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布局及发展路径,:根据舒城“123”总体经济布局,以“专业集聚、功能耦合、层次分明、有序承接”为原则,加快园区建设,积极推进产业承接,加速产业聚集步伐,基本形成与舒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两个三角”的承接产业转移总体布局。在此基础上,以经济开发区和杭埠工业园区为一级承接载体,206国道和六舒三省道沿线及周边乡镇为两轴的各具特色的6个工业集中小区为二级承接载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接受合肥市辐射和回乡创业企业,打造舒城东北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金三角”区域;以万佛湖、万佛山和西汤池为旅游业承接载体,沿万佛湖、万佛山和西汤池温泉为旅游吸引物,开发性承接旅游业,发展舒城西南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绿三角”区域,从而形成推动舒城经济快速发展的两个增长极。一、坚持“一核两面三区”布局,(一)做大做强县城“核”,通过206国道改线,使县城向东拓展,通过建立北部桃溪镇至干镇快速通道,使县城向北拓展到丰乐河,将县城总体规划面积扩展到45平方公里左右,全县人口40%-50%集中在县城,真正成为合肥的卫星城市。(二)打造“金三角”区域,以县经济开发区为“金三角”的核心,结合老城区改造,加快开发区建设和经济实体的集聚,增强其对人口和就业的吸纳能力,提高其经济贡献率。进一步拓展开发区面积,向东北部延伸,注重园区产业功能区划分,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园、机械汽车零部件园、童车童床园、变形拖拉机园等子园区,重点承接汽车及零配件制造、轻纺服装(童车童床)业;适度承接食品加工业和印刷包装业;积极关注技术相关性和行业相关性产业,如儿童用品制造等。以杭埠镇为“金三角”的大门,按照工业区、商贸区(物流仓储业)和生活服务区三大区块,进一步做好城镇规划和发展规划,将杭埠工业区规划面积扩大至20平方公里,作为重点开发建设区域,规划建设园中园,争取成为舒城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实现舒城与合肥市的无缝对接。要在粮食加工、服装加工、新兴产业上做活文章,逐步实现承接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真正成为舒城县新的经济增长极。重点承接食品加工业和机械配套制造业,提升相关产业技术层次,适度承接纺织服装业,积极关注发展仓储物流业和新型建材业。以206国道和六舒三路为“金三角”的支架,建设206国道和六舒三路沿线工业长廊。产业主要沿国道和六舒三路集中布局,沿线乡镇积极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形成一纵一横的工业发展格局,为县经济开发区、杭埠工业园和城关七星工业园的发展提供配套和后备支持。重点抓好连接县城与杭埠镇段沿线建设,实现县城与杭埠镇一体化;鼓励沿线乡镇实施“凤还巢”工程,集中划出一片区域给外出工作人员回乡创业,形成创业集中区,成为我县创业发展的新亮点;筹建桃溪、南港、舒茶、千人桥、干汊河、棠树等特色工业集中区,以及万佛湖旅游产品加工等园区,面向东部承接产业集群式转移项目,借助国家的产业集中区政策,与东部县市区产业园实行联合开发、共同建设,打造舒城产业集中区,积极融入合肥经济圈。(三)发展“绿三角”区域,万佛山、万佛湖和西汤池温泉主要以旅游、度假、旅游商品和山区农产品贸易为主,重点打造旅游度假区,发展绿色经济,构成推进舒城西南地区发展的“绿三角”区域,实现旅游经济与城镇经济一体化发展。万佛山和万佛湖旅游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加快建设万佛湖快速通道,拓宽到旅游区道路;西汤池温泉应加大行业内部整合力度,调整经营方式,引入国内大型旅游投资集团进行整体规划和有序开发,提升旅游区建设品位和档次。“绿三角”地区应重点承接旅游和旅游衍生产业,主要是加大旅游的招商投资力度,吸引东部地区旅游投资公司和酒店等服务企业前来投资,承接发展旅游商品制造业,以旅游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五显、晓天、山七、河棚、庐镇、高峰等乡镇应定位于万佛湖镇旅游度假区的副中心,在大力发展茶叶、板栗、瓜果、养殖和中药材的同时,积极发展休闲式旅游和乡村旅游业,以及相应的旅游服务业。 2、风流大度的三国军事家——周瑜:周瑜(175—210年),字公瑾,东汉时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为孙吴基业,三分鼎立格局,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相貌魁伟,气度恢弘,志向远大,虽生逢乱世,却以廓清天下为己任。孙坚兴兵讨董卓时,移家舒城,与周瑜一家住在一起,周瑜将路南大宅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母,与孙策结为异姓兄弟。 自然资源:水资源:舒城县属长江流域巢湖水系,境内有杭埠河、丰乐河等8条主要河流、35条支流小河,正常年份,全县年平均降水总量为26亿立方米,地表经流量为立方米,大小水库67座,总容量为8.68亿立方米,有效拦蓄7.2亿立方米。其中,万佛湖水库库容8.2亿立方米,浇灌舒城、庐江、金安三县区120万亩良田。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现状:2010年全县规模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9亿元,同比增长47.5%,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舒城县主动融入“圈带”,全面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成效显著。其中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的投资50亿元的皖江汽车科技产业园已完成了可研报告的编制和规划选址工作;舒茶工业集中区10亿元合成革产业园已与10多家温州客商签订投资协议并已开园建设。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增强工业发展后劲。重点巩固提高这个县既有的儿童用品、新型食品加工业、羽绒(毛)及制品、汽车零配件、服装加工,塑料制品加工等6大优势产业。其中,总投资60亿元兴建儿童用品产业园;以夏星食品、友勇米业、华银茶油、圣桂食品为龙头,以“一区两园”为载体,通过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树立品牌,建设基地,提高农副产品加工深度和附加值;总投资30亿元,在七星工业园、干汊河镇分别建设羽绒、羽毛加工基地;投资50亿元建成占地5平方公里,年产77万台套汽车电子配件的皖江汽车产业园。同时,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园、龙津生物科技园、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建设,逐步将高科技生物产业培育成为全县新的产业,提高新兴产业在全县工业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优化全县工业结构。坚持“抓大壮大”、“扶优壮强”,集中力量扶持和发展诚信、夏星、友勇、汇联等一批经济效益好、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通过加快技术创新和改造,培育企业上市,创新金融服务,着力打造品牌,促其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打造高规格产业承接平台,推动工业聚集发展。按照“经济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的原则,加快县经济开发区和杭埠经济开发区的扩容升级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产业,推进集群化、特色化发展。