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朔画赞碑:东方朔画赞碑俗称颜子碑,为唐代平原郡太守颜真卿书,字体端庄雄健,气势开张,为书法艺术珍品。该碑原存陵县县政府院内。1983年5月重新复制新碑,旧碑存陵县文化馆内。碑高2.6米,宽1.03米,厚0.22米,造型高大宽硕,四面刻。正面和两侧正文为晋夏侯湛撰《汉大中大夫东方朔先生画赞》正文,背面为唐颜真卿撰《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碑阴碑阳各15行,两侧各3行,每行30字,大字楷书。碑文内容是对东方朔的高度赞誉,简称《东方朔画赞碑》。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号应方,祖籍山东琅琊(今山东临沂)。东方朔画赞碑是颜真卿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所书。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因受权奸杨国忠排挤,颜真卿被贬出任平原郡(今陵县)太守。次年,范阳、卢龙、阿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反意已显,派人去平原郡游说。颜真卿一面募兵储粮备战,一面泛舟饮酒假作懈怠,以麻痹使者。与使者同游时,见东方朔碑已残缺漫漶,便亲书赞文,重刻石碑。后安禄山举兵反叛,唯平原郡得以坚守。颜真卿书此碑时正值盛年(45岁),笔法刚健雄浑,遒劲严正,为颜碑中的珍品。苏武云:“颜鲁公平生写碑,唯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自临此。虽大小相悬而意良是,非自得于书,易为之言也。”(《仇池笔记》卷下)此碑已初具后来颜书的规模,在研究颜书的发展上有重要意义。原石多经剜刻,面目全非。传世有宋拓佳本。千百年来,世人争相拓摹,推崇备至。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旅游资源:神头汉墓群,陵县城东有个神头镇,是秦代的厌次故城。相传秦始皇称帝以后,巡幸天下,“东抚东土”,在此东望,讨厌那里的岚气雾霭,住了下来,“厌次”就因“秦帝遥看作厌游”而得名。神头古镇,风景秀丽。在环绕神头的鬲津河两岸,散布着数十个雄伟高大的古冢,蜿蜒起伏,绵亘数里,俗称七十二疑冢(今存三十八个)。这些古冢有的状如馒头,有的略似山崮。或互相偎依,或兀然独立。古冢上,杂树丛生,倒映在清澈的鬲津河中,别有一番情致。更有奇者,清晨傍晚,每每有如锦似带的迷雾缠绕其间,好象蕴藏着无尽的奥秘。因此,《陵县志》把它列为本县两景,名曰:“疑冢叠翠”“神头晓气”。关于这些古冢的来由,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三国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有人说这是古厌次城的城墙,倾圮未尽所成……据陵县志记载,在神头村西的一个硕大平凸的古冢,乃是我国汉代著名文学家东方朔先生的陵墓。尽管这些陵墓早就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来受到党和政府重视。但是这些陵墓地下到底蕴藏着什么奥秘,却一直是迷雾层层未有弄清。历代诗人留下歌咏厌次和古冢的诗句,给弥漫在古墓群上的疑云迷雾布上了一层诗情画意:“厌次城今圮,空余晓气真,仙居悬碧落,幻境绝红尘……”;“青翠如岚隔岸生,有人相对寄遥情;一抔土自成千古,莫倩山樵说姓名……”;“炊烟散处接斜曛,水色山光两不分;高阁凌空凭远眺,吟诗呼吸可通云……”,1979年夏,考古工作者决心揭开古冢的秘密。对坐落在张高庄的15号墓和4号墓进行了发掘,并对2号墓进行了清理。考古工作者挖开15号墓中室,里边只有一些浮土掩蔽的碎陶片,他们又深挖了墓前室和中室的左侧室,也没有多少发现。他们挖开墓后室,在这里发现古尸已经尸枯骸散,但却挖出了三十多件精美珍贵的汉陶制品,有完整无损的八莲灯,典雅古朴的博山炉和铜质弩机,还有多枚汉五铢钱。其余陶罐、陶井、陶灶、陶仓等,都有力地证实了这些墓葬是汉朝的。尤其在主墓室发现了两件汉白玉石雕,一件为姿态生动的石猪,一个是雕工精细的石蝉,为同类汉墓中所少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这次开掘,初步判明三十八个疑冢都是汉墓,并且得出了“墓墓有尸,冢冢有物”的结论,推翻了认为疑冢不过是废城墙的说法。疑冢耸翠,逶迤多姿。碧蓝的鬲津河从中流过,势如游龙穿峡,别具一种风情。笼罩在千年古墓上的疑云迷雾已经初步揭开。这三十八个疑冢确是鲁北平原上的一大景观。 地质面貌:水土流失及工程地质现象为地貌变化的主要形式,分布黄土塬区的晚更新统晚期的风积黄土区。因风积黄土具有结构疏松、空隙度大、垂直节理发育、天然含水量低、易崩解、粘聚力小、抗剪、抗压强度低等特点。当遇水浸湿时体积迅速减小而发生形变(湿陷性)。一般相对湿隐系数在0.029~0.199(小于0.02者不具湿陷性)之间,内磨擦角在21°~22.5°(坡角大于30°者边坡稳定性变差)之间。水土流失由于晚更新统风积黄土的如上特点,加之关中盆地近期以来处于缓慢上升期,且上升速度南大于北,形成地面不平衡运动。因此,泾、渭河道不断向北侵蚀迁移。据县科委1985年调查,渭河道的北移速度为2米/年,因而不断在奉正塬、鹿苑塬南侧形成陡崖。另外,塬北一些冲沟也形成陡崖或陡斜坡,这些部位在流水的不断侵蚀下或遇水(如暴雨、雨季等)后,常会出现滑坡、崩塌、泻流等现象,造成水土流失及时建筑物、农田的破坏。工程地质现象在黄土塬区,由于水渠漏水,农田灌溉及地表、地下水的渗透,促使黄土湿陷,经常出现陷穴、裂缝、黄土漏斗等现象,尤以水渠两旁及机井附近最为发育。