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南店综合养殖场:涛雒南店综合养殖场,占地面积60亩,总投资300万元,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态养殖基地。现生猪存栏1500头,年出栏量3000头;蛋鸡存栏12万只;淡水养殖鲤鱼、白鲢15亩,年出池量5000公斤。综合性养殖年产值达300万元,纯收入30万元。近年来,该养殖场坚持走科学化、规范化、立体化的发展路子,大力推行品种优良化、圈舍标准化、防疫程序化、饲料配方化的“四化”养殖模式,积极探索“循环养殖”和生态养殖技术,通过对鸡粪进行再处理,经晒干发酵后科学配比为鱼饲料,促进了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降低了养殖成本。在该养殖场的示范带动下,涛雒镇生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南店养殖场先后获得日照市科技先进单位、东港区十佳私营企业、淡水养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4、西灶子养猪专业村:西灶子村位于涛雒镇东北部,全村共有240户,806口人,耕地面积855亩。目前,全村共发展养猪专业户168户,占总户数的70%,能繁母猪660多头,存栏育肥猪6000余头,预计全年能出栏育肥猪1.6万头。该村有生猪养殖的传统,村两委按照“一村一业”的发展思路,及时规范引导,把发展生猪养殖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有效解决了本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村民经济收入。去年,全村出栏育肥猪近7000头,实现养猪纯收入300多万元,户均增收过万元,村民因此走上了富裕路,该村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养猪专业村。2008年,该村成立了涛雒镇正盛养猪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社员100多户。合作社以方鑫食品公司为依托,按照“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采取自愿互利的原则,引进和繁育优良品种,积极推广科学养殖技术,为入社成员提供“统一供应仔猪、统一供应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组织销售、统一健全风险机制、统一品牌经营”的六统一服务,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益。同时,该村大力发展沼气生产,实行废料循环利用。目前,发展沼气项目120户,已开工116户,完成112户 名优特产:涛雒羊肉面条久负盛名,是日照的传统风味面食之一。涛雒羊肉面馆,最著名的有高家和黄家面锅。清朝末年,涛雒商贾云集,贸易繁荣,高、黄两家办起了饭馆,创出了“羊肉面条”的名吃。凡来涛雒的商客无不饱尝,总是赞不绝口,高家由高常祥带领三个儿子设立了“西记”。黄家由黄永桢、黄老七兄弟俩经营,设立“同会馆”。两家各有千秋,相比之下,高家面锅,声誉较高,生意兴隆,常盛不衰,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涛雒羊肉面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面粉由人工石磨研成标准“七五”面,每百斤面粉加碱粉0.5斤、食盐0.5斤、水30斤,搅拌均匀用手揉制,次数越多,面色越白,弹力愈大。然后,用擀面杖手工擀碾放皮,擀至麦皮薄如纸透明发亮,然后用刀切成四棱形。烹调羊肉汤时,将原汤、原肉(切好的肉片置于大锅)加酱油(1%)、大蒜(1%)、姜片(0.3%)、葱(5%)等佐料,进行泡制。吃时再加香油、醋少许,并加香菜或韭黄借以调味,并衬青头。好的羊肉汤,清澈透底,汤肉分明,清香扑鼻,深受顾客欢迎,俗话说:“吃了涛雒羊肉面,甭再围着天下转”。 鱼米之乡:涛雒镇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东港区农业重镇、沿海大镇。高效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大棚瓜菜1500亩,经济园林7000亩。沿海盛产鲅鱼、鲳鱼、黄花鱼、乌贼等70多种经济鱼类和文蛤、竹蛏、镜蛤等十几种贝类,海洋捕捞、养殖、育苗、加工销售全面发展。全镇有捕捞船只415只,年捕捞产量6万吨;建有万亩淡水养殖基地,立体混养罗氏沼虾、河蟹,年产量达1400吨,为山东省最大的淡水名优品种养殖基地。沿海滩涂养殖面积达6100亩,立体混养梭子蟹、对虾、缢蛏、,年产量1100吨。 鼎盛:古时,熬盐之地为灶地,熬盐户称灶户,熬盐者称灶丁,负责管理的称灶长。这种“生产方式”,从涛雒北部沿海村的村名中即可略见一斑。在今廒头盐场和红旗盐场附近,有东、西灶子村和成、张、尹、高、村,该地百姓世代熬、煎、煮、晒盐。此东、西灶子村的“灶”字无须多言,这一连串的廒头村的“廒”字,即可能或因当时其紧邻屯积食盐的“仓厫”,或因曾立灶煮盐由“熬”字而来。涛雒的发迹,也经历了一个从“盐”至“运”、再到“商”的过程。因历代王朝都对盐控得很死。明清实行严格的“民制官督商运商销”制,“官盐”与“私盐”差价太大,贩私盐是暴利。这一方面诱使当地灶户铤而走险贩私盐;另一方面,腰缠万贯的盐商在涛雒街头来来往往,住店、雇工、吃喝……潜移默化,这对一方经济结构及当地人为人处事观的影响不可低估。清康熙二十二年,海运渐开,从涛雒口到栈子新口(即旧张洛口)“估客(商人)云集、货船萃焉”,各路商贾纷纷而来立字号、开当铺,使涛雒逐渐发展成日照南部的商业重镇。