县经济开发区以率先融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为契机,拓展面积50平方公里,设立10大产业园区:儿童用品产业园、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汽车配件产业园、电瓶车产业园、印刷包装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杭埠工业园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30平方公里,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建设六舒三路棠树至千人桥段、合安路桃溪至舒茶段工业长廊和城关、棠树、桃溪、干汊河、千人桥、南港、舒茶、张母桥、万佛湖等9个特色工业集中区,形成一纵一横、“星月相映”、特色鲜明的工业经济布局。同时,加强园区的管理和服务,引导区内企业树立品牌、质量和生态意识。精心实施工业项目库建设,提高谋划项目的转段升级能力。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做好项目的规划工作,遵循经济规律,提高项目选择、设计、实施的科学性,加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精心编制、储备一批对该县产业具有支撑作用的工业项目,尤其是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加强对续建项目实施进程的指导服务、督促检查。进一步增强对工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项目建设。在资金投向上、政府政策引导上、财政资金安排上注意扶持重点项目。按照“建设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分层次推进,认真筛选入库项目,进行反复论证,力求数据准确、依据合理,提高入库项目的科学性,严把项目入库关。及时更新调整出、入库项目,加强项目库动态管理。优化发展环境,努力营造发展工业的氛围。推行“一站式”办事、“封闭式”管理、“保姆式”服务机制,实行绿卡保护制度。对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颁发“绿卡”,让其享受“绿卡”保护。对重点项目继续落实捆绑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包到底”。实行客商和企业家接待日制度,现场解决所反映的问题。加大公共硬件环境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创造好的投资环境。着力营造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严肃处理向企业或项目业主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的行为。集中查处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典型案件和严重侵害客商投资权益的恶性案件,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创建最优的环境。在发展经济中,一是始终把“工业富县”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深化企业改革,对重点企业实施扶优扶强。为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本县于2002年规划建设了舒城县经济开发区。截止2004年10月份,县工业园区的已建、在建、拟建项目31个,其中2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完成投资额1.7亿元。二是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外来投资在用地、规费等方面享受的优惠政策。截止2004年10月底,全县已引进项目208个,合同利用外资23.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三是坚持把加强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圩畈区优质粮油、城郊区高效蔬菜、丘岗区棉麻木桑果、山区林茶栗药四大产业区域。四是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到2003年底,全县累计发展个体工商户2万多户,从业人员4万多人;累计发展私营企业近500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的支撑地位初步确立。五是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按照“政府主导、外向带动、创立品牌、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六是坚持把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通过政府出资、以地生财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加大了老城区综合改造,目前,县城人口已达13万人,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七是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保障。本县多次开展以“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加快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的大讨论,重点营造四个环境。即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营造优良的法制环境。 |
安徽省舒城县韦华诊所 安徽省舒城县韦华诊所...本诊所自1992年来开展以来,一直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专心为患者治疗各种疑难病症。本诊所主要开展 内科 外科 妇科 小儿科 专治科 眼科 皮肤病... |
舒城县农业信息网 中共舒城县委 舒城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招商项目舒城县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欢迎各界投资合作舒城县上七河园艺场招商舒城县有关招商公司简介... |
安徽省舒城县河棚镇岚冲小学 安徽省舒城县河棚镇岚冲小学 岚冲小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舒城县信息公开网 舒城县信息公开网 首页信息公开条例和规定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信息公开编码 检索:查询范围:... |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教育局 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教育局!网站通行证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政务公开 工作动态... |
舒城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价格(物价局):12358·药品广告(工商局):12315·食品安全综合监督:8664493免费自助建站通讯地址:安徽省舒城县城关镇梅河路 邮政编码:231300... |
舒城县春秋乡文王小学 舒城县春秋乡文王小学 舒城县春秋乡文王小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六安舒城县天气预报_同程网 六安舒城县天气预报,同程网提供最便捷的六安舒城县天气预报查询功能,及时准确提供六安舒城县各县市最新天气情况、六安舒城县未来三天天气预报,让你准确了解六安... |
舒城县国家税务局>>网站首页 县局召开纪念建军83周年座谈会2010-08-04 网上办税 公告通知 舒城县国税局行政职权目录12-10 舒城县国家税务局通告06-2205-31 国税风采 长风吹角动戎装 税海扬帆竞... |
舒城县总工会 (05-20)职工之家建设标准(05-20)在职职工重大疾病互助保障计划(04-12)联系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路 电子邮件:scxzgh@126.com 您是第0037811位访问者... |
舒城县舒茶镇中心学校 舒城县舒茶镇中心学校 舒茶中心校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