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地图 > 东莞市地图 > 大岭山镇地图
=== 东莞市大岭山镇地图 ===
=== 大岭山镇资讯概况 ===
大岭山名人:殷偶生:又名殷乐生、殷超,生于1908年,大沙村人。读小学时,老师见他聪慧过人,写得一手好字,便帮他改了个学名殷超。小学毕业后,当小学教师。1925年5月1日广东省农民协会成立,省农会常委蔡如平回到东莞与蔡日新、蔡焯等人组织了东莞农民协会,培养了殷偶生。1926年3月东莞农民运动遍及霄边、厦岗、大朗、大沙、附城等地。大沙乡的农民运动在殷偶生的发动和领导下,也迅速发展。他当时在本村当小学教师,经常与东莞县农会领导人蔡如平联系,联络张锡涛、张乾础等。组织农会和农民自卫军,农民夜校,领导大沙农会要地主实行二五减租,组织农民自卫军举旗,持枪到寮步圩巡行,扩大声势。1926年底,殷偶生由张乾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大岭山第一批共产党员之一。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广州发生了反革命大屠杀。12月中旬,广州起义消息传到东莞,东莞县委负责人蔡如平、赖成基和陈均平来到大沙召开紧急会议。根据省委指示,在广州起义枪声打响后、莞城、虎门同时响应。他首先把大沙农民自卫队武装起来,再到黄旗山准备响应广州暴动。1938年初,东莞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第一政工队成员张英被派到大沙当壮丁队训练中队长,为了掩护身份还兼任大沙小学校长。当时殷偶生任大沙乡长,积极支持张英发动群众、训练壮丁、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他同时兼大沙自卫队长,“葵衣队痛打日本仔”是在他领导下打的一场战斗。1946年6月30日,东纵北撤山东。国民党顽军对大岭山根据地采取“填空格”战术,部署大规模“清乡”、“绥靖运动”,对地方工作人员、复员军人进行残酷迫害。这时殷偶生与殷寿等离开大沙到香港隐蔽。1946年底,华南分局决定在广东恢复武装斗争,祁烽同志在香港举办短期学习班。殷偶生、殷寿、邝池寿等参加了这个学习班。1947年3月、4月间,他们回到大岭山,到太公岭找到邝枝、祈展参加了袁卫民领导的武工队。1948年夏、秋,殷偶生得到恢复党组织关系,后再次被选为大沙乡长。地下党组织开展宣传,组织广大群众反对国民党的“三征”(即征粮、征兵、征税),揭露其迫害逮捕残杀抗日党政军民的罪恶,同时开展“三扩一援”运动(即扩军壮大游击队伍、扩大乡村政权、建立根据地;扩大征粮收税阵地,增加军政费收入;支援南下解放军的备战工作)。1948年10月的一天早上10时,殷偶生与邝枝等人收税路过梅林。被伪联防队发现追击,他们分散向四周山坡突围。殷偶生身材高大,年纪较大、穿着长大衣、大衣袋藏着几百元税款。当敌人追来时,他无法跑得快,敌人枪声越来越密,邝枝为了他安全,尽快地躲过敌人的追赶,便叫他将身上的大衣、税款丢掉。可他还紧紧地抱着税款跑。当他快要到新屋场田螺吐珠(地名)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四十岁。1957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并颁发烈士证。
