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地图 > 肇庆地图 > 怀集地图 > 凤岗地图
=== 怀集凤岗地图 ===
=== 凤岗资讯概况 ===
历史沿革:凤岗镇,原名“三道岗”。原属富锦县第六区管辖。1946年6月划归集贤县,设置三道岗区,1950年改为第十区。1956年3月,设置三道岗乡。1958年秋,改称三道岗人民公社,旋即并人(过渡)友谊农场,排序为七分场。1960年友谊农场建县后,设置三道岗乡。1968年改称生产建设兵团十八团七营。1976年撤销生产建设兵团,又恢复友谊农场七分场。恢复友谊县建制后,1985年8月,设置凤岗镇。全镇总面积10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万亩。全镇共辖凤岗、西新发、有利、德胜、北兴、集富、六合、兴隆山、马家街、幸福等10个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1.2万人,其中朝鲜、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4.5%。镇政府驻地凤岗村。
自然条件:凤岗属丘陵山区,山岭连绵,东北面地形较高,西南面较低,超过海拔200米高的山岭有七座,其中位于黄洞村的松托窝山海拔265.6米,是凤岗最高山岭。流经凤岗主要河流,古称九江水,近代称石马河。源头在雁田长表,后流经全镇八个行政村,由竹尾田出境,进入塘厦镇。植被为亚热带季候常绿林、植物资源丰富,种类较多。地质由海相碳盐岩构造,灰黑色、红色、白色等多种石灰岩组成。岩层厚度400米左右,表土厚度10多米。属赤红壤地区。凤岗面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与热带过渡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差振幅小,季候风明显等特点。常年气温在25-28℃,最高温度34-35℃,最低温3-4℃左右。常年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全镇山(地)林面积5万9千多亩,可耕地面积2万3千多亩。
凤岗历史:凤岗人的祖先都是移民群体,先辈们因长期饱受战争祸害和自然灾害的苦难,而形成他们不怕艰难困苦,吃苦耐劳,勤劳俭朴,敢与天斗、与地斗、与外强势力斗的坚强不屈精神。在长期的创业和斗争的实践中,凤岗人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三大特点:(1)重视文化教育。凤岗人在社会实践斗争中,领悟到要想长期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因此,凤岗人承传和发扬祖先们那种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就是再苦再累,也要让自己的子女读上几年书,做个能写会算的人。从清朝中后期起,凤岗范围内较大的自然村,相继创办了55所书塾书院,对村人子女进行启蒙和文化教育。据传,清朝中后期,四乡(包括樟木头、清溪、惠阳龙岗及宝安县观兰等地)文人学者,每年都定期云集到黄洞村的兴贤文社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这一举措,也相应推动凤岗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据可查史料,清朝中后期,凤岗出现了28个文武秀才。民国期间,有多所书院和书塾改为小学。新中国建立初期,有小学26所,在校学生近二千人。1957,凤岗办了第一所华侨中学。1994年又创办了一所民办中学,2003年办了一所成年人职业中学。到2005年底,全镇有公办小学(调整合并)6所,民办小学16所,在校学生19902人,其中民办13805人,中学校5所(包括初、高中)在校学生3773人,其中民办1708人,职中163人。教育事业又迈上新的台阶。由于凤岗人重视文化教育,从民国期间到新中国建立后,凤岗先后涌现了一批知名的政治家,原子能,物理,电子,医学等专家学者和高级工程师。从2001年至2005底止,凤岗人子女在校就读研究生、博士生及本科大专生就有242人。(2)不断进取,勇于开拓。凤岗地属丘陵山区,自然环境条件较差。随着人口的繁衍,可开垦的耕地不多,村民又采用较原始的耕作方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不高,加上自然灾害和战祸的影响,大多数村民都在贫困线上挣扎。特别是属移民群体的客家人,他们都有迁徙移民的传统习惯。从清朝中期开始,就有部分客家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先后离开凤岗,到南洋(今东南亚一些国家)谋生。到二十世纪初,又有许多凤岗人到拉丁美洲和欧洲发展。据调查,凤岗籍人的华侨(华人)已散落到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人数已超过四万人,比坚守在本乡的总人数还多一倍以上。凤岗已成为东莞市的重点侨乡之一。凤岗籍的华侨(华人)绝大部分人都是爱国爱乡的。在支持孙中山先生革命,推翻腐败无能的清朝政权斗争中;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华侨还放弃旅居国良好的安全的生活环境,回国支持和参加抗日战争,涌现许多动人的英雄事迹。