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焉耆城区街道地图 ===
=== 焉耆县资讯概况 ===
焉耆回族自治县-独特的区位优势:焉耆古城是古丝绸之路的商业重镇,218国道、314国道、南疆铁路横穿县境,是南疆重要的工业物资、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为充分发挥这一地缘优势,焉耆县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蔬菜批发、木材批发、牲畜交易及活畜屠宰等七大区域性专业市场,制定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建设个体私营经济城,重塑焉耆古城的商贸中心地位,提升县域经济的总体水平。焉耆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及自然资源,发达的农牧业,蒸蒸日上的工业企业,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投资环境,更有热情好客的各族人民。焉耆各族人民将用最热忱的心声,最优美的舞蹈和发自心中的“花儿”,欢迎各方嘉宾来焉耆开发资源、兴办企业、观光旅游。
焉耆回族自治县-历史沿革:清康熙、乾隆年间,朝廷派兵屯驻巴里坤、哈密、吐鲁番,多次出兵讨伐准噶尔。当时除随军来的有部分陕甘回族兵丁外,还有随军差役及赶车吆驴运输器械、粮袜的陕甘回民,以及随军作生意的回民小商贩。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廷平定准噶尔叛乱后,清政府在“屯兵戍边”的同时,实行“移民实边”方略,自嘉庆至咸丰的60余年中,从陕、甘一带迁至北疆不少民户,这些人中有些以后流落到焉耆。由于开都河水源充足,河两岸土地肥沃,牧草遍地,牛羊成群,是个适于生存的好地方,人们便定居了下来。据现年80岁的回民老人马俊说:他的老家在陕西,迁住焉耆至今已是第八代。他的爷爷在世时,给子孙们讲全家迁来焉耆的情况:先住北疆,后听到人们讲焉耆富庶,平地上流淌着一条大河水,城四周是割不完的柴草,庄稼地边能放牛羊,是个过日子的好地方,便举家来到此地。那时每年都有十户、八户的人迁来。以后清政府从临潭、固原地区迁来制船的木匠和船夫,还在这里修了礼拜寺,回族人口逐渐增多。道光二十三年(1843),经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全庆奏请清廷撤回屯兵丁口302人,改招西宁、临夏、固原、平凉一带来此的回民商贩眷属近百户耕种屯兵田。以后不断有退伍的兵丁留下来,在这里务农、放牧、经商、营工谋求生存发展。世代相传繁衍不绝,逐渐变成当地的土著,自称口外人。光绪三年(1877),陕西渭南回民起义领袖之一白彦虎(后投靠阿古柏侵略者)与清军对抗15年,终遭失败,在清兵追击下,通过焉耆西撤。清军把浩罕侵略者阿古柏从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各城裹胁的回族、蒙古族群众及白彦虎余部安置在焉营。左宗棠请示清廷设立抚揖善后局,资助这些人在此地定居生活,主持抚揖善后工作的费道周,还从关内招募回民数百户,资助耕牛、农具、种子及生活物资,让其定居。仅此两项共安置回民男2200余丁、女1600余口。这是迁入焉营的最大的一批陕西回民,这些人初到焉耆经营农牧业和商业。光绪二十年(1894),青海回民领袖马琳、韩文秀、马骥、刘同春(又称刘四、刘四伏)、冶诸麻等率数万群众,反对清政府的民族压迫和苛捐杂税在河湟起义,在清军追剿堵击下,转战于循化、河州、狄道、西宁,后出水峡,取道青海柴达木,受尽饥寒之苦,辗转到新疆罗布泊,在和尔昂(地名),刘四等战败被俘,义军失败,清政府收抚数千人。这批人员先被安置在尉犁蒲昌一带,后转移铁干里克。因该地当时沙荒遍地,人烟稀少,年年欠收,人们生活困苦,不多几年,部分人逃走。