李长娘:李长娘,女,1902年出生在大岭油古岭村的一个贫农家庭。因是家里长女,父母就称她为长娘。她年轻守寡,含辛茹苦抚育着一个取名为树根的女儿。深受贫困忧患的折磨。1940年秋天,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队挺进大岭山区时,部队一位领导黄业因伤后失血不能随部队行动,从连队留下地方,住在大岭村边休养边做群众工作。这时李长娘的家便成了黄业在油古岭一带开展工作的主要据点。1941年3月,经黄业和丘霖的介绍李长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以后,李长娘更积极地参加党的工作。不久,被任为党的小组长,负责村里抗日姐妹会的工作,还参加部队派出的民运队员办的夜校。如饥似渴地学习政治文化,经常给部队同志煮饭、煎药、缝缝补补,她的家就成了同志们的家。在百花洞的一次战斗中,她带领着姐妹会的妇女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出入松林、甘蔗地、乌榄园,给部队和民兵送茶、送饭。为了斗争的需要,党组织决定加强大岭山抗日根据地与莞城、虎门、厚街等地地下党组织的联系,建立起这条地下交通线。部队和区委决定由李长娘担任这一条交通线的秘密交通员。1947年的一天,当李长娘给掩蔽在山沟里的部队送饭后回村时与敌人相遇,来不及避开,就被敌人捉住。被捕后,经受严刑拷打,不吐真情而壮烈牺牲,时年46岁。1957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她为革命烈士,并颁发烈士证。
一、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烈士有18名:黎深华:水朗村人,男,生于1916年,1940年参加革命,在水朗村常备队当民兵。1941年8月在大塘鞋岭配合部队作战时牺牲,时年25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07号)。黎加齐:水朗村人,男,生于1916年,1940年参加水朗村常备队任队长,1941年8月在鞋岭战斗中牺牲,时年24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09号)。殷天赐,大沙村人,男,生于1917年,1938年参加地下工作,1941年6月26日在大沙村战斗中负伤被敌人逮捕并杀害,时年21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15号)。殷守仁,大沙村人,男,生于1921年,1939年参加地下工作,1941年在大沙村被捕,在金桔村被国民党杀害,时年20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15号)。殷淦波:大沙村人,男,生于1918年,1942年参加民兵,1943年6月在金桔战斗中牺牲,时年24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06号)。叶晓明:金桔村人,男,生于1921年,1944年参加东江纵队一支队当战士,1945年东莞基山作战中牺牲,时年23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08号)。刘若如:大王岭村人,男,生于1905年,中共党员,1934年任大朗西牛陂税站站长,1941年被国民党追捕,在更鼓楼牺牲,时年36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06号)。李兆祥:上油古岭村人,男,生于1917年,1938年参加民兵,1941年在长安锦厦战斗中牺牲,时年23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05号)。李锦才:旧飞鹅村人,男,生于1913年,1936年参加地下工作,1938年下半年在东莞码头敌人杀害,时年25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05号)。丁何如:颜屋村人,男,生于1921年,1941年参加东纵当战士,1945年在万江拔蛟窝战斗中牺牲。时年24岁。