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行政地图 > 宜昌市行政地图 > 远安县行政地图
=== 宜昌市远安县行政地图 ===
=== 远安县资讯概况 ===
县情概况:远安是嫘祖故里,古称“临沮”、“高安”,公元559年更名为“远安”,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县史,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安地处湖北省西北部,位于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的低山丘陵地带,东邻荆门,南联荆州,西襟宜昌,北望襄樊,素有“西蜀门户、荆襄要冲”之称,是三峡移民重点安置区之一,为全省唯一整体不对外开放县。全县国土面积1752平方公里,辖6镇1乡、111个村、9个居委会,人口20万。远安县地处湖北西部,与宜昌、当阳、南漳、保康接壤,是黄帝之妻、中华民族之母嫘祖的故里,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县域面积1752平方公里,人口22万,辖7个乡镇。远安县矿产品种多、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现已探明的磷矿石、煤矿、紫砂陶土、硅石、石灰石储量均在亿吨以上,是全国磷化基地;森林覆盖率65%,素有“林海”之称;水能蕴藏量巨大,极具开发潜力;有“垭丝”、“鹿苑茶”、“鸣凤米”、“食用菌”、“冲菜”等地方特产。旅游景观有龙潭河溶洞、鸣凤山道教圣地、丹霞山水、三国遗址回马坡、大堰原始森林。远安在宜昌市兴建有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远安工业园区,占地面积500余亩,紧邻三峡机场、宜昌长江港、宜黄高速公路、宜昌火车站,开发区内设海关、商检、口岸等涉外管理机构。远安历史悠久,先民们留下许多古文化遗迹,远至新石器时代以及周、汉、三国时期的古化石。有各种古迹、古墓、兵器、陶器、瓷器、铜器、货币以及南襄古城垣、古陶井等。
3、大堰原始森林:大堰原始森林位于茅坪场镇白云村庙儿垭,总面积10.3605万亩,海拔在500一800米之间,境内山岭交错,沟谷纵横,年均气温摄氏12-16度,年降雨量1100毫米,平均日照时数1878.5小时,无霜期240-250天。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树种有省定点优良种源红薄皮马尾松原始群落784亩,其树龄均在120年以上、胸径80公分以上。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水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国粗榧、芒树、莲香、楠木、厚朴、樟树、椴树、杜仲,省级珍贵树木白皮松、野核桃、金缕梅、青檀、紫薇、紫茎、山拐枣、鼠李、楸树等;主要栖息的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林麝,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斑羚、岩羊、猕猴,省级保护野生动物50多种。
经济发展:经过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与发展,远安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05年,全县共有各类企业553户,个体工商户6456户。年生产总值达到22.39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16亿元。农业区域性产业体系初具规模,食用菌、桑蚕、优质米、养殖业四大产业特色鲜明,全县各类专业村达到98个,产业基地面积达6万余亩,培育出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专业大户1056个、专业合作组织32个。具有远安特色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磷化工、新型建材、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的支撑作用正在凸显,县属规模内工业企业达到25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企业5家、过亿元的2家,全县年纳税过百万元的企业32家、过五百万元的3家、过千万元的2家。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稳步发展,鸣凤山、灵龙峡、三江军事博览园、省级地质公园等景区景点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日益增强。远安香菇种植规模全省第一,产值超过5亿元,拥有“森源”等10多家食用菌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产品远销19个省区以及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15万农民54%的收入来自种植香菇。2010年5月21日,中国食用菌协会年会在远安召开。会上,远安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香菇之乡”美誉。
