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资源:济南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济南的文化突出“泉城”特色。济南有四大泉群: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市区为恢复旧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风貌,做了不少努力。济南市通过“保泉”计划,已经使得各大泉群全年喷涌成为现实。 市区景点:趵突泉:园内立有乾隆皇帝亲题“天下第一泉”手迹,李清照纪念馆、五三惨案纪念亭也建立于内。千佛山:本名历山,为佛教著名圣地,因佛像众多,得名千佛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曾于山下耕作,故又名舜耕山。大明湖:天下第一湖,济南市区护城河汇集形成的淡水湖,其内有北极阁,铁公祠等景点。明府城:明代设府是济南正式成为山东省政治中心的开端。济南的明府城始建于洪武四年(1371年),大致为今天的明湖北路、黑虎泉北路、黑虎泉西路、趵突泉北路围合的区域。现如今保留下来的明府城遗迹主要有泉城路以北的芙蓉街—曲水亭街历史文化街区和鞭指巷—将军庙街历史文化街区,其中主要景点有珍珠泉大院、芙蓉街、后宰门街、明清民居建筑群、王府池子、状元府、将军庙天主教堂等,是集中体现老济南城“家家泉水,户户垂杨”风貌的地区。济南府学文庙:中国四大文庙之一,题壁堂:题壁堂建于1803年,原系萧(何)曹(参)祠堂,因升阳观住持化身题诗于壁的传说而名题壁堂。1905年,布政使在此建戏楼,为山东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戏院之一。五龙潭,解放阁,环城公园,泉城广场,泉乐坊:泉乐坊位于济南核心区域,原名是县西巷,是连接大明湖和泉城路的泉畔商业街。项目内涓涓泉水串联众多名店旺铺与特色景点,使人们在享受消费乐趣的同时亦可欣赏到泉城济南的翠湖青山、曲水潺潺,领略古老商街的文脉厚重、历史悠远。它既是泉城路繁华的延伸,又是古老秀美济南文化的延伸。百年老街经二路:商埠区内的经二路是一条百年商路。1904年,济南成为首个自开商埠的城市,在府城以西修建商埠。其中经二路是民国济南的商贸、金融、邮政中心,沿街历史建筑多是西洋及中西合璧风格,现留有德华银行、德国领事馆、邮政大楼、大西洋钟表行、瑞蚨祥、老棉行等历史建筑遗迹,是济南具有异国情调的怀旧风情街。中山公园,济南动物园:原名金牛公园,泉城公园,黄河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槐荫区张庄路321号 郊区景点:四门塔: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全部由石块砌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塔,建于隋唐时代。四门塔旁的九顶松要四人才能合抱,树龄约1000年,依然苍翠,生机盎然。龙山文化城子崖遗址,位于济南市下属县级市章丘,是新时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史前文化比较典型的遗迹之一。龙山文化时代出土的文物展现了当时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人类生活情景。齐烟九点,指从济南南部千佛山向北看到的九座小山丘。一说“九”不是确切数,只是代表比较多。灵岩寺,百脉泉,位于济南市下辖章丘市市区内。济南红叶谷森林公园:坐落在历城区西营镇,跑马岭自然风景区:历城区柳埠镇,济南野生动物世界:坐落在历城区柳埠镇,四门塔风景区:坐落在历城区柳埠镇,济南九顶塔民族风情园:坐落在历城区柳埠镇,济南九如山瀑布群风景区,济南金象山滑雪场,国科高尔夫别墅温泉度假村 自然条件:地形:济南市位于北纬36°40′,东经117°00′,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境内主要山峰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等。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千米,平原500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108.4米,最低海拔5米,南北高差1100多米。 气候:济南地处中纬度地带,由于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由于独特的地形作用,济南的气候极端性明显强于周边地区。年平均气温14.8℃,极端气温最高42.5℃(1955年7月24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9.7℃(1953年1月17日)。最高月均温27.5℃(7月),最低月均温-0.3℃(1月)。年平均降水量693.4毫米。年日照时数2088.4小时(2006年)。济南是季风气候明显区域之一。冬季亚洲大陆北部形成了蒙古高压,济南被极地大陆气团所控制,常受来自北方冷空气侵袭,寒冷晴朗,雨雪稀少,多偏北风。夏季受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天气炎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多偏南风。春季和秋季是冬季转夏季、夏季转冬季的过渡季节,风向多变。一年之中,在不同季节,全市处在不同大气环流控制之下,构成了春暖、夏热、秋爽、冬冷四季变化分明的气候。济南冬季长达136~157天,一般在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夏季为105~120天,一般在5月下旬至9月上旬;春、秋季最短,都不足两个月。济南夏季降水量一般多于北方城市,加之三面环山的地形令水汽和热空气回流聚集,导致了济南的夏季闷热难耐。 水文:济南境内河流较多,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还有环绕老城区的护城河,以及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等河流。湖泊有市内的大明湖(水源来自趵突泉等泉群)和章丘市辖的白云湖;百脉泉,黑虎泉等公园内也布有大小泉池。著名的趵突泉就是在济南,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老舍先生曾多年居住济南,所著《趵突泉》一文,盛赞趵突泉。济南素有“泉城”之称。 济南高校:济南是山东的文化、教育中心。这里有国家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的重点大学山东大学以及山东师范大学等一系列本、专科院校,每年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人才。济南总共有44所高校,文化氛围极其浓郁,书店三五步之内必有一个,种类丰富齐全。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趋势的展开,市区高校规模已经远远不能容纳众多的来济学子,自2000年左右,各高校开始扩建校区,距今为止已经兴建了长清大学城和章丘大学城。 公办本科(16所):1、山东大学(985,211,1901年建),2、山东师范大学,3、山东财经大学(原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4、山东女子学院(原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2010年升本),5、山东建筑大学(原名山东建筑工程学院),6、山东中医药大学,7、山东警察学院(原名山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升本),8、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原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2010年升本),9、山东交通学院,10、山东政法学院(原名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7年升本),11、山东艺术学院,12、山东体育学院,13、齐鲁师范学院(原山东教育学院,2010年升本),14、济南大学,15、山东工艺美术学院,16、山东轻工业学院,17、山东科技大学(原名山东矿业学院) 民办本科:山东英才学院山东协和学院 独立学院:山东经济学院燕山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2012级始迁往潍坊青州市),济南大学泉城学院(2011级始迁往烟台蓬莱市) 高职院校:山东传媒学院,山东省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山东省工会干部管理学院,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职业学院(原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济南职业学院,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山东省力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山东联合大学(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