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自治县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把“科教兴县”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战略之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列入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发展,明确提出“小康建设,教育为本”的思路,全力以赴开展“两基”攻坚,抓项目,促发展,使全县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体制逐步健全。2001年制定了《关于贯彻武威市政府〈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2002年,实行了全县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发,初步实现了基础教育由以农民为主到以政府为主、以乡镇为主到以县为主的调整目标。2004年,全面提高了中小学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每年新增教育公用经费71万元。自2002年至2004年三年中县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12.56%,教育经费的平均增长率为20.06%;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3年平均为24.96%。从1986年以来,县上分别给寄宿制中、小学生每生每月发给助学金和医疗费15.8元和10.8元,免费提供藏文类课本,为发展民族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此外,结合税费改革,县上制定了《天祝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规模效益,通过多年的调整,全县学校数由1997年的337所减少到现在的291所,初步形成了三教统筹协调发展、师范教育、学前教育相对完善的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管理有序的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两基”目标。1997年,我县“普初”工作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实现了全省藏族地区“普初”零的突破。2004年,我县“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实现了基础教育的历史性跨跃,率先打破全省藏族地区“普九”零的纪录。2004——2005学年度,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为99.7%、99.9%、100%,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均达到99.9%,小学毕业升学率99.9%;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5.16%,其中适龄女少年入学率90.8%,巩固率98.9%,毕业率99.2%;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4.4%,民族素质全面提高。项目实施改善了办学条件。1998年以来,我县先后争取到一、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8个项目,投入资金达10209万元,对110所中小学进行了改扩建,建筑面积达14.8万平方米,配备价值505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投入资金3050万元,修建学校36所,其中,去年启动10所项目校土建工程,今年启动26所。中小学危房由1998年的26.9%降至目前的1.23%,生均面积也由原来的4.5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5.1平方米。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内部改革进一步深化,初步开展了“四定五制”试点,实行目标管理,推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建立了校长能上能下、教师能进出、职称能高能低、工资级别能多能少的竞争机制,营造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先后出台《天祝藏族自治县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城区学校、幼儿园公开选拔教师暂行办法》,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质明显提高。目前,全县教师队伍已发展到2723人,有特级教师2名,有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72名。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小学97.11%、初中88.78%、高中49.4%,基本形成了一支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城镇教师基本上达到了家家有住房,人均居住面积18平方米以上,住房成套率达90%。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教研教改硕果累累。全县“双语”学校在开设“双语”教学的同时,积极推行“三语”(汉、藏、英)教学,完全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英语和信息技术教育课,同时通过送出去学习考察和请进来作示范课,加大教研工作力度,开展县、乡、校三级优秀课评选和“送教下乡”等切合实际的教研教改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目前,全县实施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2项,省级课题7项,市级课题6项。有126篇中小学教师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512篇论文在市级刊物发表,5项教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省级奖励,2项教科研成果获市级奖励。