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丹堡乡,自然环境:丹堡乡平均海拔940米,降雨量多、属亚热带温湿性气候。年末常用耕地面积784万亩,乡镇行政区域面积51800万亩。行政区划:辖村民委员会15个。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407户,乡镇总人口9048人,乡镇从业人员4535人。六通情况:通电的村15个,通邮的村15个,通电话的村9个,通公路的村13个,通自来水的村14个,通有线电视,的村5个。经济指标: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185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082万亩,粮食总产量2628.18吨.财政总收人105.3万元,财政支出10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936元。文教卫生:学校总数17所,在校学生总数1828人,教师总数81人,医院、卫生院2所,医生数15人,病床9张。名优特产:黄干桃、生漆、天麻、花椒、柿子、核桃、黄菜等。 地理状况:丹堡乡,地处丹堡河下游,曾名“下丹堡”,后改为“丹堡”。境内地形呈多样性,川坝、坪台、高山、沟壑皆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利资源丰富。山清水秀,林茂竹翠,四季长青的丹堡河滋润着两岸的千顷良田,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洋芋等粮食作物,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尤其当地盛产的大米,以香甜油润著称,历史上曾为贡品。经济作物主要有纹党、花椒、天麻、生漆、蜂蜜及各种瓜果蔬菜。境内群山沟壑中蕴藏有硫磺矿,丹堡河中还有水獭、珍贵的药用羌活鱼。当地农历二五八逢集,集市源远流长,始建于明朝成化六年,是附近上丹、横丹、尚德、城关、刘家坪等6乡镇的乡场,各种山货琳琅满目,赶集者擦肩接踵,热闹非凡。丹堡河畔建有装机容量100千瓦水电站,已运行30年,为全乡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县最长的乡村公路“何马公路”穿境而过,境内还有公路溯丹堡河而上,直通上丹乡。丹堡乡村民科技意识强,科学种田水平较高,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栽培杂交稻,种植地膜玉米,大搞小麦、玉米制种。近年来,丹堡、吕家坪等村的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广种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增加了农民收入。马家前山一带有大片荒坡和弃耕地可利用,丹堡、前山等村农民承包搞开发,建起以核桃为主的千亩经济林果园。1999年,实现了整乡脱贫。 三是确保灾区不发生疫情:三是确保灾区不发生疫情,认真开展防疫工作。为了保障受灾群众的身体健康,乡党委政府组织乡卫生院和计生站工作人员,成立了四个疫情预防组,坚持定期深入各村和学校,丹堡主街道等人口聚居集中地喷洒防疫药剂,对160多只动物尸体消毒深埋,确保灾区内不再发生疫情。 发展构想:丹堡乡新的一届党委和政府对工作指导思想是:以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为中心,立足丹堡优势,挖掘内部潜力,强化农业和水利两大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以农民增产增收和减负为目标,放手发展非公经济,实施科教兴乡,全面推进全乡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基本思路是:依托市场为基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开发三个区域(沿川粮钱区域,半山粮林区域,高山粮药区域),建好五个基地(经济林果,畜牧养殖,粮食丰产种植,商品蔬菜,集市贸易),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新型经济体系。奋斗目标是: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以1000万元,粮食总产量300万公斤,农民人均有钱1000元,人均有粮500公斤。为实现上述目标,争取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农田水利建设:1、配合县直有关部门,尽快完成丹堡河堤6600米水利工程可研上报,力争2002年内开工,三年完成渠堤路主体工程;2、2002年内完成纸坊水渠延伸和衬砌、峡沟水渠、修复杨杜沟电灌、恢复丹堡村水轮泵、完成纸房沟电灌立项申报、完成丹堡、丰元坡两村集雨节灌;3、力争蒲池、柏树山、半山、寺跟前村集雨节灌工程得到落实并实施。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力争建成吕家坪、梁家坪、郭尹坝、杨杜沟、丹堡、纸坊等村1000亩常规种植和反季节种植蔬菜瓜果基地;2、力争三年内前山、蒲池、丰元坡、活叶坡等村完成退耕还林1000亩;3三年内半山种小杂粮1000亩;4、三年内岔沟、大小石湾、蒲池、梁家坪、前山、丰元坡等宜药村发展柴胡1000亩。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年内完成梁家坪至叶子坝2公里农机路;2争取开工续建大小石湾农机路;3、维护尹上路丹堡段;4、力争年内开工陈小坪吊桥工程;5、争取立项并建成峡沟至柏树山,阳山、楞干至吕家坪,丰元坡至半山三条农机路;6、力争完成岔沟、石家山两条农机道路立项修建。四:农村电网建设:1、年内完成9个村电网改造;2、年内完成大、小石湾农电线路续建;3、力争年内完成岔沟村五个社农电线架设工程,;4、力争阳山、楞干、半山、柏树山、寺跟前、木龙山等社通电。五、人畜饮水:1、年内完成梁家坪、丹堡、丰元坡、郭尹坝、吕家坪、前山、寺地等村人饮工程;2力争完成后连山、前连山、大石湾、木龙山等村人饮工程。六、街道和阵地建设:1、力争内丹堡乡财政所综合办公大楼开工,完成乡政府办公大楼维修,完成丹堡街道部分段改造工程,尽快修建丹堡综合农贸市场。七教育:1、力争使丹堡初中教学楼开工建设。2、争取危房改造资金,分期分批维修改造吕家坪、梁家坪、蒲池、纸房等小学的危房。八、通讯、广播:1、积极协调和支持丹堡移动通讯基站尽快施工;2、争取两年内完成全乡广播电视网络建设。 行政区划:丹堡乡,辖10个行政村(纸房、丹堡、杨杜沟、郭尹坝、吕家坪、梁家坪、岔沟、蒲池、前山、丰元坡),32个合作社,49个自然村,1441户,5558人(内有藏族345人),劳动力3059个。其中有4个行政村(纸房、丹堡、杨杜沟、郭尹坝)地处丹堡河两岸,6个行政村(吕家坪,、梁家坪、岔沟、蒲池、前山、丰元坡)坐落在高半山。耕地面积8997亩,其中水田963亩,水浇地2041亩,旱地5993亩,梯田2232亩,经济林果园1650亩,蔬菜面积590亩,纹党690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61亩。2001年,全乡经济总收入592万元,多种经营收入297万元,粮食产量132万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242公斤,人均纯收入618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