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会理城区街道地图 ===
=== 会理县资讯概况 ===
抗震救灾:2008年8月30日下午16:30分,在会理县与攀枝花市仁和区交界处发生了里氏6.1级地震。地震烈度大,破坏性强,全县32个乡镇(其中重灾乡镇18个)、187个村(其中重灾村40个)、103054人受灾。造成30人死亡,359人受伤。倒塌和严重损毁居民住房36500户,其中需维修加固农村居民住房23039户。受损学校154所,损毁校舍2520间、11.67万平方米,全县中小学校全部停课。受灾医院18所,损毁设备99台,损坏文化卫生设施2.74万平方米。因灾倒塌毁损乡政府24个、派出所3个、法庭3个。损毁公路559.7公里、桥梁5座。损毁水库16座、渠道154公里。损坏变压器21台,10572户农户停电。规模以上企业因灾受损28户,损毁仪器设备88台。灭失耕地260亩,毁坏农田3000余亩。死亡牲畜4390头。农作物受灾2680亩,烤烟损失4万担。据统计,全县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6亿元。“8·30”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指挥下,会理县委、县政府紧急启动《会理县地震应急预案》,组织抗震救灾力量6000余人,紧急救治伤员359人、转移安置群众7.8万人、及时妥善安埋了30名遇难者并抚慰家属;累计接收各界捐款6725万元,其中烟草行业捐款5400万元;组织发放帐篷、方便食品等物资4.98万件,发放大米10.6万斤,确保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稳定。震后第二天,重灾区的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基本恢复正常,卫生和畜牧防疫等工作全面推进,次生灾害防治工作扎实有效。共搭建学校活动板房3.1万平方米,截止9月下旬,8万余名师生实现安全正常行课。按照县地震救灾前线指挥部的统一部署,9月1日开始,抗震救灾百日攻坚正式拉开序幕。全县共新建砖瓦砂石厂41家,组织群众自建互助力量1.3万人、技术指导力量70余人、建筑施工力量4500人;累计维修加固农房23039户、拆除并启动恢复重建农房13203户,全面完成学校、医院6.5万平方米危房的拆除和7.2万平方米损坏房屋的维修加固任务。截止2008年底,全县恢复重建农房主体工程完工2621户,竣工入住615户。按照“六防”、“四保一储备”、“四个不因”的要求,兑付农村“三孤”、“三无”人员钱粮补助1159万元,兑付恢复重建过渡安置费2954万元,拨付受灾群众越冬专款307万元;深入开展卫生防疫,共向灾区调拨消杀药品30吨;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医疗队伍14支,深入灾区开展巡回医疗;积极开展捐衣捐被送温暖活动,接收并向灾区发放衣被12.5万件(床);储备大米100吨,确保应急救济。经过全县上下的艰苦努力,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正常,恢复重建有序推进,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和谐。
历史文化:会理历史悠久,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称会无县属越嶲郡,晋为越嶲郡治,唐、宋时设会川都督府、会川府,元为会川路,明为会川卫,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改为会理州,民国二年(1912年)改州为县,始称会理县。会理县是省政府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对外开放县。县城大量的明清建筑、寺庙、四合院的民居,老城的钟鼓楼、城南白塔山文塔,成为会理悠久历史文化的标志。会理的本地方言、民风民俗、各类小吃,受川滇文化交融,既有川味,又具滇风。1935年5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在会理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为会理人民留下了长征精神的宝贵财富。
