米,听一听大豆地里吱吱鸣唱的蚰子交响曲,尝一尝红得耀眼,辣得透红的朝天椒带来的那份刺激,不知不觉中,心灵得到小憩,思绪得到梳理,心里有说不出的原始惬意。它是城市居民体验乡村生活,体会劳动价值的精神需求,更是培养人们生活情趣,提高生活质量,增长知识的生存需求。
颛顼帝喾陵:简称二帝陵,是上古时代“五帝”中第二帝高阳氏颛顼和第三帝高辛氏帝喾的陵墓,2000年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内黄县城南30公里的梁庄镇境内。上古时代,颛顼帝喾二帝在内黄建都立业,黄河古道上,留下了灿烂的华夏文明。1986年,二帝陵被世人发现,后经对陵墓区和祭祀区上面厚厚的积沙进行初步清理,元、明、清历代御祭碑碣165通展现于世人面前,中轴线上御桥、山门、陵冢、拜殿等唐至清代12处建筑和基址也连续被发现。西为唐代陵寝主事居位区,东侧的建筑仍被黄沙湮埋,尚不清楚。经考古钻探,在陵东南和陵北分别发现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陶片、红烧土块、贝壳、灰坑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经过清沙,陵园面目初现,陵墓坐北面南,南北长2050米,东西宽1060米,占地面积350余亩。文献记载:汉代修有陵冢,唐太和四年(公元830年)建庙,宋、金、元、明、清多次修葺。昔日建筑宏伟,古朴典雅,碑碣林立,松柏蓊郁,历代帝王祭祀不绝。《宋史·礼制》记载:“徽宗政和二年,定历代陵寝祭高阳、高辛于澶州。”《明史·礼制》记载:“洪武四年,礼部定议,合祀帝王三十,滑祀颛顼、高辛”。高阳乃颛顼,因其封号于高阳(今河南杞县),号称高阳氏;高辛乃帝喾,因其封号于高辛(今河南商丘县),号称高辛氏,二帝因此被称为高王,二帝陵俗称高王庙。陵地古属东郡濮阳,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隶属滑县,1940年归属新置的高陵县,1949年划入内黄县,可惜因陵寝地处黄河古道,清末逐渐被飞沙湮埋。自然环境优美,尤其逢阴雨天气,远远望去,陵地上空雾气腾腾,使人顿感此地灵气弥空,极富神秘色彩,是有名的滑县十二景之一。据滑县旧志十二景图说:“滑,古帝都,颛顼、帝喾之陵寝在焉。其地背山面水,郁葱然。佳哉!乃知宇宙间灵秀之区,非帝王不能享其盛。今垂四千余年,屡经兵燹,而高深如故,弓剑深藏,非神灵呵护不及此。经其地者,仰止凭吊能匆动千秋之感乎?”可见,二帝陵地这块灵秀之区,背靠沙丘,面向硝河,郁郁葱葱,风景宜人,千百年来,是历朝历代帝王的必拜之地,流传至今四千多年,虽屡经朝代更换,兵火战乱,但仍高深莫测,弓剑深藏,经过之人,皆肃然起敬,凭吊祖先。左边的是世袭表。二帝在内黄建业定都后,完成了华夏文化统一大业,然后通过频繁的社会交往和生存斗争,最后融合为一体,形成为华夏族群,同时也产生出大量的姓和氏。从世袭表可以看到,二帝是夏、商、周的先祖,而华夏民族的主要姓氏又大多产生于这个历史阶段。有位作家曾经说过:“河南是中国人的妈”,可见中原及中原文化在中国的地位。中国文化起源的中心在黄河,在中原,更进一步说,在安阳,在内黄。内黄是华夏民族之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过山门,往西走为宋井遗址。1986从井内挖出棂星门条石和二龙戏珠碑首各一块,还有宋代瓷片和瓦当等遗物。宋井未面世以前,一位有名的风水先生曾来二帝陵闲游,随后对二帝陵的风水赞不绝口,尔后说了一句话:“陵在山上,庙在山腰,水井在山脚”,说完扬长而去。后来,二帝陵看护人员不经意在此处清沙,果真发现了一口井,后经专家鉴定为宋井,风水先生的话得到了验证。看来,二帝陵好风水名不虚传。最近,在梁庄镇曹李庄村东开挖引黄工程中新发现的一块唐开元二年的墓志上有明确记载,一位姓窦的官太爷就把自己的墓地选在了二帝陵的旁边。可见很早以前,颛顼帝喾陵已为周边群众视为圣地,对二帝所创之千秋功德顶礼膜拜,他们以依帝陵而息为希冀,借帝陵瑶光之盛,寄托以荫家道永昌,子孙兴旺的遗愿。那边是1986年清沙面世的老山门,为清代宣统年间修葺。山门拱券洞式,大小共有三个门洞,中间的门洞是三门中最大的一个,其两侧门洞依次减小。之所以有如此区别,是为了显示封建制度的等级差别。中间的门为御门,专供皇帝一人通行,东侧门为陪祭文官通行,西侧门为陪祭武官通行,文东武西,各有规制。从三门处有三条蓝砖铺设的甬道通向祭拜殿,中间的路仅供皇帝一人行走,东路为文官行道,西路为武官行道。我们看,山门规模看似很小,其实下面仍有两米之深没有露出地面。经专家考证,老山门上各朝各代的砖都有,证明了各朝各代都曾有过修葺。看似不起眼的山门,反映出中国改朝换代的变迁史。虽历经战乱,历经水火,几经改朝换代,但二帝陵的神秘和帝王之气始终遮挡不住,这也正是各朝各代帝王一旦登基,各层各类官员一旦上任,说会不惜财力、物力修庙修陵,祈求国泰民安,飞黄腾达的原因。走过甬道,越过棂星门,脚下的为七步甬道。历代文武百官是怎么到此祭拜二帝的呢?先从御桥说起,在二帝陵的西南200米处,有一座三孔六耳虎头御桥,那就是历代百官祭拜二帝的起始地。陵内的守陵人姓寇,皇帝封号寇千岁,赐铜锤朝服,负责组织皇帝命官的祭祀朝拜,如有不遵奠规,铜锤打杀勿论。每逢有人祭拜二帝,寇千岁就身着朝服,手持铜锤到御桥迎接。铜锤往下一指,文武百官下跪,铜锤往上一举,文武百官起立,这样三步一嗑头,两步一叩首,一直过山门,越过前面的棂星门,再通过这条七步甬道到祭拜台祭祖。想想看,文武百官大队人马一路浩浩荡荡拜祭二帝,那场面何等壮观。正前的这座大殿是在唐建基址上修复的仿明清风格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统高10米,长约20米,宽约9米。大殿前有廊柱,后有神门,殿中树有颛顼帝喾塑像。东面和西面是在原址上修复的仿明清风格东西配殿。西配殿内存有二帝陵出土的各种文物。
