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兴业城区街道地图 ===
=== 兴业县资讯概况 ===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14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6.64亿元,增长27.5%;第三产业增加值11.95亿元,增长28.7%。人均生产总值7767元,增长18.6%。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5.5:26.6:27.9调整为41.8:30.1:28.1,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
农林牧渔业: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24亿元,增长7.4%,其中:农业产值8.67亿元,减少2.2%;牧业产值28.57亿元,增长10.8%;渔业产值0.44亿元,增长8.4%;林业产值0.81亿元,增长0.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74万元,增长7.5%,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89万公顷,减少0.01%;总产量21.22万吨,增长1.0%;单产5460公斤/公顷,增长1.0%。油料生产保持增长,产量达到0.19万吨,增长13.8%。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猪出栏59.89万头,增长8.1%;家禽出栏7715万只,增长12.0%。全年肉类产量14.41万吨,增长10.7%;蛋类产量0.19万吨,增长9.8%。
林业荒山植树造林力度加大,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6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5.5%。
渔业全年水产品总产量0.52万吨,比上年增长7.9%。其中,淡水养殖产品产量0.47万吨,比上年增长8.9%。
工业和建筑业:全县工业总产值44.67亿元,增长43.5%,增幅同比增加11.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0.12亿元,增长98.3%,增幅同比增加64.8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产值24.55亿元,增长17.0%。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1.95亿元,增长28.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9亿元,增长47.2%,增幅同比增加17.2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5.76亿元,增长16.5%,可见全县工业企业。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1家,比上年末增加3家,其中,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0.31亿元,减少28.3%;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0.44亿元,增长38.1%。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41.1%,非公有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55亿元,增长43.6%;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49亿元,增长35.9%。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15亿元,增长43.6%;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04亿元,增长2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09亿元,增长81.3%;实现利润1.63亿元,增长17.3%;利税合计2.33亿元,增长11.6%;企业亏损面53.3%。全年建筑业增加值为4.69亿元,增长24.7%,增幅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具有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64亿元,增长28.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4.84亿元;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58万平方米,增长72.0%;房屋竣工面积13.08万平方米,增长62.1%。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12亿元,增长42.5%。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0.63亿元,增长53.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达278个,其中新开工200个,在建项目总规模35.19亿元。计划投资过3000万元的大项目有28个,计划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4个。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4.22亿、8.32亿和16.58亿,投资结构为14.5:28.6:56.9。重点领域和民生领域投资得到加强,基本建设高和更新改造投资分别增长57.6%和23.7%。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发展。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0.85亿元,增长19.7%。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5.1万平方米,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增长40.6%;实现商品房屋销售额0.39亿元。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岑溪至兴业高速公路(兴业段)建成通车,海螺铁路专线、中石油兴业油库、海螺余热发电、桂江冶金、温氏第二种猪场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郁江引水工程兴业段、利而安化工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葵山水泥厂技改、海螺水泥二线、酒精技改、汽牛二期及汽油抗爆剂等一批项目按计划推进前期工作。
国内贸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92亿元,增长25.8%,增幅创建县十一年来新高,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7%。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县级实现零售额4.08亿元,增长38.6%;县以下实现零售额6.84亿元,增长19.2%。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2亿元,增长23.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5.1%;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44亿元,增长21.6%。消费结构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以汽车、通讯器材、娱乐等为主的发展型、休闲型消费成为消费热点,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的各类商品均保持快速增长。
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0.54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万辆),增长5%,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0.37万辆,增长10.0%。民用轿车拥有量0.22万辆,增长8.0%,其中私人轿车0.18万辆,增长10%。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67.85公里,其中国道223.84公里,省道32.85公里;按公路等级分,高速公路38.03公里;一般公路中,一级公路33.16公里,二级公路54.18公里,三级公路0.67公里,四级公路641.81公里。全年完成地方公路货客运周转量120555万吨公里,增长34.1%,其中公路客运周转量38348万人公里,增长24.2%;公路货运周转量116720万吨公里,增长34.5%。
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45亿元,增长29.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22亿元,增长23.9%;电信业务总量3.64亿元,增长14.6%。
财政和金融:全县完成财政收入3.02亿元,增长24.2%;一般预算收入1.88亿元,增长23.9%;一般预算支出6.28亿元,增长33.4%,全县国税总收入1.87亿元,增长23.4%。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3895万元,主体税种收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共15921万元,占财政收入总额的52.6%。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保障能力加强。农林水事务、教育、科技支出分别增长48.9%、25.6%、177.7%;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支出分别增长38.2%、154.5%、391.6%。金融业运行平稳。2008年设立兴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获得批准。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合计36.24亿元,比年初增加0.58亿元,增长19.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合计17.36亿元,比年初增加4.42亿元,增长34.1%。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44亿元,比年初增加4.88亿元,增长18.3%
