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惠安城区街道地图 ===
=== 惠安县资讯概况 ===
县名由来:惠安县名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清嘉庆《惠安县志·轶事》记载,一说由于惠安境内的岳神封灵惠王,青山公张悃封灵安王,分别取其“惠”与“安”合为“惠安”;另一说源自北宋端拱二年(989年),登陈尧叟榜进士的崔拱有两个儿子,分别名为“惠”和“安”,县名因此而得。然而,据考,岳神和张悃受封时为宋景炎元年(1276年),惠安建县已经二百九十多年;而崔拱的两个儿子的名存实亡字分别是“正则”、“丽则”,况且他成名时,已是建县七八年后的事。因传说中青山公张悃墓中得铜牌所志“太平兴国间,古县移惠安”句,故有人认为县名是固有的。还有人认为,“惠安”二字是从《四书》中的“其养民也惠,君父之所安也”拼合而成的。此二说至今未能有确据让人信服。明代《福建郡县释名》“惠安县”条说:“宋名,本晋江县地,太平兴国中洪进纳土析置惠安,安民则惠之义也。”1984年,洪满聪先生在《惠安县名初考》中指出,“安”字与泉州一府五县的地域性名称相适应(如南安、安溪、同安等),“惠”字投合当统治者的口味(如皇帝颁赐谥有“忠惠”、“襄惠”等)。此种看法较为科学和适顺历史。目前,省方志用“以惠养民”之意,县地名办则取之于“以惠安民”。

小城名片:惠安石雕:惠安素有“雕艺之乡”的美称,包括石雕、木雕、砖雕、瓷雕、灰雕等五大类,其中以石雕最具代表性,被誉为“中国石雕之都”。惠安石雕的发展历史悠久,尚存的唐朝王审知之兄王潮墓中的花纹浮雕,已逾千载。据考古研究发现惠安石雕工艺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石雕作为永久性的艺术已被应用,当时的闽林始祖林禄墓中,就有文武仲翁虎、羊的石圆雕等立于墓园以示壮观。根据史书的记载,明朝初期,惠安崇武一带已有不少的石雕作坊,明朝嘉靖年间,崇武有数十家上规模的石雕作坊,当时五峰等地就有大批人从事青石雕,被誉为“南匠”。明代以前,惠安石雕多以石人、石兽为主,主要为圆雕,这些作品粗犷流畅,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原文化的特点。进入明代,惠安石雕内容趋于丰富,技艺也较为精湛。明末清初,惠安石雕逐步走向成熟,艺术风格转为精雕细琢,形成了惠安石雕的独特风格,龙柱、狮子就是那时的代表作。清朝光绪年间开创南师风格和“针黑白”影雕技艺的南匠代表李周的传人开始走出惠安,足迹遍及闽东南、台湾省。福州的“蒋源成”、厦门的“蒋泉记”、“蒋泉益”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个时期,惠安石雕技艺已臻完美,泉港区峰尾东岳庙的那对龙柱,可以用石头敲击来借声辨认雌雄。清末时期,在北京颐和园举行的全国性工艺品竞赛中,惠安石雕以玲珑、纤巧、流丽、繁缛的特点,在全国雕刻艺术中独树一帜。二十世纪以来,惠安石雕开始名扬天下,民国年间的南京中山陵、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成为惠安石雕能工巧匠的骄傲。解放后,惠安石雕如霖甘露,得到快速发展,1953年,崇武老艺匠蒋瓦水、蒋友才等率领500石雕工匠赴京参加北京十大建筑的工程建设,承担包括人民大会堂10根大圆柱在内的几乎所有石构件的加工制作和安装任务。同年,惠安300多名雕艺匠参加集美学村和陈嘉庚陵园——“鳌园”的建设,整个陵园的雕刻工艺超凡脱俗,园内的650件青石雕,内容集古代历史题材、中国革命史与新中国建设史于一身,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奇迹,被视为中国石雕艺术的大观园。1961年惠安创办第一家现代化石雕厂——惠安县石雕厂,由此翻开惠安石雕史崭新的一页。然而“文化大革命”给惠安石雕产业带来沉重打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给惠安石雕带来新生,惠安石雕从此开始了从“小作坊”到“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大跨跃,形成了六大工艺,数百个品种。2006年5月20日,惠安石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惠安雕匠世家林立,人才辈出,拥有一大批技术精湛的工匠和一大批能代表我国民间雕艺最高水平的作品。目前,石雕石材业已是惠安县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占惠安年工业总产值的1/4强。