国际交流逐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先后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改善处境不利地区女童及儿童初等教育实验研究”项目、美国教科技协会“乡村认养图书室”和社区学习中心等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办学效益。目前,全县建立县级资源中心1个,乡级资源中心22个。各级各类学校建起计算机室33个,有计算机1328台,开设信息技术课的中学14所,占中学总数的58%,完全小学19所,占小学总数的13.3%,中学平均每18名学生拥有1台微机,小学每50名学生拥有1台微机。有地面卫星接收系统190个。 二、天堂寺简介:天堂寺,藏语称"却典堂扎西达吉琅"(汉意为宝塔滩吉祥兴旺洲),是天祝藏区第一大寺院。其前身是唐宪宗年间所建的笨教寺院,当时称阳庄(雍仲)寺。五百年后,到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西藏藏传佛教噶举派噶玛噶举第四代黑帽系活佛噶玛若贝多吉进京路过此地,接受当地群众的请求,降伏大通河中的"毒龙",在扎西滩建镇龙塔108座,遂得名"却典堂",意为宝塔滩。明清时音译为"朝天堂"(藏语却典堂之转音)寺,后直称"天堂寺"沿用至今。自噶玛大师建塔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黑帽系便在此兴盛起来,古老的笨教寺院遂变为噶举派佛教寺院。此后,噶举派噶玛噶举红帽系也在大通河南岸建琼擦寺,与黑帽系竞相弘法。明朝中期,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兴起,逐渐替代了宁玛、萨迦、噶举诸教派。明万历年间,青海互助甘禅寺大师丹玛慈诚嘉措,改天堂寺为格鲁派寺院。清顺治四年(公元1652年),在丹玛慈诚嘉措和当地莫科、朵仓、嘉豆等部落的请求下,青海湟源东科寺第四世活佛多居嘉措呼图克图扩建了天堂寺并任寺主。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五世达赖罗桑嘉措进京路过镇羌川时,给天堂寺赐名"扎西达吉琅",汉族称广善寺。天堂寺极盛时,有僧人1000多人。建筑布局合理,宏伟庄严,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占地1500亩,建有僧人庄院200多廊、4000多间。经堂十三座,囊谦十七处。在修学体系上建立了显密兼修制度,侧重显宗,培养了一批高僧大德,为藏族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各佛殿内有泥塑、铜铸佛像,其中珍藏有佛家视为至宝的舍利佛骨为内脏的释迦牟尼报身大佛像,装有迦叶尊者手指的菩提古塔,银汁书写的4部大藏经及各种木版印刷、手抄经卷数十万部和用金、银、铜、木制作的各种法器。"文化大革命"中寺院被毁,1980年3月1日重新开放,修建久康(释迦牟尼佛殿)1座。2001年,天堂寺引资1500多万元,建成了时轮经堂、龙尊殿、晒佛台、空行宫、朵什囊和嘉义囊;投资130余万元,新修了寺院山门、围墙;2002年,投资680万元的宗喀巴大殿落成并向游人开放,2003年,总投资135万元的文殊殿主体工程完工,进入内部佛像壁画雕塑彩绘阶段。 历史:1956年设置天堂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
|
新晃县-天堂乡电子地图 湖南地图网为您提供天堂乡电子地图查询服务....珙县孝儿镇地处珙县西南部,自1992年建制调整以来,由原来孝儿乡、天堂乡、宝山乡合并成一个大镇。... |
awang68的相簿-970509蜜月旅行第五天-2天堂乡牧场(2).... 2天堂乡牧场(2).jpg,2天堂乡牧场(2).jpg,970509蜜月旅行第五天,awang68的相簿...2天堂乡牧场(2).jpg 15/388(回应:0)2天堂乡牧场(2).jpg ... |
新晃侗族自治县乡镇人大 天堂乡第八届党代会胜利召开2011-3-242010-11-30 乡人大代表视察通畅工程建设2010-10-17 天堂乡旱情2010-8-12 天堂乡旱情2010-8-12 天堂乡旱情... |
天堂乡天禾小学-育儿网 天堂乡天禾小学,天堂乡天禾小学<br>法人代表:李复林<br...天堂乡天禾小学 天堂乡天禾小学 法人代表:李复林 联系电话:6517032 通信地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天堂... |
天堂乡车行|天堂乡4S-武威结网 结网天堂乡车行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天堂乡车行|天堂乡4s信息。查找天堂乡黄页 天堂乡汽车销售 天堂乡车行 天堂乡二手汽车等车行信息,请到结网天堂乡车行频道。... |
天堂乡麦溪小学|学校-多多育儿网 天堂乡麦溪小学,学校地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天堂界牌...多多育儿网育儿家庭生活社区 首页>小学>天堂乡麦溪小学 天堂乡麦溪小学 更多图片|... |
天堂乡商店店铺|天堂乡结网-怀化新晃自治县天堂乡中小企业的... 结网天堂乡商店店铺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天堂乡商店店铺信息,查找天堂乡企业黄页 黄页 企业大全 114,商店店铺信息,请到天堂乡结网,天堂乡商店店铺频道。... |
傻目录-天堂乡糖网络档案 天堂乡糖,...商家列表 行业选择:在天堂乡糖 目录下没有查找到相关的商家档案-相关的商家档案没有被收录?请现在添加您知道的商家档案。谢谢!... |
天堂乡卫生院-育儿资讯-育儿网 天堂乡卫生院,天堂乡卫生院院长:朱根福邮编:733213地址:武威地区天祝藏族自治...欢迎来到我们天堂乡卫生院 天堂乡卫生院 院长:朱根福 邮编:733213... |
天堂乡大旺小学-育儿网 天堂乡大旺小学,天堂乡大旺小学<br>联系电话:6517032<br...天堂乡大旺小学 天堂乡大旺小学 联系电话:6517032 通信地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天堂大旺 ... |
天堂乡鲜花预订_甘肃省武威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乡鲜花预定鲜花... 于1983年12月15日成立天堂乡。2004年9月根据国家撤乡并镇的有关精神,撤销原朱岔乡建制,并入天堂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