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亭村:沙亭村地处镇北部,交通便利,广从公路从村西部穿过,九太公路横贯全村,交通状况良好。全村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58亩,辖10个经济合作社,本地户籍人口2800人,其中农业人口2380人;外来人口1200人。村民人均收入8043元。全年投入公益事业经费40万元。 规定定位:按照市、区关于中心镇建设的有关精神,太和镇作为广州市第二批重点建设的中心镇,将以“今日中心镇、明天卫星城”、以未来的广州市城区作为发展目标。2004年6月,广州市委林树森书记到太和调研时指出,太和镇要着力于促进“五个协调发展”,把太和镇建设成为实施“北优”发展战略、协调发展的样板中心镇。目前,根据上述目标,太和镇制订了“以山兴镇,以工富镇,以商旺镇,生态建镇,文化立镇,统筹活镇”的24字发展方针,现白云区太和镇总体规划(2004-2020)》已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为中心镇的总体建设和发展绘制了蓝图,打下了基础,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抓紧组织实施。按照目前规划成果,太和中心镇将以原太和镇中心建设区为依托,经济与社会发展空间向西、向东、向南三个方向扩延,形成“一中心、一组团、一区”的空间发展与用地布局态势。依托镇中心建设区“一个中心”为基准,西北部片区以民营科技园为基础发展镇的工业产业组团;东北部形成以贸易、货运仓储和相关的服务为主体、居住用地配套发展的综合建设区,成为以货运仓储和商业贸易为主体的北部储运组团(物流组团)、以居住用地为主的东北部居住组团和以商业贸易及服务业为主的中北部商贸组团;西南部通过新行政办公区的迁入和一系列教育、文化娱乐设施布置以及居住用地的配置建设形成新太和的行政与文化中心组团。整合发展“一组团”,通过对大源村与同和相连处已形成的一定规模的工业片区、商业贸易区(大型货场)和房地产开发建设区的规划建设用地进行整合、改造及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形成南部产业发展与居住建设组团。积极发展“一区”,依托和龙水库、铜锣湾水库、帽峰山森林公园湖光山色,依照广州市及白云区对这一地区的规划,形成休闲度假旅游及科技发展区。 南村:南村坐落在106国道(旧广花路)龙归段西侧,地处墟市结合部。全村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0亩,辖14个经济合作社。2005年末,本地户籍人口4800人,其中农业人口3300人;外来人口8000人。旅居国外华侨及港澳同胞约5700人。全年总收入5945万元,村民的人平收入14294元。全年投入公益事业150万元。 基本概况:太和镇位于四川省西昌市城西,距市中心12公里,总面积38平方公里,东沿安宁河流域,南毗邻裕隆乡,西接开元乡,北与樟木箐乡接壤,南北长17公里,所辖7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2707亩,总户数4427户,总人口数17237人,其中农业人口12732人,非农业人口4505人。主要民族为汉族,少数民族有:彝族、回族、藏族、白族等。主要农业产品有水稻、小麦、油菜、蔬菜、侧尔根、大葱、西瓜、生猪、禽蛋等。全镇国内生产总值4937万元,农业总产值达5206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8018万元,财政收入93万元,税收完成9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873元,粮食总产量8435吨,蔬菜2423吨,水果587吨,蚕茧4.4吨,畜产生猪20765头,鸭27.6万只,鸡5.3万只、鹅5.4万只。全镇农业结构调整主要以发展经济作物为龙头,党委、政府想方设法动员广大农民发展了大量的经济作物,调整面积达到6000多亩,种植品种有侧尔根、大葱、茼蒿菜、西瓜、草莓、石榴、黄竹草、萝卜籽。养殖业也有新的启动,养鸭、养奶牛、圈养黑山羊大户已开始形成。蚕桑生产效益正日趋旺盛,群众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在一些地方有了提高,烤烟生产完成种植面积109亩,产量突破2万斤,新建烤房17个。太和镇系一九九四年三月三十日撤原太和、九龙两乡而成立的建镇制,现已发展为有相当规模的新兴集镇,1996年10月被列为省级试点小城镇。全镇现有国家、集体、个人的运输车辆500多辆,每天到西昌及要相邻各的客车50多班次,已达到了村村通汽车。1996年,凉山州邮电局在太和镇建立了分局,开通了程控电话。到2002年,全镇安装了电话2085部,建立了各种通迅网站,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电视差转站一个,有限电视用户达2千多户。镇内有自来水厂1座,有容量为11万伏安的变电站1座。1995年新修了太和农贸市场,对集贸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使太和镇街道呈现出街道整齐、布局严谨、楼房店铺、鳞次栉比、商贸繁荣、一派生机的现象。2000年镇政府又投资100多万元,开发了小东街,征地17亩,整修了两条主要干道。使太和镇的环境和镇容镇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小东街建设已基本启动,开发整体规划平面布局图纸已经绘制完成,已有15户1300平方米的商品房基本竣工。