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昌都城区街道地图 ===
=== 昌都县资讯概况 ===
历史沿革:西藏自治区东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昌都地区行署所在地。四川入藏门户。位于澜沧江上游扎曲和昂曲汇口处。面积1.02万平方公里,人口7.73万。县府驻城关镇。昌都藏语意即“河流交汇口”之意,旧名察木多。清末为昌都县,后改为昌都宗,1950年为昌都地区人民委员会驻地,原属西康省。1956年划归西藏自治区,1960年合并拉多宗又改为昌都县。昌都,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昌都县历史悠久,城南12公里处的"卡若原始村落遗址",使昌都县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汉魏时期,称以昌都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为"康",唐朝归依吐蕃。自元朝起,正式划入祖国版图。清朝称昌都为"察木多"(相当于行署)。驻藏大臣设正副二职,其副职长驻昌都镇。1950年昌都解放后,中共中央在昌都镇建立了我党在西藏地区最早的人民政权组织-昌都县人民解放委员会,隶属国务院领导;1959年4月20日昌都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下辖三个行政区;1959年增至7个行政区;1962年7月,重新划分为10区1镇,共52个乡;1987年实施撤区并乡,划分为1镇1区15乡,辖259个村民委员会,10个居民委员会,920个自然村。1999年再次行政区划为3镇12乡,9个街道居委会及208个行政村。1997年,面积1.08万平方千米,人口7.2万。辖1镇15乡,县政府驻城关镇。(根据《政区大典》整理),城关镇(ChengguanZhen)地区行署、县政府驻地。1959年建城关区,1963年改镇。位于县境南部,面积195平方千米,人口0.4万。辖小恩达、达布卡、达、白格、沙夏、格地、通夏、生格、生达10个村委会和齐齿街、聚盛街、四川桥、帮达街、夏通街、幸福街、卧龙街、马草坝、西路、嘎东10个居委会。日通乡(RitongXiang)1959年置日通乡,1972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将日通、向达、温达、高吉等乡和妥坝乡的仲日村合并为日通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38千米。面积565平方千米,人口0.4万。辖布托、日索、向达、冻多、温达、瓦列、日通、尼追、乃沙、达通、乌波、央达、学堆、高吉、仲日、哈日、学美17个村委会。旅游景点有谷窝普溶洞。加卡乡(JiakaXiang)1959年建加卡乡,1972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生格乡、马尼乡、莫列乡合并为加卡乡。位于县城南,距县城11千米。面积649平方千米,人口0.4万。辖波妥、加卡、瓦约、左巴、多让、桑单、达村、达索、梯贡、莫村、列村、达多、小索14个村委会。约巴乡(YuebaXiang)1959年设约巴乡,1972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乡,1988年时班觉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34千米。面积487平方千米,人口0.3万。辖察马、乃通、约达、贡果、巴洛、拉察、西吉、唐卡、嘎牙、直穷、拉美、日西、然俑、玉吉、乃龙、拉日、折仁、日木、约俄、扎帕、折尼、达村23个村委会。芒达乡(MangdaXiang)1959年置芒达乡,1972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乡,1988年时达德乡、西强乡、瓦洛乡和格学乡的两个村并入。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70千米。面积446平方千米,人口0.3万。辖多日、白措、芒达、小瓦洛、西强、索若、莫堆、当日、莫美、达德、扎马、委日、卡那、然昌、多冲、伦多、若洛、左巴、瓦洛、郭觉20个村委会。如意乡(RuyiXiang)1959年置如意乡,1972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将日通乡、穷卡乡合并为如意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0千米。面积329平方千米,人口0.3万。辖如意、约日通、俄土、沙拉、永嘎、桑多、达若、桑恩、普拉、杜嘎10个村委会。嘎玛乡(GamaXiang)1959年置嘎玛乡,1974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将察拉、乌东、瓦寨3乡并入。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13千米。面积459平方千米,人口0.4万。辖里池、里土、瓦寨、也多、林孔、比如、冻中、索德、鸟东、索达、浆洗、察拉、达那、当妥、委洛、瓦多、乌乃、嘎玛、拉日19个村委会。有“藏东匠人之乡”的美称,其“唐卡画像”在藏区很有名气。始建于1185年的嘎玛寺是康区历史最悠久的古刹。沙贡乡(ShagongXiang)1959年置沙贡乡,1972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将冬达、加拉、约宗3乡和格学乡的两个村并入。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58千米。面积289.7平方千米,人口0.5万。辖俄若、卡洛、冬达、穷卡、格学、觉然、莫中、昂索、温达、约宗、学土、沙格、果洛、瓦若、多伏、东果、达东17个村委会。妥坝乡(TuobaXiang)1959年置妥坝乡,1974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乡,1988年撤区并乡将康巴乡、白日乡、白玉乡合并为妥坝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50千米。面积1759平方千米,人口0.6万。川藏北线公路过境。辖珠各、卡集、夏雅、热合、格日、觉嘎、列瓦、嘎娘、嘎达、肯库、支卡、嘎面、杂庆、然索、崩库、嘎弄、洛马、昂穷、龙雅、觉村、然达、安穷22个村委会。拉多乡(LaduoXiang)1959年置拉多乡,1974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将波日、玉曲、金达、加日、八崩、嘎来6乡并入。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92千米。