光绪二十九年(1903),焉耆知府刘嘉德将他们迁到开都河南岸水草肥美的马场台(原是官办养马草场),并将此地命名为抚回庄。现在城南郊的西宁回民,就是这部分人的后裔。民国17年(1928),甘肃固原地区回族新老教派掀起争战,不少人流离失所,有些人流入焉耆定居。民国22年(1933),随马仲英人疆的回族兵,部分留居在焉营。民国28年(1939),甘肃固原发生大地震,有不少固原回民来焉耆寻亲落户。国民党军队人疆后,有不少开小差和被裁减的回民官兵也在焉耆落户。新中国成立后,更有不少甘肃、青海和宁夏的回民寻亲访友,来此落户。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焉耆县有回族人口9112人。到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县回族人口达24209人。
焉耆回族自治县-风俗习惯:一、主要习俗:回族的生活习俗与"清真"融为一体。"清真"的宗教意义是"洁净无染"、"真而独一"和"至清至真",因此,回族生活习俗,十分讲求身心的清洁干净,质纯品正。从用水来说,回族对生活用水十分讲究。在城镇自来水系统产生以前和现在的农村,家家都有砖砌加盖的水井,提水的桶不用时悬空垂挂,汲水前必须洗手。出外用水以流水为上,平时洗涤均用汤瓶、吊罐或勺浇冲洗法,不用盆洗。回族喜食牛、羊、鸡、鸭、骆驼、鱼、兔等动物肉,忌食猪肉,不食猛禽猛兽及爬虫类动物的肉,不食自死的或未以安拉名义宰杀的动物肉,不食动物的血。
二、饮食:回族群众主食为面食,其种类繁多,如馍类就有花卷、塔锅盔、糖酥馍、油酥馍、烘馍、蒸饼、各种花样的蒸馍、油香(油炸饼)、各种油果子、傲子、麻花等。面条类有干拌吃的醒面、把子面、拉条子、片片揪面、韭叶切面、拨刀子面、炒面、蘸片子;带汤吃的有烩面、揪片子、寸寸子、炮丈子、疙瘩片面、擀面、面条、面旗子、臊子面、拌汤;此外还有搅团、凉粉、粉汤、凉皮子、面精、饺子、粉汤饺、包子、油塔子、肉龙、油炸糕、火烧、水煎包子、切糕。肉食有腊牛羊肉、酱牛羊肉、煮牛羊肉、羊杂碎、凉拌牛舌、全牛汤等。逢年过节或嫁娶喜庆待客人,大部分人家仍然做传统待客菜看"九碗三行子"席。90年代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兴一道道上菜,一般上10道菜。旧社会,回族家中的饭一直是妻子做,丈夫回到家里不过问做饭问题,只等妻子端饭上桌,吃饱了一抹嘴就完事。直到50-60年代,丈夫也只有个别人干点辅助工作。70年代后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不少丈夫能主动下厨与妻子共同做饭,有些双职工家庭,谁早回家谁做饭。1990年调查86人,其中妻子做饭的占21.24%,父母做的占1.74%,丈夫做的占1.24%;74.78%的人回答谁有时间谁做饭,其中30岁以下占60%多。
三、饮料:回民喜喝茶,一般用获砖茶,有的老年人用熏茶,还添加糖、红枣、沙枣、葡萄干、杏仁、核桃仁、蜂蜜、果干、杏干、枸杞、桂圆等辅料。一般老人在晨礼之后先喝茶。各家各户都有盖碗茶具,茶具由茶碗、掌盘、盖子配套。给客人一般泡糖茶,糖茶又分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尊贵的客人要放八宝茶或三香茶。沏茶讲究用牡丹花水(沸水),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揭开,放入茶料,然后盛水加盖,双手捧递。喝茶时,边刮边喝边添水。除喝清茶外,还饮用一种不用茶叶的茶,叫"油条",即将牛、羊油炒熟,加面粉炒至微黄,加葱花、盐末等,三者拌均,饮用时用沸水冲泡或煮沸用,这是回族人外出时食饮兼用的一种方便饮食。
