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河曲县旧县乡:旧县乡位于河曲县西南部,曾为古代县治所在地,面临黄河,东处河东煤田腹地,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15580亩。辖旧县、旺山、龙门沟、火山、沙万、走马梁、菅家沟、王翼庄、苗辛庄、小五村、纸房沟、杨家沟、丁家沟、杨家洼、小五家也、上炭水、硬地峁、范家梁、铺沟、河畔、何家也、刘元头、阎家也、大王家也、下炭水、何塔等26个行政村,总人口9300人。 交通:1985年在上川、马店、沟门3个村,修建长达13公里的乡村公路。全乡10个村通汽车。洛栾公路穿越全境。 卫生:解放前只有6家中药铺,有医生9人。1975年成立卫生院。1984年乡卫生院由西潭凹迁至旧县街,新建大楼1座,685平方米,设有中、西医门诊部、透视室、化验室、超声波、激光等辅助诊断科室。还有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医务人员18人。村卫生室22个,卫生员48人。个体开业20处,23人。境内还有县办前河金矿。 旅游资源之旧县三村遗址:旧县三村遗址位于东平县旧县乡旧县三村东南霸王墓周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为山坡台形地,长80米,宽150米。土质为粘土和坡积物、冲积沙土的混合土,呈灰褐色。从南面东西向大山水沟冲刷断面上观察,文化层厚约6米,南部被山水冲刷比较严重,暴露物十分丰富,其中有:蚌片,少量瓮罐残片和其它陶片。东侧有一土建民房,墙壁上布满许多蚌片和陶片。在遗址西部,村民盖房动土时,曾发现许多烧灶圆形遗迹,内有红色烧结土块。从附近采集的标本有:蚌片(跟屯村铺遗址采集质地一样)、泥质夹砂红褐鬲足、泥质灰陶瓮罐口沿、泥质灰陶,外有绳纹的残陶片等。根据采集标本和地貌分析,此遗址是商周时期的一处村落遗址。 旧县乡连年获得市县地瓜淀粉加工专业乡、农副产品龙头企业建设第一名、全县个体私营经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经过近几年的培植和壮大,已发展形成了泰龙、三利、正亮、本才四大精制淀粉(粉条)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色泽鲜艳,包装精美,久煮不糊,好吃上口,产品畅销安徽、河南、江苏、河北、内蒙等几十个省市,并出口、韩国、日本、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客户的好评。四大企业的带动,进一步提升了粉条之乡的品牌和地位,地瓜淀粉加工遍布全乡30个行政村,其中专业村15个,地瓜淀粉加工户740处,参与农户2600户,年加工地瓜10亿斤,年产淀粉2.4亿斤,粉条1.8亿斤,创产值4亿元,能满足社会各阶层对各种地瓜淀粉产品的不同消费需求。该产业的发展还有力地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地瓜加工为依托,利用加工地瓜后的粉渣酿酒在该乡发展迅速,全乡小酒厂有120处,大型酒精厂8处,同时,经过与北京农科院和山东省食用菌工作站的积极联系,开发了利用酒糟养殖鸡腿菇新项目,发展养殖面积达6万平方米。这一绿色无污染无公害产品投放市场后,立即受到了顾客的青睐。该乡成为山东省食用菌工作站开发利用酒糟养殖食用菌工作的定点试验基地。旧县乡在积极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制定优惠政策,立足资源优势,招商引资,鼓励规模企业发展,一是凡固定资产投资在200万元以上的精制加工业户,奖励业户现金2万户;二是外来旧县办企业,所需土地、供水、供电、通讯按当地最低标准收取费用;三是外商在旧县投资兴办的项目,免收乡管辖的一切行政性收费;四是新上外商企业或规模企业(100万元以上)在税收上实行以奖代返,第一年所纳税额(乡留部分)全部返还,第二年按所纳税额的40%奖励,第三年按所纳税额的20%奖励,第四年不再奖励。年内纳税额超过15万元以上的,第二年、第三年分别按增加10个百分点奖励。五是鼓励中介人参与外商来旧县兴业或本乡人员上规模企业的牵线搭桥工作,凡介绍外地客商来旧县兴业的或本乡人员上规模企业(100万元以上)的,乡财政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奖励中介人。六是对上对外争取资金的部门和个人,缴入财政帐户成为乡可用财力的,根据缴入财政帐户的实际数额予以奖励,50万元以下奖5%;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奖7%,200万元以上奖10%。旧县乡境内山多石质好,又濒临黄河以北平原地带,对建材需求面广量大,发展山石开采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所产产品供不应求,十分畅销,现有大型石料厂10处,石子厂8处,白灰厂5处,锯石厂2处,建材加工项目总数达73个。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纷纷前来开采山石,现已有聊城、河南等地开发商来兴办大型石子厂和白灰窑,一个新的建材之乡将逐步呈现在人们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