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地图 > 揭阳市地图 > 惠来县地图
=== 揭阳市惠来县地图 ===
=== 惠来县资讯概况 ===
客鸟尾石笋:“这里的奇石真是叹为观止,在全国来说也是难得一见!”这是一位旅游发烧友畅游惠来县靖海镇客鸟尾石笋之后由衷发出的赞叹。这片海滨石笋区被大自然长年累月的雕琢、加工和呵护,出落得美轮美奂、神奇脱俗。石笋区由一个伸人海中的小山头和周围一片片或联结或分散的大小石头组成,初来乍到者立即会被目不暇接的神奇石头所征服:小山头像一个巨大的山水盆景,它最高处的石头是一头引颈眺望的“海狮”,像是要跑到岸上溜达溜达;海狮的脚下,是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锦缎”,每一个方寸之间各有各的图案和美妙之处,像动物又像花朵,这些图案表面滑爽近乎晶莹剔透。小山头四周的石头更显个性和特色,有的像一个个破土而出的竹笋,彰显生命的张力;有的像一群憨态可掬的企鹅,享受明媚的春光;有的像一簇簇浪花,开怀大笑般互相追逐;有的像一本本排列整齐的红皮书;引领游客去领略大海的奥秘;有的像是一群仙人在观海;有的像是一群海豹在晒太阳。所有的石笋为了标新立异,都不约而同在颜色上做文章,有的故意涨红着脸,好让自己更加妩媚;有的独标平淡,于洁白晶莹中体现一种清高;有的身着杂色衫儿,在群石之间显示自身的兼容和素雅。它们任凭风吹雨打、任凭日晒海蚀,依然清新、依然亮丽。轻松活泼的色调,和着丽日蓝天,和着湛蓝的大海,和着洁白的浪花,和着岸上风能发电厂一排排优雅的风车,和着照相机不停的咔嚓声,和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合奏出一曲风景这边独好的交响曲,令游入如痴如醉、流连忘返。靖海镇客鸟尾石笋区距离惠来县城只有区区的30多公里,交通便捷,景区至今保持天然朴素的本色,没有任何人为雕琢,也没有别处景区的拥挤和杂乱,更没有俗气的商业气息,来这里完完全全可以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来一次亲密接触,让自己融入自然,融入风景,于轻松写意中让身心得到放松。而且沿途是风光旖旎的海滨长廊,中间有国内第一航标塔等名胜风光,以及在建中的国内最大风能发电厂,是一条旅游的黄金路线。
行政区域:惠来县总面积为1253平方公里,辖14个镇(惠城镇、华湖镇、仙庵镇、靖海镇、周田镇、前詹镇、神泉镇、东陇镇、岐石镇、隆江镇、溪西镇、鳌江镇、东港镇、葵潭镇),政府驻地惠城镇。1991年惠来县隶属揭阳市管理
七样菜,在潮汕平原,正月初七吃七样菜的习俗由来已久:每逢这天,人们将七种蔬菜放在一起烹调,取个好意头,谓之能明目,并且财运亨通。这种风俗习惯最早可上溯到晋朝,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人日也称“人胜节”。七样菜对哪七样没有具体规定,大多以潮汕所产的大菜、春菜、芥蓝、厚荷等为主,数量的多少也无限制,可随意。其实,人日吃七样菜,是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的,此时,春气生,天寒渐暖,菜蔬逐渐多起来。食混合菜,能使肠胃适应季节转变。正月初七吃“七样菜”,这一古老的中原习俗能在潮汕大地保留下来、历久弥新,正在于它的好意头。它使人们吃出了好心情,同时又寄托了人们期盼财运兴旺、顺风顺水、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榕石永福禅寺:抱石苍榕夺化功擎天傍立梵王宫,在惠来县城北部。有古榕抱石而生,榕则虬枝劲干,石则苔痕斑驳,木石结缘,蔚为奇观。石上曾有一祠奉祀九子母神,明代又于其旁建榕石庵,此庵几百年间历经沧桑,几度兴废,解放后,已是庙宇颓败,几将倒塌,近年,由华侨捐助重建新寺,称“榕石永福寺”,现有大雄宝殿、东西阁、功德祠、祖师庙等,规模宏伟,远胜旧寺,数十身贴金佛像,神态俨然;绿瓦朱扉,金碧辉煌,成为又一旅游胜地。
