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重点:一以退耕还林、农田基建为主,调整产业结构。把全乡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还林还草,25度以下的坡耕地全部抬成水平梯田。并搞好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三大基地"建设。二是争取冷堡子大桥的立项兴建。三是大搞乡村公路建设。力争年内拓宽全乡两条经济大动脉冷九公路、梨桥公路,修通至葡萄架及到草坪的乡村公路,兴建尚坝人行桥、金玉坪人行桥。三是积极争取和大搞水利工程建设。建设好三坪渠是今后全乡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解决马家、梨道、金玉坪、尚家坝、李家坝石介湾、葡萄架等村社的人畜饮水工程,续建堡子村集雨工程、旧寨河堤、尹磨和打烟地水渠等。四是继续抓好温饱工程,打好扶贫攻坚战。重点从三方面入手:(1)明确重点,以干克难,实行倾斜;(2)落实措施,突出效益;(3)点面结合,巩固成果。五是搞好全乡各村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争取长治工程在龙巴河再次上马。六是继续搞好集资办学,力求修好梨坪中心小教学楼。七是继续搞好"四五"普法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八是增强公仆意识,认真改进工作。(一)是正确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二)是建立健全制度,注意倾听社会意见和群众呼声;(三)是公开办事制度;(四)是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改进工作作风,办实事,办好事,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疑点、难点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地方名人:地方名人,王应国,曾任甘肃省交通厅厅长,为家乡公路建设、冷堡子渡口、九原电站建设做出了贡献。 行政区划:全乡辖22个行政村(尚家坝、李家坝、侯家坪、堡子里、井坪山、细燕、尖脉、玉坪、金坪、草坪、九原寨、赵村、刘家沟、李家河、尹家磨、梨树道、元头、马家山、沟底下、大寨、碧贡山、任家坪),69个合作社,44个自然村,3152户,13088人(内有九原寨等村藏族591人,回族61人),劳力6762个。人口在全县各乡镇中排列第四,仅次于桥头、中寨、堡子坝。耕地面积22860亩,其中水浇地2815亩,旱地20045亩,梯田11009亩,经济林果4129亩,党参1150亩,农民人均耕地1.75亩。2001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358万元,多种经营收入587万元,粮食产量230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155公斤,人均纯收入726元。 建设发展:梨坪乡党委和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农业基础,协调社会各项事业,圆满地完成任期目标。主要做了九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发展文教卫生事业。集资19万元,争取资金62万元,建成梨坪初中教学楼和赵村小学教学楼,修筑学校围墙1600米,添置课桌凳150套,积极筹建梨坪中心小学教学楼。同时维修了乡中心卫生院。二是狠抓公路建设。修通马家山、梨桥、尖脉、元头、刘家沟公路。全乡22个行政村,其中17个村通了公路。三是狠抓了退耕还林,在赵村片的元头、李家河、刘家沟、赵村及上片的金玉坪村,共完成退耕还林2176亩,并办成全县退耕还林示范点,受到省地县好评,同时荒山营造薪炭林2600亩、用材林1000亩,使全乡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四是积极兴修水利。续建了三坪水渠1000米,兴建了刘家沟1800米管引工程,兴建了总容积400立方的4个蓄水池,兴建梨树坪家庭水窖29个,修建微型电站6座,兴建了碧贡、元头、井坪、那山、堡子里等5个村的人饮工程。五是架设农电线路,架通碧贡、堡子、细燕、李家河、赵村、刘家沟等6个村的农电线路。六是狠抓广播电视,建成6个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七是建成乡政府所在地尚家坝街道硬化380米。八是开展综合治理,净化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