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永新城区街道地图 ===
=== 永新县资讯概况 ===
人口情况:全县现有总人口46万人,其中劳动力26.7万人。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劳务输出十分活跃,每年有超过6万余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
将领名录:在井冈山斗争和湘赣苏区革命时期,永新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革命旗帜,前仆后继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在永新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先后诞生了40多位共和国的将军,在这块红土地上升起了一群璀璨的将星。据资料统计,永新籍将军人数名列全国第四位,是赫赫有名的将军县。这批将军大多数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红军的,他们在几十年的艰苦革命斗争中,为人民的翻身、民族的解放而出生入死,英勇奋斗,历经血与火的考验,从贫苦的农家子弟成长为战功卓著的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有的驰骋于炮火纷飞的战场,浴血拼杀,能攻善守,威震敌胆;有的运筹帷幄,多谋善断,指挥千军万马南征北战;有的肩负特殊使命,战斗在敌人心脏,在极其艰险的条件下进行随机应变、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或血洒疆场,多次负伤,或忘我工作,积劳成疾,为新中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他们的业绩将永远彪炳史册!共和国成立之后,他们又在各自重要的岗位上为保卫新中国、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国防现代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在新时期中,一批永新籍的年轻军人因在自己的岗位上所做的突出贡献而脱颖而出,成为新时代军人的模范,跻身于将军行列。永新籍将军可歌可泣的战斗经历和动人故事,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有身经百战的旷伏兆将军,解放家乡的张国华将军,周恩来的卫士长龙飞虎将军,将军书法家:李真,从三湾走出的将军江燮元,一生传奇的马辉将军,独臂将军左齐和戎马一生的张至秀将军等。永新籍将军名录:中将:王恩茂(1913—2001),禾川镇北门村人,1955年授中将衔,王道邦(1911—1959),埠前镇栗湖古城村人,1955年授中将衔,旷伏兆(1914—1996),埠前镇心田村人,1955年授中将衔,张国华(1914—1972),怀忠镇官山村人,1955年授中将衔。李治(1899—1989),龙源口镇泮中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刘义(1909—1996),在中乡江坊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萧新春(1909—1989),台岭乡南汶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龙福才(1909—1965),在中乡在中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贺庆积(1910—1998),沙市镇汤和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周志刚(1910—1996),龙田乡风山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左齐(1911—1998),怀忠镇泉塘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龙潜(1913—1992),高溪乡九陂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龙道权(1913—2000),在中乡排行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谭开云(1913—),高市乡芳塘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刘子云(1914—1990),怀忠镇西塘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王学清(1914—1998),里田镇洋湖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刘鹤孔(1914—),禾川镇西门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罗斌(1914—1994),龙源口镇白口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龙飞虎(1915—1999),在中乡斜陂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陈信忠(1919—1989),龙门镇黄冈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张至秀(1915—),怀忠镇虹桥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萧思明(1915—),台岭乡台岭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贺盛桂(1915—1990),象形乡枧口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江燮元(1915—1990),三湾乡甑潭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马辉(1915—1998),象形乡马家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彭龙飞(1915--1992),怀忠镇市田村人,1995年授少将衔,吴融锋(1916—1974),才丰乡洲湖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贺振新(1916—),象形乡象形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盛治华(1916—),沙市镇洛溪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贺光华(1916—),埠前镇紫雾源村人,1955年授少将,彭富九(1918—),高溪乡梅花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彭清云(1918—1995),曲白乡铁沪下村人,1955年授少将衔,李真(1918—1999),莲洲乡黄门坊人,1955年授少将衔,龙振彪(1914—),石桥镇石桥村人,1961年授少将衔,萧森(1914—),台岭乡南汶村人,1961年授少将衔,左爱(1916—),芦溪乡社口村人,1961年授少将衔,刘发秀(1916—),石桥镇虎山村人,1961年授少将衔,刘福(1913—1987),埠前镇湖田村人,1962年授少将衔,周志飞(1915—1988),沙市镇张家院村人,1964年授少将衔,颜文斌(1917—),里田镇匡塘村人,1964年授少将衔,陈云中(1917—),龙门镇龙门村人,1964年授少将衔,刘回年,少将,龙门镇沙堤村人,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张政明,少将,云南军区副司令员,何继明,少将,解放军河南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北汇,少将,南疆军区副司令员。
隶属沿革:春秋战国时期:永新地域先后属吴、越、楚。秦灭楚后,尾秦九江郡。公元前206年(西楚元年)项羽立英布为九江王,永新地属九江国,公元前203年(汉高帝四年),改九江国为淮南国,领豫章等4郡,永新地属之。其后,增庐陵县,永新地属庐陵,隶淮南国像章郡195年(汉高帝十二年》,封濞吴王,豫章郡庐陵县属吴王国。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削吴王国之豫章等地直属朝廷,公元199年(东汉建安四年),孙策分扬州像章郡设庐陵郡,并置西昌县,永新地属西昌。
公元203年:(建安八年),孙权遣将击败像章、庐陵等郡的山越人。么又一215年(建安九年至二十年),分扬州庐陵郡地置永新县,因境内主川禾水又名永新江而得名。县治在今沙市下排洲与澧田洲头交界的高洲。267年(吴宝鼎二年),孙皓分长沙郡的安成、萍乡,豫章郡的新喻、宜春,庐陵郡的平都、永新,共6县置安成郡,隶扬州。
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安成郡划归荆州,永新县属荆州安成郡。291年(晋惠帝元康元年),分扬州和荆州10郡置江州,永新县属江州安成郡。420一589年,南朝期间永新县隶属未变。
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以州统县。591年(开皇十一年),废安成郡置吉州,永新并人吉州太和(今泰和)县。607年(大业三年),废州复郡,永新隶属庐陵郡太和县。622年(唐武德五年),分太和县地置南平州,永新县属之。后汉时永新并入吉州太和县。657年(唐高宗显庆二年),永新属江南道吉州,县治改设禾川镇。此后州郡名称凡经变更,永新县隶属关系未变。
902~975年:永新县先属杨吴,后属南唐。宋代在州之上设路,吉州永新县始属江南路,后属江南西路。1130年(建炎四年)改属鄂州路。1131年(绍兴无年)乃属江南西路吉州。
1277年(无至元十四年):设江西行中书省(简称江西行省或江西省),吉州路永新县属之。1295年(元贞元年),吉州路改称吉安路,永新升为州。
1369年(明洪武二年):永新复为县,隶江西行省吉安府。洪武九年,永新县属江西布政使司吉安府。清朝,永新县仍属吉安府。
1912年(民国2年):废府,各县直属于省。1914年,江西省划分为四道,永新属庐陵道。1926年,各县仍直属于省。1932年,江西全省划为13个行政区,永新属第十行政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永新属苏区。1928年,永新县隶属湘赣边界特区。1931年,属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管辖,省会设在永新县城禾川镇。1935年,江西省划分为8个行政区,永新属第三行政区,直至新中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省.县之初设大区、专区分治,永新县属江西省赣西南区吉安专区。后废大区,改专区为地区,永新县属吉安地区。1968年,吉安地区改称井冈山地区,永新属之。“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吉安地区名称。2000年,吉安地区改设吉安市,永新县隶属关系不变。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