何满洪:杨屋村人,男,生于1925年,1941年参加东江纵队任副班长,1945年在篁村蛤地战斗中牺牲,时年20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10号)。陆灿光:大片美村人,男,生于1920年,1939年参加游击队,1942年在长安锦厦战斗中牺牲,时年22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03号),袁金发:水朗村人,男,于1904年出生,1940年上半年参加水朗村常备队,1941年8月在鞋岭战斗中牺牲,时的37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08号)。邝秩佳:梅林村人,男,生于1919年,1941年参加民兵,1943年秋大环战斗牺牲,时年24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02号)。陆灿明:大片美村人,男,生于1922年,1939年参加游击队副班长,1941年,大朗屏山水口战斗牺牲,时年19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02号)。黄添福:大石板村人,男,生于1914年,1938年参加民兵,1941年配合部队作战牺牲。时年27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03号),江水安:新屋场村人,男,生于1922年,1933年参加担架队,1941年在宝太线参加战斗牺牲,时年19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04号)。殷林灿:大沙村人,男,生于1917年,东莞中学进步学生,1940年6月日军围剿大沙村,与村自卫队一起抗击日军战斗中牺牲,时年23岁。1986年省人民政府补发烈士证(证号不详)。
明清时期人物简介:黎自成字沛华,大塘村人。明朝天启辛酉年考中文举,无官职。李兆元新塘村人。以儿子李作柱、孙儿李芝煌为清代任官而视为名人。李作柱李兆元之子,字峙中,新塘村人,他广交朋友忠直厚道,博览群书。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被选拨为贡生,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被朝廷提拔为连山县训导,任职六年后,离职回乡。第二年在家乡病逝。在任期间,对当地教育事业颇有贡献,深受连山县人民爱戴。李芝煌李作柱之子,字昌孔,新塘村人。乾隆三十年(1765年)选拔为贡生,历任山西省怀仁县知县、浙江省汤溪县知县。在新塘村李氏祠堂有其手书的“乐事家庭”的匾额。叶遇科字清选,金桔村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恩科中武举。叶遇春字畅选,金桔村人。叶遇科弟,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丙子科考入解元。同治庚午年为礼蕃,中为武举。叶遇贵字钦选,叶遇科弟,金桔人。乾隆己卯(1759年)科,中武举。叶大勋字芳道,叶遇科子,金桔村人,乾隆丙午年(1786年)科考中武举。李荣春原籍马蹄岗村人。后乔居他乡,清代道光乙酉年(1825年)科考为武举,丙戌年(1826年)科考为进士,并在马蹄岗李氏祠堂前,树碑立杆。叶国昌字殿屏,金桔村人。清代同治庚午年(1820年)科考为武举。光绪丁丑年(1877年)恩科考试第十五名武进士,封为营用守儒。黎大康字锡蕃,号寿明,大塘村人,同治元年(1861年)恩科中文举。叶朝栋字殿臣,金桔村人。清光绪乙亥年(1875年)恩科乡试考为第四十五名武举,光绪三年(1877年),恩科会试考为武进士。被封为蓝翎侍卫任山东省济南守备,署高唐州都司。李梅史字肇魁,又字文琳,计岭村人。生于清代道光甲午年(1834年)5月23日辰时,科举功名为秀才,附贡生(即乡试在省考举人的备取生)每届乡试考举他均应试,直超过60岁,仍中不了举人。按清朝廷制度,劝他不要再考。由朝廷送一幅“明经进士”红底金字的大楠木匾,以资鼓励他终身读书不倦的精神,著有《四书别解选》乡会墨抄的《梧桐山集》内有他的诗稿,为连平圩书写《联平新圩》的门楼匾额。
