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地图 > 巢湖地图 > 无为地图 > 汤沟地图
=== 无为汤沟地图 ===
=== 汤沟资讯概况 ===
经济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汤沟镇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资金外溢和经济辐射的进程中,抢抓机遇迎辐射,突出优势求发展,按照“以优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全民招商”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交通、区位和长江岸线资源优势,该镇从高规格、高标准设计并严格执行全镇总体规划入手,加快通江大道工业集中区、工业生活服务区和船舶工业园建设,以规模化、集约化推动产业集聚,以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企业集群,逐步由农业大镇向工业强镇稳步迈进。近年来,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项目涉及棉花、油料等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大棚钢构、新型建材、船舶制造等多种行业。目前,“一轴两翼”的发展格局一基本形成;上述三个园(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随着巢湖市发展沿江工业经济带和无为县打造滨江工业城市的新思路、新目标的确立,汤沟镇的经济实力日渐增强,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一个前景广阔、充满朝气的新汤沟正崛起在无为的东大门!
特产:汤沟酒产于连云港市汤沟镇,是我国享有盛誉的传统名产、历史文化名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省级“中华老字号”产品。“汤沟酒酿造技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汤沟镇东近大海,气候温热,雨量充沛;秦代时发生强烈地震,陷落成一片汪洋,宋代前后泥土屯积,沧海始变桑田,渐成沟湖密布、水甜土香、物产丰富之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极宜酿美酒:“香泉”水质优异,微甜,呈弱酸性,富含镁、锰、钾等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硬度适宜,利于糖化、发酵;自然环境、老窖泥等富含很多种稀有的有益于酿酒的微生物;盛产品质优异、适宜酿酒的“汤沟红”糯高粱;等等。汤沟大曲起源于北宋年间,成名于明朝末年。据海州志记载,早在宋时,汤沟就有了酿酒作坊。相传在北宋年间,山西有位酿酒名师黄玉生出门远游,途经汤沟,见一鳖状池塘,因塘内有一只很大的酒鳖而得名“鳖大汪”,便在这池塘边挖了一口井,渗出的水清凉甘爽,引水酿酒,芳香浓郁,独具一格,故此井得名“香泉”。黄公翁在这里办起了“玉生糟坊”。从此,汤沟镇名师云集,糟坊众多,鼎盛时有13家糟坊。到了明朝末年,南来北往的小贩们把汤沟酒销住全国各地,又带来了各地的土特产品,使汤沟镇逐渐富庶起来,汤沟大曲经当时的滨海县殷福商号远销日本和东南亚一带,汤沟酒开始为世人所瞩目,清著名戏剧家、诗人洪升北上山东曲阜,会剧友孔尚任,途经汤沟古镇,在品尝了汤沟美酒之后,挥毫写下了“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之名句,一时传为佳话,汤沟大曲更是享誉四方。在13家糟坊中,以义苑糟坊和玉生糟坊最为出名,1915年汤沟大曲曾荣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银质奖,1924年,经国民党中央政府实业部命名为义苑永记酒厂,但在那战乱频繁,连遭灾荒的旧中国,汤沟大曲即便有“开坛十里香”之美誉,也难逃历史厄运。解放前夕,13家糟坊风雨飘摇,后来只剩下7家,也濒临倒闭,汤沟古镇几乎酒断香消。新中国成立后,灌南县人民政府联合原7家糟坊,在香泉井的旧址上成立了地方国营灌南汤沟酒厂。60年代后期,汤沟酒厂发展缓慢。直至1974年,当时的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视察灌南县时才发现了这块历史瑰宝,批示要大力发展汤沟酒生产,才使汤沟酒厂真正成了一个独立核算企业。但当时只有28名职工,年产曲酒几百吨。从1979年起,汤沟大曲声誉鹊起,在省和国家历次评比中频频获奖。,汤沟酒历史悠久,还有着许多美好神话般的传说:位于汤沟酒厂正中央的鳖大汪就是其中之一。传说中:在许多许多年以前,天上的守护神鳖大王。有一天,他乘王母娘娘不在之时,偷偷地跑进天宫,把天上所有的美酒都偷喝了。王母娘娘发现后,非常气愤,为了惩罚他,一气之下,把他从天上摔到地下,落在了汤沟镇,地上被扎了一个好大的坑。这一摔不要紧,结果鳖大汪把所喝的美酒全都吐出来,就形成一个汪塘,汪塘里酒香四溢。老百姓见状,就在汪塘四周挖泉酿酒,酿出的酒醇香,浓烈,老百姓从一家到几十家开始酿酒。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鳖大王,人们后来就称汪塘为鳖大汪。今天的汤沟酒为什么能经久不衰?美酒飘天下,能有开坛十里香的质量,也得益于这独特的泉水。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汤沟镇:历史悠久: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汤沟镇沟湖密布,水甜土香,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商贾云集,豪情风流,繁华无限。本镇道路通达,水陆交通便捷,东距宁连高速20公里,西离沪宁高速30公里,是省级中心镇和江苏百家名镇之一。位于连云港市驰名中外的花果山水帘洞西南约60公里处、县境西北部。东、北与孟兴庄镇接壤,西与沭阳县李恒、沂涛两乡交界,南与李集乡和涟水县的杨口乡为邻。东西长约7公里,南北长约8公里,总面积约为33.8平方公里。