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2004年至今,峡窝镇党委政府就把优化投资软硬环境,筑巢引凤当作大事来抓,阀门工业园,武庄工业园和以生产化工产品为主的石咀工业园,2007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14亿元,完成工业投入4.29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5.1亿元.2007年全镇共引进资金5.5亿元,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企业16家. 思想建设:峡窝镇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当成一件首要任务来抓.开展领导干部"五个一"工程,深入群众,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实施"三个培养"计划,对农村致富能手和企业一线职工以及农村基层干部重点培养,发展壮大党员队伍;重教育,强管理,精心打造三支队伍.一是精心打造一支甘于吃苦,勇于奉献,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农村干部队伍,通过镇党校和农村远程教育平台,不断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二是精心打造一支勤政为民,务实干事,廉洁高效的机关干部队伍.通过强化终身学理念,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升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精心打造一支管理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企业管理队伍.通过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攀亲结缘,邀请学者来给企业管理干部不断充电.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抓手,积极规范乡镇干部和村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变人管人为制度管人.一是健全和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制度,制定了包括村两委联席例会制度,村级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24项制度,使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二是人人肩上有目标,效能监察看实效,注重责任落实.并制定了具体考核办法,对各项目标落实情况进行督察. 概述: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200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7亿元,镇财政收入28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85元.该镇是河南省百强乡镇和郑州市经济实力30强乡镇,连年被郑州市委授予"五好"乡镇党委荣誉称号.峡窝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根据市场发展要求,结合峡窝镇实际,提出了"打造平台,强力招商,重工兴农,和谐发展"的发展战略.城中村城市化,近郊村工业化,远郊村特色化,贫困村异地化,实现了工业园区化,农业特色化跨越式发展目标.短短几年,使这个山区,丘陵,平原三分天下的狭长地域一举成为全国有名的阀门之乡,制造业发展的龙头,绿色农产品基地.如今的峡窝镇是一个村村通公交,户户通电话,就连过去庄稼人想都不敢想的小汽车如今也广泛地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相关设施:峡窝镇示范卫生院2007年顺利通过郑州市卫生先进单位验收.寄宿式小学的投入使用在郑州市农村率先实现了农村小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投资400万元的峡窝镇敬老院建设已近完工,今年九九重阳节将投入使用,让农村老人真正享受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投资160万元建设农村标准化卫生所(室)23处,完善峡窝镇卫生院急诊120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真正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村级文化广场,新农村书屋建设,"千百十"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民风的进一步好转.如今的峡窝,农村办"春晚",开展各种体育比赛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 基础建设:峡窝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区位,电力,交通,信息优势,瞄准铝业基地,陇海铁路和310国道大动脉,努力发展牵动性强,关连度大,在产品销售,市场,信息,资金,能源等方面能为工业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空间以及为上街市场服务的第三产业,开辟贸易批发市场.日商业流动人口达到上万人,商业网点发展500个,使峡窝这个郑洛之间的商贸重镇初见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