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经济:俄亚纳西族乡以农业为主,2006年全乡农业产值1348万元,比1990年增长60%,农民人均纯收入1642元,比1990年增长16%。粮食总产2564吨,比1990年增长35%,人均粮食450公斤,比1990年增长25%,其中,玉米种植面积60826亩,总产量1108吨。而杂交玉米种植面积4420亩,产量1100吨,玉米杂交良种推广名列全县第一,自全面推广杂交玉米以来,平均每亩比推广前增98公斤。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实施人草畜三配套的措施,积极发展畜牧业,2006年全乡大牲畜存栏达35227头(只)比1990年减少10%,人均达6.2头(只)。2006年肉类总产量586吨,人均达102公斤。人均畜业收入200元。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截止2006年全乡共退耕还林4500亩,完成荒山造林5000亩,维护了生态平衡,防止了水土流失。随着全乡经果业的发展,全乡群众种树积极性高,2006年,核桃产量达75吨,比1990年增20%,花椒44吨,比1990年增9%,各类水果达124吨,比1990年增27%,农牧民人均从林业中增收120元。俄亚纳西族乡目前是全县不通公路乡之一,境内物资运输大多靠人背马驮,各村组之间有驿道相通。由于居住分散,地处山区,马帮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全乡的主要生活用品、农用物资以及农牧民生产的农副产品,都分别在邻界的云南省永宁乡、丽江市、香格里拉县、稻城县购卖和销售。 文化教育:2006年,俄亚纳西族乡有中心校1所,村小12所,有教师36名,28个教学班和1个初中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群众送子上学的积极性高。2006年有在校生650名,入学率达90.7%,巩固率100%;辍学率为0,毕业率100%。自1990年以来,共改造学校危房10所(村小),全乡青壮年脱盲率85%。脱盲人员巩固率90%。 人口卫生:2006年全乡辖6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50个自然村,总面积587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纳西族,藏族、汉族、白族等四种民族,共951户,总人口5850人。其中,纳西族人口3632人,占总人口的62%;藏族人口1396人,占总人口的23.9%;汉族人口813人,占总人口的13.9%;白族人口5人,占总人口的0.1%、彝族人口4人,占总人口的0.1%。农村住户873户,农业人口5694人,占总人口的97%。建县前,俄亚属木里大寺衙门管辖,有百姓309户,佃客37户,木里土司委派当地头目作地方官,称“木官”(世袭),并授予姑擦职位。木里大寺衙门另派一名官人驻该地与木官共同管理地方事务。1953年10月划乡建政时,划设俄亚纳西族乡,隶属第一区。初建乡时全乡辖5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共388户2660人。1972年10月整建社后,改建为俄亚人民公社,共辖6个大队19个生产队。1983年恢复乡的建制,全乡辖6个村28个村民小组。1984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俄亚纳西族乡。乡政府驻俄亚大村,海拔1980米,距县城300佘公里。俄亚纳西族乡现有医院1所,医生4名,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来抓,加大重点疫病的防治,乡医院每年收治病人均约1200人次,建立村级合作医疗站4个,大力做好药品管理和监督,初步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治病难的现象。 基础设施:1999年俄亚纳西族乡只有小水电站1个,装机容量55千瓦,1991年至1999年除大村外,全乡新建微型电站90座,水电覆盖2个村8个组满足了930余人生活用电。2000年至2006年新建农村微型电站91座,水电覆盖了3个村12个组,满足了1092余人生活用电。至2006年全乡农村微型电站182座,除立碧村的四川坪子组、卡瓦村的纳俄组、哈地组未通电外,水电覆盖全乡6个村25个组,基本满足了3422余人生活用电。乡党委、政府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把它放在重要地位,1991年—2006年完成了立碧村抓子组150亩中低产田土改造工程;境内“三面光”工程有俄碧大堰、鲁司大堰、拉罗大堰,全长20公里,水塘4个,完成维修大堰2公里,现在可灌面积4010亩,同时解决了5000人30000余头牲畜饮水问题。 旅游资源:大村古寨距今大约有500多年的历史,纳西先民为了守护这块肥沃之地不受外族侵犯把房屋建筑在大村岩石堡周围,经过上百代的努力,至今成为全国保持最壮观的原始古建筑群,为世界民族工作者所注目,素有“纳西古城在云南丽江,纳西古寨在四川木里俄亚”的说法。