地名含义:据史料记载,汤沟是历史上的地震陷落地带,秦时曾发生过一次强烈地震,这里遂陷落成一片汪洋。宋朝以前称“大三湖”,“硕获湖”,宋元时期将其东南改称“硕项湖”,西北改称“桑墟湖”。汤沟当时就形成于两湖交界之处。后因黄河多次改道入海,泥沙在此屯积,地势逐渐增高,宋代以后遂使原来的大湖渐成水陆相交、沟湖密布、水甜土香、物产丰富之地。所以,这里当年湖洼相连,野草丛生,湖鱼聚集,燕莺争相在此栖息繁殖。故汤沟素有“燕莺窝”之美称,后称为汤家寨。天翻地覆间苍天神工鬼斧造化的一泓微香甘爽、传奇灵异的“香泉”也随之悄然出世,逐渐展露出奇绝亮丽的风华。古时这里有一条通往古硕项湖东西走向的天然无名大沟,当时居于沟北侧的移民多以汤姓为主,因称之为“汤沟”、“汤家沟”。“汤沟村”也由此得名,以盛产驰名中外的“汤沟酒”著称于世。由于该镇驻地汤沟村,且汤沟村知名度在本镇各村中最高,其传统名产“汤沟酒”享誉天下,故名汤沟镇。历史沿革:据《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载,汤沟,原名汤家沟,又名汤沟。明时属淮安府海州管辖,清属海州沭阳县韩山镇。民国时,位于涟水、灌云、沭阳三县交界处,属沭阳县第五区。解放后划入灌云县曙红区,1958年成立灌南县时,划入白皂乡,1981年6月,由白皂、孟兴庄两公社西部部分大队析出,成立汤沟人民公社。1983年三月镇社分设时更名汤沟乡。1985年10月撤乡设镇。2009年,下级政区:下设葛集村、大同村、沟东村、连五村、下尧村、金星村、支沟村、汤沟村8个村委会,103个村民小组,48个自然村庄。全镇拥有耕地2.61万亩,6497户,2.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70人,全镇人口绝大部分属汉族。自古以酿酒闻名,这里东近大海,气候温热,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特别适宜酿美酒,尤其是传奇灵异的“香泉”水,我国源远流长、誉满天下的传统名产、历史文化名酒——汤沟酒即产于此。酿酒业是汤沟的支柱产业,全国知名企业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坐落该镇。全市唯一重工业企业兴鑫钢材坐落在该镇,使汤沟镇初步形成了以酿酒、食品、包装材料、粮食饲料、建材产品等为主要支撑的工业主导型城镇格局,汤沟酒、桐杨木板材等产品畅销海内外。温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国家商品粮基地,是连云港“泡桐之乡”、“意杨之乡”,“灌潮”牌大米、“锦同”牌辣椒被国家确定为绿色无公害食品。全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猛,环境优美整洁,镇区古韵鲜明。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5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100元,同比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8亿元,同比增长23%;财政收入达到6000万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近5500元,全年转移劳动力将达到18000人。本镇二、四、六、九逢集。
经济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着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2001年和2002年,该镇在全县目标岗位责任制综合考核评比中,连续两年位居第一,城镇建设单项考核居全县首位,参加市“宜城杯”竞赛荣获第二名。2002年,全镇人均收入2080元,其中镇区居民人均收入2850元;全镇楼房率已达96%,人均居住面积超过30平方米,全镇自来水通水率达97%,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程控电话用户5800多户,移动电话3900余部,城镇化水平达到31%。按照商贸型城镇定位模式,汤沟镇确立“建镇兴工,建镇强农,建镇活商,建镇富民”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城镇建设为龙头,近几年来,共投入建设资金6000多万元,建设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工程20多项,镇区的道路、供水、电力、通讯、房屋、市场等工程建设突飞猛进,历史名镇已展示现代风貌。乡镇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全镇个体私营企业已发展到1500多个,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有6个。现已形成五大支柱产业:(1)以豆制品、调味品为主体的食品加工业,“汤沟牌”豆制系列产品已声名远播,产品畅销省内外;(2)以仲明武石棉瓦、“振翔”防盗门、PVC管及陈洲建筑公司为主体的建筑建材工业;(3)以“英凯”牌小型机动车、电机泵为主的机械制造工业;(4)以休闲娱乐餐饮为主体的社会服务业;(5)以特种不产养殖和蔬菜、棉花种植业为主的特色农业。2002年,该镇乡镇企业营业收入4.14亿元,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92.3%,完成增加值1.35亿元,企业新增固定资产600多万元,年工商税费560万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近年来重点开发利用低产田低效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和蔬菜种植业,积极扶持种养大户,在特色、规模、档次上下功夫。目前,全镇已在陈洲圩、大新圩等周边地区发展水产6500余亩,全镇从事水产养殖人员1000多人,养殖珍珠800多万只,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养殖大户有60多户,有些大户年收入超过100万元。在祖居、陈公、跃进已建立三个蔬菜发展基地,目前,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