惠安石雕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其主要以硬质的青石料、花岗岩等为原料,其传统种类包括圆雕、浮雕、影雕、镂空雕等等,到目前,惠安石雕已发展形成了圆雕、浮雕、线雕、影雕、沉雕、彩雕六大工艺,及碑石加工、环境园林雕塑、建筑构件、工艺雕刻、实用器皿等五大系列数百个品种,3000多种石材原料来自世界和国内各地。用中国雕塑界的“泰山北斗”钱绍武老先生概括的一句话:惠安石雕传统工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惠安石雕的主要代表作有:泉州东西塔、惠安洛阳桥、北京颐和园中五峰缕花椅桌、台北龙山寺龙柱、南京中山陵醒狮、华表、南昌起义纪念馆、井冈山纪念碑、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柱础、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北京中华世纪坛、厦门集美学村、陈嘉庚陵园-“鳌园”、缅甸龙柱、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南昌八一纪念塔、江苏盐城新四军抗日路线图沉雕、中国海关总署大厦大型石雕、湄洲岛天上圣母妈祖雕像、海南三亚“鹿回头”雕塑、厦门鼓浪屿郑成功巨型雕像、福州西禅寺中国最高石塔-报恩塔、深圳万福广场的九龙柱、西安兵马俑陈列馆、南京雨花石纪念馆、黄帝陵、青川藏公路纪念碑、西藏宾馆、卢沟桥抗战胜利50周年纪念馆、锦州解放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碑、井冈山会师纪念碑、陕西历史博物馆、金门蒋经国纪念馆、广州玄武塔、台湾凤山五百罗汉、台湾嘉义先天玉虚宫的九龙壁和九龙池、澳门妈祖文化村、日本鉴真和尚园、马来西亚马六甲三宝山的郑和雕像、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马丁·路德·金雕像、日本那霸“福州园”、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大型浮雕《共和国从这里走来》、长沙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惠安科山公园百狮园、崇武石雕博览园等。
惠安女:惠安女主要分布在惠安东部沿海的崇武镇郊和山霞镇、净峰镇、小岞镇,她们的服饰可分为崇武城外、山霞和小岞、净峰两个类型。从整体上看,惠女服饰的色调柔和庄重,自上而下色调逐渐加重,给人以沉稳感。不同的是,前者斗笠较大、厚、重,笠面和尖顶有小弧度,尖顶有小棕色漆红;后者斗笠较细、薄、轻、小,笠面和尖顶平切,尖顶没有镶红棕片。前者头巾多为蓝底白花和绿底白花;后者也蒙头巾,但多为红底白花,中青年妇女多把双辫子折在头顶的两侧,包上头巾似有梭角的感觉;手上也提有竹篮。惠安女头戴的斗笠涂上黄漆,具有防日晒雨淋作用。花头巾为四方形,一般是白底上缀绿或蓝色小花,或是绿或蓝底上缀小白花,折成三角形包系头上,有挡风防沙、御寒保暖和保护发型等作用。在头顶前方还别着一至三把塑料梳子,未婚青年妇女头发还留有刘海。由于不论春夏秋冬,她们总是把头包得严严实实,却让肚皮露在外头,裤子又特别的宽大,民间戏称之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惠安女的服饰颜色艳丽,衣裤除太青兰、苹果绿、黑色以外,还有白底柳条花纹或上下绿白拼接而成的。冬春季多蓝、黑色,夏季多苹果绿、白地柳条线或两色套装。上身穿的是斜襟衫(截衫),又短又窄,衣身、袖管、胸围紧束,衣长仅及脐位,肚皮外露,衬托出女性身段的曲线美;袖长不到小臂的一半且紧束,袖口滚接二环节,一环为黄或金黄色,一环花布;上衣下摆弧度为椭圆形,向外弯展至袖拢,使腰间五彩塑料丝裤带和银裤链显耀示人,又可避免劳动时弄脏衣沿衣袖。其花纹图案大都是不规则的细点、细纹、细块等。下身裤子多是黑色的,也有深蓝色的。裤筒甚为宽大,裤头只到脐下。裤式腰围小、臀围大,裤筒为30厘米,大筒裤的裤脚则有的宽达40厘米,因其宽阔,故移步迎风摇曳飘荡,风韵飘逸,也便于生产劳作,海水打湿、汗水浸渍,风一吹很快就干了。中老年妇女穿的是大筒裤,裤脚宽约36厘米,裤头为臂部的一倍宽,年轻妇女多穿裤管宽大的西装裤,用黑色线布或尼龙布制成,只在婚礼、葬礼、回夫家或外出做客时,才穿传统的宽绸裤。穿上宽筒的黑裤时,通常都用四至八条编织带扎紧裤头,这些编织带一般都是用色彩鲜艳的塑料丝编织,多为红色和蓝色,图案精巧,总宽约7至9厘米,颜色分外醒目;已婚妇女则多加上银裤链,悬挂在臀部上,把腰部、臀部构成的曲线美衬托出来。妇女婚装则用全套黑色丝绸衣服,式样与平日相同,但无绣饰,显得典雅端庄。