四、服饰:回族讲求"服饰净,居处净"。服饰偏爱白色,婴儿用白布包,长大戴白帽,归真(死亡)后用白布裹尸。因白色不藏污垢,发现不洁之处便于及时清洗。焉耆回族妇女都精于针线活,特别擅长绣花,绣工精细,枕头、马甲、鞋、婴儿的裤子、帽子甚至男人的袜跟上都绣上花、昆虫。姑娘出嫁后,能取得"上炕的裁缝,下炕的厨师"称号,才能算是个好媳妇。中年妇女多穿短装,上衣上窄下宽且长,一般都是过膝盖或达到膝盖;头戴发网,有的则蒙上棕色或白色的头巾。青年妇女爱穿颜色鲜艳的服装,不少少妇、少女穿的肚兜、夹袄、棉袄、坎肩的胸部和裤脚上都绣有各式各样的花边,头扎红、绿色丝绸头巾,脚穿绣花鞋。年老妇女喜欢青、黑两种颜色的布料,服饰纯朴、素净。20世纪60年代前,焉营的回族男子服装多肥大,外衣为黑色,内衣为白色小褂,对襟直领,锁扣、外穿坎肩;裤子多用黑色,长及脚面,扎裤腿(青年不扎);一般常戴白色小帽。新中国成立后,服饰已发生很大变化,除一些老年人还循旧俗外,一般青年人大多穿中山装、军便服。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行西服、连衣裙和牛仔裤等。1990年,从各年龄段的115人抽样调查中,喜欢穿流行服的49人,占42.6%;喜欢穿西装的32人,占27.83%;两者相加81人,占70.43%。根据伊斯兰教规要求,妇女的腿、臂、胸部都是绝对不能外露的,不论男女衣裤都要宽大些。但现在穿短袖、无领连衣裙、短腰窄裤管的牛仔裤的人日渐增多。经抽样调查,认为牛仔裤难看的32人,占27.82%;认为连衣裙难看的4人,占43%;认为违犯教规的12人,占10.43%;认为伤风败俗的2人,占1.74%;有72.17%的认为牛仔裤好看,可以穿。新式的时装被大部分回族青年所喜爱。20世纪60年代后,焉耆回族妇女中只有老太太戴头巾,只遮发不遮面,中年以下妇女很少戴头巾的。新中国成立前,妇女婚前多梳辫子,婚后改为发髻。新中国成立后,中青年妇女中逐渐盛行短发。80年代,盛行烫发和披肩发。1990年,对77名具有各种职业、不同年龄的妇女进行调查,有38.96%的人喜欢烫发、披肩发,有37.66%的赞成传统发式,认为女式短发好的人占13.3%。焉耆妇女向有喜戴饰物的习惯。过去女孩最迟在五六岁就要扎耳朵眼,开始戴银丝耳环,买不起耳环的贫穷人家用粗细适中的茶叶棒涂上清油塞住耳朵眼,以防长严,有的女孩十几岁仍用此法。除耳环外,金戒指、金手锅、玉锅、项链、发卡也都是回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经调查77位妇女,平日经常佩戴首饰的占51.95%,只有节日和会客才戴的占23.38%,从来不佩戴的占18.18%,学生禁戴的占6.48%。在各不同年龄段的妇女中平日经常佩戴首饰的,16-20岁的占20%,21-30岁的占30%,31-40岁的占32.5%,41-50岁的占17.5%。
五、住行:焉耆回民的住房一般以中国传统古典四合院建筑为模式,融合回民生活起居的特点,形成一种本民族的建筑模式。四合院的正心是二层木结构框架式的阁楼,楼前为木结构"勾连搭式"卷棚,所有外露的木构件都有精细的雕刻,两侧厢房也是雕梁画栋,每一根椽头都刻有花纹,过道对厅都是用木结构花格扇门组装而成。这种住宅要求门窗大、房屋开间大采光好、所有的雕梁画栋雕刻以花卉图案。70年代后,建房为土木结构平房,房上草泥抹顶,一般房屋布局是一明两暗三大间。生活富裕户,住房分卧房、客房、厨房、库房等。生活差一些的人家虽然一切都较简陋,但仍保留了较大窗口、大开间的特点。过去,一般人家均是土炕(即火炕)。70年代后,城镇大部分人家换上了新式床,只有个别有老人的家,还有土炕;农村家庭,新式床、木板床、土炕并存。1988年,对110人抽样调查,欢迎新式床的占77.39%,喜欢木板通铺的占15.65%,喜欢传统土炕的占6.96%;喜欢炕的均是40岁以上的人。家户室内都注重摆设,陈设整齐,窗明几净,庭院每日洒水清扫,室内常燃巴兰香等。栽植葡萄、养花是焉耆回民的传统习惯,家家葡萄架成荫、院子里花草繁茂。离城较远的农村,人们上街多骑毛驴,或坐毛驴车。80年代,由于生活改善,年青入外出骑自行车、摩托车。要是全家上街,部分人家乘上小四轮拖拉机,部分人以毛驴大篷胶轮车代步。每逢星期日,镇内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如潮涌。