清乾隆五十年(1786),被龚自珍称为“海内最富”的山西客商把触角伸到涛雒,在今镇供销社院内盖了三幢二层36间原汁原汤山西风味的木板楼房,开起了当铺。清道光十四年(1834),山西客商张元资又在涛雒十字街口西北拐角操起同一行当,号“德元”。清咸丰年间,当地人丁开轩立“广记”商号,主要收购土特产品,如花生米、生油、皮猪等运往上海,再运回大米、糖、茶和各种洋货。当时“广记”有4只大风船、2500亩土地,成为涛雒最大的商号兼地主。与此同时,清咸丰六年(1856)开张的“裕源”商号的名牌产品“裕源”京冬菜,畅销北京、上海及东南亚各地,仅上海即年销500多坛(每坛80公斤)。清同治、光绪年间,又兴起“协记”、“同生”、“益昌”等商号,外运土特产品,进口布、米、面、糖等日用百货。民国初年,涛雒已发展到轮船行、银行、土特产业、百货和中、西医药业等店铺12家。这其中以“恒记”为最大,拥有资金60万银元。民国九年,丁廉泉挑头合股60人、股金15000银元开办了日照县第一家私营银行——“汇昌银号”,在临沂县城和巨峰镇西门里下设“汇通银号”和“汇丰银号”,出票子,票券号头分别是“汇昌银号”和“汇通银号”,票券面额一元,背面印有丁廉泉的半身像。“汇通”票券很硬,老百姓叫“府票”,除在临沂发行外,“汇昌”专设一人用大洋、铜板到临沂兑换“府票”回日照流通。民国二十年左右,涛雒商业达到鼎盛,名声之大,盖过县城,街上各种商行林立,挂牌匾的72家,行商摊贩300多户,小贩早晚叫卖不绝。最兴隆的有十大商家,仅号称“四大记”的“广记”、“协记”、“永记”、“恒记”的资本总额即达210多万银元,垄断了西括临沂、费县、沂水、莒县,北至泊里,南到青口(今江苏省赣榆县)整个鲁南苏北的土特品购销,每年出口约32000担(每担100斤)生米、8000担生油、12000担皮猪,进口崇明大布4800疋、棉纱270担、糖类2800担、大米1400担、白面3200担、花尖纸8000捆、茶叶2000箱。 |
三庄镇 涛雒镇 秦楼街道 奎山街道 石臼街道 日照街道 北京路... 专辑:三庄镇 涛雒镇 秦楼街道 奎山街道 石臼街道 日照街道 北京路街道 岚山区 视频:170 时长:22:37:39 播放:1,218 创建:10个月前 更新:3天前 播放:2,732 播放:1,611 ... |
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官庄小学_小学 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官庄小学,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官庄小学联系电话:8656222通信地址: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丁家官村民委员会邮政编码:276805... |
涛雒镇村务大事村民公决 涛雒镇村务大事村民公决 2004-07-23 14:11:15 保障群众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 本报日照讯(记者陈建志 石鹏志 通讯员胡斌)村里的大事 谁说了算?7 年来,东港区涛雒... |
涛雒镇_涛雒镇图片_图片百科 涛雒镇_涛雒镇图片_图片百科...涛雒镇山东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位居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中间,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故乡,99年以来,... |
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大草坡小学_小学 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大草坡小学,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大草坡小学联系电话:8675983通信地址: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大草坡村民委员会邮政编码:276805...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东川珍珠水稻专业合作社_中国农民合作... 日照市东港区东川珍珠水稻专业合作社坐落在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东川子村,距镇驻地北一公里,北接开发区,南于岚山区相毗邻,紧临二0四国道、两园路,交通便捷,地理... |
日照市涛雒镇朝阳小学学校-ChinaRen校友录 校友录 校友录 日照市涛雒镇朝阳小学 推荐活动 提示 如何查找班级?... |
日照市涛雒镇面粉加工厂---海阔天空企业名片 日照市涛雒镇面粉加工厂,生产面粉加工,工厂地址设在涛雒镇,欢迎广大客户前来我厂参观指导,让我们携手开拓,共创明天辉煌。... |
东港区涛雒镇教育委员会_涛雒教育委员会人人网主页【人人网 ... “东港区涛雒镇教育委员会”是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一所中学,加入校内网,你可以找到“学校简称”的同学们,和他们一样写日志、传照片、分享音乐和视频、体验各种... |
【东港区涛雒镇中心幼儿园】图吧_地图 图吧为您提供东港区涛雒镇中心幼儿园相关信息详细介绍,并包含东港区涛雒镇中心幼儿园附近交通、周边生活与商业场所,等地图信息查询... |
中国侨联副主席李祖沛赴日照涛雒镇慰问归侨侨眷-新闻频道-和讯... 2011年01月28日...中国侨联副主席李祖沛赴日照涛雒镇慰问归侨侨眷-新闻频道-和讯网...到涛雒镇考察丁肇中祖居,并走访慰问了家住涛雒七村、南店村、大刘庄、涛雒二中的4户困难... |