黑、蓝基调上所缀绣饰,打破服装的呆板格局;色彩不佻不乱,至为和谐,艺术效果强,有独特的审美情趣。袖套则多为从事劳动的青年妇女所用,一般为黑、黄、蓝三色,袖套上配有悦目的色彩线条和图案,与上衣相配,更有新意。袖套除了干活时可以保护衣袖以外,还有夏天防晒(惠安女的服饰衣袖较短)、冬天御寒的作用。惠安女的服饰是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结合,如渔船进港,协助搬运鱼货,或出港挑水送粮,宽裤便于涉海,短袖便于劳作,黄斗笠顶炎日,花头巾御风沙,而头巾的花卉图案和颜色,是美的选择,增加了女性的丰采、神韵。惠安女的婚俗也很奇特,婚嫁那天,新娘身着黑衣裤——又称为黑凤凰衣,打着黑伞,由娘家的亲朋好友陪送过来,男方并不派人前去迎接。据说新婚第一夜,新娘是不能上床的,只能站在床边过夜。她们结婚三天以后就要回娘家长住,直到这一年的除夕夜,丈夫才可以将妻子接回家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又必须把妻子送还娘家。此后,只有等到较大的传统节日来到时,比如春节的时候,清明的时候,还有中元节,就是七月十五,还有冬至和农忙的时候丈夫方可将妻子接回小住一到二日,如此反复,直到妻子生了孩子,方可名正言顺地长往婆家与丈夫共同生活。其实,惠安女形成这种一个长住娘家的习俗,并非无中生有。因为男人长期在外捕鱼,打工,女人在家从事副业和农业,从而形成了惠安女长住娘家的习俗。长住娘家的习俗,过去给许多惠安女带来不幸,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旧习俗有了许多变化。惠安女的勤劳勇敢、善良贤惠的美德与其美丽的服饰和奇特的婚俗同样著名,尤其是惠安女的吃苦耐劳,着实让人佩服,因惠安一带的男子多出外谋生或出海打渔,惠安女则成了建设家乡的主力军。她们开公路、修水利、种田地、补渔网、扛石头、拉板车、敬公婆、教子女,锯木、驾船、晒盐、种蚝、雕石、织网、裁衣和经商做买卖,里里外外,不分粗活、重活、细活,事事能干、样样出色,可谓全能媳妇。20世纪50年代,以数万名惠安妇女为主力的干部群众,克服了艰苦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设备、技术条件,靠着“现在苦一些,以后就不会艰苦了;现在还要吃地瓜干,以后就可以天天吃大米了”这样朴实的感情,发挥令人难以想象的冲天干劲,建成了一座库容达1.26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惠女水库”,使十年九旱的“地瓜县”变成了米粮仓;60年代,8名惠安女跨海开发大竹岛的事情名闻全国;80年代,惠安女又创下一大奇迹,成功修建了大岞避风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惠安妇女以其坚韧、勤劳、质朴、无私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人间传奇,这同时也丰富了惠女精神的内涵。向更远的历史追溯,惠女精神历经岁月磨砺,融合了积淀千年的传统美德和与时代脉搏共振的生命激情。
惠泉啤酒:惠泉啤酒是福建省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全国啤酒行业十强企业之一。其以“福见惠泉”、“我拼我精彩”等品牌传播,将惠泉啤酒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牢牢地贴合着闽南文化的精髓,以闽南文化独特的风格、世界级的啤酒技艺吸引着一大批啤酒爱好者。闽南人重感情,讲豪情,爱拼敢赢,惠泉啤酒从啤酒的口感、外包装的观感,都力显闽南人特有的豪迈与激情,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惠泉啤酒公司源于1938年惠安一位王氏企业家创办的瓜干酒手工小作坊,解放后其被改造为地方国营惠安酒厂。1983年,公司在全省首家引进啤酒露天大罐发酵新技术,自此拉开了惠泉啤酒快速发展的帷幕。改革开放以来,公司积极实践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以敢为人先求发展的胆略,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以质量、科技、机制、效益等之先,赢得中国啤酒界的瞩目。公司于1989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1995年在全国啤酒业第三家通过GB/T19000-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同年荣升为国家大型企业,并作为福建省首批试点单位,开始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路。