六、婚姻: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不管有无亲属和血缘关系,只要吃过同一个人的奶(母亲或奶妈),都不能通婚。双方都是穆斯林才能通婚,如遇特殊情况也可以通婚,但非穆斯林一方必须改信伊斯兰教。回族人结婚必须举行宗教仪式,婚姻才算合乎教律。回族的婚礼喜庆热闹,但不奢华。70年代前,回民联姻过程中的求婚、允婚、纳聘、证婚虽说礼节繁多,但很讲节俭。一般男女青年婚事由父母包办。先由男方请1-2位媒人带着糖、茶、干果等四色礼到女方家提话(说媒),女方家经过了解男方家情况,并向至亲和女儿征求意见,如果不中意,在媒人第二次上门时,婉词回绝,并退还礼物;如果还需进一步了解,则托词延缓几天给话,一般在媒人第三次上门时,要作决定,如同意,女方父母就给媒人明确表示,并提名点定另2位媒人,加原提话的媒人共为四大媒人。然后由男女家请四大媒人共商下聘定亲事宜。定亲礼随男家心意,一般是4套衣服。80年代,多是8块布料。定亲后,通过媒人串连决定送大礼和结婚日期。大礼由女方提出礼单,通过媒人与男方家反复相商确定,在送大礼时决定结婚日期。然后男女一同去领结婚证。结婚前二三日,媒人给女方家送催妆(一般为一套棉衣)。结婚这天,男女家都要搭喜棚,招待亲友。上午女方家先给新娘绞脸(即把新娘脸上额前的毛发除去),再打扮一新,然后打发新媳妇的弟弟或者小侄儿到男家新房门上去钉门帘(表示女方己准备好,即将发亲)。这时,新女婿由陪女婿(伴郎)及至亲好友约10多人,前往女方家娶亲,娶亲队伍到女方家后,先认亲,然后由阿訇念"尼卡哈尔"(证婚词)。阿訇念"尼卡"中询问双方是否同意结为夫妇,男方自己回答,女方由至亲(窝其力)代答。从1950年起,阿訇念"尼卡"时,必须询问是否领过结婚证,到此证婚仪式结束。发亲前,先由娶亲来人将小面值的红包和糖果、花生、干果向围观的人众撤布,然后新媳妇由已婚至亲妇女作伴娘,另有女方至亲送亲,并带上嫁妆。喜车快到男方门前时,男方客人耍公公、婆婆,要给公公翻穿皮袄,倒骑毛驴,背上插扫把,脸上抹黑灰;给婆婆戴纸糊高帽,耳朵上挂两串红辣椒。公公前往迎亲,婆婆在采棚前候亲。过去,迎送新娘还有"姑不娶亲,姨不送亲"的说法。晚上,要闹洞房(叫耍床),一般只限于青年和小辈之间,现在改为参加婚礼的青年人和新人一同唱歌跳舞,越热闹越好。第二天清早,娘家弟弟给新媳妇送睁眼包子,以示父母关心女儿,同时新女婿由陪女婿陪同到岳父家行谢礼,并在岳父家吃睁眼包子。有的亲友和好事者还在个别包子中包上盐巴、辣椒等物,以试探女婿是否精明。夹上盐巴或辣椒馅的包子,只要咬开,不管多么难吃,新女婿都得吃下去,也会引起一场哄笑。吃完睁眼包子后,由送亲的人领着新媳妇一一认婆家的大人、小孩。中午,娘家人要携带礼品去婆家"下堂"。第三天,新婚夫妇和公婆到女方家拜谢新娘父母,叫做回门。此后,婆婆还要带着新媳妇到娘家各亲戚家去认亲。婚后如感情不和允许离婚,离婚后的妇女要等一百天后才能改嫁,这叫"守限于"。这样的规定,一方面是为了让双方重新考虑是否复婚,另一方面是查看妇女是否怀有身孕,以免酿成不必要的纠纷。1950年国家颁布《婚姻法》后,嫁娶习俗发生了较大变化。现在男女青年多自由恋爱,但在婚礼形式上仍然保留着传统风俗。
七、取名:焉耆回族无论男女,每个人都有一个"经名",习惯上把这种名字叫"小名"。婴儿出生'的第三天要用清水沐浴,同时请阿訇念经起名,男婴一般用《古兰经》和伊斯兰教史上的先圣、先哲、英雄的名字,如"而不都"(穆罕默德的父亲)、"木合买"(穆罕默德)、"阿里"(穆罕默德堂弟)等;女婴用《古兰经》和伊斯兰教史上的妇女名,如"海迪车"(穆罕默德的妻子)、"在乃拜"(穆罕默德的另一妻子)、"法图买"(穆罕默德的女儿)等。命名时,阿訇要询问家人,避讳长辈中的同名。也有以出生时间命名的,如"主麻"(星期五聚礼日)、"古尔邦"(古尔邦节日)、"潘闪"(星期四)。