保胎,妇女有了身孕,便有了许多禁忌,如忌动砖瓦土石、修葺房屋、拆窗、砌灶等,唯恐触动了胎神;生产妇女临产时,必须请来接生婆。丈夫不能留在产房里服侍妻子,要和全家的男人一样离开产房。有些人为了分娩顺利,还会到庙宇里去祭拜“催生娘娘”,保佑顺产。产妇产下婴儿后,胎衣不能随便丢,有的地方把胎衣埋在江滨沙滩,据说埋得越深孩子的胃力越好。于是,产妇的娘家就必须准备鸡蛋送到产妇家,为其补养。
唱渔歌:渔歌内容反映渔民生活与生产。1958年神泉镇业余剧团曾整理渔歌多首,其中《歌唱新渔村》曾参加汕头地区民歌汇唱,大锣鼓:大锣鼓,为惠来县春节期间供游行表演的文娱活动。除在本村表演外,还有进县城或到邻村穿街走巷表演,以示和睦亲邻。一队大锣鼓的组成可多达上百人,头尾可摆1~2华里。前有大旗招展,后有锣鼓铿锵,丝竹悠扬。大锣鼓演出时,队前用一根青竹挂一幅红幡,上帖金字“国泰民安”。接着是大旗队,肩扛大旗,一队数十人,多者上百人、徐徐前进。50年代以前多是男青年扛旗,以后多用女青年,身着时装。80年代开始穿皮鞋、西装短裙,戴乌晶眼镜,肩扛约3米长的镶边锦旗,上帖四字组成的吉祥语。接着是以24面大锣(有的多至32面),8付深钹,10只海螺为主的乐队。队员身穿同一式样的颜色的服装,头扎英雄巾。接着又是担炮囊与挑花篮的男女儿童,都作古装小生、花旦化妆。用竹片缠红绸的扁担,担起来摇摇晃晃,悠悠颤颤煞是优雅。最后是大鼓亭,后跟唢呐队及八音班,演员全部穿长衫戴礼帽,边行边演奏潮州音乐。鼎盛时,全县有过200多班,一直传到1987年,形式未改,但大旗与人的装扮,有了更新。春节期间或隆重节日,多班汇集县城或各圩镇表演,附近村庄群众都进城观看,万人空巷。
谢神:惠来县居民除了信天主教、基督教者外,大多有在农历正月向神灵祈福许愿,并在年尾酬谢神恩的习俗。农历10~12月中旬,每村每社每户都择吉日、备盛礼拜祭神灵。特别是整个村许愿的,拜祭礼仪更为隆重。通常是演戏(包括皮影戏)、大锣鼓、八音班、纸龙袍冠履、全猪全羊、大雅裸……特殊的祭礼有上刀梯、烧焰火,还有十年一祭的打火醮。择要叙述如下。第一、上刀梯,新中国建立前各个大乡(5000人以上)多有此拜祭活动。即在晚造已收割的田埕上平整一片十多平方米的地基,上面铺上由两块拼成的长约4米、宽2米、厚5米的硬木,再放上两个特制的大龙船缶钵,每个直径一米多,口下底上。钵上各竖起一根可以制作包帆船桅杆的大杉木,长约20米。再用麻绳将磨得明晃晃的刀的两端缚在青竹片上,成一竹刀梯,宽约70公分,刀的间隔约20公分。然后将这竹刀梯固定在两根大杉木上,每把刀都贴上神符,这样刀梯就初具模型了。再用两根大青竹(留竹尾)缚在刀梯顶端,并用麻绳缚成索梯状,索梯四层,每层约0.5米。四周用长绳固定,并用木桩谷笪围起来,只留一小门,这就是刀梯了。到了吉日,由同身(即神、人同身,巫师)拜祭。同身绿衣红裤,头扎红巾,身背铜钉球,赤足,先在庙中拜祭,并表演各种动作,有护法点燃纸条,口念咒语在旁服侍。同身口中念念有词,一会,即甩铜球开路,手持燃香,跑到刀梯下,将香咬在嘴里,手攀足蹬,直上刀梯,在刀梯尽头拜祭,将香插在备好的竹香炉中。表演动作后,又上索梯,钻来钻去,有的还在索梯上翻筋斗。这就是祭天。拜祭完毕,同身下刀梯回庙,算是完成一个程序。每天两次,一直拜了三四天才结束。善众围观的有时上万人。第二、烧焰火,这种活动是在特大的庆典上才举办的。惠来烧的焰火与外地的不同。此种焰火的单位称棚,一棚中分若干鼎,就像一幕戏分成几场一样。首先需选一相当空旷的场地,中间竖上一根长木柱,上面挂着若干个长圆筒形的东西,好像卷起来的大草席。每筒叫一鼎。放烧的时间多选没月黑夜晚10时左右。经各项拜祭活动结束后,由村中主持人点燃导火线,只见夜空中喷射出一串耀眼的火花。不久,一个圆筒接上火,唰的一声扩展成一幅长方形的图案。以闪烁的火线为线条,勾勒出各种各样的形象。有的是一幢宏伟的洋楼,窗户以一个哗哗转动的“火风车”来表示,红黄蓝白绿,色彩斑斓,有的是一个农民在田间戽水,那表示水流的火花,随着农民动作有节奏地喷射。