面积1528平方千米,人口0.5万。辖吉日、嘎库、加龙、瓦措、瓦世、达都、嘎孔、达尼、瓦达、贡西、曲色、尼塔、多、高地、贡尼、嘎来、夏日、卓子、塔马、谁如、达日、泽然、娘吉、西浪、折达25个村委会。若巴乡(RuobaXiang)1959年置若巴乡,1972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将若堆、若美2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0千米。面积897平方千米,人口0.3万。辖扎格、向宗、博村、卡堆、格嘎、果拉、瓦扎、若尼、嘎达9个村委会。面达乡(MiandaXiang)1959年置面达乡,1974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将措荣乡、莫金乡、冷达乡并入。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10千米。面积538平方千米,人口0.4万。辖措荣、同孔、波日、绕青、白波、面达、日学、瓦学、马左、冷达10个村委会。俄洛乡(EluoXiang)“俄洛”系藏语,意为“盛尸水槽”。1959年置俄洛乡,1972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将仁达、加林、巴龙、羊达在4乡并入。位于县城西,距县城13千米。面积777平方千米,人口0.5万。辖曲尼、曲瓦、仁达、沙通、江卡、沙贡、仲瓦、加通、普它、加林、觉达、仲美、雄达、美龙、贡多、通果、热翁、索瓦、约美、格巴、巴龙、郎达、高雀、羊达、夏然、朱格、孔马、达瓦、多日个村委会。格龙乡(GelongXiang)1959年置格龙乡,1974年改公社,1980年复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将格登、字多2乡并入。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30千米。面积547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字多、果帕、格扎、木巴、冻日、德帕、觉修、觉拉、巴通9个村委会。柴维乡(ChaiweiXiang)1959年置柴维区,1972年改公社,1980年置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将余通、翁达岗、古强、柴维、都兰多5乡合并为柴维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70千米。面积946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金通、钯岗达、古强、格瓦、嘎日、甲村、多巴、柴维、都兰多、察达10个村委会。埃西乡(AixiXiang)1959年置埃西乡,1972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将、埃普、聂达2乡并入。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50千米。面积402.9平方千米,人口0.5万。辖哈拉、然瓦、娘拉、如巴、岗村、热亚、达贡、达青、达村、甲加、学来、波格、亚马通、莫巴、帮德10个村委会。1999年再次行政区划为3镇、12乡,9个居委会、208个行政村。2000年,昌都县辖3个镇、12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9441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城关镇31081卡若镇4137俄洛镇5621芒达乡5898沙贡乡4684若巴乡3126埃西乡4295如意乡2600日通乡4143柴维乡6093约巴乡3155嘎玛乡3507面达乡4947拉多乡5421妥坝乡5711
教育状况:昌都地区昌都县有15个乡镇,2所县初级中学,15所乡中心小学,21所村办小学,26个教学点,共有64所学校。农牧民子女全部享受国家“三包”政策,农牧民自主送子女上学的意识逐渐增强。记者日前走访昌都县教育局,党组书记措姆向记者介绍了昌都县农牧民子女受教育的情况。措姆书记说,从国民教育的角度来说,国家对农牧民的政策是倾斜的,尤其是执行“三包”以来,学校提供免费的食宿,小学生是每生每年1200元,县里有6000多名学生享受,初中生每年1450元,有3360名学生享受。现在国家和自治区都投资兴建教学点,再加上天津援建的几所教学点,硬件设施也在逐渐改善,更方便了农牧民就近送孩子读书。以前农牧民会认为如果孩子去上学,家里的劳动力就少了,现在农牧民也逐渐改变观念,孩子到了适学年龄就会主动送孩子到学校;以前边远地区的农牧民子女上完小学后辍学的很多,现在选择让孩子继续上初中的农牧民也多了起来,让孩子受教育的意识逐渐增强。另外,入学率不断提高,教育的成效也不断显现,这也使得农牧民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据了解,昌都县的中小学校,在课堂上会进行“四观两论”教育,包括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在校内开展活动,组织唱国歌、升国旗、读书比赛、演讲比赛,或请村里的老前辈到学校给学生讲课,帮助学生了解祖国和民族的概念。还有专门的课时,通过光盘学习科学、认识科学,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日常见到现象等。在谈到昌都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时,措姆书记说,在西藏巩固和提升入学率还是一个难点,目前还没有找到最理想的办法控辍保学,所以宣传“三包”政策还是必要的。县里受地理环境、信息闭塞、交通不畅等因素的制约,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乡政府和县政府都应该动起来,一起对教育做出政府行为,才能更好的发展教育事业。另一方面还要从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上有保证,多给学生做实事,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措姆书记说:“以前学生没有竞争意识,现在孩子都希望能到内地去上西藏班。从今年西藏班的招生情况可以看到,孩子都说一定要考上,录取的时候没考上的还回家哭鼻子,这在以前是看不到的。因此,我对昌都的教育前景还是充满信心的。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逐步对硬件设施的改善,我们的工作已经由附近乡镇正在向边远地区延伸,只要遵循教育规律,昌都县的教育一年将比一年好。”,(责编:闵闻)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