行政区划:会理县辖3个街道、6个镇、43个乡、1个民族乡:北街街道、南街街道、北关街道、城关镇、鹿厂镇、黎溪镇、通安镇、太平镇、红旗镇、益门镇、果元乡、南阁乡、内东乡、老街乡、外北乡、彰冠乡、爱民乡、爱国乡、凤营乡、白鸡乡、矮郎乡、小黑箐乡、河口乡、中厂乡、关河乡、鱼鲊乡、绿水乡、黎洪乡、金雨乡、树堡乡、江竹乡、新安傣族乡、普隆乡、竹箐乡、新发乡、杨家坝乡、江普乡、木古乡、富乐乡、海潮乡、芭蕉乡、横山乡、马宗乡、法坪乡、槽元乡、黄柏乡、云甸乡、仓田乡、白果湾乡、下村乡、龙泉乡、六华乡、三地乡、六民乡。现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历史沿革:沿革:会理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通过境内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四千多年前古人类已在境内开拓生息。商周至战国之时,为西南夷邛都国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在境内建会无、三绛2县,隶属越嶲郡。晋武帝太康二年(281),移越琅郡治会无县,裁三绛县并入会无县。刘宋之时,郡治移还邛都,其后会无县废治。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在境内设和集县。高宗上元二年又于会无县故治设会川县,玄宗天宝初又于县侧设会同军。至德元年,会川为南诏蒙氏所据,设会川都督府,辖清宁郡。大理时期改会川府,下辖有泸州、隆州、黎溪、永昌、会理5州。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置会川路总管府,辖黎溪、姜州、通安、永昌、武安、隆州、会理、麻龙8管民千户。至元十七年在会川归依城设永昌州、改龙泥千户为武安州、改麻龙千户为麻龙州。至元二十七年后,会川路领武安、永昌、麻龙、黎溪、会理5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会川路设会川府,洪武二十五年废府,改设会川军民宋御千户所,隶建昌卫,洪武二十七年改设会川卫民军指挥使司。清康熙元年(1662)改设会川卫军民守备,隶属建昌监理厅,康熙二十九年于卫东大桥复置会理州。雍正六年,裁会川卫守备,移会理州治卫所,隶属宁远府。宣统元年,境内披砂、苦竹、者保、通安、会理村5土司改土归流。民国二年会理州改县,民国二十四年隶属第十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八年划属西康省。1950年3月23日会理解放后,成立会理县临时工作委员会,对国民党旧政权进行军事接管。西昌专区成立后,会理属西昌专区。1978年随西昌地区建制撤销划入凉山州。会理县幅员总面积4521.53平方公里,南北长140公里,东西宽55公里。县城北距西昌市185公里。
区划:汉置会无县。唐设会川县。会通河流经县东,以川原并会为其所理而得名。元置会理州。1913年设县。2000年,会理县辖6个镇、44个乡:城关镇、鹿厂镇、黎溪镇、通安镇、太平镇、益门镇、果元乡、老街乡、南阁乡、内东乡、外北乡、彰冠乡、爱民乡、爱国乡、凤营乡、白鸡乡、矮郎乡、小黑箐乡、河口乡、中厂乡、关河乡、鱼鲊乡、绿水乡、黎洪乡、金雨乡、树堡乡、江竹乡、新安乡、普隆乡、竹箐乡、新发乡、木古乡、富乐乡、海潮乡、芭蕉乡、杨家坝乡、江普乡、横山乡、马宗乡、槽元乡、法坪乡、黄柏乡、云甸乡、仓田乡、白果湾乡、下村乡、龙泉乡、六华乡、三地乡、六民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3318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城关镇18610、鹿厂镇17765、黎溪镇14919、通安镇12498、太平镇13276、益门镇12084、果元乡37526、南阁乡13834、内东乡9530、老街乡15624、外北乡11286、彰冠乡15163、爱民乡10305、爱国乡3845、凤营乡5912、白鸡乡4145、矮郎乡3669、小黑箐乡5163、河口乡9293、中厂乡6386、关河乡12294、鱼乍乡3854、绿水乡10570、黎洪乡3482、金雨乡3327、树堡乡6390、江竹乡4423、新安傣族乡4059、普隆乡4519、竹箐乡7254、新发乡17015、杨家坝乡10197、江普乡4056、木古乡9418、富乐乡11183、海潮乡6759、芭蕉乡4047、横山乡8613、马宗乡2822、法坪乡2071、槽元乡4426、黄柏乡1597、云旬乡15662、仓田乡7996、白果湾乡9473、下村乡6727、龙泉乡3086、六华乡3799、三地乡1074、六民乡2159。现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2004年,会理县辖3个街道(北街、南街、北关)、6个镇(城关、鹿厂、黎溪、益门、通安、太平)、43个乡(果元、老街、南阁、内东、外北、彰冠、爱民、爱国、凤营、白鸡、矮郎、河口、中厂、关河、鱼鱼乍、绿水、黎洪、树堡、普隆、金雨、木古、富乐、海潮、芭蕉、江普、横山、马宗、法坪、槽元、黄柏、云甸、仓田、下村、龙泉、六华、六民、三地、江竹、竹箐、新发、小黑箐、杨家坝、白果湾)、1个民族乡(新安傣族)。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