人口与居民生活: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县总人口71.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4万人。人口出生率13.4‰,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长率8.1‰。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4元,增长22.2%。其中,工资性收入7647元,增长46.5%;经营性收入1348元,增长26.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523元,增长28.2%。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28.33台,冰箱86.67台,洗衣机95台,空调器53.33台,照相机31.67架,摩托车96.67辆,固定电话75部,移动电话208.33部,家用电脑55台,互联网用户41.67户,家用汽车5辆。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806元,增长17.1%。其中,工资性收入1050元,减少24.0%;家庭经营性收入5689元,增长48.1%;财产性收入43元,增长202.0%;转移性收入202元,增长60.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18元,减少2.4%。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14台,家用电冰箱15台,摩托车133辆,移动电话143部,家用电脑8台,洗衣机33台。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50.6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4.06平方米。劳动就业形势稳定。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1.72万人,减少0.3%;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42亿元,增长8.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374元,增长20.0%。
新世纪新挑战:千年古郡开新宇,今日兴业展雄风。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兴业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兴业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打好基础。
科教文卫:教育:兴业县是玉林撤地设市新建立的县,地处桂东南,管辖15个乡镇,213个行政村(街〕,总面积1486.7平方公里,63万人。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狠抓校方,加快了教育事业发展步伐,早在95年就基本实现“两基”。现全县有学校239所,其中小学204所,初中30所,高中4所,中等职校1所。校园总占地面积289.5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72.9万平方米,有中小学生1050341人,教职工7551人。兴业县积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新建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136幢,新建成初中8所,每个乡镇、村创建有“成人文化培训中心”、“农民文化学校”,积极改造中小学危房,新添置图书近100万册,教学设备基本配套,电化教学普通采用,办学条件根本改善,有17所中小学成为玉林市“办学条件合格学校”。现兴业高中、石南一中、石南二中、沙脑中心校成为玉林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几年来,兴业县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引导中小学校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程教学渠道上,积极探索教育督导评估新路子,推进素质教育;大力调整校点市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水平。在全县15个乡镇设立了“中小学财务核算中心”,采取集中管理、分校核算,规范了中小学会计行为,严肃了财经纪律。
文化:群众文化蓬勃开展。五年来,共举办各种文艺晚会100多场。演出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部分节目获自治区、市级奖励。其中,自编自演的粤曲清唱《夜访农家》参加广西“八桂群星”农民文艺汇演,荣获四个奖:演出二等奖、组织奖、创作奖和优秀演员奖;自编自演的歌曲《兵心常在》获广西第五届残疾人艺术汇演三等奖等等。几年来,乡镇(村)文化娱乐中心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呈现勃勃生机。县影剧院也于1998年维修一新,第一个实现县“十大民心工程”之一。“知识工程”工作稳步推进。乡镇图书馆从建县前的6个,发展到今天的15个,村级图书馆(室)也增加到100多个,实现全县行政村50%以上都有图书馆(室)。为此,该县被评为广西“知识工程”先进县,山心图书馆获广西乡镇一级图书馆,石南镇政府获广西乡镇图书馆建设奖,葵阳图书馆获市乡镇一级图书馆,县委宣传部黎德胜部长被授予“广西‘十佳’乡镇图书馆建设领头人”称号。自治区“知识工程”指导委员会和中央电视台记者先后到兴业山心图书馆和葵阳图书馆采访,拍摄有关材料,向全区、全国宣传。图书馆(室)的不断增多,读书活动的广泛普及,对兴业县农民群众学习科学知识,充实生活,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以及推动县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1999年,山心镇农民李振盛靠读书致富,其事迹被整理成文字材料和图片,参加全区农民读书成果巡回展,影响很大。文物保护维修工作扎实有效。全县21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重视和保护,群众文物意识加强。几年来,解决了桂东南武装起义指挥部旧址界址划定问题(位于城隍);成立抢修孔庙领导小组,抢救孔庙;维护和修缮被人为破坏的石嶷山、石嶷塔;确定庞村清代民居群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申报自治区级;龙安绿鸦古冶铁遗址获定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电影发行放映走出低谷。几年来,共组织放映100多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科学教育影片,起到了鼓舞人民,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作用。先后与“甲天下”烟草集团、CTL王牌电视集团、创维电视集团、小天鹅洗衣机集团联姻,开展“万场电影”下乡活动,免费为农民群众放映故事片和科教片800多场。既解决了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又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更为电影带来生机。文化市场管理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共有音像店19家,餐饮卡拉OK31家,电子游戏机室11家,网吧37家,桌球室5家,印刷企业4家,复印打字室17家,露天音乐茶座16家。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整个文化市场井然有序,健康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完善文化市场守则,加强办证管理。对全县所有文化经营点进行重新检证、登记,重新发证,切实解决了业主“办证难”的问题。
卫生:兴业县卫生局于1997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是县人民政府主管卫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内设办公室、卫生法制与监督股、业务股3个职能股(室),辖县级直属医疗卫生单位3个,镇中心卫生院1个,乡镇卫生院11个。截止2001年年底,设有病床392张,职工干部总数610人,其中卫技人员576人。有村卫生所204家,乡村医生572人。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级卫生组织为基础的上级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1999年,县卫生局被评为兴业县行风评议“合格单位”;2001年县人民医院荣获国家卫生部授予“二级甲等医院”称号;1999年元月蒲塘中心卫生院以玉林市最高分获国家卫生部授予“一级甲等医院”称号;2001年全县有大平山卫生院等9家乡镇卫生院通过审评,达到“一级乙等卫生院”水平。
体育:几年来,兴业县认真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98年一举夺得“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实现县“十大民心工程”之二(蒲塘镇也获“全国体育先进乡镇”)。全县共有锻标适龄学生9万多人,及格级以上8万多人,达标率85%以上。目前,整个兴业县有大型体育场1个,体育馆2座,篮球场570个,400米田径场2个,200米—350米田径场13个,游泳池2个。每所学校至少有乒乓球台、篮球场、沙坑、600米跑道等体育场地设施。共有15所学校成为县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点。去年,争取到上级赠送价值10万元的全民健身样板工程器材,并安装在县体育场上。从此,每天来健身的群众络绎不绝,健身风气大大增强。体育竞技结硕果。五年来,该县共举办各类体育竞赛活动150多次,直接参赛人数超过20万。参加市级以上比赛16次。在各级比赛中,都有令人振奋的好成绩。其中,破6项自治区级记录,12项市级记录,6项县级记录。县业余体校设篮球、乒乓球、田径、游泳等四个训练项目,共有5名教练,一切活动正常。几年来,共向市级体校输送优秀运动员100名,向自治区输送10名。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