历史沿革:大岭山镇,据1984年在畔山烂陂头采集的双肩石斧,经有关考古机构用同位素科学鉴定,属原始社会的晚期—新石器时期(1万年前-4000年前),由此可见,此时已有人在大岭山地域内过着狩猎的流动生活。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宝安改为东莞,县治从南头移迁到涌(即今莞城),将原南头宝安县治改为东莞郡治。大岭山地属东莞。南宋高宗绍兴22年(1148年),分东莞的香山镇立为香山县(即今中山市)。此时,先后有梅林、太公岭、大塘、颜屋、杨屋、元岭、马蹄岗等村落。马山庙在北宋时已建立。元代设广州路总管府,领县有七:南海、番禺、东莞增城、香山、新会、清远。大岭山属东莞。明太祖洪武元年(1308年)大岭山仍属广州府的东莞县。明万历元年(1573年),东莞县属新安县(即今宝安县、县治在南头)。此时,大岭山镇仍属东莞县。根据陈伯陶《东莞县志》之“舆地略”、“坊都”称:明以前邑制,城内曰坊,附城曰厢,坊三而厢一。在野则以乡,统都。乡四,而都十三。大岭山镇在宋、元、明三代,地属东莞县第九都的有:梅林、百花洞、牛牯岭、大塘、杨屋、颜屋、下海(虎)山、底下埔(大沙)、金桔岭、新塘、鸡翅岭、大磡、龙骨坑(龙古坑附近,大塘朗以西600米已散)、矮岭冚、李田莆(水朗侧,已散)。清代时为五属管辖:即捕厅、戒厅、京山司、中堂司、缺口司。此时,大岭山镇属缺口司所辖。当时的村落有:大塘朗、鸡翅岭、新塘、下虎山、大沙圩、底下埔、景山、金桔、并坑、园岭、湴龙、矮岭冚、大片尾、瓮窑、杨屋、颜屋、西塘水浸朗、大塘、连塘圩、乌朗庄、叶山,飞鹅围、牛牯岭、髻岭、畔山、髻岭更寮、连平圩、细高田、大高田、莲塘、洞村,龙岗、龙山、龙光、百花洞、大横村(上、下村)、大环仔、太公岭、梅林。清代道光20年(1840年),大岭山地区的建制与清代同。建国前(1912年-1949年),东莞县属粤海道,后属中区绥靖委员会公署。1934年,大岭山镇地属第七区,(包括附城、篁村、寮步一部分及大岭山全部地域)。村落有:大松朗、矮岭冚、大塘、水浸朗、鸡翅岭、马蹄岗、新塘、太公岭、百花洞、梅林、连平段、大片尾、坑尾、三家村、元岭及金桔农场、底下埔兆丰农场、月山农场、沙井岭农场。1946年,大岭山镇地属第三区。包括金桔乡(由大沙、金桔、犀牛陂等小乡在当年8月并入)、濂平乡(由连平和厚街的环治、篁村的杨西等小乡并入)、怀德乡之大塘、水朗两村。1948年至1949年,大岭山镇包括第一区的濂平乡、第三区的金桔乡,第五区的怀德乡一部分,其中濂平乡包括:第六保的新飞鹅。第七保(大石板、连平圩、髻岭、上高田、下高田)。第八保(大湾、新屋场、畔山)。第九保(大王岭、油古岭、瓮窑)。金桔乡包括:金桔岭的第一保、第二保、第三保(含并朗村)。第四保(含下虎山、梅林叶屋、月山)。第五保(大片尾)。第六、七保(矮岭冚)。第八、九保(马蹄岗)。第十、十一保(新塘)。第十二保(大塘朗、大坑)。第十三保(上底、福田)。第十四保、第十五保(浮竹山)。第十六保(小坑)。第十七保(长坑)。第十八保(黄公坑、甘屋村、连塘头、水车岭、坑尾、小洞)。第十九保(元岭)。第二十保(宝陂)。第二十一、二十二保(犀牛陂)。第二十三保(杨屋村)。第二十四保(杨屋、水围、颜屋、坑尾)。第二十五保(杨屋)。第二十六保(鸡翅岭)。第二十七保(大沙、景山)。第二十八保(大沙圩、桥头、长镇岭、龙山、龙岗、黄沙坑)。第二十九保(太公岭、梅林、邝屋)。第三十保(百花洞)怀德乡的第十二、第三、第十四保(大塘)。第十五保(水朗)。