新中国建立后,许多华侨青年还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表现了他们的拳拳赤子心,乡梓情。为了加强华侨的联系,及与旅居国人民的友谊,许多凤岗籍华侨(华人)还在旅居国组织和参加华侨社团组织,如惠东宝同乡会、崇正会、广义堂、中华会馆等。这些社团组织,成为华侨与旅居国政府联系纽带,起到友谊桥梁的作用。这些华侨积极参加旅居国的经济建设,又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维护华侨的权益,加强与旅居国人民的友谊与团结。出现一批爱国爱乡的华侨知名人士,如彭祖绅、张友权、陈小姐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旅居牙买加的黄洞村华侨,时任牙中友好协会会长黄戍松先生陪同该国总督霍华德.库克一行访华期间,还到凤岗黄洞村参观访问;2004年旅居苏里南的华侨张丰年(油甘埔村籍人),参加该国总统访华团,访问期间,还陪该国总统专程到油甘埔村访问,受到凤岗人民和政府官员的热烈欢迎,加强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凤岗华侨的爱国心,乡梓情,在凤岗的华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3)敢于抵抗外强的侵略。从清朝到民国期间,凤岗各条大自然村庄都自行组织武装护村队,防止兵匪盗贼抢掠,抵抗和打击外来侵略者,保护本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占香港,威迫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强租香港九龙半岛和新界,1899年4月,英国殖民主义者企图把租界扩展到东莞石龙镇,激起东莞人民强烈不满和反抗。凤岗雁田乡村民在爱国人士的组织下,一马当先,在该村东罗新厅成立抗英指挥部,组织和训练民团,并于当年5月派遣500多人的武装民团,到香港新界锦田村,支持香港租界居民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扩界计划,接着又在深圳布吉附近迎头痛击越过深圳河的英国殖民者,打破了英国殖民者的扩界计划。凤岗雁田被当朝的清政府封赐为“义乡”。在清末民初期间,凤岗许多自然村,除加强护村自卫力量外,许多村庄的村民,还利用公偿田积累的资金购置一些枪支弹药。而富裕的村民家庭或家族,以及华侨在外国赚了钱回乡置业建房时,还建筑了带防御性的碉楼。这些多层碉楼,最高九层,最低三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凤岗共建筑了多层的碉楼共134座,这些碉楼昔日起到护村防卫的作用。今天,已成为凤岗历史文化遗产一道亮丽的景点。抗日战争暴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又踏进这片宁静秀美的山乡。日本侵略者多次扫荡凤岗时,大肆进行烧、杀、抢、掠、强奸妇女,残酷地迫害凤岗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据调查,在抗日战争期间,凤岗村民被日军、日机杀死炸死共238人,男性204人,女性34人,被打伤、炸伤80多人,被抓作苦力劳工320多人次,被烧毁、炸毁学校4间,烧毁商店18间,炸毁烧毁民房444间,炸毁寺庙和宗祠各1间.被抢禽畜860多只(头),被抢粮食1100多担,衣物,贵重物品1000多件,被强奸妇女20多人,遭受日军毒气烟薰之害村民200多人,日本侵略者在凤岗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凤岗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组织下,组建了武装自卫队和民兵,支持和协助抗日游击队打击日本侵略军。而凤岗地区也成为抗日游击队及后来成立的东江纵队打击侵略者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中官井头村、黄洞村、排沙围、竹尾田村以及油甘埔村等,成为革命老区。凤岗人民积极参与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涌现一批又一批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的抗日军民,有老虎山下的战斗黄友小鬼班英雄集体,有像官井头村巫亚娘那样坚强的堡垒户,还有许多为游击队送情报,救护游击队伤病员和掩护游击队的机智勇敢的群众,他们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在抗日战争期间,凤岗有三十人为国捐躯。在凤岗的革命斗争史上增添光荣的一页。凤岗人坚强不屈、敢于抵抗外国侵略势力的战斗精神,爱国爱乡的情感,充分展现了凤岗人的优良品质。
凤岗人口:凤岗镇2004年有常住人口一万八千多人,其中客家人一万四千多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左右,其余的四千人是讲粤语的(本地)人。较早入居凤岗的是讲粤语的(本地人),据有关族谱记载,邓氏、刘氏、王氏于宋朝后期到元朝、明朝期间,前来凤岗定居。这些姓氏族人,从北到南即从粤北的南雄逐渐南移到广州地区,再到凤岗。移居凤岗讲粤语族人都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了。而讲客家话系族人,多从东部的福建、江西省、南移到梅县、惠阳和潮汕部分地区,并于明末清初从这些地区南迁到凤岗。据各村客家人的姓氏族谱以及存放回龙庵的石碑考证,有记载入居凤岗的祖先为“十三位公”。他们于清初进入凤岗开垦定居,按清乾隆四十年立碑所记:“顺治九年(清朝)疏呈招耕,我辈先人蒙霜露披荆棘筑居而囫歌田焉……”,经三年人“人情翻复”,最后十三位屯长(先祖)共相奔理。才取得“以定版册留遗,昭昭着前日事也……”,故后人建有《崇烈堂》纪念这十三位公,有“十三位公是凤岗客家人先祖”的说法。
