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地图 > 滁州市地图 > 天长市地图 > 铜城镇地图
=== 天长市铜城镇地图 ===
=== 铜城镇资讯概况 ===
基本概况:铜城镇概况:铜城镇位于天长市最北部,地处皖苏两省三县市(天长、金湖、盱眙)交界处,淮扬(州)公路纵贯南北,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独特。铜城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汉时期,吴王之侄刘濞曾在此铸造钱币,故称铜城。境内现有汉墓群和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第八分校旧址。全镇地域面积222.8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8个社区,504个村民小组,人口近十万人。近年来,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大力实施“工业强镇、产业兴镇、东向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已建立龙岗芡实,康佳禽业等6家专业合作社;工业已形成安徽天大石油管材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石油管材产业、天大塑料复合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工程塑料产业和天康、蓝德为龙头的医药仪表电缆等主导产业。安徽天大石油管材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徽省第一家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完备,入园企业已达20家。社会事业建设成交显著,村村铺通了水泥路,开通了公交车;农村及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达100%;农村教学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新农村建设扎实有序开展。2007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2.13亿元,是滁州市第一家财政收入超两亿元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00元,预计2009年财政收入达3亿元。我镇先后荣获安徽省“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红色旅游乡镇”、“产业集群专业镇”等称号。自1994年起,铜城连年被评为“安徽省百强乡镇”,1989年至今一直位列“滁州市十强乡镇”之首。该镇工业起步较早,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工业品种齐全。现有各类工业企业千余家,行业涉及塑编制品、电力机械、无缝钢管、工程塑料、光(电)线缆、仪器仪表、中成药业、粮食加工、玩具服装、木业制造等十大类,近千个品种,境内天大、天康、蓝德均为天长市龙头骨干企业,座落该镇的安徽天大(企业)集团公司是生产家电及其零部件的专业厂家,2006年该企业实现产值21.74亿元,入库税金7520万元,安徽天大石油管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12月1日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天长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安徽省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全镇工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其中仪表在全国市场占有量达80%以上。2006年,全镇共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51.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7.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68亿元,共完成招商引资83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00元。2007年上半年,全镇共实现财政收入1.028亿元,预计全年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
人口状况:据相关政府网站资料显示,全镇辖77个行政村,总人口为5.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少数民族有27人。全镇姓氏有秦、刘、周、付、张、王等56个,其中秦姓最多。
大事记:公元前681年(鲁庄公十三年)春,齐桓公与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为平息宋国内乱,于北杏(今铜城镇北部)会盟,被推为盟主。1289年(元至元二十六年)6月,安山渠开成,赐名会通河,经铜城至临清,长125公里,征用役工250余万。1863年(清同治二年)3月,捻军杨彭龄一部,从阳谷东越过运河,进入东阿,在李堂等村东至铜城一带活动。1889年(光绪十五年),筑香山格堤一道,从香山起东至张家道口民捻止,长589米。1894年(光绪二十年),邑人秦惠卿,在铜城开办瑞龄堂药店,1944年停业。1914年,香山村设电报局,隶属山东黄河河工公电局,除服务于黄河防汛外,兼营军、政、工、商、民用电报业务。1919年,张大人集村张正振,创办东阿县第一个杂技团体“东盛杂技班”。1921年,张正振率东盛杂技班赴朝鲜演出,1926年回国。1937年11月,中共东阿县委在黄屯召开抗日救国会成立大会。1939年8月,中共东阿县第四区区委在铜城成立。1942年3月,日军在铜城安设据点,随后在洼李村增设据点。1942年4月,黄屯抗日高级小学成立。