儿童入学或成年步入社会时,都要起官名(学名)。焉耆口语中经名的最后一个字往往儿化,而且通过儿化给这个名字增添了一些亲呢的感情色彩,如阿舍儿、海姐儿等;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家长非常疼爱孩子,在经名外又有爱称小名,如燕燕、蛋蛋、豆豆、二姐、三姐、四娃、大头等。经名的叫法与阿拉伯语有很大变异,如回族命名中往往选择较为简短的经名,凡是超过3个字的,在口语中都有意无意地压缩在3个字以内,如经名"而不都拉"成了"而不都"、"穆罕默德"成了"木合买"或"穆罕尔"。回民起官名(学名)时,旧社会家中兄弟多的有用"福禄寿喜"、"荣华富贵"、"仁义礼智信"和"龙虎豹彪"等排行的;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名有解放、建新、建国、学兵等;80年代,给小孩命名多用单字,如男孩叫晶、敏、锐、卓、渊、涛、斌、波等,女孩名琼、静、援、萍、莉等。
八、割礼:回族男孩10岁左右要作"逊奈提"(行割礼)。割礼这天要请阿訇过"也贴",邀请亲友前来祝贺。
九、丧葬:回族主张简葬、速葬,提倡"入土为安"。当一个回民"无常"了(死了)后,就要及早安葬,以求得落土安然。所谓"亡人盼土"就是回民共同的丧葬观。一般对年老、病重的人早就准备了丧事,当天"无常"就当天埋,不得已才拖延一天。回民推行土葬,不用棺木,不穿寿衣,不放随葬品。人去世了,先给亲友报丧,亲友要前往吊唁,吊唁来的亲友不论男女都戴白布孝帽或束白腰带。安葬前要做好四件事:一是挖坟,焉耆回民坟墓都是先挖南北向2米多深长方形深坑,再在坑底西侧壁挖一个洞口,洞内再南北方向挖1个高1米多、长2米、宽1米的洞,活人能躬着身出入;二是缝"克番"(尸衣),"克番"用的布料是3块白布,共3丈3尺,亡者生前、亡后概不用绸缎细软做"克番";三是准备水床、浴板、皂角水或肥皂水。亡人在埋葬前,要将遗体洗净、揩干,然后包在"克番"里,一般要在埋体(尸体)的额头、手脚之处放上冰片、红花等防腐药物,然后放入塔木匣子(一个公用的木匣子)里面。塔木匣子、木床平时都存放在清真寺里。遗体入塔木匣子后,由阿訇站"乃麻孜"(阿訇站立诵读古兰经有关经文,祈求真主宽恕亡人在生前所犯的过失,祝愿亡人安息),然后把遗体抬到坟地,放置在挖好的"拉哈提"(洞穴)内,放置埋体必须头北脚南,仰面平放,打开面部"克番",将面部扭向朝西,然后用土坯封住"拉哈提"洞口,再用土填平,多余的土堆成马脊梁形坟包。一般还在坟上用土坯作标记,在坟旁栽树木,有的地方渐兴立碑。不准妇女送葬,不准进坟地。亡人埋葬后,"三天"、"头七"、"二七"、"月斋"、"四十"、"百天"、"周年"都要请阿訇在家念"索儿"(《古兰经》章节),祭奠亡人。逢"主麻日"或肉孜节、古尔邦节亲人都要去上坟。过去,老人"无常"后还要请阿訇或念经人走坟念经100天。
十、日常礼俗:回民对长者均尊敬有礼,晚辈见长辈要道"色兰"问好,宴席上长辈要坐上席;吃饭,要先让长辈;行路,要让长辈先走。禁止背后诽谤别人和议论别人的短处,反对骄傲、怠惰、欺骗和恶语伤人,禁止在人面前袒胸露臂,反对抽烟、喝酒、赌博、游手好闲,禁止在果树旁和河边大小便。回民很讲究礼节,热情待客,亲友间往来密切,平时常互相走访、问候。第一个孩子过满月时,亲友要贺礼;一百天要过"百禄",请客;一年过"岁岁"(周岁),亲友也要行贺礼。
十一、忌讳:在孕妇面前忌谈难产、怪胎,以防止孕妇忧虑,情绪不稳。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子、骆驼肉,怕生"豁唇子"。孕妇不能坐门槛,怕难产。在月婆子的房门上挂条红布,以示产房,外人不得擅入。禁忌产妇在坐月于期间动冷水,出门外。忌坐着晃腿,怕妨父母。忌小孩子坐石头,怕出湿疹。忌孩提时骑狗、坐箩筛子,怕成亲时刮风下雨。忌坐门槛,怕得病抽风。不欺负燕子,不掏燕子窝,怕要害眼病。忌小孩掏麻雀窝和欺负乳雀,怕长大了手颤。不能伤害鸽子,因鸽子救过圣人。禁吃有牙的鱼,伯有牙的鱼吃了死在水里的动物或者死人,不干净。害疮的人忌吃韭菜,怕留宿根复发。解手时不得面向西方,因天房(克尔拜)在西方,也不能对着日月解手。上、下炕时,不能从人的面前过,否则是对客人不礼貌。客人刚走,忌打扫、倒垃圾、泼脏水,因为这样表示不友好。
