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玛多城区街道地图 ===
=== 玛多县资讯概况 ===

历史沿革:玛多县在秦汉时期为西羌地,南北朝时为辽东鲜卑族之一的吐谷浑部族迁居活动地,唐属羁縻州辖地,后属吐蕃,明属朵甘行都指挥使司,明末清初属和硕特蒙古政权辖地,清属上郭罗克百户辖地,隶四川松潘镇漳腊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年)置哈姜设治局,民三十二年(1943年)并入星川设治局。1950年解放后分属达日县和甘德县辖。1957年由达日县、甘德县析置玛多县。1959年划归海南藏族自治州管辖,1962年复归果洛藏族自治州。1958年玛多县实行民主改革。改革前,玛多居住着和科、夸科、查科三个藏族部落。和科部落最大,居住今黄河、黑河、扎陵湖3个乡的草原。这个部落的千户头人,相传已有5代,180多年的历史。和科部落有一座帐房寺院,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其全盛时期,寺院有阿卡、喇嘛300多人,寺院住房100多间,高大宽敞的经堂,是一顶牛毛做成的帐篷。玛多县政府所在地黄河沿镇,它自唐代以来就是我国内地通往西藏的重要驿站和古老渡口。过去的渡口,既无船只,又无桥梁,人们过渡要靠牛、羊皮筏子。解放后的1966年建起了黄河上游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黄河沿公路大桥。它把两岸的山川草原连在一起,更把牧民群众融进社会主义祖国温暖的大家庭中。
人口民族:玛多县共有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满族、土族、瑶族、苗族等9个民族。玛多地处黄河源头,据考古发现,早在新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先民属于羌人。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人口繁衍很慢,旷原野漠,人口稀少。除了偶尔发现有路过的商旅之外,数百里见不到有人。所以当地藏族称这里是“章江尼嘎萨恰”(野马、野牛出没的地方)。现地名中保留的野牛沟和野马滩就是因此而得名的。玛多建县初期有较大的三个游牧部落——和科、查科、夸科部落。1950年至1957年全县净增990人,平均每年增长4.1%。1959年初,全县2600人。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全县1017户,3896人,牧业人口3105人,非牧业人口791人。1982年,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2102户,8954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0.36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县2427户,10539人。玛多藏族住牛毛织成的帐房,有大有小,但式样都是呈正方形,中间用三根大杆(呈Ⅱ型)支撑,四周用绳子牵引固定,再一根木杆将引绳撑起,帐房四边垂至地面,冬暖夏凉,搬移方便,适应游牧生活。帐房里一般睡地铺。地上铺几张羊皮或毛毡(毛毯),白天穿的皮袄当被子,卷曲而卧,男女老幼一样。睡觉的地方男右女左,一般都头朝“塔夸”。“塔夸”是用石块或草皮、泥垒成的简易炉灶,没有烟筒,从帐房的天窗排烟。但帐房的主人还故意使帐房中布满烟雾,用烟熏帐房,据说这样可延长帐房的是用寿命,还一刻增强帐房的防雨能力。帐房上方用木箱和牛皮袋摆成“墙”“墙”砌的很整齐,墙的高低一般视财物多少而定,粮食等财物储备多,则墙相应砌得较高。“墙”前置一小桌或木刻像,上供神龛和酥油灯,帐房内四周悬挂经布,上方一般悬挂佛像。信教人家帐房顶上挂许多经幡,风吹幡动,其声犹如旌旗猎猎,昼夜不息。帐房右边摆放被褥、衣物、鞍具及生产用具,左边放置灶具,左下角堆放燃料(大量为干牛粪)。客人进入帐房,依照男右女左的习俗就座。帐房利没有凳子,一般是在毛毡霍栽绒毯上盘膝而坐。冬天,用牛粪在帐房四周做成约一人高的围墙挡风寒,入夏以后,撩起帐房垂帘纳凉消暑。还有一种白布小帐房,用一梁一柱撑立,又称“马脊梁”小帐房,通常可住3——5人,携带方便,牧民临时外出或走圈放牧时常用此种帐房。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牧民生活条件改善,许多牧民购置规格多样、美观舒畅的新式帐房、折叠椅、钢丝床。新式帐房抗风、防雨、保暖,受到越来越多的牧民喜爱和欢迎。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