1943年夏初,县武工队长张醒民带队员2人,在铜城将日军特工队长、剿共中队长孟广福击毙。1944年,军分区武装拔除铜城日军据点。1944年冬,铜城万余群众集会,声讨郑于庄大地主姚来周,推动了民主斗争深入开展。1945年8月24日,县抗日政府在黄屯召开追悼李子光烈士万人大会。1945年,冀鲁豫边区政府在铜城西小于庄建裕民工厂,设纺织、印刷、肥皂、制鞋等部。后迁走。1946年7月,泰运地委由梁建斋负责在牛角店建立泰兴隆公司,年底迁铜城。主要经营汽油、煤油、日用品,收购土布,供给军需。1947年8月,东阿县党政机关正式迁驻铜城。自此,铜城为东阿县城。1948年4月6日,六地委在大秦村开始第二期整党,县、区、村党员有1239人参加,至5月29日结束。1948年9月,东阿县民主政府在铜城中街设立大生药栈。1952年移交东阿县供销合作社,更名为东阿县供销合作社药栈。1950年9月,县初级中学在大秦庄成立。1953年迁至铜城。1952年12月,铜城棉花加工厂建立。1953年2月11日,县成立贯彻《婚姻法》办公室,并组织9名干部在铜城东关搞试点,相继举办贯彻《婚姻法》训练班。是年春,国营东阿阿胶厂在铜城建立。1953年11月,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卜庄合作社成立,内设木料组、铁匠炉组各1个。1954年5月,建立铜城供销社。1955年2月18日,中共聊城地委向全区各县(市)批转铜城镇新兵目测、评议、体格检查情况的报告,同时介绍该镇在征兵中的成功经验。1956年1月8日,在铜城供销社搞私人商业过渡试点。1958年9月上旬,铜城镇人民公社建立。1962年10月,宋楼发电站将设备交县机械厂使用,年发电量5万千瓦左右。1966年12月25日,县长王保庭在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第三次会议上介绍铜城区发展多种经营的经验。1977年12月,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治理铜城低洼农田。1980年12月31日,撤销铜城人民公社,恢复铜城镇。1982年6月15日,东阿县东关完小更名为东阿县实验小学。1986年3月27日,大店子村村民,食变质猪肉,161人急性中毒。为杜绝此类事情发生,县政府办公室发了通报。1989年,县畜牧局承担地区科委“杂交改良鲁西黄牛”的研究课题,引进西门塔尔、利木赞冷冻颗粒,建立铜城冷配站,实施配种取得成功。1990年10月,铜城镇砖厂试制成功内燃砖,并投放市场。1991年6月,黄屯阿胶食品厂与香港东之冠实业有限公司合资建立“东阿东冠保健药品有限公司”,该项目合作期为15年,总投资79万美元,主要生产阿胶888超级口服液。1993年7月,铜城供销社改为县社的2个直属公司,即供销农工贸公司、综合经营公司。1994年9月,252名失学儿童得到山东省青年发展基金会资助,捐款仪式在镇中心小学举行。1995年7月13日,县政府公布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有李子光烈士墓、香山大汶口文化遗址,明兵部尚书张本墓等。1995年,阿胶888超级口服液被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列为指定产品。1996年,前赵村西南至化肥厂之间,发掘龙山文化城1座,面积约5.3公顷,距今4500年左右。1997年初,聊滑路县城段路面拓宽工程全面展开。1997年8月12日,山东省黄河防汛抢险实战演习在井圈险工地段举行。1998年4月,官路沟曙光大桥竣工。由水利局建安公司承建,投资93万元。工程结构为双曲拱式,跨度30米。1999年3月,官路沟刘道人堂子节制闸改建竣工,计拨资70万元。1999年,铜城镇私营工业园区投入使用,先后有6家民营企业在园区动工建设。2000年,全镇电话装机总量突破5000门,提前实现电话乡镇建设任务。2000年,山河化工厂建成投产,主要生产化学净水剂、消毒剂等化工产品。
基本概况:铜城镇位于东阿县中部,县政府驻地。北与茌平县接界,东与陈集乡、大桥镇相连,西及南部与姜楼乡、单庄乡接壤,南滨黄河。该镇地处丘陵和平原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东西最大距离9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6.7公里,总面积1.5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922公顷。主要山脉有香山、艾山、凤凰山。主要河流有官路沟、聊滑河、旧城干渠、巴公河、赵牛河,境内流长26.7公里,流域面积为46.2平方公里,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西瓜、大豆等。
建筑业:境内建筑业历史悠久,历代不乏能工巧匠,黄屯一带从事木器制作业的匠人较多。沿黄艾山、香山等临山村多石匠。1949年前,从事此类业者多以帮工混饭为主,各种工匠混合搭帮,农忙务农,农闲务工,人员亦不固定。1953年农业合作化后,多数工匠组织起来,纳入集体,从事民用住房建筑及学校、桥涵闸、牲畜棚圈等公共设施修建。1965年,联村、联队式建筑队全镇有7个,300余人,年建筑安装量在100万元左右。1978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建筑业迅速发展,到1985年,全镇个体建筑队46个,500余人。乡镇建筑企业也蓬勃发展,如东联建安公司、王海建安公司、中兴集团建安公司等30多个。全镇年建筑安装量达500万元以上,拥有建筑人员600余人,技术人员47人,汽车5部,机械设备功率870千瓦,其技术能力可承担10层以下楼房及跨度30米的中小型工程,县广播局家属楼、医药公司住宅楼均由铜城建筑公司施工,并被评为聊城市、东阿县优质工程。
经济状况:新中国成立初期,该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09万元,1978年为832万元,2000年为4.62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之比为30∶52.4∶17.6。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84万元。年末社会金融各项存款余额2.4亿元。该镇以工业发达著名,境内建2个市属工业企业,即东阿阿胶集团、鲁西化工集团东阿化工厂;县属企业有东阿钢球厂、东阿轴承厂、东阿酒厂、东阿磷肥厂等;镇村企业有杨庄塑编厂、中兴集团、东联建安公司、澳东药业有限公司、山河化工厂等30余家,上述工业企业促进了铜城镇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项经济的发展。