地理气候:境内地势东高西低,中部平坦开阔,四周崇山峻岭环绕。青凉山绵亘东南部,是国家A级风景区,辽宁省自然生态保护区,主峰帽盔山滑稽戏拔1141.5米,是岫岩境内最高峰,也是辽南地区第一高峰。大青河发源于帽盔山,纵横全境,境内流长28公里,至黄花甸镇青河口江入哨子河。汤沟镇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多雨。雨水多集中于七八月份,常有山洪、泥石流爆发,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为150天左右。部分地常有风、雹袭击。
行政辖村:冠军村马圩村光华村曙光村流泗村三元村楼梯村黄马村早映村板桥村红旗村前进村汤沟社区三汊河社区
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汤沟镇:乡镇简介:汤沟镇,始建于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老桐城“四大名镇”之一,也是枞阳县沿江地区重要的小商品和农副产品集散地。自古商贾云集,商品贸易直接辐射周边6个乡镇方圆5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南依长江黄金水道,北接铜安公路,汤谋路穿境而过,与贵池、铜陵隔江相望。辖域面积97.4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人口9.2万人,其中镇区人口1.8万人,面积2.5平方公里,为枞阳第一大镇。该镇曾为湖东县治。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中心建制镇。汤沟镇文化教育源远流长,是“桐城派”大师刘大櫆的故乡,刘大櫆、姚鼐、刘开曾先后收徒讲学于此,史炳荣创办丰乐书院于汤家沟。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现全镇已有1所完中4级初级中学,22所完全小学,13所公办和私立幼儿园,1所县第二人民医院和21所乡村卫生诊所,1所影剧院,拥有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该镇人文景观优美,清时有丹霖夜雨、赖子回帆、琵琶积雪、鲟鱼落雁、三官晓钟、断桥渔火、莲塘秋月、水村夕照,八景闻名遐迩。
经济发展:畜牧业以生猪、黄牛、绒山羊为主。2005年,全镇生猪饲养量28840头,黄牛饲养量8164头,绒山羊饲养量20874头禽略有下降,饲养量达57万只。2005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5亿元,农业总产值4000万元,工业总产值5.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汤沟镇现有耕地1927公顷,粮食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以冷棚甜瓜、烟叶、露地蔬菜和各种中草药为主。镇内耕地沿河西岸,土质肥沃,其余多属沙地或粘土地,抗洪抗旱能力差。全镇有林地面积14000公顷。其中天然林980公顷,人工林13020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0万元立方米。汤沟镇有柞蚕540把,产量340吨。
汪恕东到汤沟镇调研农村工作
2011年04月21日...4月20日,县委书记汪恕东到汤沟镇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姜奎 堂,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何炳南陪同调研。汪恕东一行先后察看...
灌南-汤沟镇
江苏地图网为您提供汤沟镇查询服务....企业地址: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汤沟镇汤沟 邮政编码:114309 联系电话:04127792999 组织结构董事会、营销(销售)部门、...
连云港市_灌南县汤沟镇委_地址_百度地图
灌南县汤沟镇委 详细信息:类别:兴趣点-政府机构-机关单位-其他 地址:连云港市灌南县...
汤沟镇:重点发展八大产业
2011年04月20日...汤沟镇党委书记 唐左根 今年,我镇紧抓“两个500亩功能园”建设契机,重点承接和发展造船、化工、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现代物流和...
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 汤沟镇-鞍山结网
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 汤沟镇结网致力于为北京中小企业提供互联网营销和业务管理平台。提供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 汤沟镇企业自助建站、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 汤沟镇企业营销...
鞍山市_岫岩县汤沟镇委_地址_百度地图
岫岩县汤沟镇委 详细信息:类别:兴趣点-政府机构-机关单位-其他 地址:鞍山市岫岩...
汤沟镇商住用地
汤沟镇商住用地 土地用途:其他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地方式:协议出让 土地使用年限:50行业分类:房地产业 约定容积率:下限:1.8上限:0 约定交地时间:2010-12-22 15:27:12 ...
巢湖无为县汤沟镇-巢湖结网
巢湖无为县汤沟镇结网致力于为北京中小企业提供互联网营销和业务管理平台。提供巢湖无为县汤沟镇企业自助建站、巢湖无为县汤沟镇企业营销服务、巢湖无为县汤沟镇企业...
汤沟镇芦蒿_汤沟镇图片_图片百科
汤沟镇芦蒿_汤沟镇图片_图片百科...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网站,人人都可编辑的百科全书。此内容为用户上传,可能受著作权保护,互动百科与内容的出处无关,请在获得权利...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