纳西族的住房一般为木石结构的土掌房,以块石砌成,用木柱作支撑;房屋一般为三层,最低一层为畜圈,中间一层为主屋,用木板间隔,铺地板,设火塘卧室、仓库,最高一层为草楼和晒坝;楼层多以粘土铺筑而成,上下楼多用独木做成的梯子。一般是整个村子上百户的住房连成一片,每家每房之间可以畅通,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游人进入古寨,像闯入了世外迷宫,难寻出寨通道。2006年,俄亚大村古寨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闻名中外的长江第一湾“虎跳峡”就位于四川坪子上游;雪域高原著名旅游景区亚丁同俄亚境内的鲁司村接壤;著名的高原旅游圣地香格里拉县与俄亚纳西族乡苏达村山水相连,故俄亚纳西族乡已被划入川、滇、藏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景点之一,是国内外流行的香格里拉“徒步游”的必经之路。 |
那里的孩子急需课外书为他乡小朋友送爱心书籍活动|志愿者... 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有这样一所学校....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有这样一所学校,木板和石头砌成了校舍,墙上都是斑驳的字迹,操场上全... |
俄亚纪行(三)-扬之水的日志-网易博客 在院子的黑板上,写着“俄亚纳西族乡计划生育四季度一览表”(应该是2005年的),全乡总人数5727人,各村中“一村”(应即大村)的数据为:出生人数30;一孩,男2、女1;... |
纳西古寨焕春晖-庆祝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乡成立二十周年[视频]-... 纳西古寨焕春晖-庆祝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乡成立二十周年[视频]-木里--美丽de...当前位置:木里--美丽de香格里拉>木里人文风情 美丽的家乡!淳朴的人民!... |
无标题文档 《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下辖村级地名名称以及地理信息》由木里藏族自治县网原创。相关搜索:俄亚纳西族乡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概况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 |
那里的孩子急需课外书_苕溪网 昨天,记者辗转联系到正在为俄亚纳西族乡九年制学校募集爱心课外书和学习用品的湖州月河小学。该校大队辅导员告诉记者,... |
木里俄亚纳西民俗 2011年01月20日...凉山州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乡境,有一个具有400多年历史,人口1000多的纳西族古寨,它以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古老神秘的纳西文化,被称为“纳西族古代建筑... |
感动俄亚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乡麻疹疫情扑救记实 “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乡中心校169人发生疑似麻疹暴发疫情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杨朝波在电话里急切地讲。事关重大,刻不容缓。当晚,州委、州政府立即做出安排部署,... |
俄亚纳西族介绍_四川凉山州木里县俄亚纳西族行政区划 木里藏族自治县辖乡。1953年设俄亚乡,1972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4年置俄亚纳西族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98公里。面积591.2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大村、... |
俄亚神秘的伙婚 凉山艺术界网论坛-0 凉山州木里县瓦厂区俄亚纳西族乡的俄亚大村,地处于云南四川两省丽江、中甸、宁蒗、稻城、木里5县的交界处,四周被重重的高山和金沙江、无量河、龙达河环绕。... |
湖州志愿服务网 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有这样一所学校,木板和石头砌成了校舍,墙上都是斑驳的字迹,操场上全是灰色的泥土与大大小小的石块。当志愿者张爱第一次来到俄... |
展示神秘古老的村落 纪录新片俄亚出炉--四川新闻 2007年05月21日...对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乡(四川境内)进行的科考活动日前结束。与此同时,经过一个多月的四川凉山木里实地拍摄,纪录片《俄亚》也圆满结束了拍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