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优势:九龙乡资源丰富,尤其是红军文化、公路建设、教育设施、通讯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1933年8月22日,红四方面军在九龙场建立长赤区第六苏维埃政府,红军时期,创建了灿烂的文化,开展了史无前例的打土豪、分田地、镇反清反等重大运动,消灭了九龙场土匪头子余海青。徐向前、李先念等红军将领1934年8月坐镇武官寨,指挥了黄猫埋、高台寺战斗,全歼敌人两个旅及其所属部共40余团ζ14500多人。红军时期的优秀文化可用于教育我们,缅怀先烈,牢记宗旨,振奋人心。九龙寨海拔912米,风景秀丽,站在此处眺望:山峦迭障,尽收眼底。九龙乡境内山峦起伏,地势险要,九龙乡的九龙寨、乌龟包、印盒包、五官寨、草庙子、马三坝等重要地名众多,传闻众说纷纭,可供游人参观,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九龙乡公路交通建设成就显著,1996年来,连续6年荣获公路整治、公路建设全县第一。全乡现有公路110公里,实现了社社通公路。县道公路已黑色化成沥青路。从九龙至县城只需1个小时便可到达。九龙乡市场繁荣,隔天一场,每逢当场天,来自苍溪、南江、巴中及本乡的赶集者络绎不绝,九龙乡农贸市场建成后,更为九龙商贸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九龙场更加热闹、繁荣。九龙过去十年九旱,场镇机关一遇天旱,饮水十分困难,如今已用上自来水,彻底解决了饮水问题。九龙教育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8所村小及中心校告别了土围子,建成了“小洋楼”。九龙乡白酒酿造历史悠久,白龙酒厂始建于1941年,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玉台山牌高粱白酒和白龙大曲成为省优、市优产品,90年代投资15万元,扩建了九龙酒厂,生产的九龙春、九龙神等系列畅销省内外。曾荣获2001年度全国白酒类金奖。 经济发展:九龙乡属纯农业乡,主产稻谷、小麦、玉米。2003年全年粮食总产量9000多吨,人平550公斤。畜牧、养殖、果茶、商贸是九龙的四大文柱产业o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217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289万元。乡级财政收入186万元。年内出栏生猪28000多头,毛兔2.5万只,茶园面积近2000亩,茶叶产量28000公斤,个体工商户180多户,商贸经济总收入58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90元。牧业是九龙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3年内生猪出栏28000多头,总收入突破800万元大关,占据了九龙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自然资源:九龙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适宜种植的作物广泛。境内三万亩粮田沃野,稻花连天,瓜果飘香;万亩水面水质清新,三千亩润溪湖如玉带镶嵌,畜禽和水产养殖得天独厚。全乡盛产水稻、大豆、花生、芝麻、油料、红薯、丝瓜、莲藕、藜蒿等粮食及经济类作物,其中丝瓜络与藜蒿的种植已成为该乡的重点农业开发项目。水产资源丰富,盛产甲鱼、黄鳝、泥鳅、鲤鱼、鳜鱼、鲫鱼、螺蚌等。九龙乡交通便捷,村村通砂石路,朱宋、豪九两条公路贯穿境而过,东通县城,西往东乡,南接昌景公路;通讯方便,村村通电话,有手机发射塔2座;电力充足,村村通电,已全面完成电网改造。全乡文化、邮政、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7、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九龙乡:乐山市中区九龙乡与井研县磨池镇相邻,距乐山城18公里,茅普水泥路穿越全境,全乡幅员面积13.32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40个经济社,人口5024人,农户1448户。乡属单位有学校、医院、兽防站。九龙乡属黄壤丘陵,以种粮为主的纯农业乡。全乡交通、通讯较发达,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现已安装电话450余门。该乡素有“养鸭一片白”的传统,全乡境内有抱房15家,年出售小鸭100余万只,年出售肉鸭20余万只。由此带动的皮蛋生产声名远扬,九龙特产“松花皮蛋”长期货源紧俏,成为各大宾馆,饭店的抢手货。养兔产业初具规模,形成1000只以上存栏量的专业户3户。土地资源丰富,气候属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水资源较为丰富,九龙河穿越全境。村道、水利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全乡90%属高中水库灌溉区。2001年九龙乡与仁寿果王果业公司对口联系,现已发展果王8号枇杷、中华寿桃、柚子等优质水果约200亩,已初见成效。此外,九龙乡水草丰茂,种养殖业的发展空间大,若有更多的投资者加盟,将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2004年,九龙乡完成招商引资75万元,历年累计231万元,主要项目为苗木种植和特种养殖等,有力促进了九龙乡的经济发展。本乡农闲时间劳动力富余,可以向外地输送更多的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九龙乡属于丘陵地段,气候比较温和,年平均气温17.8℃,雨水充足,年平均降雨量为968毫米。该乡共有自流水渠近30公里,卫生水井200余口,水土保持整改工程能使四个村的绝大部分村民受益,森林覆盖率达45%,建有山坪塘81处、提灌站2处,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乡人民勤劳善良,每年都有近3600余人的剩余劳动力有序地外出务工,涌现了大批懂技术的年轻人为九龙的经济腾飞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