有的是一个妇女在推磨挨豆腐,随着那女人一伸一缩的手势,表示豆浆的火花四处喷射。有鱼跃,有鸟飞,有虎,有狮,这样一鼎接一鼎的烧,每鼎5分钟左右。最后的压轴戏是放下一条火龙,头、身、尾都在晃动,双眼是极好看的小火风车。摆动一番之后,轰的一声,一个火球从龙口电吐出来,那熠熠生辉的五彩火球直窜高空,照得四周透亮,人形俱可辨认。霎时火球坠落,龙吐珠至此演示完毕,整棚焰火算是烧完了,接着是成千上万观众的欢呼喝彩声,与主持人放鞭炮的毕毕剥剥的声音。第三、打火醮,惠来“打火醮”,盛行于明末清初至民国。此俗在潮汕地区唯惠来独有。“打火醮”一次长达10余天,固定在当年11月进行,但没固定日。这期间,各地的亲朋都云集县城参加盛会,各社头请来潮汕各地的戏班,一连10天,每晚演出通宵达旦。街道两旁铺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惠来“打火醮”由来已久。雍正十一年癸丑(1713)年,江西举人裘曰菊到惠来任知县,当时惠来背山面海,暴雨过后,滴水无存,属火地,被称为“水清龙骨现”,因此,他倡议逢丙年“打醮”,以禳除灾祟。从此,逢丙年“打醮”的习俗便延续下来。“打火蘸”是全县十年一祭的盛大庆典,常在县城举行,旨在祈求神灵不让火灾降临。突出的景点是在城隍庙前搭建一座华丽宏伟的醮棚,夜晚亮起千百盏灯火,有点辉煌若仙境的境界。其他活动有:在大街上罩上白布,街旁接连悬挂灯屏人仔;每个社头都要演戏;有时还邀艺人作特殊表演。较有特色的是演奏倒吊唢呐。即表演者用双脚挂于一横杆上,头部向下,同时吹奏大小不等的三把唢呐。即鼻孔插两把,口衔一把,吹奏出不同音色的优美旋律。此外,在迎神送神活动中,为了显示神有灵,由同身作各种,惊险表演。如走火城(即同身在一片烧红的木炭上面行走),咬犁头(即同身口咬烧红的犁头),竹篮请水、坐刀轿、卧钉床等,使祭神活动增加热闹、神秘气氛。惠来的“打火醮”活动,在新中国建立前时有出现,新中国建立后几十年不曾见过,近年来为弘扬民俗文化,部分活动由民间组织得到恢复和发扬。打火醮是全县十年一祭的盛大庆典,常在县城举行,旨在祈求神灵不让火灾降临。突出的景点是在城隍庙前搭建一座华丽宏伟的醮棚,夜晚亮起千百盏灯火,有点辉煌若仙境的境界。其他活动有:在大街上罩上白布,街旁接连悬挂灯屏人仔;每个社头都要演戏;有时还邀艺人作特殊表演。较有特色的是演奏倒吊唢呐。即表演者用双脚挂于一横杆上,头部向下,同时吹奏大小不等的三把唢呐。即鼻孔插两把,口衔一把,吹奏出不同音色的优美旋律。此外,在迎神送神活动中,为了显示神有灵,由同身作各种,惊险表演。如走火城(即同身在一片烧红的木炭上面行走),咬犁头(即同身口咬烧红的犁头),竹篮请水、坐刀轿、卧钉床等,使祭神活动增加热闹、神秘气氛。以上所记述的特殊谢神活动,在新中国建立前时有出现,新中国建立后几十年不曾见过,近年来为弘扬民俗文化,部分活动由民间组织得到恢复和发扬,2006年11月县城城隍庙的打火醮活动万人空巷,十分隆重。006年11月县城城隍庙的“打火醮”活动万人空巷,十分隆重。
赤松观龙藏洞: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西北8公里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古昔一仙庙,世称“龙藏洞”。这里山清水秀,清幽雅静,自然风光绮丽,民间传说:当地干旱缺水时,唯有此处终日泉水潺潺!历代地理先生朝思暮想择此地作风水,谁知罗庚盘一摆放,指针即不动弹,不可思议。置身此地,真有神秘玄妙之感。据传,清朝乾隆年间,惠来县靖海乡人宋超月乙镜真人,与道友畅游潮州九邑,惠来都十八景地,识昆仑山落脉,西系葵峰望天岭、双乳峰,居普陀岩虎头山,悟莲峰山油瓶石坑有玉盒献宝,仙师南行追龙赶凤,但见龙藏凤栖,到了“龙藏洞”,遂推卜立愿而戏言曰:“藏世道宣仙地,389年后,自有吾后传明月善人,在此为师创观建宫,存真容于龙藏洞。”