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变迁:盛桥镇(集镇)始建于明末清初,相传公元1644年前,这里只有几户人家,沈氏人丁为多,势力也大,建有沈氏宗祠和小石板桥一座,后人以桥定名为沈家桥。初来这里经商的系江南泾县一邦行商,他们见此交通方便,盛产鱼米,认为是经商宝地,遂建房开店,“老广杂货店”是这里最早的一家商店,后来青阳、太平等地商贾闻风而至,使这里的商业不断兴旺起来,至道光年间,这里聚居百户以上商家,形成长河南北两条街道,清朝宰相李鸿章也在此开设仓坊、当铺各一座,道光23年2月将原盛桥长河南北建成一座石板桥和一座木桥。由于市场贸易日趋繁荣,时人将沈家桥更名为盛家桥,以示旺盛。时兆河(又称造河)未开通,白湖乃一片汪洋,盛桥河水流进白湖,经黄姑、襄安河道汇入长江,河道深,可通300担大船,盛桥码头,从镇中心至张墩,时三河、白山一带粮商将粮食用推车均运至盛桥装运,由水路运至芜湖、南京、镇江等地,民国三十二年至三十六年间,盛桥镇粮食生意极为红火,粮行多至四十余家。随着粮食生意的兴隆,其他商业和服务业也有所发展,民国期间的杂货店有王利记、王聚丰、永昌裕几家为大,每店都雇有十人上下,兼开糕点坊或糟坊、水作坊等,布店以查巨太、查宏法家为首,他们不仅零售布匹,还经营批发业务。药店以王开泰、徐义生药店为突出,他们既看、又售中药。镇东南北岸有小学一所,师生百余人,向前是三官庙,庙舍两栋六间。镇内街道沿河两旁各有200米,南北两面均是青石铺面,双合街道,其河南街道北街房屋全部用木头竖起楼房立于水面,河北街道靠南街门面也同对面一样用木头竖在河中,上盖楼房,形成独特的商业街面。西有木桥相通,东有石桥相连。民国年间,镇四周有碉堡,每个碉堡高数丈,内分三层,层层设有数射孔,可控制盛桥镇及数里方圆,镇的四方设有闸门,同时设卡十余处,守闸卡人员晚关门,严密把守。1948年秋,盛桥镇解放,湖西县政府在此设置数月,1949年后一直是区公所所在地,是全区九个乡镇,十万人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世纪50年代后,集镇陆续设置了医院、学校、供销、商业、财税、金融、竹木加工、农机铸造、美瓷等行业,砖瓦结构与砖混结构的两层楼房代替了老式街道门面。1972—1973年在原区公所的安排下,动员全区民工2万余人,将原盛桥长河全部取直挖深,同时加固了盛桥联圩和七里联圩大埂,集镇中心两岸新建了一幢可容纳600人的影剧院和占地300m2的文化站。镇四周除省道庐巢路穿境而过外,还建立有盛桥至三岔、盛桥至苍头、盛桥至东岳、盛桥至白山等多条砂石公路,并设有马尾河、兆河闸、盛桥水运码头,使全镇水陆交通四通八达。1985年,成立了盛桥镇(原盛桥集镇属盛桥乡所辖),1989年,集镇面积达0.3Km2,拓宽穿集镇1.5公里庐巢路,拓宽街道30米,公路17米,使东西走向老街得到彻底改造。1992—1993年,根据新的集镇规划,加之省道316线拓宽,随之将原庐巢路向西北迁移,共征用街道、田地宽66m、长2Km,将高程在原有的地面上增高1.6m,达海拔13m高程,并于1996年在距老桥200m处建新桥一座,使新庐巢路在集镇境内达42m宽,并逐渐形成新的街道。1996年镇南2Km处新建盛桥镇初级中学,并建有综合教学楼一座,2002—2003年为贯通新老街道,集镇内建成一条中兴街,并筹建了占地36亩的新型农贸市场,并在距镇东3Km处建成新工业园区,占地面积达200亩,入驻企业六家,投资8000万元。2004年,盛桥中学建成一幢3000m2新教学大楼,使盛桥镇建设走向了新的高度。集镇面积1.1平方公里。2005年撤乡并镇后,新的盛桥镇重修规划,沿中心街向北纵深200m,并转向西与盛桥—同大路相连,按66m推进,并沿盛同路至原许桥乡政府两侧规划了3000亩工业园,现正在实施中。 设施:该镇集镇功能齐全,拥有农贸市场2个,自来水厂一座,中心医院、完中、电影院、新华书店各一座,初级中学三所,完小十四所,运动场二所。全镇22个行政村水、电、路、通讯畅通无阻,共安装程控电话2500门,移动、联通基站横跨镇中,基本达到了无线通讯无缝隙。该镇资源十分丰富。优质粮油、珍稀蔬菜、巢湖“三珍“(银鱼、螃蟹、白米虾)等水产品丰富。全镇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成绩卓著,2000年,新建了1000亩科技示范园,2001年投资新建了葡萄展示园。 盛桥镇人口历史统计:自古以来,盛桥镇一直是汉族人民居住地。据1954年普选统计,原盛桥区共14个乡镇,有12253户,52876人(包括流入农民355户,1223人在内)。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区有20073户,90929人,按现在的盛桥镇,包括原盛桥、五里、东岳、七里、许桥、社区在内共有户数14531户,人口65216人,其中男性34622人,女性30594人,男性占总人口为53.09%,女性占总人口46.91%。1992年盛桥镇(包括许桥乡)共有行政村、社区37个,村民组631个,总人口67234人。1995年有行政村居委会37个,村民组645个,总农户17479户,总人口71011人,其中男性37333人,占52.57%,女性33678,占47.43%,非农人口3086人。2000年行政村37个,村民组622个,总户数18023,总人口72392,其中男性37757人,女性34635人,农业人口为67865人,非农户口为4527人。