凤岗华侨:凤岗镇有华侨(华人)16568人,分布世界五大洲36个国家和地区;有归侨117人;港澳台同胞12096人,是东莞市重点侨乡之一。??宋朝后期至明朝期间落居凤岗地区的,大都是本地人(广州话系),这些本地人选择立村发展的地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耕作条件较好,开垦的土地较多。立村后村民生活相对稳定,向外发展的观念比较淡薄。因此,在清(朝)末民(国)初,本地人离开故土外出谋生者不多。??而明(朝)末清(朝)初,因战乱来到凤岗落居的客家人,大部分人都是中原移民群体的后裔。他们从梅县、韶关等地区来到凤岗后,分处各山岭丘陵地带,开垦荒地建宅立村。这些客家人的祖先可开垦的都是贫瘠山坑田地,水源不足,耕作条件较差,生活比较艰辛。他们立村定居后,主要以农耕谋生为立。随着人口衍生增加,耕作田地相对减少,加上天灾人祸,疾患,兵匪干扰,族姓矛盾,深感长期困守在贫瘠的山区里,难有出头之日。有移民传统观念的客家人,有人产生向外寻求发展的道路。??清朝初期,因有许多汉人不满清朝满人的统治,一些地方举起反清复明(朝)的旗帜。从清康熙王朝开始,为了镇压和除清反清复明的势力,而采取严厉的“海禁”措施,封镇海岸。当时落居凤岗山区不久的一些客家人,虽有一些人想出洋谋生的愿望和打算,但因“海禁”,因此,在清朝前期,以农耕为主的凤岗客家人到异国他乡谋生者不多。也未有“华侨”,港澳同胞的谓称。??随着社会经济的活跃,外国经济势力不断进入,“海禁”的锁链松脱。到清朝中期,凤岗地区客家人有出洋谋生的个例。据凤德岭的狮石厦黄氏族谱记载,在清朝乾隆期间,黄氏先祖黄振鹏外出南洋谋生。开了凤岗地区向外移民的先例。据黄洞的田心围曾氏族谱记载,曾姓入居田心围至今有十三四代人,从第四代人开始,曾氏族人有到南洋谋生。几代延续下来,有的家族已有一百多人了。据此推算,凤岗客家人外出谋生而成为华侨,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十九世纪中后期,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复兴,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掠夺更多物质资源和廉价的人力资源,纷纷采用炮舰政策,敲开清朝政府封闭的国门。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强占了香港,接着又有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强迫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签订了多项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的魔爪伸入中国沿海各处港口。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英国殖民者首先在广州设立公所。公开招聘大量的廉价的中国劳工,其实质是贩卖中国劳工。在战乱、饥荒、疾患和贫困线上挣扎的凤岗客家人,为了生活的出路,许多人便成了“契约华工”被贩卖的“契约华工”(俗称卖猪仔)。凤岗的“契约华工”前期多数被贩运到东南亚的马来亚等国,开采矿山,开垦殖橡胶种林等劳役工作;第二期的“契约华工”多被贩运到南美洲的苏里南、牙买加等地。??这些人,后来被人们称谓为华侨。
改革开放: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建立后,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凤岗人民当家作主了。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不断地探索,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克服前进中许多困难和挫折,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人们缺乏经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走过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六、七十年代,全镇工农业生产仍在缓步中滚动。而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也在低效益、低分配中徘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凤岗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开放改革政策,打破禁锢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锁链,变革了生产关系,实行各种生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全镇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资办厂,积极参与市场经济的运作,搞活经济。