2、远安皮影:远安皮影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远安县志》中才被提到。县志载:“皮影传入县内已180余年,经久不衰”。这一年限是根据“远安第二代皮影艺人杨昌明先生的出生年代推算出来的(《远安文化志》语)。”,据1950年初期统计,远安皮影队已有15支,艺人46名;1985年统计,皮影队已22支,艺人68名,分布在荷花、洋坪、旧县、花林、望家等地。其活动方式是农忙务农,农闲从艺。九十年代,皮影受到空前的冲击,其生存状态非常艰难。但是,皮影是远安民间事路中的仪式所必需的。比如古历二月初二的牛王戏,就是东家为牛王祝寿、保佑耕牛兴旺而用皮影举行的一种仪式。仪式举行完毕,接着才唱正本。远安皮影雕刻是以各种刻刀在经过加工后的牛皮上剪刻所需人物和道具而成的。主要特点是:人物的头、身、四肢均为单独制作,然后用线把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并能活动的整体。《远安县文化志》形容说:“雕工精细,走刀流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充分显示出皮影艺人在人物刻画方面的高超技艺。”,远安皮影除了在头像上继承中国戏曲忠奸善恶等类型化人物脸谱外,最有特点的是讲究细腻鲜艳。色彩上赤橙黄绿,对比鲜明,各得其妙;雕刻上一花一叶、一鳞一甲都细致入微,活灵活现。同时,远安皮影也受到影视界的重视,以老艺人向先荣为题材的纪实片《艺人》,曾在湖北省、市台黄金时间播出。远安皮影演唱音乐只有上下句之分,并且一调到底,伴奏为击乐,俗称“打锣腔”。唱腔单一,富于变化。如行腔、哭腔、团圆等等,就是从上下句变化而来的。其变化主要表现在情绪、节奏、速度、装饰上。其特点是粗犷、高亢,善于表现痛快淋漓的情感。后来为了更好地吸引观众,一改纯粹的击乐为击、管、弦乐一齐上,在传统的打锣腔中加进民歌音调和花鼓曲牌。1978年以后,远安皮影进一步发展,望家、苟家垭等队还招收了女弟子,表演时男女分行,打破了男女老少一口腔的传统。
历史沿革:春秋战国时远安属楚国封地。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置县,以其临沮水而得名临沮县,属南郡,直至东汉。三国时隶属襄阳郡。东晋隆安末(公元401年),因县城迁建于旧县亭子山上而不再受沮河水患之扰,故改临沮县为高安县,仍隶襄阳郡。南朝宋初(公元420年)为汶阳郡治,齐梁因之。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取“永远平安”之意,又改高安为远安,隶属峡州。隋代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隶荆州夷陵郡。唐初(公元758年)复夷陵为峡州,属山南东道,远安仍隶属峡州。后唐初年,远安曾并入南平国(即荆南)。宋代仍以远安属峡州夷陵郡,隶荆湖北路。元升峡州为路,仍领远安,隶河南行省。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远安。清初因之。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属荆州府。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升荆门为直隶州,改远农瞩荆门直隶州。民国期间远安始属襄阳道,继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属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属第六行政督察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远安县是湘鄂西苏区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948年8月6日远安解放后,在南漳金襄坪成立爱国民主南远县政府,属江汉军区当阳专署领导。1949年5月下旬,远安南漳分治,远安改属宜昌专员公署。1958年12月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撤宜昌专署),仍辖远安。1961年6月恢复宜昌专署,原辖区不变。1993年初,宜昌地市合并,撤销宜昌专署,成立宜昌市人民政府,远安属宜昌市人民政府至今。
远安县教育局积极做好教育宣传工作
远安县教育局成立了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的教育信息宣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教育宣传日常工作,负责教育系统新闻宣传任务的安排部署、督办...
远安县公安局
远安警方重拳出击打掉一传.网上通缉 天气预报:政务动态·远安县招聘20名协警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远安县人才,远安县兼职,远安县求职,远安县招聘,远安县培训,...
远安县人才,远安县兼职,远安县求职,远安县招聘,远安县培训,远安县人力资源,远安县招聘会,远安县,远安县,,远安县人才网 人才,兼职,求职,招聘,培训,人力资源,招聘会,...
湖北远安县均衡发展县域教育:让山里孩子读好书-搜狐滚动
2011年04月14日...连续三年荣膺“零辍学县”称号 远安县地处鄂西山区,相对偏远,是湖北省唯一整体不对外开放县,农村人口15.7万人,现有学校25所,中小学生16905人...
远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昂立国际教育远安昂立培训学校掠影 2010-11-16 16:58:00 感悟日的灿烂、月的朦胧、花的艳丽、果的丰硕!感悟生命的美丽!远安县活动中心 2010-10-20 10:19:03...
首页-远安县万美物流
远安县万美物流一家集仓储、配载、大件运输、长途运输、分拨、货运信息服务、车辆维修等业务为一体的专业、综合型物流企业。...
远安县统计局
·远安县统计局、远安县监察局.·统计VPN学习资料·关于召开全县乡镇统计网络接.·关于表彰20082009.·县统计局关于表彰2008年.理论调研 ...
远安县人民法院
远安县人民法院纪律作风监督卡07-21 工作计划07-22 远安县人民法院2009年纪检监察工作要点07-22 远安县人民法院2009年工作要点07-22 专题栏目...
湖北远安县推行工会经费特约审计员制度_网易新闻中心
2011年06月03日...远安县总工会和远安县国家税务局共同制定下发了《远安县工会经费委托国税计拨审计暂行办 法》,县总工会聘请县国税局21名同志为远安县总工会工会...
湖北远安县审计局围绕“四手”要求 全面提升职工素质
2011年06月09日...今年以来,湖北省远安县审计局以培养审计署提出的“四手”为目标,即查核账务的能手、分 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
远安县鸣凤镇_互动百科
远安县鸣凤镇-区位概况 鸣凤远安县鸣凤镇是远安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沮河中游左岸,东北与茅坪场镇为邻,西、西北与花林寺镇、...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