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概况:游洋镇唐设镇,宋元明设县,为兴化县,己有四百七十三年历史。别称古邑县。游洋镇人口1.4万,风景优美,文物古迹甚多。有如“湾月出水”的宋古桥梁“惠政桥”,以及近代革命文物中共仙游县第一个支部诞生地——“兴山书院”(建于1880年);也有风景如画的天然石城“龙穿城”、环境幽静的“读书楼”,山势奇险的“将军城”;还有兴建的“仙溪诗社”、“天马山风景区”等。这些旅游景观,充满种种神奇的传说,令无数游客留连忘返。 游洋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实施方案:为促进我镇环境建设,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若干意见》、《莆田市环保局转发福建省环保局关于开展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的通知》和仙游县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防治污染与生态保护并重,推动镇村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镇村生态良性循环,为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二、基本原则,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2、坚持体制创新的原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明晰产权,合理补偿,建立生态环境建设多元化的投入机制。3、坚持政府统一组织,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4、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5、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的原则。三、主要目标,游洋镇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立足于现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把游洋镇建设成为生态效益型经济较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清洁、安静、舒适,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绿水长流、生态文明的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实现“生态旅游经济镇”目标。——发展生态农业示范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我镇农业建成以游洋、梧椿、双峰、沽山等4个村组成的农业示范园区为中心的生态农业;该区是游洋镇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生产力水平较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区的发展应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重点发展绿色蔬菜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日本甜柿、毛竹深加工、巨尾桉、湿地松等特色产业,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群众的科学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加工业,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发展茶叶、养羊等节粮型畜禽生产区。本区包括河星、兴山、梧椿等三个村,人口7105人,占全镇19.2%,土地面积127805亩,占全镇21.3%,主要以发展茶叶为主,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本区域发展茶叶,有助于植被的恢复、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可以利用兴角山的优质天然草山草坡,大力发展圈养草食动物如牛、羊等畜牧业。——发展生态林业示范区。本区包括龙山、里洋、桥光三个村,人口4358人,占全乡11.8%,土地面积142062亩,占全乡23.67%。主要以发展湿地松、竹、杉、巨尾桉、降香紫檀为主。本区域发展松、竹等林木产品,加强封山育林,搞好林业管理,严禁乱砍滥伐,形成风景优美的生态林区。——加快构建和谐城镇。修编集镇总体规划,以集镇区为中心,庄仙县道为发展轴,中心村为骨干的一城、一线、多点的地域结构模式,完成村级新村建设规划,示范引导,以点带面,重点扶持,整体推进,建成集餐饮、娱乐、购物、住宿为一体的商业功能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引进市场机制,改造集镇供水工程,确保人民群众用上干净饮用水。继续推进镇村道路硬化工程,全面完成县定自然村道路水泥硬化。同时,加强道路管护和补充完善区间道路硬化工程。继续实施闭路电路联网、扩网工程,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和收视率。深入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营造一个安居乐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良好社会环境,引导全镇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倡导新风。继续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加强科普工作,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进一步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开展全民健身体育运动,发展体育事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通过加大镇村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功能建设,扩大产业规模和人口,保护和改善整体生态环境,增强其集聚功能,壮大镇域经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四、主要创建任务,(一)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按照“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突出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和保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形成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相融合的新格局。1、巩固提高生态林业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是环境优美乡镇建设主要保护屏障。通过森林植被管护,界定金石、天马、梧椿、游洋、双峰等村以及县道沿线第一重山为禁止主伐区域,规划列为生态公益林班,要划定界线、立碑、挂牌、指定专人管护,实行封山育林。同时,要调整优化林相结构,对保护区林相进行适时调整,使针、阔叶林比例达到1:9。加强自然保护小区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倾斜,优先安排建设,使全镇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2、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猪—沼—菜”、”猪--沼—果”等立体种养和轮作、套种,扩大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经济作物比重。立足笋竹、果蔬、日本甜柿、茶叶等主导产业,推广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安全食品生产,发展生态型农业产品加工业、储运业,辐射带动全镇农产品安全生产。2、大力推行农村新能源建设,推广农户使用清洁燃气,减少农户生活用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到2008年底,游洋镇建成户用沼气池100口以上,推进新能源普及。3、全面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做好县道、各村主干道公路护坡、弃土场所的植草绿地和植被恢复,以及保护区内重点水土流失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防止污染水源和水库淤积。保护区划内涉及水土保护的交通、能源等项目建设,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报批、水土流失治理竣工验收制度。至2008年底,全镇水土流失治理度要达85%以上。(二)构建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1、开展卫生镇、卫生村创建活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善农村居民卫生条件。实施“美化家园”工程,所有公厕完成卫生无害化改造,农厕改造率达80%以上,农禽、家畜圈养达90%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卫生清洁户达90%以上。2、加快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立健全镇、村两级环卫工作队伍,在游洋镇集镇区建立生活垃圾填埋场,在各村建立垃圾集中清运点,并实行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完成游洋村下水管网改造,实现清污分流,集中排放。