昔日毫无工业基础的山区镇,迅速崛起,先后创办了一千多家外资、合资,和民营企业。计有制衣,塑胶,五金,建材及高新技术的电子,电脑等各种企业。而工业的迅速发展,参与工业生产的人口增加,又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2005年,凤岗镇又新签“三来一补”和“三资”协议44宗,合同利用外资达525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711万美元,全年协议增资403宗,金额1.0336亿美元,外贸出口总值为13.1238亿美元,其中“三资”企业出口值为6.8475亿美元,“三来一补”企业出口值6.2697亿美元。全镇完成“三来一补”工缴费9269万美元;完成“三资”产值110270万美元。此外,凤岗镇把发展民营经济提上议事日程,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设立民营工业园,开发专业市场,健全服务体系,用好用足用活市给予的各项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尽可能宽松的环境。2001年凤岗有个体工商户5000家,从事加工制造业的个体户和民营企业共601家,其中民营工业企业150家,有一定规模的加工制造业81家。投资3.5亿元的名冠金凯悦大酒店、投资3亿元的新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的宇阳科技发展公司、投资1.3亿元的东毅摩托车有限公司、投资5千万元的嘉田五金有限公司等都是凤岗的龙头民营企业。凤岗镇不断推动产业本地化和“两自”企业发展,相互促进,鼓励各村发展民营企业、协助民营企业扩展出口业务,以及向民营经济开放公共事业领域等,培育了一批自有技术、自有品牌的“两自”民营骨干企业。2005年底全镇个体、民营企业总数已达805家。其中,宇阳科技公司在首届“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评选中,以三年收入增长4123%的骄人业绩,名列第二;建富模具、新达纸品、佑仲实业等到一批民营企业相继获得了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光荣称号。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为加快凤岗基础设施和环境改造,提供可靠的保证和坚实的基础。2001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8亿元,比2000年增长22.6%;工业总产值25.5亿元,增长21.2%,农业总产值10228万元。全镇完成“三来一补”工缴费10717万美元,增加300万美元;完成“三资”企业产值26亿元人民币,增加3.5亿元,增长15.6%。全年实现各项税收总额2.2亿元,增长61.5;实现财政收入10591万元,增长32%;城乡居民存款余额25.1亿元,增长17.9%。2001年,村级总收入28453万元,增长11.6%,组级总收入50180万元,增长14.1%,村级纯收入21682万元,增长13.7%,组级纯收入9870万元,增长14.8%。农村人均年收入7700元,增长9.7%。镇级总资产9.3亿元,村、级两级总资产17.5亿元,增长11.9%;净资产16.2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10.7亿元,增长8.3%。到2005年底止,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83.7亿元。实现各项税收总额5.9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6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7.1亿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50.8亿元;村组两级纯收入达3.6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同比增长23.3%。在200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的测评结果中,凤岗名列第43名。而凤岗镇也成为东莞市知名的制造业的重镇,经济增长和创汇排在全市、镇区的前十名。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凤岗人民又迈开大步前进。2001年,凤岗镇重新定位城市建设规划,严格按照“城镇进圈、工业进园、民宅进村”的要求,以及“一网两区”和“一个中心多个支点”的发展思路。统筹凤岗镇城镇规划建设。所谓“一网”是指镇辖区内公路网络统一规划,根据“三纵四横”公路网规划,在全镇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所谓“两区”是指中心区和旧城区,以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中心区,完善中心区各项功能性的设施,逐步加大旧城区的改造力度,拆除规模小和残旧的商铺等,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用于建设休闲公园和发展房地产项目;加快农村旧围的规划改造力度,引导农村公寓住宅建设,凤岗镇已按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和建设。