到2002年全镇主要有以开采矿石为主的灌区水泥制品厂、太和沙石公司、有康明卫生纸厂、西漂砖厂、华宁公司、垃圾厂等较大型的企业,企业总数达到581个,其中集体企业6个,私营企业3个,个体企业572个,在本镇企业打工1104人,工资总额535万余元,外出打工的务工人员800多人,收入337.7万余元。 大沥村:大沥村位于镇政府以西2.7公里处,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40亩,有16个经济社,总人口4652人,其中农业人口2758人;外来人口1350人。2005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3267万元,人均收入7711元。 永兴村:永兴村总面积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67亩,辖19个经济合作社。2005年末,本地户籍人口6503人,其中农业人口4937人,外来人口25000人。2005年村可支配的年收入约656万元,经济社可支配的年收入约25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2633元。该村以"整洁村容,美化家园"的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三建"(建停车场、运动场、公园)工作。目前、已建好停车场一个(占地2亩)、运动、停车一体化公园二个(其中瑚琏公园占地15亩,投资近150万元人民币、永兴公园占地30亩,投资近450万元人民币)。 行政区划:大源村:大源村位于沙太公路与南湖交界处,太和镇东南部,全村面积共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17亩,共有23个经济合作社,全村总人口5632人,其中农业人口3941人;外来人口11320人。2005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933万元,比2004年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9473元。2004至2005年间,村投资150多万元修建了大源小学教学楼一幢;投入400多万元扩建了村道,并铺设了水泥路面;投入20万元,安装村道路灯。 营溪村:营溪村位于镇城区以西,靠近镇政府,东至太和墟,南至石湖村,西至大沥村,北至家庄村。全村总面积2.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710亩,辖内6个经济合作社,本地户籍总人口2072人,其中农业人口1245人;外来人口600人,旅居国外及港澳同胞18人。全村工农业总收入8264万元,人均纯收入10063元。 |
清新县太和镇中心幼儿园 清新县太和镇中心幼儿园,包括老师和家长交流平台,老师博客,宝宝博客,班级圈子-----无忧幼儿园网站(www.51yey.com)提供... |
清远太和镇酒店、宾馆、住宿、旅馆推荐九游网 九游网是国内知名的酒店宾馆预订网站,为您提供清远太和镇附近酒店预订,清远太和镇附近宾馆预订,清远太和镇附近旅馆预订服务,还包括商务酒店、经济型酒店、快捷酒店、... |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黄庄大街的握手楼如雨后春笋_风光旅行_大洋... [原创][/photoinfo]太和镇黄庄大街的握手楼如雨后春笋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黄庄大街的握手楼如雨后春笋。体现:无人管,无政府,占有.,大洋论坛... |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医院_互动百科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医院-太和医院隶属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位于风景如画的帽峰山麓,医院环境优美,位于京珠高速公路、广从一级公路、广州市北二环高速公路三路交汇处... |
太和镇-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和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导航,太和镇可以指:太和镇(广州市),中国白云区下辖的一个镇。太和镇(清新县),中国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下辖的一个镇。... |
西昌市太和镇中心小学 西昌,西昌市,教育,小学,西昌市太和镇中心校,太和镇中心校,中心校,校园新闻,文件通知,学校概况,教学管理,德育之窗,教育科研,党建之窗,学生交流,教师园地,家教之窗,... |
明年太和镇将告别水荒_新闻中心_新浪网 2011年03月05日...太和镇党委书记史冠贤介绍,位于广州市北部城乡接合部的太和镇,在2005年一 度出现了“闹水荒”的现象,广州各大媒体曾报道太和人民“满大街拎着... |
黑山县太和镇胜利初级中学 黑山县太和镇胜利初级中学 黑山县太和镇胜利初级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太和镇-眉山市东坡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太和镇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太和地处眉山市近郊,交通便利,发展城郊型经济得天独厚,已具有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市场前景好的企业。为做大经济总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