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横山城区街道地图 ===
=== 横山县资讯概况 ===
行政区划:横山县辖10个镇、8个乡:城关镇、横山镇石湾镇、高镇镇、武镇镇、党岔镇、响水镇、波罗镇、殿市镇、塔湾镇、赵石畔镇、魏家楼乡、双城乡、石窑沟乡、白界乡、南塔乡、韩岔乡、艾好峁乡、雷龙湾乡。
历史沿革:横山县,原名怀远县,取“怀柔边远”之忌。因与安徽省怀远县重名,民国3年(1914)由内务部令改怀远县为横山县,以境内横山山脉命名。北魏置岩绿县,唐为朔方县,明置怀远堡,清雍正九年(1731)置怀远县,民国改横山县。横山县旧县城原址在柴兴梁山顶,昔称怀远堡,解放前系横山县城所在地,县衙建在城内西北处。1946年横山县城解放,但经常受到榆林国统区敌人的骚扰。为了安全和工作上的方便,横山县人民政府先设在中部山区的韩岔,后又搬迁殿市。于1955年在原横山旧县城的底滩北面、芦河东岸的李家坬建立起新县城。这里原是一片满目荒凉的不毛之地,但地势开阔平坦,又处榆定公路线上。1956年横山县人民政府由殿市迁到新县城。目前,大街拓宽加长号称十里长街,二街(榆定公路通过)全长3000米,宽15米。迄今建县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建新城仅有40余年的历史。2000年,横山县辖10个镇、1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9467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横山镇52180、石湾镇15930、高镇18682、武镇15657、党岔镇17742、响水镇12734、波罗镇17119、殿市镇11132、塔湾镇13308、赵石畔镇13259、魏家楼乡10844、双城乡5567、石窑沟乡14821、付家坪乡4686、王有地乡6396、白界乡10737、南塔乡10372、五龙山乡7500、韩岔乡16900、艾好峁乡10069、雷龙湾乡9039。有汉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土族、羌族、壮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锡伯族、哈尼族、朝鲜族、满族、黎族、白族、土家族、苗族、蒙古族等民族分布。2003年,横山县设10个镇、8个乡,358个村委会、6个社区。从境内油房头、九川府和石码坬出土的化石、文物看,横山属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本境为仰韶文化区及龙山文化区。因地近河套,战火连绵,从秦汉至明清,地域时失时复,史书不乏记述。夏,传说雍州之域,为熏育氏族活动之地。商,熏育、龙方之域。西周,犬戎、西申(白翟)地。东周,春秋时属林胡地。战国时,北属林胡,南归魏境。魏置肤施县于境内(今党岔附近)。秦,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始统于秦。境归秦,属上郡肤施县。西汉,本境分属朔方刺史部上郡奢延县(址于现靖边县城西北30公里红柳河南岸)和肤施县,亦说怀远堡等地属白土县(址在神木县南)。新,奢延县易为方阴县,西北部属之。东汉,属并州刺史部上郡肤施、奢延县,今响水一带归圈阴县(址在神木县南)。三国、西晋,羌胡地。东晋、十六国,先后属前秦、后赵、后秦上郡。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匈奴贵族赫连勃勃破鲜卑、薛干等部,称天王建大夏(十六国之一,或称五胡夏,定都统万城),归夏。南北朝,属北魏夏州(治所统万城)化政郡岩绿县(址原统万城,即今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子),后归西魏化政郡。北周保定三年(563),银州(今党岔)一带改属北周雕阴郡儒林县(址榆林县东南)。隋,大业十三年(617),鹰扬郎将梁师都起兵反隋建梁国,属梁。唐,为关内道夏州朔方县(址白城子)、德静县(内蒙古乌审旗东南)和银州儒林县。五代十国,属定难军夏州、银州。北宋,以横山为界,西北部归西夏,南部为宋地属永兴军路延安府绥德军。南宋,以芦河、无定河为界,北部归西夏夏州,南部为金地属鄜延路绥德州。元,为陕西行省延安路米脂县。明,分属陕西省榆林卫和延安府米脂县。清,雍正九年(1731)取“怀柔边远”之意,置怀远堡为县(治所今旧县城),属榆林府。民国三年(1914),为别安徽省之怀远县,遂依境内横山山脉更名横山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陕北工农政府领导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境内成立赤源县(址麻城界)和米西县(址石窑沟乡牛肋脖湾)。1946年10月,县府易帜,县境改属榆横政务委员会(设于镇川)管辖。1947年,归陕甘宁边区政府绥德分区所辖。翌年,改属榆林分区。1958年12月,横山县置撤销,本境分别划入榆林、靖边、米脂县。1961年9月,县复,隶属陕西省榆林地区至今。
农业生产:全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土壤绵松,再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小气候资源,糜、谷、豆等小杂粮久负盛名,绿豆以其粒大饱满、色泽鲜艳驰名国内外,被日本国指定为免检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横山由此而成为榆林最大的绿豆集散地和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羊肉肉质鲜嫩,味美无疝,堪称全国一绝,备受消费者青睐。沿无定河、芦河两岸建成陕北最大的水稻生产基地,年播种面积近8万亩,总产3.5万吨以上,品质可与银川大米相媲美,主产区被誉为塞上小江南。另外,横山年薯类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鲜薯达10万吨以上。
经济发展:2006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20.04亿元,增长25.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1亿元,增长8.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67亿元,增长36.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6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增长45.8%;财政总收入1.31亿元,增长36.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20万元,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38元,增长20.9%。近2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得到解决,完成水土保持初步治理面积2000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32.3%,全县基本农田面积达到52万亩,人均1.56亩,有效灌溉面积21万亩。近年来,着力培育了羊、豆、煤、油四大主导产业,已建成陕西最大的白绒山羊生产基地和陕北质量最优的杂豆生产基地,羊子饲养量达89万只,豆类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2万多吨,形成了年产260万吨煤炭、1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四大主导产业初步成为拉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速、经济增长的龙头。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