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简介:天星镇地处滇东北北部、大关县中部,东经103°54′—101°47′、北纬27°44′—27°58′之间,原名天星乡。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撤乡并镇,2006年原青龙乡与天星镇合并为一镇后达16个行政村,东南面与彝良县相邻,西南与翠华镇、寿山乡接壤,北与吉利镇毗邻。全镇共辖16个村民委员会130个自然村423个村民小组。截止2008年11月,天星镇是大关县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乡镇,有农户13585户,有人口64395人,其中农业人口61260人,占0.94﹪,劳动力3396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农业)人数33870人。境内最高海拔2560米,最低海拔650米,属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000毫米,是典型的立体气候,适宜种植玉米、稻谷、小麦、洋芋、烤烟等农作物,低热河谷地区适宜种植冬早蔬菜。2007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22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51元。镇政府驻地位于洛泽河东岸,距县政府所在地36公里,距国道213线公路和滇川要道昆水公路12公里。内昆铁路、大(关)彝(良)公路沿洛泽河临街而过,天星1、2号大桥横跨东西,黄水河大桥连接南北,境内有全县最大的物资集散基地和年客流量达18万人次的大关火车站。镇政府所在地有城镇居民及外来人口8000余人,集镇主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集镇长远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天星集镇已被列入全省小城镇建设之一。 文化教育:据有关资料显示,全镇有普通中学三所共49个教学班,教职工147人,初中在校生3232人;有完全小学70所,教学班级303个,教职工377人,小学在校生9432人(其中学前班50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校舍面积达33525.61平方米。全镇有文化站一个,有两个村组活动室和2图书室、极大的丰富了学生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2006年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效果较为明显:一是天星镇办起了第一个村组文化室;二是反映新农村建设原创歌舞《海马交响曲》代表全县参加市级调演,少数民族歌舞《花嫁》荣获县二等奖;三是苗族王杰锋的芦笙制作被确定为国家级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四是在全市乡镇中首家创办了《天星人》刊物,弥补了天星文化空白。 人文地理:天星镇历史渊远,人杰地灵,风景密人,壮观的洛泽河横穿全镇。斜文村庙子坡是清朝末年李蓝义军起义发祥地,天星集镇半边街大桥头有李蓝义军集体殉难地。自然保护区罗汉坝,是大关县旅游开发“三片一线”风景名胜片区之一,罗汉坝集原始森林、高原湖泊(杜鹃湖)为一体,湖光山色,风景宜人,是旅游休闲和避暑垂钓的好去处。具有“苗族芦笙舞之乡”美喻苗族聚居地绿南村凉风坳,距集镇15公里,道路交通良好,是云、贵、川三省边界苗族同胞每年“花山节”的活动圣地。每年5月共有2万苗族同胞聚集于此欢度节日。热闹非凡的花山节,苗族同胞们举行赛马、射弩、踢球、吹枪、芦笙等活动,使之成为游客了解苗族同胞生活习俗和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窗口。海马三社地处罗泽河东岸,距集镇1.5公里,村组公路直通腹地。该组地势平坦,产业结构调整较早,经济发达,民风淳朴,被该镇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和“农家乐”建设的首选之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雅的人文环境是度假休闲的理想之地。为此,该镇依托罗汉坝丰富的天然资源,把罗汉坝建成连接黄连河、青龙洞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辐射凉风坳与海马三社,打造出一条集自然、人文遗迹、民族文化的精品旅游线。 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它涉及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强调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举措,是科学发展观在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从根本上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县委、县政府实施“四大战略”和建设“四大基地”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天星镇从实际出发,对“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并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确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力求在“十一五”期间推动农村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天星镇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工作原则,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大胆实践,发展特色产业和亮化工程,率先启动了以祥云村海马小康型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随即打造青杠苦姜坪宽裕性和毛坝温饱型示范点建设,得到了市、县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8年来,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巩固海马新农村示范点,着手打造和规划实施安乐田家湾、打瓦村及岔彝公路沿线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新农村建设推向新高潮。 农村经济:2007年,全镇完成镇内生产总值1229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9435.4万元,第二产业完成1765.5万元,第三产业完成109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1元。2007年重点建设项目1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万元,实现地方财政预算总收入459万元,完成财政预算总支出459万元。全镇有竹笋面积3万亩;茶叶面积1万亩;种植烤烟3500余亩,产量60万斤,产值300余万元;2007年末存栏生猪34978头,出栏39246头;以“寸金黄瓜”为主的淡季冬早蔬菜是该镇远近闻名的蔬菜特色产业,在祥云、安乐、青杠等地发展大棚6500余亩,是河谷地区农民致富的新产业。 |
启东天星镇公交查询,启东天星镇巴士查询,启东天星镇公共汽车,... 启东天星镇公交查询,启东天星镇巴士查询,启东天星镇公共汽车,... 启东公交网 启东公交网 天星镇[返回]31路(王鲍通兴三阳线)2[上行]天星镇 →三阳(共23站)... |
启东天星镇公交车 启东天星镇公交车 启东天星镇公交车... |
渠县天星镇-政务公开信息 XZ03-12-2011-000003渠县天星镇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天星镇应急领导小组的通知渠天府发[2011]15号2011-04-01完全公开... |
天星镇新农村视窗 天星镇新农村建设视窗 天星镇新农村建设魅力... 天星镇新农村视窗 天星镇新农村建设视窗 天星镇新农村建设魅力乡(镇)村视窗天星镇新农村建设概况 天星镇乡镇视窗 天星镇乡村视窗 天星镇农村信息网天星镇农业信息在线... |
达州市渠县天星镇政府详细信息 注册时间:2010-8-19 12:46:39商企名称:达州市渠县天星镇政府 会员名:达州市渠县天星镇政府商企营业执照:1111111111111 地址:达州市渠县天星镇 电话:0818-... |
田龙位-渠县天星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海阔天空企业名片 渠县天星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的办公室在天星镇文昌村一社站长田龙位,主要从事项目为:农机管理。,在职员工4名... |
云南省大关县天星镇安乐村土地整理项目资格预审公告-项目招投标... 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云南省大关县天星镇安乐土地整理项目已由相关部门批准建设,招标人和项目业主为大关县国土资源局,招标代理为云南隆越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启东天星镇_启东天星镇公交站点_启东天星镇公交路线 -准确查公交,就上公车网 启东公交网 启东公交路线 经过天星镇的公交车(共2条路线)... |
大关县天星镇数字乡村新农村建设信息网天星镇概况 规划图 杜鹃湖 大关火车站 发展的天星 天星镇概况 主办:中共云南省大关县天星镇党委 云南省大关县天星镇人民政府 承办:云南省大关县天星镇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 |
渠县天星镇-政务公开信息 XZ03-12-2011-000003渠县天星镇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天星镇应急领导小组的通知渠天府发[2011]15号2011-04-01完全公开... |
天星镇花店_四川达州渠县天星镇鲜花店鲜花速递,鲜花预定,鲜花... 1950年置城东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渠东公社,1987年建天星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公里。面积30.5平方公里,人口2.7万。318国道和襄渝铁路过境,境内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