到2008年底全镇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定点堆放、定时清运。3、创建“生态型村庄”、“生态型庭院”,发挥我镇生态优势,依托我镇山光水色自然背景,突出抓好镇村道路、农家庭院绿化美化建设,提倡园林式种植、菜地、花卉,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山村生态环境景观。到2010年60%村成为生态型村庄,40%的农户庭院成为生态型庭院,同时力争把游洋村建成省级“生态型村庄”、“生态型庭院”示范点。4、加强农村两源污染的综合防治,(1)有效控制和削减农药、化肥等两源污染,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加快无污染的先进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改变传统的耕作施肥用药习惯,扩大平衡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使之大幅度地降低农药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同时,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到2008年底,基本农田保护区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覆盖率达80%以上,并大力推行无公害栽培技术与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基本实现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达标。(2)加强养殖业污染的综合整治,将游洋、梧椿两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列为规模化畜禽养殖禁养区。散养家畜要圈养,并严格控制养殖密度,养殖家禽要建立沼气池对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化处理,确保养殖废物达标排放。(三)加强企业污染治理,根据各企业的排污情况,制定一厂一策,落实治理措施,实现达标排放;对已达标的企业,要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确保稳定达标。(四)建立自然和谐的城镇人居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建设有利于身心健康,资源节约利用,环境自然宜人,布局科学合理凸显山水园林特色的生态型城镇,为所有居民提供方便、舒适、优美的聚居环境。1、加强镇村规划管理和基础设施实施,镇村按照规划程序负责组织编制镇村体系总体规划。规划要坚持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的方针,要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将镇村传统风貌与镇村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同时,加快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至2009年底,镇村居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卫生公厕比例达100%,道路硬化率100%,镇村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8平方米以上。2、开展生态社区试点建设,全镇开展金石、天马、游洋、梧椿、双峰等五个生态社区试点建设。推动“以人为本”理念,制定生态社区建设规划和标准,规划社区的居住、生活服务、文化教育、环境绿化、公共基础设施等进行综合布局,科学安排。加强社区服务中心、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社区绿化、美化、净化工作,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科普等活动,普及生态文化,提高社区成员对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福利的拥有程度,增强社区自我服务意识。 廉政建设:游洋镇从规范农村党员干部行为入手,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惩防腐败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干部选任、教育、管理、监督、奖惩五个方面,贯穿于事前防范、事中监管、事后惩戒的全过程,涵盖了村务工作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了一个点面结合、层层联动的惩防网络。 严格选任村干部:。通过明确任职条件、规范配备职数、严格选拔程序,切实把好干部入口关。 医疗:游洋镇内有中心卫生院1个,卫生医疗室21个。逐步完善了村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疫苗接种工作扎实认真,地方病及各类传染病均在控制指标内,无重大疫情发生。随着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健康状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遏制,解决了群众就医难问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2.万人,占赤岩镇农业人口1.4万人的90.67%,门诊医疗1.35万人次,补助资金28.4万元,住院1.11万人次,补助金额858.7万元。医药总费用757.5万元,补助204.9万元;费用609.1万元,补助221.9万元;乡镇级7781人次,医药总费用838.3万元,补助432万元。有效地缓解了生病群众家庭经济压力,遏制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发生。游洋镇推行合作医疗资金程序化监察。实行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的管理制度,游洋镇政府统一安排各级新农合医疗经办机构的工作经费,专款专用;实行经办机构、监督管理机构分离,做到“三重审核、三级公示、多方监督”。 |
仙游县游洋镇鲁头医疗站|医院-多多育儿网 仙游县游洋镇鲁头医疗站,医院地址:福建省仙游县游洋镇鲁头...多多育儿网育儿家庭生活社区 首页>医院>仙游县游洋镇鲁头医疗站 仙游县游洋镇鲁头医疗站 更多图片|... |
游洋镇包装|游洋镇印刷-莆田结网 结网游洋镇包装|印刷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游洋镇包装|游洋镇印刷信息。查找游洋镇企业黄页 游洋镇包装 游洋镇印刷等包装|印刷信息,请到结网游洋镇包装|印刷频道。... |
游洋镇卫生院-育儿资讯-育儿网 游洋镇卫生院,游洋镇卫生院院长:林模斯联系电话:0594-7190023邮编:351258地址...欢迎来到我们游洋镇卫生院 游洋镇卫生院 院长:林模斯 联系电话:0594-7190023... |
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里洋小学学校-ChinaRen校友录 校友录 校友录 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里洋小学 入学年份 班级名称 创始人1994年毕业同学[1位同学]林福霖小学五年级[1位同学]catherine745... |
仙游县游洋镇河星竹木加工厂 仙游县游洋镇河星竹木加工厂,游洋镇河星村漈兜2号,主要经营圆筷;青丝;小圆丝;香芯;竹翘板;竹碳粉;,86-0594-7183099,如需购买圆筷;青丝;小圆丝;香芯;竹翘板;竹碳... |
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里洋小学-ChinaRen校友录-班级列表 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里洋小学-... |
福建省仙游县游洋镇林场-中国食品信息网企业全库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龙溪村 电话:0594-7190690-传真:移动电话:邮政编码:351258 电子信箱:网址:行业代码:A02 经济代码:21 控股情况:隶属关系:... |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龙溪小学学校-ChinaRen校友录 校友录 校友录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龙溪小学 入学年份 班级名称 创始人美丽的谎言[2位同学]邱龙校1994年毕业的五年级1班[1位同学]李进立... |
仙游县游洋镇残疾人协会 企业名称:仙游县游洋镇残疾人协会,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民政办,残疾人...公司地址/Address: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民政办... |
仙游县-莆田市-福建省-欢迎来到 56abc 中国黄页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鲤城镇大井巷18号社会团体 仙游县游洋乡消费者委员会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游洋街社会团体 仙游县游洋镇残疾人协会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 |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沽山村 邮政编码查询-邮编库 游洋镇沽山村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其邮政编码是351258,详细位置请看下面的在线地图,您还可以在此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