据县科委1985年调查,一般呈现椭圆形塌陷,长轴半径15~20米,个别长轴半径100米,深度在60~80公分,最深达1米。对建筑、兴修水利、农田灌溉等造成一定困难。 自然地理:神头镇地处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地跨东经116°27ˊ、—116°57ˊ,北纬37°13ˊ、—37°36ˊ之间。地域宽阔,地势平坦,地面高度在海拔24—13米之间,坡降为1/7000—1/12500之间。神头镇土壤分潮土和盐土两大类。潮土分布神头镇,潜水埋深一般在1—3米,土壤耕层质地较好,淋溶作用强,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生长。盐碱土主要分布在陵西大洼和宋家镇北部、糜镇北部及陵城镇、郑寨镇等地。按表层质地划分,分壤质土和沙质土两大类。神头镇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天气干旱少雨多风沙;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冬季多西北风,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为12.5℃,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02天,稳定积温一般在4000—4250℃之间,全年光照时数为2679.9小时,年日照率为60%以上。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0290,男25516,女24774,家庭户户数15158,家庭户总人口(总)48513,家庭户男23979,家庭户女24534,0-14岁(总)11061,0-14岁男5642,0-14岁女5419,15-64岁(总)35432,15-64岁男18117,15-64岁女17315,65岁及以上(总)3797,65岁及以上男1757,65岁及以上女2040,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9705 |
神头镇地图 陵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陵县神头镇人大|陵县神头镇人民政府|陵县神头镇史家村委会|陵县神头镇史家党支部|陵县义渡口乡人大|陵县义渡口乡人民政府|... |
陵县神头镇人民政府 陵县神头镇人民政府的企业介绍、公司简介、地址、电话、传真、网站等联系方式,以及陵县神头镇人民政府最新产品,服务,场所,城市转让,城市批发,城市活动,城市... |
陵县神头镇东街小学_陵县黄页 提供真实有效的陵县神头镇东街小学介绍、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邮箱email、...电 话:8662016 地 址:山东省陵县神头镇东街 网 址:暂无网址 服 务:... |
神头镇新农村视窗 神头镇新农村建设视窗 神头镇新农村建设魅力... 朔城区神头镇地处洪涛山下,桑干河源头。全镇共有30个行政村,8242户,33583口人,耕地62335亩。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以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着力构建和谐小康社会... |
朔城区神头镇大夫庄学校_神头大夫庄学校人人网主页【人人网 ... “朔城区神头镇大夫庄学校”是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的一所中学,加入校内网,你可以找到“学校简称”的同学们,和他们一样写日志、传照片、分享音乐和视频、体验各种... |
傻目录-神头镇火锅网络档案 神头镇火锅,一品香火锅,2468聚宾火锅,香宇火锅店,重庆秦妈老火锅朔州店,五合楼火锅店,香辣婆火锅套餐,重庆秦妈老火锅朔州总店,江南火锅城,大肥羊火锅城,康兴火锅城,会... |
神头镇行政区划_山西朔州朔城区神头镇概况 神头镇地处洪涛山下,桑干河源头。全镇共有30个行政村,8242户,33583口人,耕地62335亩。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以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着力构建和谐小康社会?... |
陵县神头镇东街小学_小学 陵县神头镇东街小学,陵县神头镇东街小学联系电话:8662016通信地址:山东省陵县神头镇东街邮政编码:253513... |
陵县神头镇西店小学_小学 陵县神头镇西店小学,陵县神头镇西店小学联系电话:8662016通信地址:山东省陵县神头镇西店邮政编码:253513... |
村友录>>山东省>>德州市>>陵县>>神头镇--我的幸福村落 北纪村[山东省德州市陵 县神头镇]找不开家 有需要厂房的吗(问候)2011-02-28 毛店村[山东省德州市陵 县神头镇]18914049355 新哥制作(问候)2011-03-09 ... |
神头镇花店_山西朔州朔城区神头镇鲜花店鲜花速递,鲜花预定,... 200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已达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20元。神头镇已成为塞外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