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去筹集社会资金,加大城建投入。现已建成绿茵华庭、新世纪广场、凤安大厦和中银大厦等房地产项目、以及商业银行大楼和社保大楼。另投资2300万元,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的新中心小学、投资4000万元,占地3万平方米的凤岗体育中心和建筑面积6323平方米的篮球馆、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的中心公园—凤晖园、投资2000万元的沙岭农贸批发市场、投资1000万元修筑2条环镇公路等已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凤岗镇着力于商贸流通,实施“商贸凤岗”工程。1.3万平方米的三联黄河商场、6万平方米的嘉辉商贸城、雁田丰田新村步行街、官井头南门商业步行街等一大批商贸项目相继建成开业。雁田、官井头、油甘埔商业中心区为辅的“两中心四片区”商贸网络初步形成。而房地产建设和销售势头良好。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3万平方米,住宅902套,别墅138套,商铺一百多套,销售额达5.9亿元。占地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凤岗物流园已于年底顺利开业,为全镇发展物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凤岗镇又完成中心渠道密封改造及园林景观工程。正式启动“一河两岸”整治工程,建设河滨公园;同时,对一河两岸进行商业开发,美化全镇环境。外商投资服务中心竣工,并投入使用。园龙山公园第一期工程及一批房地产项目又相继竣工。“三纵四横”交通网络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到2005年底止,全镇又筹资2亿多元,新建了康佳路、碧湖大道、东深二路、凤平路延长线、凤清路延长线、凤观路延长线、兴贸路和凤怡北路等8条道路,累计20多公里,大部分已竣工。先后筹集资金约1.2亿元,高标准、高规格对东深路、永盛大街、凤平路、凤清路、凤观路、三联路、政通路、同富路、昌盛路等10条道路进行改造,累计有18公里道路作了升级改造。铺设沥青路面18公里累计44万平方米,道路网络上了一个新档次,设在沙岭的汽车总站,已辐射到周边的县、市、省的多区域,汽车日流量已超过2000辆次。旧城改造稳步推进。按照“退二进三”的要求,对镇旧区、中心区从建设格局、建设标准、设施配套、景观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旧城改造,计划拆迁旧城区面积60万平方米,现已拆迁面积40多万平方米,共引进锦泰花园、时代金领、秀木桥村改造、凤天阁、龙福花园、三正财富新地、锦龙新城、永和步行街等数十个房地产和商业项目,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凤岗镇在抓好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花大力气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按照“新凤岗、新发展、新形象、新生活”的发展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福利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加快经济增加和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发展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开展树文明新风活动。开展了创建文明村、文明小区、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活动。坚持开展文明户及“十佳”和睦家庭评选活动。同时,增加文体设施,开展各种群众性文体活动。清理整顿文化市场,培育先进文化,开展了广场文化活动,举办露天舞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来工参加,成为全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亮点。2005年底止,凤岗镇开展创建市无毒社区8个,全镇“无毒社区”达标单位已达47个,全镇以打造文化强镇为契机,文化活动方兴未艾,先后组织二次大型文化艺术节,邀请央视《激情广场大家唱》剧务组到凤岗演出;每年组织多场次文化文体活动和书画展,邀请俄罗斯舞蹈团前来献艺;举办了每年一届的“凤凰杯”篮球赛。此外,有线电视已进入千家万户,信息互联网已开通,并进入许多政府部门和家庭。凤岗人已跨入信息的时代。2005年,凤岗镇荣获东莞市文化建设达标镇光荣称号,镇体育中心亦荣获市十佳文化广场称号。雁田村、竹塘村获得市文化建设达标村,信浓厂获得市文化建设达标单位,嘉辉塑胶厂获得市文化建设达标先进单位;雁田村、油甘埔村获东莞市文明标兵村、居委会获东莞市文明社区。