建国后,1950年上半年,区乡调整后,大岭山境内划为二区。包括:犀杨乡(杨屋、颜屋、犀牛陂、宝陂、大磡)。塘朗乡(大塘、水朗)。金马乡(金桔、新塘、马蹄岗、叶山、下虎山)。大沙乡(景山、大塘朗、鸡翅岭、元岭、龙山、太公岭、矮岭冚、大片尾、龙江)。连平乡(大王岭、上油古岭、下油古岭、瓮窑、百花洞、大湾、梅林、大石板、连平圩、新屋场、畔山、髻岭、上高田、下高田、旧飞鹅、新飞鹅)。1952年8月,土改期间,区乡变化调整后,大岭山镇境内仍为二区。包括:金桔、马蹄岗、塘朗、矮岭冚、杨屋、连平等乡。1953年1-3月间,东莞县划分为15个区后,大岭山镇内撤销二区建立三区。包括马蹄岗、金桔、连平、矮岭冚。一小部分为九区。包括塘朗、杨屋。1953年5月,土改复查后,区乡调整,大岭山镇内,大部分属三区辖,小部分属十区辖。三区包括矮岭冚乡(龙江、龙山、太公岭)。马蹄岗乡(马蹄岗、新塘、元岭、大塘朗、大坑)。金桔乡(金桔、景山、下虎山、鸡翅岭)。连平乡(连平、大石板、百花洞、上油古、下油古、大王岭、旧飞鹅、髻岭、梅林、下高田、上高田、大环、新飞鹅、大片尾、新屋场、畔山、瓮窑)。十区有杨屋乡(杨屋、石岭仔、鱼岭、颜屋、水界岭、草塘、长山英、坑尾、官陂)。塘朗乡(大塘、水朗)。1954年7月1日,区乡变化,将原来十区的杨屋、塘朗两乡,再划入三区。1957年12月26日,大岭山镇仍为第三区(寮步区)所辖。在东莞县分为37个大乡时,大岭山区境内并为金桔大乡。包括杨屋、塘朗、矮岭冚、金桔、马蹄岗、连平、犀牛陂等小乡。1958年3月28日,金桔大乡改为大沙大乡。1958年9月20日,大沙大乡并入寮步大乡,10月1日,成立寮步人民公社。此时大岭山境内有:连塘营(大塘、水朗、杨屋、颜屋),大岭营(大岭、矮岭冚、大片尾、百花洞),大沙营(大沙、金桔、鸡翅岭),岭东营(连平、旧飞鹅、梅林、太公岭、大环、大地),骏马营(马蹄岗、大塘朗、新塘),上游营(大岭山农场、元岭)。1961年6月21日,由寮步人民公社析出大岭山人民公社。包括:大塘朗、马蹄岗、新塘、金桔、鸡翅岭、大沙、连平(含旧飞鹅)、梅林、大环、百花洞、太公岭、大片尾、矮岭冚、大岭、水朗、大塘、杨屋(含颜屋)、农场(含元岭)、下高田等19个大队。1964年7月1日,在原来19个大队的基础上,分为21个大队,元岭从农场分出来,颜屋从杨屋分出来。1968年11月,大岭山公社将原来21个大队调整为14个大队。包括:大塘朗、马蹄岗、新塘、金桔、大沙(含鸡翅岭)、、农场、元岭、向东(即矮岭冚、含大片尾、月山)、大岭、大地(含百花洞、大地、太公岭、梅林、大环)、连平(含旧飞鹅)、杨屋(含颜屋)、大塘、水朗。1979年大岭山公社将14个大队又调整为22个大队及一个圩镇居民委员会。即大塘朗、马蹄岗、新塘、元岭、金桔、大沙(含龙山、下虎山)、鸡翅岭、连平、梅林、大环、百花洞、太公岭(含龙岗)、大片尾、矮岭冚(含月山)、大岭、水朗、大塘、杨屋、颜屋、农场、旧飞鹅、下高田(大地)和圩镇居民委员会(含龙岗村)。1983年11月撤社建区,大岭山公社改称为大岭山区,设区公所。1984年5月,大队改为乡,成立乡人民政府。圩镇居民委员会(含龙岗村)改称为“大岭山镇人民政府”(乡级)。1986年11月,撤区建镇,成立大岭山镇人民政府,将原来23个乡镇级人民政府改称为22个管理区及大岭山圩镇居民委员会。1999年6月,撤区(管理区)设村(民委员会),将22个农村管理区改称为村民委员会,即大塘朗、马蹄岗、新塘、元岭、金桔、大沙、鸡翅岭、连平、梅林、大环、百花洞、太公岭、大片美、矮岭冚、大岭、水朗、大塘、杨屋、颜屋、农场、旧飞鹅、下高田(大地)村民委员会,大岭山圩镇居民管理区称为大岭山圩镇居民委员会,与村同级。2004年7月开始,大岭山镇进行了农村体制改革,实行农村股份制,撤村改社区,至2005年底,成立了农场社区、大岭山社区两个社区,其余21个村民委员会将逐步改制为社区。
