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果产业:二是瓜果产业特色凸现。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充分利用当地砂田西瓜和香水梨的优势,通过改良品种和引进先进栽培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打造绿色无公害"关川砂田西瓜"和"香水梨"两大品牌。全镇砂田西瓜每年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以香水梨为主的果园面积达5000多亩,由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生产的瓜果含糖量高,甘甜爽口,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产品远销省内外。2004年,关川砂田西瓜已通过省级无公害绿色食品产地认证,2006年全面推广了高新节水砂田西瓜滴灌示范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瓜果产业已成全镇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水川村农民年人均依靠砂田西瓜增收720元,关川无公害砂田西瓜的特色和优势已得到了很好的凸现。 劳务产业:四是劳务产业异军突起。镇党委把劳务输出作为新时期农民增收的最有效途径,大力来抓。近年来,镇上把劳务输出作为首当其冲地抗旱自救措施,通过集中组织输出、能人带动、就地转移、自谋输出等方式,全镇每年输出劳务5000人(次)以上,实现劳务收入近1000万元,人均330元,有效解决了大灾之年农民的吃粮困难和增收问题。 社会发展: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近年来,镇党委把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放在推动全镇经济快速增长的突出位置来抓,镇党委、镇政府采取招商引资、项目投资、银行融资、单位垫资、民间聚资等多种投资形式,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完成靖定公路商贸小区拓宽1000米和公路什字4700平方米商住楼建设的基础上,新开"祥麟苑"农贸市场一条街,新建二层以上商住楼建筑面积24600平方米,通过各种渠道投入建设资金已达1700多万元。近年来,充分利用靖定公路改造的机会,对靖定公路过镇区段进行了拓宽,并按照人行道、车行道、绿化带、机动车道"四配套"的要求,对过境段的基础路面进行了整理,完成了硬化、绿化及镇区农网改造工程,2007年将全面完成自来水入户管网配套、地下供排水等工程,使镇区设施日趋完善。头寨子镇已成为周边"七乡一镇"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和小商品集散地。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镇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0所,其中独立初中四所,六年制学校23所,四年制学校5所,教学点8个,在校学生6354人,其中初中2291人,小学4063人;共有教学班219个,共有教师349人。各校基本实现了"一无两有","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设备进入了学校。"模式三"项目学校3所,"中欧项目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学校1所,八所学校配备了"二期义教"项目电教设备,16所学校配备了"模式二"设备,4所学校配备了"模式一"设备。初中藏书25208册,小学35258册,各六年制学校"两箱三仪"齐全,其中镇中心小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类标准,初中学校仪器设备达到省级三类标准,全镇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截止2006年底,全镇教师中有3人荣获国家级教育先进个人,3人荣获省级教育先进个人,40人荣获市级教育先进个人,近100人荣获县级教育先进个人。其中中湾小学校长冉树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标兵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杰出职工,2000年4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同年被评为白银市优秀校长,2001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同年当选为白银市六届人大代表,任白银市六届人大常务委员,为全镇教育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文化、广播、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稳步推进。近年来,镇上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发展文化、广播事业,建成电视差转台2座,建成村村通工程6处,发展有线电视近1000户,电视覆盖率达到95%以上。1999年头寨子镇举办的第二届农民运动会,荣获省级体育先进乡镇称号。2006年完成了镇卫生院门诊楼建设,硬件设施及医疗设备日趋完善,现有村级医疗点15个,村村都有保健员。 名胜古迹:头寨子镇牛门洞村的大西湾、庆条湾、清明湾、中湾顶、华阴阳山等地山梁,为古代墓葬区,1971年以来,当地农民在整修梯田的过程中,发现和出土了大量的"甘肃仰韶文化"半山类型的彩陶壶、瓷、罐、钵、盆,"齐家文化"的细颈侈、蓝纹红陶罐、高领蓝纹双耳罐、高领蓝纹瓶、庆陶盆、红陶鬲,同时出土了许多磨制石器。该遗址是新石器时代墓葬区,距今已经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为研究我国古代黄河上游的文化提供了科学资料,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马家堡村,有两座东西相距3.5公里的古城,现在民间将其分别称为新城、老城,它就是历史上的乌兰县古城,城址遗迹至今犹存。此外,马家堡还有伊斯兰教哲赫忍耶派马明心的道堂窑。公元18世纪40年代哲赫忍耶教派创始人马明心从榆中马坡迁居关川马家堡,从此,马家堡就成为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传教的基地。