凤岗概况:凤岗,古称塘沥洞。民国初期,因建凤岗新圩,才确立凤岗这个地名。??凤岗镇位于东莞市的东南部,北纬22°40′35″,东经114°6′42″。东南西三面,昔日与惠阳、宝安(现为深圳市龙岗、宝安两区)接壤,北面与本市的塘厦、清溪相连。距东莞市区50多公里。??凤岗属丘陵山区,山岭连绵,东北面地形较高,西南面较低,超过海拔200米高的山岭有七座,其中位于黄洞村的松托窝山海拔265.6米,是凤岗最高山岭。??流经凤岗主要河流,古称九江水,近代称石马河。源头在雁田长表,后流经全镇八个行政村,由竹尾田出境,进入塘厦镇。??植被为亚热带季候常绿林、植物资源丰富,种类较多。??地质由海相碳盐岩构造,灰黑色、红色、白色等多种石灰岩组成。岩层厚度400米左右,表土厚度10多米。属赤红壤地区。??凤岗面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差振幅小,季候风明显等特点。常年气温在25-28oC,最高温度34-35oC,最低温3-4oC左右。常年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全镇山(地)林面积5万9千多亩,可耕地面积2万3千多亩。凤岗镇有二种语系人口。据史料,广州话系人口(又称本地人)其先祖从粤北的南雄到广州地区,后又逐迁到凤岗。在宋末元初到凤岗立村的本地人,已有600多年历史了;而客家话系人,其先祖原在福建和江西两省,后南迁到粤东地区。从清朝中期设立在黄洞廻龙庵的碑文记载,凤岗的立村定居第一批客家人的先祖为“十三位公”。他们应召从与粤东地区南迁到凤岗开垦,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了。民国期间的凤岗辖属区域有103平方公里。解放初期,有部分村庄划入宝安县的平湖镇、观兰镇以及相邻的塘厦与清溪两镇。现凤岗辖区面积为82.5平方公里。设十二个村(居)委,大小自然村(坊)62个。据1948-1949年人口统计,凤岗有人口1万8千3百多人,1954年为1万7千3百多人。1964年,因受社会和经济客观因素影响,有部分人出国和外流香港,人口减至1万4千7百多人,随着改革开放,大量引资办厂,人口逐年增加,1987年户籍人口16874人,2003年18738人,2005年底止,人口20633人。暂住人口超过20万人,加上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凤岗总人口已超过30万人。据1986年11个管理区(现为村)抽查统计:全镇100人以上姓氏25个,100人以下姓氏28个,其中张、邓两姓人口最多,超过2000人。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4490男16251女18239家庭户户数9285家庭户总人口(总)33802家庭户男15859家庭户女179430-14岁(总)103810-14岁男57030-14岁女467815-64岁(总)2118315-64岁男930415-64岁女1187965岁及以上(总)292665岁及以上男124465岁及以上女168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2290
三明凤岗镇地图 附近旅馆 旅社 宾馆
提供三明凤岗镇地图搜索、三明凤岗镇附近酒店、公交换乘、线路车站查询、自驾路线、电子地图、网上地图、位置服务等多项服务...
凤岗镇楼盘查询-东莞城市房产
东莞凤岗镇楼盘小区查询结果。...凤岗镇二手房:62套 出租房:9套平均房价6,178元/㎡(-4.6%嘉辉豪庭凤岗镇二手房:275套 出租房:30套平均房价...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镇田小学-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镇田小学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镇田小学...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镇田小学-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镇田小学...
凤岗镇凤岗镇旅游,凤岗镇自助游、自驾游
米胖网凤岗镇旅游频道提供了最新凤岗镇旅游攻略、凤岗镇旅游景点和凤岗镇旅游线路等信息,您的出行指南。...
凤岗镇人才网
凤岗镇人才网为您提供大量凤岗镇人才招聘信息,您可以免费查询招聘网,招聘信息,人才招聘网,求职网,人才招聘,人才热线,人事人才网,人才网招聘等信息,同时您可以免费...
东莞市凤岗镇邮政编码是多少?
523709 广东省 东莞市 东莞市 凤岗镇油甘埔管理区凤岗电子城 邮编:523708 广东省 东莞市 东莞市 凤岗镇油甘埔管理区沙岭车站 邮编:523708 广东省 东莞市 东莞市 ...
客侨之乡广东东莞凤岗镇启动“幸福工程”_网易新闻中心
2011年05月27日...让 所有计生家庭得到保障,感受家庭温暖。东莞凤岗镇党委副书记张拔海表示,幸福家庭促 进工程将是造福该镇广大家庭的推动力。...
东莞市凤岗镇雁田小学
点击进入首页 东莞市凤岗镇雁田小学网络信息管理*最佳分辨率为1024*760...
东莞凤岗镇酒店预订_东莞凤岗镇宾馆预定查询_中国商务订房网
东莞凤岗镇酒店宾馆预订,东莞凤岗镇旅馆预定,东莞凤岗镇饭店价格查询,品牌连锁旅店住宿,东莞酒店订房电话:400-646-8888...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