2004年总人口71289人,其中男性38737人,女性32552人。 4、认真组织招商引资工作:围绕镇确立的渔网、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电子、高科技四大支柱产业,组织专题招商,加大项目推介力度。常年抓好小分队招商。大力开展委托招商,在苏浙沪设立招商点(委托)3个以上。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切实做好网上招商,鼓励企业招商。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对接与交流,有条件的村(社区)在发达地区选择对口单位,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3、实行招商引资激励机制:镇设立招商引资奖励专项基金,并列入综合财政预算,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士予以奖励。①对引进固定资产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的引荐人,一次性给予引荐人10万元奖励;②对引进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鼓励类工业、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根据项目质量、规模,给予引荐人按年度实际到位资金2‰—3‰的奖励;③对第二种类型,引进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给予引荐人按年度实际到位资金1‰—2‰的奖励。村(社区)引进项目进入镇工业园区的,按项目税收镇级所得三七分成。 招商引资:盛桥镇坚持在解放思想中释放能量,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源 名胜古迹:古井:古井,距镇东北四华里,是金城寺原址留下的一口千年古井,该古井于1987年被省政府列为重点广物保护对象。据文物专家考证,此井的红砖和圈法当属唐代所独有,据测算,距今已有1200多的历史,井口数十道2-3寸深的印痕,足以说明其历史悠久和繁华。现古井仍水源充足,旱年不干,水质清洌、干甜,当地居民一直还在饮用。 盛桥镇位于巢湖南岸,是庐江县的东大门。全镇共22个行政村一人街道居委会,人口4.4万,其中非农人口0.7万人,集镇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全镇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万亩。该镇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省道庐巢路、盛白路横贯镇中,并与沪蓉高速、合宁高速相连接,水陆运输也非常发达,此地南临白湖,北濒巢湖。商业贸异常繁荣,是周边乡镇农副产品及工业产品的集散地。 |
中国农业银行盛桥镇分理处_上海中国农业银行盛桥镇分理处地图_... 上海中国农业银行盛桥镇分理处的简介、地图、三维实景地图和周边生活服务信息... |
盛桥镇花店_安徽巢湖庐江县盛桥镇鲜花店鲜花速递,鲜花预定,... 2000年以来,盛桥镇两个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不断得到加强。乡镇企业在同类乡镇评比中获得第一名,集镇建设被评为全县先进单位... |
上海市宝山区盛桥镇人民政府_公交路线_地铁换乘查询 爱帮公交网提供到上海市宝山区盛桥镇人民政府的公交线路查询,公交路线查询,驾车线路信息,上海市宝山区盛桥镇人民政府周边地图,附近的公交线路,附近标志性建筑,... |
出租位于巢湖市庐江县盛桥镇工业集中区的工厂地段_房产_和讯网 所在地区:安徽省县 土地位置: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盛桥工业集中区 用地性质:工业 价格:4万元 备注:本工厂座落在巢湖市庐江县盛桥镇工 联系人:宛先生 联系电话:... |
盛桥镇中村小学|学校-多多育儿网 盛桥镇中村小学,学校地址:安徽省庐江县盛桥镇中村...盛桥镇中村小学 更多图片|力荐:0人 推荐:0人 还行:0人 较差:0人 很差:0人 电话:0565-7219125 ... |
盛桥镇高老小学_小学 盛桥镇高老小学,盛桥镇高老小学联系电话:7202011通信地址:安徽省庐江县盛桥镇高老邮政编码:231541... |
盛桥镇七里小学_小学 盛桥镇七里小学,盛桥镇七里小学联系电话:7301833通信地址:安徽省庐江县盛桥镇七里邮政编码:231541... |
上海市宝山区盛桥镇小商品市场??_百度知道 离问题结束还有 17 天 19 小时 上海市宝山区盛桥镇小商品市场怎么走,旁边有什么标志性地点??我来回答:您还可以输入字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 插入地图 ... |
庐江县盛桥镇品品香饭店 庐江县盛桥镇品品香饭店 服务:0 环境:0 口味:0 性价比:0 0人点评 0人收藏 0人报错 地址:巢湖庐江县庐江县盛桥镇盛桥老街 电话:118114 菜 系:环 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