十二、节日:回族有三个重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一)开斋节每年的回历九月为穆斯林斋戒日,斋戒的最后一天,要登上清真寺的望月楼,观望新月,见月开斋,现在则统一按全国伊斯兰教协会推算确定日期开斋。开斋这一天的清晨,回族男人要沐浴净身,穿新衣服,熏香,到清真寺参加会礼。会礼结束,要走坟,探亲访友,待客;同时,自愿向清真寺出"也贴"(布施),向老弱病残、生活贫困、孤寡无依靠的人施舍。因此,开斋节又被称为"济贫节"。在回族人的心目中,斋月是"吉祥的月份",斋月里不能说伤害别人的话,不干损人利己的事。无论穷富都斋戒,提倡施舍行善。(二)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易难节",其宗教本意在于提醒穆斯林学习圣贤为遵主命而献身的精神。节日这天的清晨,回族要上寺会礼,之后走坟,回家举行宰牲仪式。宰杀的牛、羊、驼肉不能出售;除自己食用一部分外,分送亲友和贫穷的人。吃完肉后,要把骨头埋在干净的地方。根据伊斯兰教义宰牲可以1头牛抵7只羊或1只骆驼抵12只羊。(三)圣纪节先知穆罕默德的生日与逝世之日,都在回历三月十二日,因此习惯上把圣纪和圣忌合并纪念。这天,穆斯林们聚集在清真寺里冰浴,诵《古兰经》赞圣,阿訇要讲述穆圣的功绩、品德,之后清真寺施散油香。
十三、文艺:——回民花儿和弹唱,花儿是在我国西北甘、宁、青、新4省区回、汉、撒拉、东乡、保安、裕固、土家、藏等8个民族中广泛流传的一种山歌。花儿也叫"少年"、"山歌"、"山曲"、"野曲",是在野外高声喊唱的歌曲。常听到有人邀唱"山歌"时说,喊个"山歌",漫个"少年"。"漫"是不拘形式、信天喊唱之意。花儿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知识性强,音调圆润流畅,以风趣见长,曲调悠扬,清脆;长于抒情,其内容非常广泛,深蕴,有的歌词是用历史人物、事件作喻,有的把国家大事、家庭琐事编人唱词,甚至大自然中的云水、风雨、飞禽、走兽、一石一木、一花一草都是花儿歌唱的内容。歌词自编自唱,出口成咏,幽默风趣,兴味盎然。从花儿即兴对唱中,可以看出歌手的智慧、才能、记忆力和思维反应能力。情歌是花儿中永不凋谢的一朵奇葩,它往往用确切的比喻、朴素的语言把一对对青年男女的纯洁、真挚、坚贞不渝的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花儿是焉耆境内回族人民的民间文学,是回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当歌者-张口喊出一声悠扬婉转的"哎哟"时,就如曲调的领唱过门,引人入胜,随后的的唱词就脱口而出。焉耆回族民歌的形式可分为花儿、宴席曲小调。民间传唱的花儿令调,除《河州令》外,还有《尕连手令》等。传唱的宴席曲小调有《恭喜曲》、《尕老汉》等。民歌以花儿为主。花儿的演唱可以配口弦和各种丝弦及打击乐器伴奏,以配合舞蹈。回族的弹唱曲"打调儿",在民间自乐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它的情节是虚构的,词句编排滑稽,说、唱、听都有趣,使人发笑,如"打调儿"《小偷去偷桃子》中有这样的词句:"我穿着个没袖子的夹夹子,揪了一怀两袖子,聋子听见了,瞎子看见了,哑巴告给了,瘸子撵上了,没手儿抓住了。"小偷偷了财主的东西到城里卖,要吃饭,但不知吃什么好,说:"想吃锅盔边边子,想吃麻花尖尖子,想吃馒头瓤瓤子,想吃鸡蛋黄瓤子。"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