体育:境内学校体育活动空前活跃,体育竞赛形成制度,镇、强村及镇办企业有体育场、文化活动室等。拳术在东阿历代相沿,素有“拳不打铜城”之说。流传的拳种有少林拳、二郎拳、太祖拳、形意拳、查拳、大洪拳等20余种。新中国成立后,铜城武坛精英辈出,多次参加各级武术比赛、表演,在1963年、1972年、1984年县武术运动会上,获得较好成绩,并代表全县参加地区比赛。80年代后,随着体育事业发展,业余武术训练场达10余处,专项训练也逐渐走向正规化。学校师生积极投身体育比赛,组建专项体育队12个,运动员60余人,多次参加县、市运动会,在田径、武术及球类比赛中,均取得好成绩。
教育:1921年,在铜城马神庙旧址建第四区区立小学,1942年合办黄屯小学,招生40余人。至1949年,境内有小学43处,在校生2100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47%。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空前发展,普通教育、专业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全面展开。西侯、肖屯两村创办农民技术学校,在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同时,大部分学会了多种经营方面的普及科学实用技术。90年代,镇投资1200万元建起高标准中学3处,教师公寓楼5幢。2000年,全镇有小学70处,在校生9200名,教职工740名,中学7处,在校生5200人,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学校设施均达到省级标准,先后为国家输送大中专生2178名,其中本科987名,大专1040余人。2000年,该镇共有科技人员1600余人,其中有技术职称的672人(农艺师18人,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19人)。自1983年以来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4项,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聊城市科教文明先进乡镇”。铜城镇历史悠久,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诸如曲艺、戏剧、舞蹈、美术摄影、杂技、剪纸等民间艺术代代相传。张大人集村张正振创建的东阿东盛杂技班曾出访朝鲜,历时6年,受到异国人民的欢迎。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文化生活更加活跃和繁荣。1958年铜城公社豫剧团成立,同年建文化站。1958年7月建放大站,后改为广播站。1972年建电影队。80年代强村和机关、学校建起图书阅览室,镇建立档案室。
天长市铜城镇人民政府
天长市铜城镇人民政府...优惠的投资政策 园区内外资项目可享受国家的规定的优惠政策:进口关税的减免、产品出口退税等;1、对进园区企业供地实行低偿出让或采取租用...
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人民政府网络档案-傻目录
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人民政府,生活服务,机构与组织,政府机构,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人民政府 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人民政府 联系人:於旌方 ...
铜城镇西瓜_天长特产铜城镇西瓜专题
铜城镇:西瓜,铜城镇西瓜,铜城镇西瓜简介,天长特产...铜城镇西瓜介绍:铜城镇:西瓜 下一特产:天长松花溏心皮蛋[铜城镇西瓜关注指数:486]...
铜城镇在中国位置_铜城街道图片_图片百科
铜城镇在中国位置_铜城街道图片_图片百科...铜城镇在中国位置 所属词条铜城街道[进入词条][进入铜城街道维吧]图片尺寸313X213 pixels 图片大小18k 图片格式jpg ...
招标公告:天长市铜城镇铜金路人行道改造工程_中国建设招标网
地区:安徽 详细内容:工程登记编号 tczbgc-2010104-3 工程名称 天长市铜城镇铜金路人行道改造工程 工程地点 天长市铜城镇 招标单位 天长市铜城镇人民政府 招标方式 ...
铜城镇龙须村
铜城镇龙须村 返回安徽先锋 返回安徽农网 返回安徽气象[返回首页]天气预报 领导班子...
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人民政府论坛-政府组织-中国商业网址
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人民政府是为中国商业网址所收录的网站,暂无详细资料....也是您对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人民政府做出进一步判断的重要参考资料....
铜城镇花店_安徽滁州天长市铜城镇鲜花店鲜花速递,鲜花预定,...
鲜花店加盟区域中的铜城镇系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中心建制镇。该镇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曾因西汉刘邦之侄吴王刘濞在此冶铜铸钱币而得名。...
铜城镇其他企业服务-滁州结网
结网铜城镇其它企业服务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铜城镇其他企业服务信息。查找铜城镇企业服务 铜城镇其他服务等其它企业服务信息,请到结网铜城镇其它企业服务频道。...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