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靖边城区街道地图 ===
=== 靖边县资讯概况 ===
基础建设:随着济银(济南-银川)光缆干线穿越靖边和榆林本地光缆建成使用,靖边县全部实现了数字化传输。全县交换机容量达39480门,百人拥有固定电话33部,移动手机用户达59500部。
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靖边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天然气、石油资源开发的带动下,靖边县依托资源优势,抓住机遇,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全县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逐步向产业化格局迈进,地方工业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6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3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42元。实现财政收入10.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亿元),目前跨入陕西省经济强县前五名,并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前十行列。2009年进入全国百强县排名全国第93位,2010年进入全国百强县排名全国第95位.靖边已经成为中国西部的投资热点地区。
基本概况: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120公里处,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属半干旱内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7.8°C,无霜期130天,年平均降水量395毫米,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全县辖13个乡、9个镇,214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29.1万,其中农业人口25.2万。靖边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植物方面甘草、远志等植物分布广、数量多,是良好的中药材。此外,还分布着几百年生的怪柳、文冠果等植株,已列入古树名木保护。野生动物主要有南部山区的石貂、山猫,北部沙区的荒漠猫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靖边县自然资源富集,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以靖边为中心的陕甘宁盆地中部天然气田控制面积4300平方公里,控制储量3200亿立方米,属世界级整装大气田。在气田的开发利用方面,年净化能力50亿立方米的中国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已投入营运,靖边至北京、西安、银川的输气管线已建成投运,是“西气东输”的重要枢纽。靖边南部山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探明储量约在1亿吨以上。目前,全县石油年产能达300多万吨,境内有年加工原油150万吨的榆林炼油厂。县境内北部煤炭资源分布面积广,煤层厚,储量大,是神府煤田连接部分,已探明优质煤储量达35亿吨,具有重要的开采价值,煤炭资源的勘探开发工作已启动。靖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县内文物遗址和人文景观丰富。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统万城是我国古代匈奴族遗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的都城遗址,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还有秦、明朝长城遗址和汉唐古墓群。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时,在靖边的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生活战斗过46个日夜,召开了著名的“小河会议”,至今革命前辈的旧居保存完好。
行政区划:据县内小桥畔、褡裢沟等古文化遗址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靖边县境内就有先民繁衍、生息。约在公元前16~7世纪,靖边县域为少数民族狁聚居的地方。春秋时,县域为少数民族白翟所居。周敬王八年(前512),晋人灭翟,直到周烈王七年(前369),县域一直属晋。晋灭后,属魏。魏惠王后元五年(前330),魏秦雕阴之战后,魏将上郡15县献于秦,今县境归秦。秦统一六国(前221)后,县域属上郡。汉时,县域置上郡奢延县。西汉时,隶属朔方剌史部;东汉时改属并州剌史部。三国西晋时县境为羌胡所据。东晋、十六国时,县境先后为后赵、前秦、后秦所据。东晋义熙三年(407),后秦刘勃勃拥兵自立,占据上郡,建大夏国,并于义熙九至十四年(413~418)在今县境北部筑都统万城(今红墩涧乡白城子)。南北朝时,北魏于始光四年(427)灭掉大夏,于神四年(431)建立统万镇,太平真君七年(446)设岩绿县,太和十一年(487)改置夏州,县域分属化政郡、阐熙郡,其西部属山鹿县。北周保定四年(564)东部设宁朔县(治所在今杨桥畔),属弘化郡辖。隋开皇元年(581),撤弘化郡复设夏州,三年(583),改夏州为朔方郡,撤山鹿县,辖地并入长泽县。县域分属朔方郡长泽、岩绿、宁朔县。恭帝义宁元年(617),梁师都在夏州建立梁国,县域属梁。唐武德二年(619)宁朔县归唐。六年(623),在宁朔置南夏州。贞观二年(628),消灭梁师都,复改弘化郡为夏州,撤南夏州与宁朔县,并将岩绿县改为朔方县。贞观五年(631)复设宁朔县,长安二年(702)又撤。开元四年(716)再设,九年(721)再撤。不久又设。五代十国时废道建置。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沿袭唐建置,县境属夏州朔方、宁朔、长泽3县。宋时,县域为北宋、西夏反复争夺之地,初属宋,后长期分属西夏夏州、龙州、洪州、宥州。元时,县域属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明洪武六年(1373),设靖边卫,是年又设靖边道。明成化三年(1467),设靖边营。清康熙元年(1662),撤靖边道,原所辖营、堡统归榆林道管辖,同时设靖边所。雍正九年(1731),置靖边县,隶属榆林府。乾隆八年(1743),本县改属延安府管辖。中华民国元年(1912),设榆林道,靖边归榆林道管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五月二十八日,刘志丹率红军打开县城镇靖,民国靖边县政府迁往柠条梁,占据今柠条梁镇全部,东坑乡大部,三岔渠乡与龙州乡部分村庄,共设3乡8保147甲。同年四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在县西部桃梨坬成立了靖边县苏维埃政府(习惯称西靖边)。十月后,归陕北省苏维埃政府领导。八月,在中国共产党西北工作委员会和陕北工农民主政府的领导下,于青杨岔也成立了靖边县苏维埃政府(习惯称东靖边),后归陕北省委和陕北省苏维埃政府领导。民国二十六年(1937)八月。陕甘宁边区党委决定将横山县苏维埃政府和东、西靖边县苏维埃政府合并为靖横县苏维埃政府。十月,横山中心县成立后,又设靖边县。是年,本县划归三边分区督察专员公署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陕甘宁边区政府将原来23个县调为29个县、市。靖边县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直属县。解放战争时期,靖边县属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管辖。民国三十八年(1949)七月,三边分区撤销,本县由延安分区管辖。1950~1968年,靖边县隶属榆林分区专员公署。1968~1979年,靖边县隶属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至今,靖边县隶属榆林地区行政公署。靖边县共辖9个镇,13个乡、1个国营农场,分别为张畔镇、东坑镇、青阳岔镇、宁条梁镇、周河镇、红墩界镇、杨桥畔镇、王渠则镇、中山界镇、龙洲乡、海则滩乡、黄蒿界乡、席麻湾乡、大路沟乡、乔沟湾乡、小河乡、天赐湾乡、高家沟乡、五里湾乡、杨米涧乡、新城乡、镇靖乡,国营靖边县新桥农场。有214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9.4万。县人民政府驻张家畔镇。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