1997年2月正式创立福建省第一家国有绝对控股的规范化股份制啤酒集团公司,成为福建国有企业成功改制的一面旗帜,受到中央、省部委的高度评价。2000年公司被中国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2003年2月26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A股6300万股,并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全国行业第六家上市公司。2004年4月28日,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惠泉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燕京惠泉的强强联合,发挥两者优势,推动了惠泉啤酒的快速发展。公司现有四个啤酒生产基地(本埠南厂、北厂,福鼎,江西抚州),总生产规模设计年产能力80万吨,现产能55万吨啤酒,总资产近15亿元,拥有一流的啤酒生产设备和雄厚的科技力量。公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连续多年居福建省啤酒行业前茅。惠泉啤酒公司的主导产品有惠泉本色纯生、金国宴、一品麦、大清爽、黑爵士、一麦、吉品纯生、真啤、大纯生、国宴、精品等多个品种,先后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全国啤酒行业优质产品”、“福建省名牌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等称号,产品畅销福建、上海、江西、广东等二十多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并远销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市场广阔,广受欢迎。惠泉啤酒公司旗下拥有控股子公司泉州市金麦啤酒原料有限公司、惠安县兴龙包装用品有限公司、燕京惠泉啤酒福鼎有限公司、燕京惠泉啤酒(抚州)有限公司,参股企业泉州市龙珠酿酒有限公司以及关联企业泉州中德印务有限公司和泉州百威制盖有限公司等,逐步形成以惠泉啤酒为龙头产品的集团“产业链”。2009年,凭借着数十年在啤酒行业的积累,依托着最先进的啤酒技艺,惠泉啤酒成功的推出了惠泉“本色”纯生啤酒。惠泉“本色”纯生的质量和口感较一般啤酒有很大的提升,拥有更清爽的口感,泡沫与回味更为丰富,麦香更浓郁,饮后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清爽与浓情也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本色”是什么?是一饮而尽时的万丈豪情,是浅斟低唱时的柔情似水,也是阳光般的清爽微笑,是泡沫似的清澈眼神……杯酒之间,可容日月乾坤,真性情真本色,溶入到越饮越浓的杯酒之间。
崇武古城:崇武古城建于明洪武20年(1387年),是时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为抵御倭寇而建,是目前我国惟一保存完好的名符其实的花岗岩滨海石城,历经600多载春秋,依然巍峨屹立在东南之滨。城墙共长2567米,城基高5米,外壁连女墙高7米,内壁分二层各高约2米,并设有两层跑马道。墙上有墙碟、箭窗、窝铺。四面设城门,东、西、北三座城门相似,都有月门,各有城门两道,城门上各设烽火台一座,南城门无月门,外加设一照墙。这些城墙、窝铺、门楼、月城、墩台、捍寨和演武厅,构成我国古代一套完整的战略防御工程体系。明代守丞丁少鹤曾有诗句赞道:“孤城三而鱼龙窟,大岞双峰虎豹关”。崇武建城之初,由各地抽丁防守,至今还有“百家姓,万人丁”之称(现尚有98姓氏),兵士们在这里生息繁衍,为捍卫古城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海防的最前沿,崇武古城曾经在明代倭患其间首当其冲,屡遭进犯;亦曾失利陷城,铁马哀鸣。史书记载,明朝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倭寇一千多人从大岞登陆,千户张荣身先士卒,率领军民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终于保住古城,使崇武城免却一场浩劫,但他却轰然倒下,用热血写下人在城在的誓言。