“四·一二”革命纪念地:“四·一二”革命纪念地在内黄县城南20公里处的白条河园林场东,那里有一处为苍松翠柏所掩映的革命纪念碑亭,亭内耸立一通3.35米高的纪念碑,这便是《四·一二阵亡将士暨殉难同胞之公墓碑》,碑首碑侧为晋、冀、鲁、豫边区党委、行署和军区领导苏振华、晁哲甫、杨得志、唐亮、崔田民、王凤吾、朱程、安法乾、杨锐、李静宜、裴自耕等领导同志的题词。纪念公墓碑记载着1941年4月12日,侵华日军纠集日伪1.5万余人,对内黄沙区革命根据地抗日军民实施血腥大屠杀的野蛮暴行。为悼念为国捐躯的将士暨死难同胞,1942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党委率第二十、二十一专区各界,于“四·一二”一周年之际,在此处隆重召开纪念大会,并刻此石碑,建立公墓,以此作为“四·一二”革命纪念地,教育后人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励精图治,强我中华。目前,这里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河南省内黄县的“落腔”,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9。
地区概况:全县辖17个乡镇,531个村民委员会。1998年末,全县总人口6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3.6万人。属汉族聚居地区,有壮、回、蒙古、满等21个少数民族217人。内黄县是农业大县,农产品资源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豆类、谷子、红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棉花、花生、西瓜等;林木主要有枣树、泡桐、刺槐、杨、榆、柳等;林果主要有红枣、苹果、桃、梨、葡萄、杏等;家畜家禽主要有猪、鸡、羊、牛、马、驴、兔、鸭、鹅等。1979——1987年,先后被国家命名为“山绵羊生产基地县”、“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优质蜂蜜出口创汇基地县”。1986年被国家确定为优质棉、出口棉生产基地县,1990年在全国棉花百强县中居第26位。199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0.05亿元。内黄县地下天然气储量丰富,有重要开采价值。有磁铁矿,含铁量15%。有多层石膏矿沉积。地下水浅层储量23.7亿立方米,静水位18.49米,动水位26.7米,境内林地7.5万亩,森林覆盖率20%,木材畜积量85万立方米,1986年获国家绿化委员会颁发的平原绿化证书和铜牌奖,1998年被列为河南省生态林业示范县。
基础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日益加大。对县城主要街道普遍进行了改造、绿化、亮化,形成了“八纵八横”的城区道路新格局。城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实施了硝河城区段治理工程和天然气入户工程。交通便利,南有濮鹤(濮阳-鹤壁)高速,距县城约25公理;北有安南(安阳-南乐)高速,距县城约五公理;东有大广(大庆-广州)高速,距县城约15公理;西有京港澳高速,距县城约50公理;另外有汤濮铁路、安濮公路、鹤台公路、106国道纵横贯通,与县乡公路互成网络,全县公路里程605公里,1998年末,90%的行政村通了柏油路。目前,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开通了城区公交线路。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和第三水厂,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对二帝陵遗址进行了保护开发,启动三杨庄汉代遗址保护展示工程。1988年,实现了村村通电目标;1998年,达到户户通电。1996年,全县531个行政村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全县乡村。启动了“村村通”有线电视工程。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4.23亿元,较1978年的1094万元增长312倍。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038元,是1978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年平均工资510.3元的16.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559.6元,是1978年62元的63.8倍。2008年底,全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6.3亿元,是1978年940万元的279倍。居民生活及消费日趋丰富和多样化,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险金综合发放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3.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70%。加大扶贫开发和惠农政策支持力度,使群众得到了较大实惠。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被命名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被省评为“普九”工作先进县,普通高招连年取得好成绩。加大群众文化工作力度,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绘画)之乡”,落腔、锣卷戏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