头寨子镇境内的铁木山,巍立于群山之中,有"旱塬秀峰"之美称。相传铁木耳将军战死于此山,故而得名铁木山,铁木山又叫"香林山",山上有香林寺,元大德四年开山修建,明洪武19年丙寅重建,嘉靖二十七年又重建。山高为群峰之冠,清秀乃数县之尊。山顶上每晨有云雾缭绕,众称之"香林山戴帽",香林山之名则因满山林木草药清香四溢而得。每年农历六月十七日铁木山庙会之际,这里人山人海,万商云集。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今,海拔2300多米,成林面积已达2万多亩的铁木山正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笑迎天下来客,慕名而来的八方游客将在此一览旱塬秀峰的独特风光。 历史沿革:头寨子镇以驻地头寨子村而得名。镇驻地头寨子为古代关寨名。据考证,后周、隋唐时代,曾在此设过会宁关,头寨子为会宁关以北第一个寨子,故名。解放前属甘泉乡,解放后属甘沟驿区(四区)。1953年属九区(郭城驿)。1954年将原定西县的马家堡划归会宁县后,设立了头寨区(十二区)。1956年又改属郭城驿区。1958年属郭城驿公社。1961年始建头寨子公社。1983年农村行政体制改革时改称为头寨子乡。2000年12月撤乡设镇,改称为头寨子镇。 自然资源:头寨子镇可分为川区、山区两个类型,地势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境内有铁木山,为全县最高峰。关川河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镇,在郭城镇境内流入祖厉河。河床两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旧有"米粮川"之称。气候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5℃,年平均降雨量300mm左右,全年无霜期约165天,山区与川区气候差异较大。干旱少雨,自然灾害频繁,尤以干旱最为突出,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全镇现有耕地面积10.608万亩,其中山地6.443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0.7%,川地3.53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3.3%,塬地0.626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3.55亩。全镇水浇地29021亩,其中靖会灌区18268亩(保灌面积8310亩),苦水(关川渠)灌区面积10753亩,全镇三田面积累计达到79480亩,其中梯田42972亩,条田16308亩,砂田20200亩。 洋芋产业:一是洋芋产业初具规模。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以品种改良和先进栽培技术的推广为关键,不断扩大洋芋种植面积,已在坪、八岔建成了稳固的旱山塬高淀粉型洋芋种植基地,每年人均种植洋芋达到3亩以上,坪、八岔村海拔高、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极适合洋芋生长,所产洋芋皮簿、形圆、单体匀、淀粉含量高,深受市场欢迎,已在县内外打出了坪、八岔洋芋的品牌。同时在三百户等水川村大力推广地膜玉米套早熟洋芋种植模式,并取得了丰厚收益,已成为今后水川村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为做大做强洋芋产业,镇上积极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以周边淀粉厂为龙头,初步形成了以"农户+企业"为模式的现代农业体系,促进了全镇洋芋产业的优化升级。 |
会宁县头寨子镇综合厂 会宁县头寨子镇综合厂的相关信息由09635提供。会宁县头寨子镇综合厂主营产品或服务:电焊,联系人:朱相武,联系地址:甘肃·白银市·会宁县·头寨子镇 头寨... |
业兴民富村美人和会宁县头寨子镇头寨子村新农村建设纪实 踏着七月流金的阳光,我们慕名来到了省列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会宁县头寨子镇头寨子村,打开车门,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立即映入我们的眼帘:小康住宅区一辆辆满载砖瓦的大... |
傻目录-头寨子镇消费品网络档案 头寨子镇消费品,头寨子镇服装鞋帽,头寨子镇it数码,头寨子镇食品饮料,头寨子镇家居用品,头寨子镇文体休闲,头寨子镇工艺品饰品,头寨子镇家电产品,头寨子镇汽车,头寨子镇... |
会宁县头寨子镇大湾小学教务处电话|会宁县头寨子镇大湾小学地址... 查校网提供会宁县头寨子镇大湾小学地址,会宁县头寨子镇大湾小学电话,还有其他会宁县头寨子镇大湾小学详细信息,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参考... |
头寨子镇“四送四解决”推进创先争优-会宁县|推进|创先|争优-... 2010年09月21日...头寨子镇“四送四解决”推进创先争优...会宁县头寨子镇紧扣“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要求,开展了“四送四解决”... |
甘肃省会宁县头寨子镇农民杜在平坐在干涸的水窖旁_YNET.com北青... 你的网 沟通创造价值 甘肃省会宁县头寨子镇农民杜在平坐在干涸的水窖旁... |
会宁县头寨子镇幼儿园三齐儿童网(3kid.net)幼儿园/早教黄页... 机构类别:-负责人:电话:传真:E-Mail:地址:邮编:网站:经营范围:学前教育 地址:甘肃省会宁县头寨子村21号 邮编:730727 电话:3753009... |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头寨子镇_个人黄页网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头寨子镇。个人黄页网免费为您发布中国个人基本信息、个人资料;个人介绍、地址、电话、联系人及电子地图等。收集个人信息。打造中国地区最大的... |
傻目录-头寨子镇酒精网络档案 头寨子镇酒精,...商家列表 行业选择:全部>消费品>食品饮料>饮料>酒精:在头寨子镇 酒精 目录下没有查找到相关的商家档案-相关的商家档案没有被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