传说中的十二爷,是十二位刀枪不入的英雄,他们在历次的抗倭战斗中冲锋陷阵,勇冠三军,杀敌无数,令倭寇闻风丧胆,但他们也在战斗中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们不屈的灵魂与古城同在。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率大军驰骋在崇武前线,剿灭倭寇,人民才得以安居乐业。600多年来,古城一代又一代的军民凭借天然的屏障和牢固的石城,历经血与火的洗礼,用生命谱写出可歌可泣的战斗诗篇。“护龙官”、“崇山官”、“崇报祠”、“元饲宫”、“十二爷官”等,都是古城军民为纪念抗倭牺牲的先烈而建造的。崇武古城作为历史的见证人,还曾目睹郑成功大军挥师东渡,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目睹崇武军民随人民解放军扬帆南征,解放祖国南大门厦门岛;目睹1956年周恩来亲自指挥崇武海战,击沉击伤入侵的美蒋“永泰”、“永昌”号军舰。崇武古城,作为“抗倭名城”和“英雄名城”被载人史册,名满天下。
洛阳桥: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从北宋皇佑四年至嘉佑四年,前后历时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由当时的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造。《泉州府志》中有云,“万安桥未建,旧设海渡渡人,每岁遇飓风大作,沉舟被溺而死者无算”,因名渡口为“万安渡”以祷之,故原名“万安桥”。另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三百六十丈,宽一丈五尺,有46座桥墩,500个扶栏,28个石狮,7座石亭,9座石塔,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被誉为“海内第一桥”、“天下第一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时有风潮,在当时工程十分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先沿桥梁的中线抛置大量的石块,在江底形成了一道矮石堤,然后再于上面建造桥墩,并在桥下种植了大量牡蛎,使得桥基和桥墩石之间胶结牢固,这种方法称为“种蛎固基法”,堪称独具匠心,且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科学创新,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的北端筑有桥堤,桥由堤接出有41孔,通过江中小岛后,继续南展有7孔,接入桥南端桥堤。全桥共48孔,长540米,若计及两端桥堤,则桥全长为834米。桥每孔有花岗石梁7根,每根梁高约50厘米,宽约60厘米,长11米。桥面两旁护以石栏,有石根500柱,石栏长度与桥长同,但栏板、石柱今已不全。桥墩砌体相当庞大,两端砌成尖形,以分水势。此外有石狮28只、石亭7座、石塔9座、桥堍四角有石柱等。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全文共153字,用楷体书写,记载造桥的时间、年代、桥的长宽、花费的银两、参与的人物等,分刻在两石碑上,每碑高2.89米,宽1.46米,厚0.3米,碑字分为6行,每字长1.8厘米,宽1.5厘米,一通是原碑,一通是解放后摹刻的,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洛阳桥曾历经多次重修,其中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的重修、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地震重修和1932年因泉惠公路通车而添架钢筋水泥桥面三次工程,是历次重修中规模较大的。附《万安桥记》全文:泉州万安渡石桥,始造于皇佑五年庚寅,以嘉佑四年十二月辛未迄功。址于渊,酾水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翼以扶栏,为其长而两之。糜金钱一千四百万,求诸施者。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职其事者:庐锡、王实、许忠、浮图义波、宗善等十有五人。既成,太守莆阳祭襄为之合乐宴饮而落之。明年秋,蒙召返京,道由出是,因纪所作,勒于岸左。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