至公元1994年11月,当地道友自筹资金300余万元,修复古庙,圆成“龙藏洞赤松观黄大仙庙”,并经揭阳市宗教事务局核准,惠来县宗教事务局批准登记开放。于1996年阴历8月23日,举行黄大仙诞辰暨龙藏洞管理委员会成立挂牌揭彩双庆活动,盛况空前。还先后接待了海内外来宾3万多人,举行“罗天大醮”法会3次。参加信众约15万人次。现在在赤松观后殿兴建了“乙镜真人宫”,于1997年4月20日举行奠基典礼,请汕头大学及汕头园林建筑高级工程师设计,参偈先贤鲁班图模,定为天地人三才乾坤宫阁,分三层设计:上层呈天坛形冲云宫;中层为城郭形八卦迷宫;底层为富丽堂皇地宫。三层叠宫,有24屋顶、36飞檐、72角椽、99洞孔,8柱6门玄洞冲天,造型独特,史无前例。还规划在山腰修复“观音圆通宫”、“报孝堂”﹙功德堂﹚,在山顶复建“冲天观”,以恭三清至尊、李道明天尊、吕纯阳祖师等八仙。
潮阳县惠来县名胜古迹简介
在广东惠来县神泉港东南角。是宋代海滩的泉眼。明代成为三面环海的陇堆上的泉井、水甘洌。相传明代有一神童苏福,为甘泉写一独联:“抉取携而不竭,任卤浸盐蒸,...
惠来县-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惠来县是中国揭阳市下辖的一个县。全县陆地总面积为1048.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达768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82公里,是揭阳市唯一的海上交通门户。全县人口114万,...
惠来县盐务局_百度百科
权的企业。与县盐务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职能分设,合署办公 扩展阅读:1 惠来县政务网 开放分类:惠来县,盐务局,盐业公司“惠来县盐务局”相关词条:...
惠来县志.pdf-免费高速下载-共享资料
惠来县志.pdf,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116 广东省 清雍正惠来县志十八卷(民国翻刊...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116 广东省 清雍正惠来县志十八卷(民国翻刊)...
揭阳惠来县酒店-酒店-艺龙旅行网
揭阳惠来县酒店预订,在线预订酒店返现高达20%。24小时免费预订电话 4006-161616...揭阳惠来县酒店预订,在线预订酒店返现高达20%。24小时免费预订电话 4006-161616...
惠来网友社区 惠来县新闻,贴吧,天气预报信息网站
狙击手 上传了新图片狙击手 上传了新图片狙击手 上传了新图片slyt 上传了新图片惠来网友社区|Class|WAP|粤ICP备05057837号惠来县网安备案:4452243110504...
惠来县行政区划
东港镇交通便捷,建设中的锡东大道和无锡东 惠来县(5分)06-12 17:23 协作者:shandro 浏览量:12007 惠来县地处粤东沿海,背倚大南山,面濒南海。...
广东共青团>>工作交流>>市县在线>>揭阳>>惠来县
团惠来县委举行“我与《惠来青少年》共成长”征文比赛表彰大会 2010-12-21[惠来县]团县委、惠来宾馆开展重阳节慰问活动 2010-11-5[惠来县]惠来县第二个校园...
惠来县-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惠来县是中国揭阳市下辖的一个县。全县陆地总面积为1048.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达768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82公里,是揭阳市唯一的海上交通门户。全县人口114万,...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