地质地貌:大岭山镇南到西南以及西北的边缘地带,分布着海拔100米至530米的山岭数百个。以马鞍山、莲花山、大岭山(大鼓顶)、飞鹅岭、黄婆帐等为主要山峰,峰峦起伏,连绵不断,构成占全镇总面积25%的西南和西北山地。地势边缘,为海拔100米上下,形如馒头的小山丘,星罗棋布。山丘与山丘之间均为缓坡冲积而成的梯级旱地或水田。这种地形,构成大岭山镇的丘陵地貌。在黄沙河沿岸,有海拔15米至30米之间的埔田:大片尾埔、秦山埔、浪尾埔、大沙汾埔、蕉简埔、禾坑埔、杨家陂埔。这些埔田称为大岭山镇的“小平原”。全镇水田、旱地和山地的土壤,均属亚类,水田主要是由谷底冲积物和缓坡冲积物耕作而成。旱地土壤,在土属分类中,分为赤红壤、砂岩赤红壤、混合岩赤红壤、花岗岩赤红壤。成土母质主要属赤红壤砂岩赤红壤,而山地土壤多为赤红壤。
自然地理:地理概况:大岭山镇,位于东莞市的中南部,境内有雄伟壮观,景色宜人的大岭山,故名。南部分别与深圳市的罗田村和本市的长安镇接址,距深圳市区75公里;西南与虎门镇相连,距虎门港25公里;西至西北分别与厚街镇、南城区(篁村)、东城区(附城)相接,距东莞市中心18公里,距广州市85公里。北到东北与寮步镇相连,距石龙镇27公里;东至东南与大朗镇相邻,距常平(东莞东站)28公里。靠近珠江口东岸,处于广州市和深圳市经济走廊中间,庇邻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地理座标分别是:北纬22°51′——22°57′;东经113°46′——113°52′之间地域。总面积110平方公里。
从大岭山镇政府到水濂山森林公园(东莞)怎么走?坐什么车?...
从大岭山镇政府到水濂山森林公园(东莞)怎么走?东莞市问路吧提供最大、最全的交通出行方案,包括公交驾车、线路规划。...
东莞大岭山镇地区附近酒店分布_大岭山镇地区酒店信息查询_东莞...
每日甘肃网是甘肃最大的地方旅游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大岭山镇地区酒店预订,大岭山镇地区附近酒店分布,东莞大岭山镇地区酒店,大岭山镇地区酒店信息查询,东莞大岭山...
东莞大岭山镇酒店
只看东莞大岭山镇酒店价格怎么行,一定要来到到网看看住过的人怎么说!在到到网上进行东莞大岭山镇酒店预定查询可以找到东莞大岭山镇酒店公寓和东莞大岭山镇酒店官网。...
搜索
主力户型:待定 对比 电话:0769-8898 8888新世纪领居二期5000元/平方米 物业类型:别墅 位置:大岭山镇新城中心·107国道与大岭山大道交汇处 主力户型:待定...
广东省大岭山镇大塘村143号实景图-旅游风景区地图
广东省大岭山镇大塘村143号实地风景图片 请输入地名:加载中,请稍等 实用查询...
东莞大岭山镇新房,大岭山镇新开楼盘,大岭山镇普通住宅楼盘,...
东莞yes515房屋交易网为您提供东莞大岭山镇新房,大岭山镇新开楼盘,大岭山镇普通住宅楼盘,大岭山镇楼盘均价信息的最新动态。东莞最新楼盘信息每日更新,在这里你可以...
大岭山镇成立首个二级党委_阳光党园
努力发挥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有效开展公安工作,为平安大岭山和幸福大岭山作出贡献。(大岭山镇委组织办)...
东莞大岭山镇住宅出租,大岭山镇房屋出租,大岭山镇租房,大岭山镇...
yes515东莞租房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东莞大岭山镇住宅出租,大岭山镇房屋出租,大岭山镇租房,大岭山镇出租房信息,yes515东莞租房网还提供免费发布房产中介、房产经纪人和...
东莞大岭山镇酒店预订_火车网
火车网酒店预定频道在东莞大岭山镇拥有丰富的酒店资源,为您提供东莞大岭山镇酒店预订,,东莞大岭山镇宾馆预订,东莞大岭山镇,住宿订房服务并为您提供2011年03月20日日...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